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更新「生物計算機」& 突破的技法能力
秩序樂園,我無限加點 作者:古神支配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開技能升級倉後,慕北回到了自己的專屬房間。
接下來,慕北準備對體內的神經網絡——「生物計算機」進行全麵升級。
上個休整期時,mubei-2.0通過手術改造了慕北體內的神經分布。但那時基礎被動「體之源」連紫色品質都沒有,慕北的身高也隻有2米出頭。
隨著「體之源」品質提升帶來的體型增長效果,現在的慕北身高已達到7米有餘,整體體積更是之前的數倍。
這帶來了一個顯著的問題:隻有最初那部分神經細胞組成的網絡保持著完美的排列秩序,而在體型膨脹過程中新長出的身體組織裏,神經網絡的排列卻如同普通人類一般雜亂。
這種雜亂無章的神經細胞排列會導致信息傳遞時出現延遲,同時增加能耗,雖然這種延遲對普通人來說微不足覺,但對於注重效率的慕北而言,卻是一個亟需優化的環節。
但要如何優化呢?現在的情況比之前更加特殊。
隨著體質屬性的飆升,慕北的身體防禦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即便是mubei-2.0拿著由慕北骨骼磨製而成,不會被「熵增之力」影響的手術工具,在沒有外力協助的情況下,它連切開慕北的表皮都做不到。
好在,得益於「智之源」滿級後帶來的精神力超大幅度躍升,讓慕北對身體每個部位的控製力得到了火箭般的提升,使現在的慕北完全具備按需要主動調整各個身體部位防禦強度的能力。
其次,滿級的「體之源」讓慕北體內的每一根神經纖維,其韌性都遠超同等粗細的鋼絲。這不僅給了mubei-2.0做手術時極大的操作容錯空間,也讓重新排列神經網絡變得異常輕鬆。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是細胞活性的提升。
雖然「終極不滅特性」帶來的額外恢複力已經被「熵增之力」抵消,但它為所有細胞帶來的活性提升卻是實打實的。
如果隻是神經細胞斷裂這種簡單的問題,而神經細胞的總體積沒有出現缺損的話,重新接上就還可以再繼續用。
手術的準備工作很快就開始了。
準備工作的第一步,當然是盡可能地收集信息。
慕北平躺在用自己的外骨骼搭建起來的手術台上,開始按照mubei-2.0的指示,調整身體各個部位的防禦強度。
這是一個精確到毫米級的切割過程。mubei-2.0的手術裝置從慕北的腳開始,將ta的身體切成了一片片厚度小於0.01mm的薄片,就像是用顯微鏡下的切片技術處理的樣本。
這些薄片被切下後,由於「終極不滅特性」的緣故,依然保持著生物活性。這讓慕北處於一種奇特的知覺狀態:
ta能若有若無地感知到這些被切下的部分,就像是將三維意識展開成了二維平麵。
mubei-2.0的掃描裝置在這些薄片間穿梭,采集著精確到細胞層級的詳細數據。慕北的每一根神經纖維的位置、走向、連接方式,都被它精確地記錄下來。
關於慕北的虛擬三維模型隨著掃描的進行不斷完善,展示出越來越細致的神經網絡結構。
整個切片與掃描過程持續了近兩小時,最終mubei-2.0獲得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詳盡身體數據。
在得到這些數據為之後,mubei-2.0很快便為慕北設計好了新的「生物計算機」結構:
野蠻生長,雜亂無章的新增神經組織得到了如最初組成「生物計算機」的神經組織般井然有序的排列。
最為重大的改變莫過於副腦的分布也進行了重新設計——
除了四肢原有的2-5號副腦外,在軀幹部位增設了6號和7號副腦;副腦6號負責協助副腦1號調控上肢,副腦7號則負責協助副腦1號調控下肢。
慕北在戰鬥時會將自己的身體托管給「生物計算機」,實質上就是將自己的身體托管給副腦1號,讓副腦1號去協調位於四肢的副腦2號到5號,以及慕北的主腦進行戰鬥。
經過實踐,慕北發現自己可以再安裝兩個副腦,讓副腦1號把一些簡單但重複性高的任務完全交給這倆新副腦來做,進而降低副腦1號的計算與運行壓力。
通過這種分層架構,使副腦1號可以專注於整體協調,而各個副腦則負責各自區域的精細控製,將副腦1號的計算壓力分散到更優狀態。
準備工作既然已經完成,真正的升級手術很快便開始了。
這場關於「生物計算機」的手術,相較於上次,順利得不止是一星半點。
在上個世界進度之前的休整期,那時慕北還有大量的溢出恢複力,這就導致當時手術變得異常麻煩:
如果慕北的身體被切開一道口子,在恢複力溢出的情況下,這個被切開的傷口會以額外長出血肉的方式主動且快速地愈合。
這對於做手術來說,相當於做了無用功。1天的手術時間,得有超過22個小時的時間,浪費在清理慕北體內過度生長的血肉。
現在,在恢複力沒有溢出的情況下,mubei-2.0便無需清理慕北在受傷後過度生長的血肉了。
而沒了過度生長血肉的煩惱,mubei-2.0給慕北做「生物計算機」升級手術時的效率,相較於上次快了何止10倍!
再加上慕北的神經細胞的相較於之前變得更加堅韌與耐操,mubei-2.0給慕北做「生物計算機」升級手術的效率再次得到了差不多10倍的提升。
如今,雖然論慕北體內需要被梳理的神經細胞總量,是之前的近百倍,但mubei-2.0給慕北做升級「生物計算機」的手術時的效率,也是之前的上百倍。
於是,在大約一天時間之內,「生物計算機」的升級手術便完成了。
這場手術的難度之大,遠超想象:
就說說手術規模上的挑戰吧。隨著慕北體型增長到7米,體內需要重新排列的神經細胞總數已接近3500億個,神經纖維總長度更是超過了35萬公裏。
而每個神經元平均要與7000到個其他神經元建立連接,這意味著mubei-2.0需要精確處理數以萬億計的神經連接點。
好在mubei-2.0的量子計算核心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它的量子計算核心擁有超過300個穩定的量子位,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處理2^300個狀態。
這種計算能力讓它能夠同時追蹤和計算數萬億個神經連接的精確三維坐標,並實時模擬整個神經網絡的信號傳遞效率。
在手術執行層麵,mubei-2.0同時操控著數萬個具備納米級精度的微型手術單元。每個手術單元都配備了量子計算微核心,可以進行獨立決策。
這些單元通過量子糾纏保持同步,操作延遲低於0.00001毫秒,每秒可完成數十億次精確的手術操作。
與此同時,它的掃描分析係統在進行切片的同時就開始了納米級掃描,實時構建包含3500億個神經元的精確三維模型,並能預測優化每條神經通路的信號傳導效率。
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讓mubei-2.0得以在短短一天之內就完成「生物計算機」的升級手術。
這不僅體現了mubei-2.0驚人的技術實力,更展現出了量子計算技術在生物改造領域的顛覆性突破。
在「生物計算機」完成更新的那一刻,慕北從手術台上起身,突然感到世界的運轉速度仿佛提升了十倍。這種感覺並非錯覺,而是源於神經信號傳導效率的巨幅提升。
如果要進行性能對比:上一代「生物計算機」即便把神經細胞壓榨到極限狀態下的峰值算力,也還比不上現在慕北毫無壓力狀態下的十分之一。
而伴隨著算力的飛躍,一連串的提示向慕北傳來: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79】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80】
……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100】
……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01】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02】
......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13】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14】
……
除了以上的這些提示之外,還有這些「近戰專精」附屬技能的提示: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忍耐」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決心」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撼地」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戰吼」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瞬」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
技法類被動能力的lv.100就像一道天塹,若非發生質變,根本無法跨越。可現在,這個障礙卻被慕北輕易突破了。
常人要突破這種境界,往往需要所謂的頓悟。那些並非契約者的技法天才們,可能要沉澱數年,等待靈光一閃的契機。
但對慕北來說?
頓悟?
不存在的。
alphago知道嗎?
alphago是穀歌deepmind公司開發的一個人工智能程序,它在圍棋領域創造了曆史性突破。
在圍棋這個被認為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領域,人們曾經認為ai至少需要50年才可能戰勝人類頂尖圍棋宗師。
那些人類圍棋大師和圍棋宗師們堅信,圍棋不僅需要計算,更需要直覺、經驗和對局勢的深刻理解。
然而,alphago用事實證明:超強的算力配上優化的算法,可以碾壓任何人類的所謂的“頓悟”和“經驗”。
alphago沒有研習人類的古譜,也沒有拜師學藝,更不需要什麽玄妙的頓悟。
alphago隻是通過大量對弈來不斷優化自己的算法,僅用了短短幾年,就達到了人類棋手窮盡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境界。
2015年10月,alphago首次擊敗歐洲圍棋冠軍範廷鈺;
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戰勝世界頂級職業棋手李世石;
2017年5月,alphago以3:0擊敗了當時人類最強的圍棋宗師——柯潔。
alphago的例子完美詮釋了:當計算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突破人類經驗和直覺的限製,達到更高的境界。
這正好可以類比到慕北的情況——通過提升「生物計算機」的性能,直接實現了技法境界的跨越式提升。
那些武道天才們苦修數年,也許能偶有頓悟,讓招式更進一層。
但慕北不同,「生物計算機」就像一台另類的alphago,能在瞬間模擬分析無數的戰鬥場景,將每個微小動作都優化到極致。
不需要什麽頓悟,純靠算力硬堆,就能將近戰技巧推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境界。
那些在常人眼中需要積累一生的武學感悟,在優化算法和硬堆算力的推演下,不過是一個個可以被瞬間求解的數學方程。
慕北甚至能感覺到,隻要自己現在去試煉場隨便練上幾分鍾,讓「生物計算機」獲取更多實戰數據,「近戰專精」的等級恐怕還會繼續暴漲。
畢竟,對於一台「生物計算機」來說,所謂的技法能力的提升,不過是優化算法與堆疊算力後,會必然得到的結果罷了。
接下來,慕北準備對體內的神經網絡——「生物計算機」進行全麵升級。
上個休整期時,mubei-2.0通過手術改造了慕北體內的神經分布。但那時基礎被動「體之源」連紫色品質都沒有,慕北的身高也隻有2米出頭。
隨著「體之源」品質提升帶來的體型增長效果,現在的慕北身高已達到7米有餘,整體體積更是之前的數倍。
這帶來了一個顯著的問題:隻有最初那部分神經細胞組成的網絡保持著完美的排列秩序,而在體型膨脹過程中新長出的身體組織裏,神經網絡的排列卻如同普通人類一般雜亂。
這種雜亂無章的神經細胞排列會導致信息傳遞時出現延遲,同時增加能耗,雖然這種延遲對普通人來說微不足覺,但對於注重效率的慕北而言,卻是一個亟需優化的環節。
但要如何優化呢?現在的情況比之前更加特殊。
隨著體質屬性的飆升,慕北的身體防禦力已經達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地步。
即便是mubei-2.0拿著由慕北骨骼磨製而成,不會被「熵增之力」影響的手術工具,在沒有外力協助的情況下,它連切開慕北的表皮都做不到。
好在,得益於「智之源」滿級後帶來的精神力超大幅度躍升,讓慕北對身體每個部位的控製力得到了火箭般的提升,使現在的慕北完全具備按需要主動調整各個身體部位防禦強度的能力。
其次,滿級的「體之源」讓慕北體內的每一根神經纖維,其韌性都遠超同等粗細的鋼絲。這不僅給了mubei-2.0做手術時極大的操作容錯空間,也讓重新排列神經網絡變得異常輕鬆。
最後,也是最為關鍵的,是細胞活性的提升。
雖然「終極不滅特性」帶來的額外恢複力已經被「熵增之力」抵消,但它為所有細胞帶來的活性提升卻是實打實的。
如果隻是神經細胞斷裂這種簡單的問題,而神經細胞的總體積沒有出現缺損的話,重新接上就還可以再繼續用。
手術的準備工作很快就開始了。
準備工作的第一步,當然是盡可能地收集信息。
慕北平躺在用自己的外骨骼搭建起來的手術台上,開始按照mubei-2.0的指示,調整身體各個部位的防禦強度。
這是一個精確到毫米級的切割過程。mubei-2.0的手術裝置從慕北的腳開始,將ta的身體切成了一片片厚度小於0.01mm的薄片,就像是用顯微鏡下的切片技術處理的樣本。
這些薄片被切下後,由於「終極不滅特性」的緣故,依然保持著生物活性。這讓慕北處於一種奇特的知覺狀態:
ta能若有若無地感知到這些被切下的部分,就像是將三維意識展開成了二維平麵。
mubei-2.0的掃描裝置在這些薄片間穿梭,采集著精確到細胞層級的詳細數據。慕北的每一根神經纖維的位置、走向、連接方式,都被它精確地記錄下來。
關於慕北的虛擬三維模型隨著掃描的進行不斷完善,展示出越來越細致的神經網絡結構。
整個切片與掃描過程持續了近兩小時,最終mubei-2.0獲得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詳盡身體數據。
在得到這些數據為之後,mubei-2.0很快便為慕北設計好了新的「生物計算機」結構:
野蠻生長,雜亂無章的新增神經組織得到了如最初組成「生物計算機」的神經組織般井然有序的排列。
最為重大的改變莫過於副腦的分布也進行了重新設計——
除了四肢原有的2-5號副腦外,在軀幹部位增設了6號和7號副腦;副腦6號負責協助副腦1號調控上肢,副腦7號則負責協助副腦1號調控下肢。
慕北在戰鬥時會將自己的身體托管給「生物計算機」,實質上就是將自己的身體托管給副腦1號,讓副腦1號去協調位於四肢的副腦2號到5號,以及慕北的主腦進行戰鬥。
經過實踐,慕北發現自己可以再安裝兩個副腦,讓副腦1號把一些簡單但重複性高的任務完全交給這倆新副腦來做,進而降低副腦1號的計算與運行壓力。
通過這種分層架構,使副腦1號可以專注於整體協調,而各個副腦則負責各自區域的精細控製,將副腦1號的計算壓力分散到更優狀態。
準備工作既然已經完成,真正的升級手術很快便開始了。
這場關於「生物計算機」的手術,相較於上次,順利得不止是一星半點。
在上個世界進度之前的休整期,那時慕北還有大量的溢出恢複力,這就導致當時手術變得異常麻煩:
如果慕北的身體被切開一道口子,在恢複力溢出的情況下,這個被切開的傷口會以額外長出血肉的方式主動且快速地愈合。
這對於做手術來說,相當於做了無用功。1天的手術時間,得有超過22個小時的時間,浪費在清理慕北體內過度生長的血肉。
現在,在恢複力沒有溢出的情況下,mubei-2.0便無需清理慕北在受傷後過度生長的血肉了。
而沒了過度生長血肉的煩惱,mubei-2.0給慕北做「生物計算機」升級手術時的效率,相較於上次快了何止10倍!
再加上慕北的神經細胞的相較於之前變得更加堅韌與耐操,mubei-2.0給慕北做「生物計算機」升級手術的效率再次得到了差不多10倍的提升。
如今,雖然論慕北體內需要被梳理的神經細胞總量,是之前的近百倍,但mubei-2.0給慕北做升級「生物計算機」的手術時的效率,也是之前的上百倍。
於是,在大約一天時間之內,「生物計算機」的升級手術便完成了。
這場手術的難度之大,遠超想象:
就說說手術規模上的挑戰吧。隨著慕北體型增長到7米,體內需要重新排列的神經細胞總數已接近3500億個,神經纖維總長度更是超過了35萬公裏。
而每個神經元平均要與7000到個其他神經元建立連接,這意味著mubei-2.0需要精確處理數以萬億計的神經連接點。
好在mubei-2.0的量子計算核心展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它的量子計算核心擁有超過300個穩定的量子位,這意味著它可以同時處理2^300個狀態。
這種計算能力讓它能夠同時追蹤和計算數萬億個神經連接的精確三維坐標,並實時模擬整個神經網絡的信號傳遞效率。
在手術執行層麵,mubei-2.0同時操控著數萬個具備納米級精度的微型手術單元。每個手術單元都配備了量子計算微核心,可以進行獨立決策。
這些單元通過量子糾纏保持同步,操作延遲低於0.00001毫秒,每秒可完成數十億次精確的手術操作。
與此同時,它的掃描分析係統在進行切片的同時就開始了納米級掃描,實時構建包含3500億個神經元的精確三維模型,並能預測優化每條神經通路的信號傳導效率。
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讓mubei-2.0得以在短短一天之內就完成「生物計算機」的升級手術。
這不僅體現了mubei-2.0驚人的技術實力,更展現出了量子計算技術在生物改造領域的顛覆性突破。
在「生物計算機」完成更新的那一刻,慕北從手術台上起身,突然感到世界的運轉速度仿佛提升了十倍。這種感覺並非錯覺,而是源於神經信號傳導效率的巨幅提升。
如果要進行性能對比:上一代「生物計算機」即便把神經細胞壓榨到極限狀態下的峰值算力,也還比不上現在慕北毫無壓力狀態下的十分之一。
而伴隨著算力的飛躍,一連串的提示向慕北傳來: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79】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80】
……
【你的被動能力「中遠程攻擊專精」已提升至lv.100】
……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01】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02】
......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13】
【你的被動能力「近戰專精」已提升至lv.114】
……
除了以上的這些提示之外,還有這些「近戰專精」附屬技能的提示: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忍耐」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決心」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撼地」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戰吼」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近戰專精」附屬技能「瞬」的技能等級,已同步至主技能(lv.114)。】
……
技法類被動能力的lv.100就像一道天塹,若非發生質變,根本無法跨越。可現在,這個障礙卻被慕北輕易突破了。
常人要突破這種境界,往往需要所謂的頓悟。那些並非契約者的技法天才們,可能要沉澱數年,等待靈光一閃的契機。
但對慕北來說?
頓悟?
不存在的。
alphago知道嗎?
alphago是穀歌deepmind公司開發的一個人工智能程序,它在圍棋領域創造了曆史性突破。
在圍棋這個被認為最能體現人類智慧的領域,人們曾經認為ai至少需要50年才可能戰勝人類頂尖圍棋宗師。
那些人類圍棋大師和圍棋宗師們堅信,圍棋不僅需要計算,更需要直覺、經驗和對局勢的深刻理解。
然而,alphago用事實證明:超強的算力配上優化的算法,可以碾壓任何人類的所謂的“頓悟”和“經驗”。
alphago沒有研習人類的古譜,也沒有拜師學藝,更不需要什麽玄妙的頓悟。
alphago隻是通過大量對弈來不斷優化自己的算法,僅用了短短幾年,就達到了人類棋手窮盡一生也無法企及的境界。
2015年10月,alphago首次擊敗歐洲圍棋冠軍範廷鈺;
2016年3月,alphago以4:1戰勝世界頂級職業棋手李世石;
2017年5月,alphago以3:0擊敗了當時人類最強的圍棋宗師——柯潔。
alphago的例子完美詮釋了:當計算能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突破人類經驗和直覺的限製,達到更高的境界。
這正好可以類比到慕北的情況——通過提升「生物計算機」的性能,直接實現了技法境界的跨越式提升。
那些武道天才們苦修數年,也許能偶有頓悟,讓招式更進一層。
但慕北不同,「生物計算機」就像一台另類的alphago,能在瞬間模擬分析無數的戰鬥場景,將每個微小動作都優化到極致。
不需要什麽頓悟,純靠算力硬堆,就能將近戰技巧推演到一個匪夷所思的境界。
那些在常人眼中需要積累一生的武學感悟,在優化算法和硬堆算力的推演下,不過是一個個可以被瞬間求解的數學方程。
慕北甚至能感覺到,隻要自己現在去試煉場隨便練上幾分鍾,讓「生物計算機」獲取更多實戰數據,「近戰專精」的等級恐怕還會繼續暴漲。
畢竟,對於一台「生物計算機」來說,所謂的技法能力的提升,不過是優化算法與堆疊算力後,會必然得到的結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