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是一個極其古老的名字,它是在周郝王時期由秦國設立的,郡治江州縣,初期設立時,轄江州、墊江、閬中、江陽、宕渠、符縣六縣,之後逐漸增設。在漢高祖建立漢朝後,仍置巴郡,漢武帝後,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巴郡隸屬益州,郡治江州,轄十一縣。


    巴郡從秦時設立至今到現在,有五個相對龐大而久遠的家族,被稱為巴郡五姓,其中嚴、甘兩姓都在其中,而此次,劉瑁在與甘寧交心後,便借著巴郡平賊的名義,再次重返巴郡,準備和樊敏、甘平兩位老熟人好好的再聊一聊,希望巴郡五姓能夠站到自己一邊,也趁此機會將水軍隊伍正式曆練出來。


    沱江,是益州境內的一條大型河流,是長江的支流,同時也是連接蜀郡、廣漢郡兩郡和巴郡的一條樞紐,在雒城的渡口坐船向東南行駛至江陽後便進入長江,隨江北上,可以直達江州,而此時劉瑁已經抵達了江陽縣,隨即準備沿長江直赴江州,


    據劉瑁所知,巴郡州治的江州就是後世的重慶,因此巴郡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益州通向中原和荊州的必經之路,也正因此,劉焉在平定馬相之亂後便請封素有威名的樊敏繼續擔任巴郡太守,同時將嚴顏放在了巴郡擔任兵曹。而此時,劉瑁就將再次與巴郡的五大家族以及已經有七十高齡的樊敏碰麵。


    在之前的路途中,劉瑁沿江而下,先後經過了蜀郡、鍵為郡,見過了兩地的諸多郡守以及縣令,也算是混了一個臉熟,此時,諸事已畢,便不再耽擱,火速前往巴郡。


    劉瑁座船。


    “公子,前麵我們就要進入巴郡了,巴郡的民風較蜀郡來說更為彪悍,而且由於巴郡內水係環繞,河流眾多,因此巴郡內的水賊眾多,正是一個練兵之所。”甘寧恭聲道。


    “哦?”劉瑁聽後饒有興趣的道,“既然如此,巴郡的官府就不管嗎?”


    甘寧尷尬笑著道:“巴郡內水係繁雜,官府實力有限,人手不足,無法控製所有的水係,而水賊更是精通河道走向,可以隨意去留,因此屢剿不滅…”


    劉瑁望了他一眼,嘴角一撇,淡淡道:“有興霸這個祖師爺在此,水賊鼠輩,我根本不用擔心!”


    甘寧聽到了劉瑁言語,不禁有些激動,他並不知道劉瑁早知他的不凡,他隻知道,劉瑁與他一見如故,如今未曾見他用兵,自己的意見就被劉瑁如此重視,而自己更被劉瑁如此看待,甘寧又怎麽可能不激動呢?


    說到這裏,旁邊一個癱坐在椅子上的壯漢不禁撇了撇嘴,似乎不屑一顧,甘寧不禁怒道:“典韋,你可是不服?”


    “切,要不是老典是旱鴨子,你這會早就被老典打的跪地求饒了……嘔!”


    典韋是北方人,從小就沒怎麽見過水,之前平馬相時就在船上吐過一次,之後很久都沒有再下水,此次出行,從綿竹一路坐船,典韋是徹底坐了一路,吐了一路,到現在還沒有緩過來。


    甘寧望著典韋那癱軟的樣子,嗤笑一聲道:“就你現在這樣,信不信我直接把你扔水裏喂魚?”


    “甘興霸……你別讓我上岸,不打的你跪地求饒,我跟你姓。”


    甘寧見狀,二話沒說,直接朝著典韋走了過去。


    “哎!哎!甘興霸!你幹嘛!老子這會身上沒勁你別動我……別扔別扔!我錯了,別!別!我錯了!”


    “叫爺爺。”


    “……哎!別扔別扔!爺爺!爺爺!我錯了!”


    劉瑁看著船上嬉鬧的兩人不由得搖了搖頭,可能是相性不合,典韋和甘寧從見麵之後就開始就不對付,一直鬥嘴,之前在地上兩人打了幾次,甘寧被典韋壓在地上起不來,結果如今在船上,境遇倒是反轉了……


    此次劉瑁出行,他將趙雲和騎兵留在了綿竹守護吳莧,將典韋、甘寧、張任以及田豐、徐庶、孫乾帶了出來,至於毛玠和秦宓,也同樣被他安置在綿竹家宅中,隨機應變。


    當劉瑁前往孫乾和徐庶兩人的院落招攬兩人時,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


    其一是劉瑁這兩個月來經常來往於兩人的院落中,與二人攀談。


    尤其徐庶抵達益州後,劉瑁更是三天兩頭往龍門書院裏麵跑,其中的心思,孫乾徐庶又豈能不知?


    不過兩人與劉瑁也算是頗為投緣,再說此次出兵,乃是清剿巴郡水賊。


    此乃正事,兩人自然也沒有推脫的理由,就答應了劉瑁的請求,隨同出征了。


    不過兩人也很明白的指出了此時並沒有奉劉瑁為主的意思。


    不過對於劉瑁來說,他的目的卻算是達到了,隻要孫乾和徐庶上了他的船,他劉瑁可不會再給兩人下船的機會…


    張任眼看典韋被虐,或許都是統率步卒的人,同病相憐,隻見張任冷哼一聲道:“整天吹的自己水戰無敵,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那麽回事情…”


    甘寧聞言大怒,剛想要說話,劉瑁卻輕輕的攔住了他。


    他笑著道:“忠明此言可是不太妥當,如今我麾下將領就你幾人,興霸主水戰,老典、忠明主陸戰,子龍則掌管騎兵,你幾人還需要相互配合,切莫如此,我信任興霸就如同信任典大哥和忠明一樣,既然我已經將此次巴郡剿匪的總指揮權交給了興霸,你兩個就不用多說了,且看看興霸手段就是!”


    這一番話說的三人頗為感動,一時間倒是也無話可說,而劉瑁則眯著眼睛問道:“興霸,就目前來說,巴郡內最強的水賊勢力是哪一支?”劉瑁眯著眼睛問道。


    甘寧略微思索後答道:“目前的巴郡水域中,以我錦帆賊的勢力最為強盛,不過由於錦帆賊組織越發龐大,我便將錦帆賊分成了三股。”


    “其中最強的一支部隊由我掌控,主要活動範圍在蜀郡與廣漢郡一帶,而巴郡的勢力我分成了兩股,分別交給了沈彌與婁發。”


    “其中沈彌主要在廣漢郡、巴郡活動,婁發我則讓他出益州,於巴郡與南郡中活動,他二人皆我舊部,若主公信得過我,我願前往招降!”


    劉瑁淡淡一笑道:“我信不過你又能信得過誰呢?不過此事倒是不急,等我們到了江州再行策劃。”


    “是!”


    江州,曾經是古巴國的首府,秦滅巴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於江州築城,成為了巴郡的郡治,從那之後,江州就成為了巴郡的政治經濟中心與軍事重地,一旦拿下江州,即可順江而下,直抵成都,雒城。正因此,在劉焉滅掉馬相,一統益州後,就迅速的對江州進行了一係列的加固。


    可在原本的曆史中卻是劉璋請劉備入川,直接越過了巴郡,會軍於蜀郡的涪城,而江州也隻不過是在劉備調遣張飛等人入川時小小的阻礙了一下大軍的行程,可事實上,如果讓劉備直接從荊州打向益州的話,單單巴郡一地都不是那麽容易拿下的。


    江州渡口。


    此時此刻,由於巴郡太守樊敏年事已高,再加上他與劉焉在上次就已經非常熟悉,因此隻是派遣巴郡的郡丞甘平與兵曹嚴顏領軍在此等候,在他二人身後則站立著巴郡的各曹官員,在這裏等待著劉瑁的到來。


    而在這一批人中,巴郡五姓就占據了一半以上,這其中有幾人的表情顯得有些詭異。


    隻聽其中一名青年不屑道:“哼!剿匪?我巴郡自黃巾亂後就匪患久矣,樊太守都沒有能力肅清,他劉瑁倒是好大的口氣!”


    “住口!”在青年旁的一名老者憤怒的轉過身來,對著青年輕聲斥責道:“你再敢發出這種言論,就給我回去!”


    青年不敢違抗老者的命令,不過顯然心中依舊不服,嘴角一撇,絲毫沒有將老者的警告放在心上。


    在兩人的身旁,還有一名士子模樣的人,長得白淨標致,仔細看去,竟是一個女子,隻見她眼珠微微轉動,望著身旁的一老一少,似乎想著什麽…


    這一行人正是巴郡杜家,巴郡杜家是由南陽杜家的分支從南陽西遷而來。


    不過由於杜家來到巴郡已過五代,而且勢力龐大,因此已經成為了巴郡的大姓之一,家族中許多子弟都在郡內擔任官職。


    之前的老者名叫杜詢,是杜家的這任族長,而青年名叫杜毅,是杜詢的孫子,杜詢極為看重杜毅,經常將他帶到身邊。


    在兩人身旁的少女則名叫馬思辰,是荊州馬氏的千金,由於馬家也有族人西遷至此,馬思辰便常來巴郡遊玩。


    而杜家由於與馬家有著姻親關係,因此平常也經常帶馬思辰一起出行,而杜毅更是馬思辰的鐵杆追求者。


    杜家在之前的站隊中,雖然保持了中立的地位。


    可是眾士族又不是傻子,如何看不出任岐賈龍造反的緣由以及劉焉的目的,因此在巴郡士族中,對於劉焉有意見的人倒也是不少。


    不過巴郡士族時日不長,遠遠無法與成都、綿竹等地大族相比,再加上樊敏的節製,因此也隻是敢怒不敢言罷了。


    當杜毅說出上麵一番話後,杜詢顯得極為緊張,生怕劉瑁有所察覺,如同綿竹世家一樣,不得善終,因此在聽到孫子的埋怨時,對他進行了怒斥。


    這時,從一旁傳來了一個聲音道:“怎麽?杜賢侄對於劉益州可有不滿?”


    杜詢回頭一看,一個老頭輕捋胡須,微笑的看著自己。


    杜毅剛想說話,杜詢輕輕地攔住愛孫,哈哈一笑道:“文兄,小孩子家的言論不必當真,再說了,若是我杜家倒了黴,恐怕你文家也好不到哪裏去吧?”


    原來說話的老頭正是巴郡文家的家主文旭,他見杜詢如此說話,便也不再多說,而是輕輕一笑,就又站到了一邊。


    巴郡五大家族嚴家與甘家從光武帝時代起就世代居於巴郡,已有兩百餘年的曆史了,算得上是巴郡最為古老的家族。


    而楊家、杜家則是百年前由關中和荊州遷居而來,兩家時而敵對,時而互助,利益糾葛。


    至於文家,大約是在六十年前遷徙而來,隻不過文家世代經商,財產頗多,因此憑借這財力,勉強居於巴郡五姓之中。


    嚴、甘兩姓他不敢惹,但是如果能夠趁機打擊一下杜家,他倒是願意做那其中的一個。


    就在這時,遠處緩緩行來數隻大船,劉瑁終於抵達了巴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明所以的白馬非馬並收藏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