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如魚得水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 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門外的書童輕輕敲門道:“先生,劉益州來了…”
龐德公微微一笑道:“請。”
“是!”
很快,二人就聽到院門“嘎吱”一聲輕響,劉瑁在書童的帶領下來到了龐德公的麵前。
隻見劉瑁嘻嘻一笑,恭敬的施禮道:“學生見過龐公。”
龐德公看到劉瑁笑著搖頭道:“你這小子,跟我還見外嗎?坐下吧,對了,叔圭,這是老夫的朋友,你不會見怪吧?”
劉瑁剛才一進屋就發現了這個坐著正在斟茶的青年,他還從未見過這個青年,自然有一絲好奇,原本以為龐德公會向他介紹,卻沒有想到龐德公卻給他這樣一個說法…
劉瑁隻得微微躬身道:“先生這是哪裏話,學生自然不會在意,對了,龐公,這條魚是學生剛才在集市買的,一會給龐公煲個魚湯好了。”
“哈哈哈,好你個劉叔圭,那你給鄭老兒又帶了些什麽啊?”
劉瑁俏皮的眨了眨眼睛道:“天機不可泄露,龐公不妨親自去問問鄭師吧…”
“你啊…”
龐德公搖頭輕笑,不過也沒有說什麽,畢竟劉瑁跟他們真的是太熟了。
這幾年相處下來,對於這些大儒來說,劉瑁就好像他們的孫子與徒弟一樣,眾人對他都是充滿了疼愛,給了劉瑁許多的幫助。
“哈哈哈,公達啊,你看看,叔圭還真是有點意思啊…”
龐德公轉頭對荀攸道,隨後又問道:“怎麽?今天又有什麽事情,先跑到鄭老兒那裏,又跑到我這裏來…”
劉瑁摸了摸腦袋,嘿嘿笑著道:“學生此次來是向龐公求助的,您看我這益州牧當了多幾個月了,這州牧的班底還沒湊齊,諸曹還有許多空缺,這不是來向龐公請教一下,看您這裏還有沒有什麽年輕俊傑…”
“哈哈哈哈!你這臭小子!你把龍門書院都快搬空了還不夠嗎?還跟我要人,你當我龍門書院是你的後花園嗎?”龐德公指著劉瑁笑罵道。
“嘿嘿,龐公,你就在幫一下這個小忙吧~”劉瑁諂笑著,一臉的討好。
“撲哧…”
荀攸看到這裏,再也忍不住了,這就是那個屢創奇跡的劉瑁劉益州?怎麽感覺跟一個流氓一樣…
這時,龐德公突然不笑了,他正色道:“讓我幫你也可以,那你想說說你現在的有什麽目標啊?”
“重興漢室!揚我國威!”
劉瑁一字一句道,不過劉瑁在回答龐德公的同時,腦子裏還一直在回響著公達二字,劉瑁可以肯定這個表字自己一定在那裏聽過,到底是誰呢?
“哦?”
荀攸聽了劉瑁的這句話後,抬起頭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奇跡般一同益州的劉州牧。
“重興?談何容易,在經曆了董卓專權,李傕蠻橫後,此時的獻帝恐怕已經無法成為漢室的希望了。”
“但獻帝畢竟還在,四方諸侯依舊要聽從獻帝之命,將來如叔圭有望一統四方,必將重興漢室,一展我大漢雄風!”
龐德公和荀攸都聽出了劉瑁的言下之意,因此龐德公繼續問道:“如何一統?你對當今天下又怎麽看呢?”
劉瑁微微一笑,道:“當今天下,有能力爭奪天下雄主寶座的在我看來不足五人!”
“河北袁紹,四世三公,謀士武將眾多,不過他為人多疑,貪圖小利,雖擁冀、青、幽、並四州,卻非能人也。”
“長安李傕郭汜,貪圖利益,此時已經相互征伐,不足為懼;涼州馬騰,雖英勇善戰,手下謀士不足,無以成事。”
“荊州劉景升,雖擁荊州寶地,但他的根基源於蔡、蒯二族,內有黃祖、張羨等內患、外有孫策、曹操之外憂,再加上其人優柔寡斷,猶疑不定,不出五年,吾必破之!”
“江東孫策,豪傑也,手下能人強將極多,雖起於袁術,但遠非袁術之輩可比,如孫策能夠一統江東,那麽將能夠在天下格局占據一席之地。”
“劉備劉玄德,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手下有關羽張飛這等悍將,這等人傑,一遇風雲便可化龍,如今雖折服於他人麾下,卻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對手。”
“兗州曹操,梟雄也,為達目的,行事不擇手段,但其人胸懷寬廣,廣納謀士悍將,如能夠擊敗袁術袁紹,那麽整個北方再無可匹敵者!”
“好!說的好!如此年輕卻已縱觀天下,我荀攸聞所未聞!”荀攸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激動道。
“操!你…你是荀攸!”劉瑁震驚之下,連粗口都爆了出來。
“這…”荀攸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的望向了龐德公。
“額…荀先生,叔圭久聞先生大名,不過我卻不知道先生此時竟然已至益州!叔圭懇請先生能祝叔圭一臂之力,共創大業!”說罷,雙手抱拳,恭敬地向荀攸施了一禮。
荀攸有些驚異的望著劉瑁,他有些受寵若驚,畢竟此時的他還不是後世曹操那四大謀主,隻是一個年過四旬卻鬱鬱不得誌,盼望能夠一展才華的中年人而已。
而以劉瑁此時一介州牧之姿,如此禮賢下士的邀請自己?再加上荀攸對於劉瑁原本的肯定,他心動了…
“好!叔圭啊,那你認為你下一步應該做什麽呢?”龐德公笑著問道。
劉瑁猶疑片刻道:“此時叔圭倒是有兩個想法,希望兩位先生指正一二。”
“其一:據聞郭汜李傕已經相互征伐,而漢中張魯與我已結為異姓兄弟,因此我可以兵出漢中,攻取長安,如能得到獻帝,便可奉天子以討不臣,天下恐怕無敢不從!隨後養精蓄銳,得涼州後,著機東進中原。”
“其二:激化劉表與張羨之間的矛盾,趁機攻取荊州,並與孫策、張羨聯合,三方同時攻打劉表,以取荊州,之後滅張羨,取荊南,著機北上,以圖大業。”
荀攸聽後思忖片刻後道:“兩計皆可行之,第一計的難點就在於劉益州你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關中,這對於出兵時機,地點,兵力的多少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不過一旦功成,坐擁益州、關中,若再得涼州,天下之大,皆可去也!”
“不錯!我正是這麽想的,原本我的計劃是先取荊州,可是在得知李傕郭汜內亂後,我才突然改變了主意。”
“不過如果行第二計也不錯,畢竟搶先占據荊州對於後續的發展有著難以取締的影響,益州巴郡多水道,而益州的水軍實力也不算差,再加上你的步卒戰力,與荊州比較,益州應占上風,因此,此二計皆為妙計,不過現在要看的是哪一計在當前的形勢下更占優勢而已!”
“先生所言極是!”
劉瑁衷心道,同時再度施禮道:“先生,叔圭手下雖眾,但能像先生這樣足智多謀之人太少了,叔圭誠懇的希望先生能夠擔任叔圭軍中軍師一職,協助叔圭爭雄天下!”
龐德公望著荀攸笑著道:“怎麽樣?這位主公可還滿意?”
荀攸見狀也不再猶豫,倒頭便拜道:“荀攸見過主公,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劉瑁大喜,連忙扶起荀攸,大笑道:“得到先生,叔圭如魚得水也!”
龐德公微微一笑道:“請。”
“是!”
很快,二人就聽到院門“嘎吱”一聲輕響,劉瑁在書童的帶領下來到了龐德公的麵前。
隻見劉瑁嘻嘻一笑,恭敬的施禮道:“學生見過龐公。”
龐德公看到劉瑁笑著搖頭道:“你這小子,跟我還見外嗎?坐下吧,對了,叔圭,這是老夫的朋友,你不會見怪吧?”
劉瑁剛才一進屋就發現了這個坐著正在斟茶的青年,他還從未見過這個青年,自然有一絲好奇,原本以為龐德公會向他介紹,卻沒有想到龐德公卻給他這樣一個說法…
劉瑁隻得微微躬身道:“先生這是哪裏話,學生自然不會在意,對了,龐公,這條魚是學生剛才在集市買的,一會給龐公煲個魚湯好了。”
“哈哈哈,好你個劉叔圭,那你給鄭老兒又帶了些什麽啊?”
劉瑁俏皮的眨了眨眼睛道:“天機不可泄露,龐公不妨親自去問問鄭師吧…”
“你啊…”
龐德公搖頭輕笑,不過也沒有說什麽,畢竟劉瑁跟他們真的是太熟了。
這幾年相處下來,對於這些大儒來說,劉瑁就好像他們的孫子與徒弟一樣,眾人對他都是充滿了疼愛,給了劉瑁許多的幫助。
“哈哈哈,公達啊,你看看,叔圭還真是有點意思啊…”
龐德公轉頭對荀攸道,隨後又問道:“怎麽?今天又有什麽事情,先跑到鄭老兒那裏,又跑到我這裏來…”
劉瑁摸了摸腦袋,嘿嘿笑著道:“學生此次來是向龐公求助的,您看我這益州牧當了多幾個月了,這州牧的班底還沒湊齊,諸曹還有許多空缺,這不是來向龐公請教一下,看您這裏還有沒有什麽年輕俊傑…”
“哈哈哈哈!你這臭小子!你把龍門書院都快搬空了還不夠嗎?還跟我要人,你當我龍門書院是你的後花園嗎?”龐德公指著劉瑁笑罵道。
“嘿嘿,龐公,你就在幫一下這個小忙吧~”劉瑁諂笑著,一臉的討好。
“撲哧…”
荀攸看到這裏,再也忍不住了,這就是那個屢創奇跡的劉瑁劉益州?怎麽感覺跟一個流氓一樣…
這時,龐德公突然不笑了,他正色道:“讓我幫你也可以,那你想說說你現在的有什麽目標啊?”
“重興漢室!揚我國威!”
劉瑁一字一句道,不過劉瑁在回答龐德公的同時,腦子裏還一直在回響著公達二字,劉瑁可以肯定這個表字自己一定在那裏聽過,到底是誰呢?
“哦?”
荀攸聽了劉瑁的這句話後,抬起頭饒有興趣的打量著這位奇跡般一同益州的劉州牧。
“重興?談何容易,在經曆了董卓專權,李傕蠻橫後,此時的獻帝恐怕已經無法成為漢室的希望了。”
“但獻帝畢竟還在,四方諸侯依舊要聽從獻帝之命,將來如叔圭有望一統四方,必將重興漢室,一展我大漢雄風!”
龐德公和荀攸都聽出了劉瑁的言下之意,因此龐德公繼續問道:“如何一統?你對當今天下又怎麽看呢?”
劉瑁微微一笑,道:“當今天下,有能力爭奪天下雄主寶座的在我看來不足五人!”
“河北袁紹,四世三公,謀士武將眾多,不過他為人多疑,貪圖小利,雖擁冀、青、幽、並四州,卻非能人也。”
“長安李傕郭汜,貪圖利益,此時已經相互征伐,不足為懼;涼州馬騰,雖英勇善戰,手下謀士不足,無以成事。”
“荊州劉景升,雖擁荊州寶地,但他的根基源於蔡、蒯二族,內有黃祖、張羨等內患、外有孫策、曹操之外憂,再加上其人優柔寡斷,猶疑不定,不出五年,吾必破之!”
“江東孫策,豪傑也,手下能人強將極多,雖起於袁術,但遠非袁術之輩可比,如孫策能夠一統江東,那麽將能夠在天下格局占據一席之地。”
“劉備劉玄德,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手下有關羽張飛這等悍將,這等人傑,一遇風雲便可化龍,如今雖折服於他人麾下,卻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對手。”
“兗州曹操,梟雄也,為達目的,行事不擇手段,但其人胸懷寬廣,廣納謀士悍將,如能夠擊敗袁術袁紹,那麽整個北方再無可匹敵者!”
“好!說的好!如此年輕卻已縱觀天下,我荀攸聞所未聞!”荀攸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激動道。
“操!你…你是荀攸!”劉瑁震驚之下,連粗口都爆了出來。
“這…”荀攸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的望向了龐德公。
“額…荀先生,叔圭久聞先生大名,不過我卻不知道先生此時竟然已至益州!叔圭懇請先生能祝叔圭一臂之力,共創大業!”說罷,雙手抱拳,恭敬地向荀攸施了一禮。
荀攸有些驚異的望著劉瑁,他有些受寵若驚,畢竟此時的他還不是後世曹操那四大謀主,隻是一個年過四旬卻鬱鬱不得誌,盼望能夠一展才華的中年人而已。
而以劉瑁此時一介州牧之姿,如此禮賢下士的邀請自己?再加上荀攸對於劉瑁原本的肯定,他心動了…
“好!叔圭啊,那你認為你下一步應該做什麽呢?”龐德公笑著問道。
劉瑁猶疑片刻道:“此時叔圭倒是有兩個想法,希望兩位先生指正一二。”
“其一:據聞郭汜李傕已經相互征伐,而漢中張魯與我已結為異姓兄弟,因此我可以兵出漢中,攻取長安,如能得到獻帝,便可奉天子以討不臣,天下恐怕無敢不從!隨後養精蓄銳,得涼州後,著機東進中原。”
“其二:激化劉表與張羨之間的矛盾,趁機攻取荊州,並與孫策、張羨聯合,三方同時攻打劉表,以取荊州,之後滅張羨,取荊南,著機北上,以圖大業。”
荀攸聽後思忖片刻後道:“兩計皆可行之,第一計的難點就在於劉益州你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關中,這對於出兵時機,地點,兵力的多少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不過一旦功成,坐擁益州、關中,若再得涼州,天下之大,皆可去也!”
“不錯!我正是這麽想的,原本我的計劃是先取荊州,可是在得知李傕郭汜內亂後,我才突然改變了主意。”
“不過如果行第二計也不錯,畢竟搶先占據荊州對於後續的發展有著難以取締的影響,益州巴郡多水道,而益州的水軍實力也不算差,再加上你的步卒戰力,與荊州比較,益州應占上風,因此,此二計皆為妙計,不過現在要看的是哪一計在當前的形勢下更占優勢而已!”
“先生所言極是!”
劉瑁衷心道,同時再度施禮道:“先生,叔圭手下雖眾,但能像先生這樣足智多謀之人太少了,叔圭誠懇的希望先生能夠擔任叔圭軍中軍師一職,協助叔圭爭雄天下!”
龐德公望著荀攸笑著道:“怎麽樣?這位主公可還滿意?”
荀攸見狀也不再猶豫,倒頭便拜道:“荀攸見過主公,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劉瑁大喜,連忙扶起荀攸,大笑道:“得到先生,叔圭如魚得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