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楚自己的本分。丫鬟幫著換了見客衣裳,湖水藍宮緞長裙碎碎地漾出了一片細浪,向鏡中略瞥一瞥,不搽胭脂,蒼白著一張薄粉的臉下樓去。他們要的就是這個,那些客。要看的就是一個傳說中嚼著冷香的詩句便可活下去的女子,是如何在殘剩的酒肴中,在男人滾熱的股掌間潰散。情慾是漸墜黑夜的日頭,燒紅了湖水藍。她能預計那幹涸的湖水發出嘶叫。
她有分寸的,因為她清楚。
弓鞋踏著樓板,她讓丫鬟攙扶著下樓去。抿一抿唇角,她知道待會兒出現在樓梯上的時候,她必得呈現出一副不食煙火的琉璃麵容,但有一點朱紅的嘴,浮在空白之上,醒目,燒心。
臨到出門,她忽又折身回案前,把那桃花箋一把團了,扔到腳底下去。
--------------------------------------------------------------------------------
(二)溫玉不是玉
那晚微服出遊的老王爺給迷住了。破例地,下榻在這狹邪冶遊之地。
一切正如她預料。溫玉姑娘出現在樓下大廳,引得一陣波瀾。那些平日隻能在樓下盤桓的尋芳客摟著各自的相好,眼睛好似拔出麥芽糖來,穿過空氣絲絲縷縷粘在她身上,恨不得餳化成汁。卻不敢喧譁。那一桌上坐的客人雖沒人知道來歷,單看老鴇領著最當紅的幾個姑娘團團圍繞在旁那勁頭便不是尋常富戶紳商。常出來玩的朋友多少都曉得些眉眼高低,一個個伶俐得猴兒似的,誰那麽不長眼,敢來敗您老的興吶?老鴇賠笑低聲道。她瞥到廳角有個剛把腿上坐的姑娘推開、站起身躍躍欲試的瘦子被幾個龜奴架住了,極其幹淨利落地從後門轟了出去。沒容得半點吵嚷工夫。
您老放心高樂罷。老鴇拉著她的手笑眯眯地。我們玉姑娘最是懂事的。
她馬上省得,接口。老爺若不嫌棄,不如移步上奴家屋裏去坐一忽兒,也好清清淨淨地說說話兒。這兒烏煙瘴氣,如何使得。
他一雙眼睛把她上下打量,半晌,點了點頭。溫玉姑娘,果真不是浪得虛名。給玉姑娘看座。
過來坐下,咱們且喝會子酒。他紅光滿麵,聲若洪鍾。雖然鬚髮白了,掩不住一種氣勢。廳裏熱氣一蒸,臉上越發滲出油來,鋥亮的仿佛要在毿毿白須上結出細小油珠兒。他端坐在花梨高椅內,衣裳裹得圓滾滾的像根……棒槌。他凝視著她,笑道,不忙上樓。就是這地方有意思,熱鬧,我想再多待一回。玉姑娘,過來陪我坐著。
老王爺擎起青花瓷盅。溫玉笑笑。她是海量。在霜思林這等地方過活,不會喝酒那怎麽成?但她矜持地斂衣裙坐下,舉杯略抿一點兒,便教背後站著的柔兒代酒。這裏是樓下大廳,眾目睽睽都盯著她。老王爺來樂過這一次,能好生把他送走了是大家的福分,可他樂過走了,以後的日子還得過。
生意還得做。霜思林不缺海量的姐兒,拉出來每個纖纖弱質都敷衍得三五壯漢。但溫玉姑娘這招牌,隻有一塊。她是知書識禮、詩畫雙絕的名花,說出去比多少閨秀都響亮的才名。
她是多麽的虛偽。溫玉端然坐著,看柔兒一杯接一杯,這丫頭一向是得力的,應酬工夫滴水不漏。在霜思林,從來頭牌貼身的丫鬟娘姨還要尊貴過樓下散間的尋常姑娘。個個的千伶百俐。老王爺的酒量是真好,柔兒臉上已泛起紅暈了。她淡淡地,替他拂落了掉在膝上的一顆蜜餞楊梅。
——他不會著惱罷?歡場上紅姑教使女代酒是常例。誰知他在不在意呢?這樣金貴的頭牌。他可是王爺。她與老鴇交換過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老王爺雖讓柔兒勸著酒,一徑瞅著她。喝了酒,臉更紅,笑聲更洪亮。
她撥了撥自己的手爐,掀開蓋加兩塊香,放在他懷裏。老爺您且沉沉酒,歇一回再喝。這兒冷,您焐焐手。
他有三分酒意了。望著她隻是點頭。唔,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媽媽,難為你調教得好,玉姑娘這氣象竟像是大家子的小姐呢,怪道人都說玉無價,玉無價——嘿嘿,詩書什麽的就不說了,光這規矩禮數就是多少黃金也買不來的。
老……老爺,蒙您瞧得起。您點撥兩下,這孩子就出息了。我們姑娘還得您老多照顧。老鴇的臉登時笑成了一朵花,眼角帶她一下,盡是流光爍爍。
好說。懂事的孩子,誰也喜歡。他臉上一本正經地,打著官腔。怕是德高望重慣了,盡管微服冶遊,一時放不下身段來。但,桌子底下忽然伸過來一隻手,摸著了她的手。攥住。
溫玉靜靜笑著。那隻手剛抱過手爐,烘得熱乎。白銅手爐套著錦緞套子,在他懷裏替她發出甜香,像個咻咻的小貓,有它自己的呼吸。它一個勁兒地朝他心上舔。
樓楣一圈掛著描花宮紗燈,畫出各種故事。那大紅的光照在柔兒臉上,燈暈酒暈,艷麗非常。有人帶著姑娘上樓去了,踏過樓板,紅光便顫一顫。也許是她的錯覺。不知道自己的臉是否也像柔兒那樣紅,她抬手摸到臉上,卻是冰涼的。
老爺……啊,老爺……您輕些兒……
隻聽得豁朗朗一片響。辨不出都是些什麽,徽墨湖筆宣紙端硯,一古腦兒紛跌在地。
一地的碎片。著靴的腳,與玉色繡海棠的緞鞋的腳慌亂地踐踏,仿佛跳著什麽生疏的異域的舞,踩不到拍子上。那些未完的畫,闕尾的詩,半行的詞,一一輾轉殘破。幾軸畫被橫掃,骨碌碌乏力地鋪展開去,馬上給靴底一踩,蘭花叢裏半隻泥濘的印。
她有分寸的,因為她清楚。
弓鞋踏著樓板,她讓丫鬟攙扶著下樓去。抿一抿唇角,她知道待會兒出現在樓梯上的時候,她必得呈現出一副不食煙火的琉璃麵容,但有一點朱紅的嘴,浮在空白之上,醒目,燒心。
臨到出門,她忽又折身回案前,把那桃花箋一把團了,扔到腳底下去。
--------------------------------------------------------------------------------
(二)溫玉不是玉
那晚微服出遊的老王爺給迷住了。破例地,下榻在這狹邪冶遊之地。
一切正如她預料。溫玉姑娘出現在樓下大廳,引得一陣波瀾。那些平日隻能在樓下盤桓的尋芳客摟著各自的相好,眼睛好似拔出麥芽糖來,穿過空氣絲絲縷縷粘在她身上,恨不得餳化成汁。卻不敢喧譁。那一桌上坐的客人雖沒人知道來歷,單看老鴇領著最當紅的幾個姑娘團團圍繞在旁那勁頭便不是尋常富戶紳商。常出來玩的朋友多少都曉得些眉眼高低,一個個伶俐得猴兒似的,誰那麽不長眼,敢來敗您老的興吶?老鴇賠笑低聲道。她瞥到廳角有個剛把腿上坐的姑娘推開、站起身躍躍欲試的瘦子被幾個龜奴架住了,極其幹淨利落地從後門轟了出去。沒容得半點吵嚷工夫。
您老放心高樂罷。老鴇拉著她的手笑眯眯地。我們玉姑娘最是懂事的。
她馬上省得,接口。老爺若不嫌棄,不如移步上奴家屋裏去坐一忽兒,也好清清淨淨地說說話兒。這兒烏煙瘴氣,如何使得。
他一雙眼睛把她上下打量,半晌,點了點頭。溫玉姑娘,果真不是浪得虛名。給玉姑娘看座。
過來坐下,咱們且喝會子酒。他紅光滿麵,聲若洪鍾。雖然鬚髮白了,掩不住一種氣勢。廳裏熱氣一蒸,臉上越發滲出油來,鋥亮的仿佛要在毿毿白須上結出細小油珠兒。他端坐在花梨高椅內,衣裳裹得圓滾滾的像根……棒槌。他凝視著她,笑道,不忙上樓。就是這地方有意思,熱鬧,我想再多待一回。玉姑娘,過來陪我坐著。
老王爺擎起青花瓷盅。溫玉笑笑。她是海量。在霜思林這等地方過活,不會喝酒那怎麽成?但她矜持地斂衣裙坐下,舉杯略抿一點兒,便教背後站著的柔兒代酒。這裏是樓下大廳,眾目睽睽都盯著她。老王爺來樂過這一次,能好生把他送走了是大家的福分,可他樂過走了,以後的日子還得過。
生意還得做。霜思林不缺海量的姐兒,拉出來每個纖纖弱質都敷衍得三五壯漢。但溫玉姑娘這招牌,隻有一塊。她是知書識禮、詩畫雙絕的名花,說出去比多少閨秀都響亮的才名。
她是多麽的虛偽。溫玉端然坐著,看柔兒一杯接一杯,這丫頭一向是得力的,應酬工夫滴水不漏。在霜思林,從來頭牌貼身的丫鬟娘姨還要尊貴過樓下散間的尋常姑娘。個個的千伶百俐。老王爺的酒量是真好,柔兒臉上已泛起紅暈了。她淡淡地,替他拂落了掉在膝上的一顆蜜餞楊梅。
——他不會著惱罷?歡場上紅姑教使女代酒是常例。誰知他在不在意呢?這樣金貴的頭牌。他可是王爺。她與老鴇交換過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老王爺雖讓柔兒勸著酒,一徑瞅著她。喝了酒,臉更紅,笑聲更洪亮。
她撥了撥自己的手爐,掀開蓋加兩塊香,放在他懷裏。老爺您且沉沉酒,歇一回再喝。這兒冷,您焐焐手。
他有三分酒意了。望著她隻是點頭。唔,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媽媽,難為你調教得好,玉姑娘這氣象竟像是大家子的小姐呢,怪道人都說玉無價,玉無價——嘿嘿,詩書什麽的就不說了,光這規矩禮數就是多少黃金也買不來的。
老……老爺,蒙您瞧得起。您點撥兩下,這孩子就出息了。我們姑娘還得您老多照顧。老鴇的臉登時笑成了一朵花,眼角帶她一下,盡是流光爍爍。
好說。懂事的孩子,誰也喜歡。他臉上一本正經地,打著官腔。怕是德高望重慣了,盡管微服冶遊,一時放不下身段來。但,桌子底下忽然伸過來一隻手,摸著了她的手。攥住。
溫玉靜靜笑著。那隻手剛抱過手爐,烘得熱乎。白銅手爐套著錦緞套子,在他懷裏替她發出甜香,像個咻咻的小貓,有它自己的呼吸。它一個勁兒地朝他心上舔。
樓楣一圈掛著描花宮紗燈,畫出各種故事。那大紅的光照在柔兒臉上,燈暈酒暈,艷麗非常。有人帶著姑娘上樓去了,踏過樓板,紅光便顫一顫。也許是她的錯覺。不知道自己的臉是否也像柔兒那樣紅,她抬手摸到臉上,卻是冰涼的。
老爺……啊,老爺……您輕些兒……
隻聽得豁朗朗一片響。辨不出都是些什麽,徽墨湖筆宣紙端硯,一古腦兒紛跌在地。
一地的碎片。著靴的腳,與玉色繡海棠的緞鞋的腳慌亂地踐踏,仿佛跳著什麽生疏的異域的舞,踩不到拍子上。那些未完的畫,闕尾的詩,半行的詞,一一輾轉殘破。幾軸畫被橫掃,骨碌碌乏力地鋪展開去,馬上給靴底一踩,蘭花叢裏半隻泥濘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