第78章 河西四郡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威郡,自西漢初漢武帝命霍去病西擊匈奴,設立河西四郡後,許多豪族大家在各種機緣下遷徙至河西四郡,並在此開枝散葉,以武力起家,以儒學治家,至今已過四百餘年。
這些家族許多都已經變成了河西豪族世家,他們幾乎把持著河西四郡,即便是以韓遂馬騰之力也無法強行插手其中。
即便是以韓遂之力,也隻不過占據了武威郡的半壁江山,至於更遠的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就更是這些世家大姓的地盤了。
這些世族隻是在名義上承認了韓遂對涼州的統治,但是事實上河西四郡全部都是他們的地盤。
而在更遠的西域都護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就連都護校尉都已經許多年未曾派遣。
在羌氐、匈奴、鮮卑諸族作亂的如今,西域隻是在名義上歸屬於漢朝,事實上早就脫離了大漢的統治。
而劉瑁此次的目的,除了韓遂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涼州的版圖徹底劃入大漢的龍旗之下,而他也就可以以此為根基,鑄造自己的馬上帝國!
鹮陰,戰國以前,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據。
秦代,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鹮陰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鶉陰縣,屬安定郡,郡治高平,為鹮陰縣級行政建製之開端。東漢時期,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再後來,韓遂勢大,河西世族又不想和韓遂衝突,雙方便頗有默契的以武威郡為界。
武威郡以北韓遂不駐兵,武威郡以南歸屬韓遂,而武威郡則由韓遂麾下大將陽逵鎮守,以防萬一。
但是在韓遂敗逃金城郡後,在武威郡的閻行與陽逵,便親自領軍幾次三番試圖攻破鹮陰。可是鹮陰此時在泠苞與耿鑫兩員大將的防守下固若金湯,耿鑫在劉瑁奇襲渝麋時被典韋看中,引入先登軍,在此次平涼戰中,被劉瑁看中,命他與泠苞配合。
耿鑫初次獨自領軍,便表現卓絕,在一天夜裏翻出城牆,領著先登軍直接燒了閻行的糧草,使得閻行狼狽萬分,一月之內不得寸進。
隨後便有消息傳來,韓遂在允吾被劉瑁一舉擒獲,韓家軍已然崩潰。初時閻行還並不相信,直到劉瑁帶著成公英出現在鹮陰城,自己的麵前時,閻行才不得不相信這一事實……
“閻彥明!如今金城郡已再度在我我大漢龍旗之下,武威以南已全部是我漢軍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閻行你若是及早歸順,尚能謀取一官半職!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垂危,你難道就隻願意在涼州這一畝三分地上苟活,就不想去見識一下中原英雄嗎!”
劉瑁此時立於陣前,大聲對閻行道。
成公英在旁接口道:“閻將軍!如今韓將軍家族親人全部都被主公饒了性命,如今隻是舉家遷徙,您若是不在,他們怎麽辦啊!”
閻行聽見成公英的這番言論後立刻明白了成公英歸降的原因,再想一想劉瑁所言,閻行一咬牙,走馬下鞍,半跪道:“閻行願降!”
“哈哈哈!好!既如此,閻將軍你當賞!即日起,你將與子龍、孟起共掌輕騎兵!同為騎兵首領!”
劉瑁說罷,大手一揮,閻行隨即領著萬餘手下歸入劉瑁大軍之中,而荀攸隨後將此時徹底歸順的六萬餘騎兵分成了左中右兩部,分別交由趙雲、馬超與閻行管理,而大軍則繼續北上,直奔姑臧城!
由於此時韓遂已死,韓進已降的消息隨著劉瑁在武威郡的出現而傳了開來,再加上成公英、閻行這兩位韓遂麾下昔日左右手的歸順與勸說。
撲寰、蒼鬆、張掖、揟次、鸞鳥五縣皆望風而降,劉瑁幾乎沒有費什麽功夫便拿下了這五縣,兵鋒已近姑臧城。
姑臧也稱“蓋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是少數民族用語。
姑臧城的“姑臧”二字來源於姑臧山的\"姑臧\",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遊牧場所,其名來自匈奴語。
蓋臧城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為武威郡治所,後改雍州州治。
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姑臧很快便成為河西富邑。
在韓遂勢力逐漸擴大後,陽逵便正式入駐姑臧城,當然,他沒有屯駐在雍州州牧邯鄲商州牧府與武威郡守張猛府,但陽逵所在府邸卻依舊與郡守府等大。
武威郡無論私下裏情況如何,但至少在表麵上仍是屬於漢朝。
武威郡太守張猛乃敦煌張氏族人,他的太守之位便是武威上表自請為太守所得。
朝廷當時對於涼州事實上已經失去了控製力,也隻能應允,但是此時劉瑁已經徹底擊潰了韓遂勢力,那麽對於這河西諸郡,就有必要好生敲打敲打了!
揟次城北,劉瑁大帳。
“文和先生,你出身姑臧,這河西四郡情況你最為清楚,現在你就給大家說一說吧?”
來到了自己的故鄉,賈詡此時卻有些近鄉情怯的心思,畢竟自從自己二十餘歲離家後加入董卓軍,輾轉各地,東征西跑,至今自己已經知天命,卻未曾返鄉一次,不禁有些感慨。
聽聞劉瑁的問話,賈詡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後道:“主公,河西四郡情況較別處大有不同,這四郡其實大多把持在各個世家豪族手中,不過說是四郡大族,其實這些世家多半都屯積於敦煌郡中,單隻敦煌一郡就有張、索、泛、令狐、曹五大姓,其世家弟子幾乎占據了河西四郡的各個官職。”
“其中武威郡郡守張猛即敦煌張氏族人,敦煌郡守、長吏、各曹就更是這五姓中人,而像酒泉黃氏、張掖張氏、郭氏、和氏等則相對勢弱,但同樣不可小覷。”
“這些世族以張家為中心,在河西四郡發展壯大,而像金城麴、隴西李、天水趙在涼州內亦是權威深重,但由於這幾郡前有董卓、後有韓遂,他們發展的就遠遠不如河西四郡這些世家大族了。”賈詡如此說道。
劉瑁聞言微微眯起雙眼道:“這麽說來,接下來的旅途就要與各位世家大族的族長打交道了?對了,既然你說金城麴氏、隴西李氏、天水趙氏被壓製,那麽我們就可以大肆提拔他們來壓製河西四郡了?”
賈詡點了點頭道:“此計自然可行,不過敦煌這幾家的兵力也並不少,在河西四郡加起來也擁有數萬精銳,每一家更是築堡築城,想要一一拿下倒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劉瑁聞言哈哈一笑道:“哈哈,古往今來,不過就是一製衡嗎,文和先生,河西四郡次於這幾家的世族又有多少?”
賈詡聞言一笑道:“這倒真是不少,河西四郡以敦煌張為核心,以張、索、泛、令狐、曹五姓為主體,次於這五姓的但就敦煌一郡就有宋氏、陰氏,還有像唐、尹、楊、田幾姓也稍稍遜色於這五姓。”
“那就好辦了,大棒加胡蘿卜就是,誰若不聽話,滅了便是,連擁兵幾十萬的韓遂都倒在了我的麵前,區區河西四郡的幾個大族還能翻了天不成?”
劉瑁輕聲道,隨後好像想起了什麽,轉頭笑著道:“對了,既然你說武威太守張猛便是敦煌張氏的人,咱們這便探一探這位河西霸主的口風好了!”
就在劉瑁兵進武威,意欲會一會河西四郡的幾家大姓大族的時候,遠在三輔的長安城,此時也正有一撥人正在悄悄謀劃著什麽……
自劉瑁借董承、馬騰二人之力,一同誅殺楊奉、韓暹二人後,董承便被獻帝加封為車騎將軍,地位僅在劉瑁之下。
但是事實上,在劉瑁執掌大權後不久,就連漢帝的權勢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又何況是董承呢?
隨著劉瑁肅清三輔勢力,兵威進一步加重後,董承再也沉不住氣了。
他從自己的女兒處得知漢帝現在早就對劉瑁有諸多不滿,便假借漢帝的名義,以衣帶詔之名召集了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了衣帶詔一事、
而後董承更是擔心自己宮內的力量太過於薄弱,又通過信使與占據了豫州、兗州、徐州大半的曹操曹孟德取得了聯係。
曹操聞之大喜過望,他此時已經得到了荀彧、郭嘉等謀士的投效,對於劉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早就眼熱不已。
但是潼關關隘遠比昔日之函穀關更加易守難攻,高沛、楊懷更是益州名將,想要拿下潼關,進入關中三輔絕非易事。
若是輕起戰端,恐怕會為袁紹所乘,但倘若有內應為曹操打開潼關,曹操可以長驅直入長安城的話,情況就又大有不同了。
因此在董承與曹操搭上線後,雙方便開始了緊急的籌備與商議,而在劉瑁領數萬大軍親征涼州後,時機顯然已經成熟。
董承隨即遣人送信於曹操,他將於七月十一日左右為曹操打開潼關關門,請曹操入京勤王!
值此危急時刻,劉瑁卻遠在涼州武威,此時的三輔,隻有徐庶、孫乾兩位謀士。
論起武將,此時已然盡數北上西涼,三輔竟無一員名將,即便徐庶、孫乾智謀通天,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棋子,謀士又豈能逆天?
一時之間,劉瑁似乎已到了最為危機的時刻!
這些家族許多都已經變成了河西豪族世家,他們幾乎把持著河西四郡,即便是以韓遂馬騰之力也無法強行插手其中。
即便是以韓遂之力,也隻不過占據了武威郡的半壁江山,至於更遠的張掖、酒泉、敦煌三郡就更是這些世家大姓的地盤了。
這些世族隻是在名義上承認了韓遂對涼州的統治,但是事實上河西四郡全部都是他們的地盤。
而在更遠的西域都護府,早就已經名存實亡,就連都護校尉都已經許多年未曾派遣。
在羌氐、匈奴、鮮卑諸族作亂的如今,西域隻是在名義上歸屬於漢朝,事實上早就脫離了大漢的統治。
而劉瑁此次的目的,除了韓遂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將涼州的版圖徹底劃入大漢的龍旗之下,而他也就可以以此為根基,鑄造自己的馬上帝國!
鹮陰,戰國以前,為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羌人和戎人所占據。
秦代,滅義渠戎,置北地郡,郡治義渠,鹮陰境域始劃入秦國版圖。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始置鶉陰縣,屬安定郡,郡治高平,為鹮陰縣級行政建製之開端。東漢時期,鶉陰縣改為鸇陰縣,屬武威郡。
再後來,韓遂勢大,河西世族又不想和韓遂衝突,雙方便頗有默契的以武威郡為界。
武威郡以北韓遂不駐兵,武威郡以南歸屬韓遂,而武威郡則由韓遂麾下大將陽逵鎮守,以防萬一。
但是在韓遂敗逃金城郡後,在武威郡的閻行與陽逵,便親自領軍幾次三番試圖攻破鹮陰。可是鹮陰此時在泠苞與耿鑫兩員大將的防守下固若金湯,耿鑫在劉瑁奇襲渝麋時被典韋看中,引入先登軍,在此次平涼戰中,被劉瑁看中,命他與泠苞配合。
耿鑫初次獨自領軍,便表現卓絕,在一天夜裏翻出城牆,領著先登軍直接燒了閻行的糧草,使得閻行狼狽萬分,一月之內不得寸進。
隨後便有消息傳來,韓遂在允吾被劉瑁一舉擒獲,韓家軍已然崩潰。初時閻行還並不相信,直到劉瑁帶著成公英出現在鹮陰城,自己的麵前時,閻行才不得不相信這一事實……
“閻彥明!如今金城郡已再度在我我大漢龍旗之下,武威以南已全部是我漢軍疆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閻行你若是及早歸順,尚能謀取一官半職!如今天下大亂,漢室垂危,你難道就隻願意在涼州這一畝三分地上苟活,就不想去見識一下中原英雄嗎!”
劉瑁此時立於陣前,大聲對閻行道。
成公英在旁接口道:“閻將軍!如今韓將軍家族親人全部都被主公饒了性命,如今隻是舉家遷徙,您若是不在,他們怎麽辦啊!”
閻行聽見成公英的這番言論後立刻明白了成公英歸降的原因,再想一想劉瑁所言,閻行一咬牙,走馬下鞍,半跪道:“閻行願降!”
“哈哈哈!好!既如此,閻將軍你當賞!即日起,你將與子龍、孟起共掌輕騎兵!同為騎兵首領!”
劉瑁說罷,大手一揮,閻行隨即領著萬餘手下歸入劉瑁大軍之中,而荀攸隨後將此時徹底歸順的六萬餘騎兵分成了左中右兩部,分別交由趙雲、馬超與閻行管理,而大軍則繼續北上,直奔姑臧城!
由於此時韓遂已死,韓進已降的消息隨著劉瑁在武威郡的出現而傳了開來,再加上成公英、閻行這兩位韓遂麾下昔日左右手的歸順與勸說。
撲寰、蒼鬆、張掖、揟次、鸞鳥五縣皆望風而降,劉瑁幾乎沒有費什麽功夫便拿下了這五縣,兵鋒已近姑臧城。
姑臧也稱“蓋臧”,城呈龍形,故又名“臥龍城”,是少數民族用語。
姑臧城的“姑臧”二字來源於姑臧山的\"姑臧\",而姑臧山是西戎、月氏和匈奴部落的生活和遊牧場所,其名來自匈奴語。
蓋臧城為匈奴所築,後音訛為姑臧。西漢建姑臧縣,隸武威郡,為武威郡治所,後改雍州州治。
東漢時為武威郡治所。由於漢、羌、匈奴多種民族雜居,又地處中西交通要道,姑臧很快便成為河西富邑。
在韓遂勢力逐漸擴大後,陽逵便正式入駐姑臧城,當然,他沒有屯駐在雍州州牧邯鄲商州牧府與武威郡守張猛府,但陽逵所在府邸卻依舊與郡守府等大。
武威郡無論私下裏情況如何,但至少在表麵上仍是屬於漢朝。
武威郡太守張猛乃敦煌張氏族人,他的太守之位便是武威上表自請為太守所得。
朝廷當時對於涼州事實上已經失去了控製力,也隻能應允,但是此時劉瑁已經徹底擊潰了韓遂勢力,那麽對於這河西諸郡,就有必要好生敲打敲打了!
揟次城北,劉瑁大帳。
“文和先生,你出身姑臧,這河西四郡情況你最為清楚,現在你就給大家說一說吧?”
來到了自己的故鄉,賈詡此時卻有些近鄉情怯的心思,畢竟自從自己二十餘歲離家後加入董卓軍,輾轉各地,東征西跑,至今自己已經知天命,卻未曾返鄉一次,不禁有些感慨。
聽聞劉瑁的問話,賈詡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後道:“主公,河西四郡情況較別處大有不同,這四郡其實大多把持在各個世家豪族手中,不過說是四郡大族,其實這些世家多半都屯積於敦煌郡中,單隻敦煌一郡就有張、索、泛、令狐、曹五大姓,其世家弟子幾乎占據了河西四郡的各個官職。”
“其中武威郡郡守張猛即敦煌張氏族人,敦煌郡守、長吏、各曹就更是這五姓中人,而像酒泉黃氏、張掖張氏、郭氏、和氏等則相對勢弱,但同樣不可小覷。”
“這些世族以張家為中心,在河西四郡發展壯大,而像金城麴、隴西李、天水趙在涼州內亦是權威深重,但由於這幾郡前有董卓、後有韓遂,他們發展的就遠遠不如河西四郡這些世家大族了。”賈詡如此說道。
劉瑁聞言微微眯起雙眼道:“這麽說來,接下來的旅途就要與各位世家大族的族長打交道了?對了,既然你說金城麴氏、隴西李氏、天水趙氏被壓製,那麽我們就可以大肆提拔他們來壓製河西四郡了?”
賈詡點了點頭道:“此計自然可行,不過敦煌這幾家的兵力也並不少,在河西四郡加起來也擁有數萬精銳,每一家更是築堡築城,想要一一拿下倒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劉瑁聞言哈哈一笑道:“哈哈,古往今來,不過就是一製衡嗎,文和先生,河西四郡次於這幾家的世族又有多少?”
賈詡聞言一笑道:“這倒真是不少,河西四郡以敦煌張為核心,以張、索、泛、令狐、曹五姓為主體,次於這五姓的但就敦煌一郡就有宋氏、陰氏,還有像唐、尹、楊、田幾姓也稍稍遜色於這五姓。”
“那就好辦了,大棒加胡蘿卜就是,誰若不聽話,滅了便是,連擁兵幾十萬的韓遂都倒在了我的麵前,區區河西四郡的幾個大族還能翻了天不成?”
劉瑁輕聲道,隨後好像想起了什麽,轉頭笑著道:“對了,既然你說武威太守張猛便是敦煌張氏的人,咱們這便探一探這位河西霸主的口風好了!”
就在劉瑁兵進武威,意欲會一會河西四郡的幾家大姓大族的時候,遠在三輔的長安城,此時也正有一撥人正在悄悄謀劃著什麽……
自劉瑁借董承、馬騰二人之力,一同誅殺楊奉、韓暹二人後,董承便被獻帝加封為車騎將軍,地位僅在劉瑁之下。
但是事實上,在劉瑁執掌大權後不久,就連漢帝的權勢都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又何況是董承呢?
隨著劉瑁肅清三輔勢力,兵威進一步加重後,董承再也沉不住氣了。
他從自己的女兒處得知漢帝現在早就對劉瑁有諸多不滿,便假借漢帝的名義,以衣帶詔之名召集了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密謀了衣帶詔一事、
而後董承更是擔心自己宮內的力量太過於薄弱,又通過信使與占據了豫州、兗州、徐州大半的曹操曹孟德取得了聯係。
曹操聞之大喜過望,他此時已經得到了荀彧、郭嘉等謀士的投效,對於劉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計策早就眼熱不已。
但是潼關關隘遠比昔日之函穀關更加易守難攻,高沛、楊懷更是益州名將,想要拿下潼關,進入關中三輔絕非易事。
若是輕起戰端,恐怕會為袁紹所乘,但倘若有內應為曹操打開潼關,曹操可以長驅直入長安城的話,情況就又大有不同了。
因此在董承與曹操搭上線後,雙方便開始了緊急的籌備與商議,而在劉瑁領數萬大軍親征涼州後,時機顯然已經成熟。
董承隨即遣人送信於曹操,他將於七月十一日左右為曹操打開潼關關門,請曹操入京勤王!
值此危急時刻,劉瑁卻遠在涼州武威,此時的三輔,隻有徐庶、孫乾兩位謀士。
論起武將,此時已然盡數北上西涼,三輔竟無一員名將,即便徐庶、孫乾智謀通天,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棋子,謀士又豈能逆天?
一時之間,劉瑁似乎已到了最為危機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