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襲登州李湯遠離
攻下文登城後,張鹿安隻是將城內的火器給帶走了,然後再把俘獲的三千名綠營兵,給押送到芝罘島。
這些俘虜們,將會在長海縣或者東江縣接受勞動改造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表現良好的,才可以進入乞活軍。
乞活軍的將士,半年不死,經過考察以後,才能夠進入戰兵的序列。
張鹿安直接任命曹良臣為文登參將、曹天助為成山衛遊擊,指示兩人暫時留守,如果於七東進,則放棄文登和成山衛,全軍撤往寧海州城防守。
做好文登這邊的安排後,張鹿安則是帶領第一協和第二協將士們,來到了福山城進行休整。
張鹿安親自帶領親兵,將王來承的棺槨護送到石島進行安葬,張鹿安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讓王來承早日入土為安。
回到福山這邊後,張鹿安經過與賈名傑商量以後,針對登萊的百姓普遍希望留在原地,不想去艱苦的海島上生活的狀況,與長島、長海和東江三縣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現狀相違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張鹿安做出了將自己的家族遷入長島縣的決定。
希望以自己作為表率,可以讓更多的人,願意真心實意去建設海島。
為了給長島提供一個安穩的外部條件,在部隊休整了十日以後,派出去的探馬陸續將各方消息相繼傳到:
薛去疾報告,對膠州城進行襲擊後,清軍主將柯永盛返回到膠州城,加強防守,薛去疾派出的手下遠遠不是柯永盛的對手,在接連戰敗三場以後,薛去疾命令所有部下上船,開始遊弋在膠州灣到外海之間。
清軍占領下的膠州城,還是會受到明軍水師的一定威脅,清將柯永盛因此一時半會也不敢遠離膠州城。
清國登萊巡撫陳錦為了能夠迅速消滅張輿所部,不得不親自率兵出戰,激戰之後,張輿不敵,轉而逃進山區進行遊擊戰。
陳錦以張輿已經進入山東巡撫的統轄範圍為由,選擇了停滯不前。
山東巡撫方大猷為此非常不滿,上書多爾袞彈劾陳錦。
多爾袞在王鼇永死後,並未設置山東總督,以協調山東和登萊二撫,因此多有不便。
為了使得事權統一,多爾袞下令由方大猷以山東巡撫之職,兼管登萊,如此一來,陳錦還是不得不去圍剿張輿所部。
清軍在登州一地僅剩下登州綠營參將李好賢和新任海防遊擊湯致遠,湯致遠從福山逃回後,就一直在積極地鑽營門路,希望掩飾自己從福山敗退的醜事。
後來膠州被浮山水師襲擊,陳錦鞭長莫及,便下令李好賢組建水師,借以對抗明軍的水師力量。
李好賢便向陳錦保奏了湯致遠。
湯致遠上任後,侵奪了大量民船,從而搜羅到山東沿海一帶的民船130餘艘,號為大清登萊討逆水師,晝夜進行訓練,嚴重威脅到長島和芝罘島的安全。
張鹿安不能容許水師的優勢地位受到影挑戰,決定趁著清軍主力不在的契機,擊敗清軍剛剛組建起來的水師,再次奪取登州城,作為永久的防衛之地。
為此,一直未曾休息的張鹿安,不光提前派人將薛去疾所帶的水師召回,還將倉庫中儲備的槍支彈藥,為各部進行了補充,隨即向全軍下達了出征登州的命令。
由於正前方有於七所部和曹良臣所部在,芝罘島的安危不存在問題,張鹿安便將三協大軍全部帶上:
以令狐雲湘為陸師總指揮,攜帶本協人馬並第一騎兵營、第一炮兵營、第三騎兵營和第四炮兵營,從福山一路向西,目標就是登州府城。
李好賢雖然名為登州參將,但是因為家大業大,手下人馬比滕胤玉的還多,加上鄉勇壯丁,共湊了近兩萬人馬,麵對明軍的進攻進行了節節抵抗。
張鹿安命令水師薛去疾部在外海埋伏,讓唐世榮帶領弱旅引誘湯致遠的水師出戰,沒有想到湯致遠非常慫,躲在登州水城內,壓根不敢出戰。
張鹿安隻好考慮開辟第二戰場,為此讓薛去疾帶領水師,將有限的炮艇聚集在登州水城的出海口,隻要有清軍船隻外出,立刻就予以擊沉。
讓唐世榮率領水師載上第一協的四個步兵營,先是襲取了黃縣外海的桑島,然後以桑島為基地,強行登陸黃縣,以範鼎革的第四步兵營為先鋒,對黃縣發動進攻。
駐守黃縣的為清將李進倉,係李好賢的親信家將出身,部下有三千精兵,為的是保障李好賢的退路。
麵對著範鼎革的進攻,李進倉一麵向李好賢匯報軍情,一麵組織部下退入黃縣城內,據城進行反抗。
陳利六隨即帶著朱文進、朱養民兩部人馬登陸,李進倉趁著陳利六立足未穩之際,曾經派出數十股人馬出城進行反擊,但是都被浮山軍的排槍所擊退,還被打死數百人。
陳利六接著將陳其美所部也調上岸,指揮部下挖掘壕溝,想要截斷黃縣向西的退路。
不久,張華率領的第三協也開始陸續在黃縣登陸,李進倉感覺情況危急,連忙向李好賢發出十萬火急的求救信號。
李好賢也是非常緊張,但是他仗著登州城牆的堅固,還妄想固守待援,為了打破浮山軍的進攻節奏,李好賢不得不強迫湯致遠帶領還未成軍的大清討逆水師出戰。
湯致遠無奈之下率領所部出戰,結果卻被守在出海口處的薛去疾所部給輕易擊敗。
湯致遠被迫率隊返回登萊水城。
又經過十日的激戰,令狐雲湘率領的浮山軍主力已經到達了登州城下,並且開始集中三營炮兵,對登州東門進行集中性轟炸。
李好賢和湯致遠被浮山軍的打法驚呆了,雖然登州城牆堅固,一時半會未被摧毀,但是李好賢和湯致遠的信心被擊潰了。
於是在這天夜裏,李好賢和湯致遠決定趁著夜色進行突圍。
在突圍以前,湯致遠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水兵全部撤到岸上,將戰船集中到一起,然後打開登州西門,往外逃跑的同時,點燃了登州水城內的清軍水師的船隻,以便於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
浮山軍果然被湯致遠的騷操作所迷惑,薛去疾還以為湯致遠想要組織火船進行火攻,連忙將所部船隻撤往更遠外海,後來觀察了一陣才發現,原來敵人是在“自焚”。
李好賢和湯致遠帶著精挑的萬餘士兵,衝出登州城門後,立刻向西進攻圍攻黃縣的範鼎革所部。
範鼎革所部人少,被前後夾擊,差點全軍覆沒,關鍵時刻陳其美和朱養民從兩側攻入,救了範鼎革,並開始抵擋不斷湧來的清兵。
黃縣城內的李進倉見此,也是沒有堅守的想法,帶領部下打開城門,就跟著清軍的洪流,向西方撤去。
浮山軍人少,無法做到將敵軍全殲,便派遣部隊對清軍的尾部進行擊殺,打死了數百名跑的慢的清兵。
張鹿安按照計劃,沒有對李好賢所部進行窮追不舍,而是見好就收,立刻帶領軍馬進入了登州城。
李好賢、湯致遠和李進倉等清將,隨後帶兵進入了萊州府城,並向登萊巡撫陳錦報告敗報,並請求速派大軍救援。
陳錦也是苦於手中兵少,便要求李好賢就地做好防守,等自己這邊騰出手來再說。
這樣一來,又為浮山軍留下了近兩個多月的較為安定的外部環境。
張鹿安便以賈名傑為登州知府,以張大經為登州同知,轉移到登州城,組織福山和芝罘島一帶的民工,在登州府城的外圍,大規模地構建堡壘、壕溝、塹壕等防禦工事;
同時不斷加固內城的城牆,增加了多處的防炮設施。
為了保障登州府城的安危,直接留下了張華的第三協,入城進行防守;
同時將附近的一些鄉勇壯丁進行整編,以陳利民為蓬萊民團千總,以原後衛部前司把總馬天升任副千戶,協助陳利民,一起負責帶領這些整編後的鄉勇一千五百人,守衛外圍的據點和塹壕。
張鹿安將第一協和第二協聚集在福山縣東,進行整訓,補充一些本地身家清白的士兵。
做好這些事情後,張鹿安帶領所部人馬休整了一段時間。
日子過的很快
轉眼之間,就到了大明弘光元年,清國那邊的叫法是順治二年二月初。
春回大地,河邊翠柳竟然罕見地提前抽出了綠芽。
張鹿安看天氣轉暖,招來王廷瑞、許由和見微社行動隊指揮李靜,考慮執行數月以前就確定好的營救計劃。
(本章完)
攻下文登城後,張鹿安隻是將城內的火器給帶走了,然後再把俘獲的三千名綠營兵,給押送到芝罘島。
這些俘虜們,將會在長海縣或者東江縣接受勞動改造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表現良好的,才可以進入乞活軍。
乞活軍的將士,半年不死,經過考察以後,才能夠進入戰兵的序列。
張鹿安直接任命曹良臣為文登參將、曹天助為成山衛遊擊,指示兩人暫時留守,如果於七東進,則放棄文登和成山衛,全軍撤往寧海州城防守。
做好文登這邊的安排後,張鹿安則是帶領第一協和第二協將士們,來到了福山城進行休整。
張鹿安親自帶領親兵,將王來承的棺槨護送到石島進行安葬,張鹿安實現了自己的諾言,讓王來承早日入土為安。
回到福山這邊後,張鹿安經過與賈名傑商量以後,針對登萊的百姓普遍希望留在原地,不想去艱苦的海島上生活的狀況,與長島、長海和東江三縣嚴重缺乏勞動力的現狀相違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張鹿安做出了將自己的家族遷入長島縣的決定。
希望以自己作為表率,可以讓更多的人,願意真心實意去建設海島。
為了給長島提供一個安穩的外部條件,在部隊休整了十日以後,派出去的探馬陸續將各方消息相繼傳到:
薛去疾報告,對膠州城進行襲擊後,清軍主將柯永盛返回到膠州城,加強防守,薛去疾派出的手下遠遠不是柯永盛的對手,在接連戰敗三場以後,薛去疾命令所有部下上船,開始遊弋在膠州灣到外海之間。
清軍占領下的膠州城,還是會受到明軍水師的一定威脅,清將柯永盛因此一時半會也不敢遠離膠州城。
清國登萊巡撫陳錦為了能夠迅速消滅張輿所部,不得不親自率兵出戰,激戰之後,張輿不敵,轉而逃進山區進行遊擊戰。
陳錦以張輿已經進入山東巡撫的統轄範圍為由,選擇了停滯不前。
山東巡撫方大猷為此非常不滿,上書多爾袞彈劾陳錦。
多爾袞在王鼇永死後,並未設置山東總督,以協調山東和登萊二撫,因此多有不便。
為了使得事權統一,多爾袞下令由方大猷以山東巡撫之職,兼管登萊,如此一來,陳錦還是不得不去圍剿張輿所部。
清軍在登州一地僅剩下登州綠營參將李好賢和新任海防遊擊湯致遠,湯致遠從福山逃回後,就一直在積極地鑽營門路,希望掩飾自己從福山敗退的醜事。
後來膠州被浮山水師襲擊,陳錦鞭長莫及,便下令李好賢組建水師,借以對抗明軍的水師力量。
李好賢便向陳錦保奏了湯致遠。
湯致遠上任後,侵奪了大量民船,從而搜羅到山東沿海一帶的民船130餘艘,號為大清登萊討逆水師,晝夜進行訓練,嚴重威脅到長島和芝罘島的安全。
張鹿安不能容許水師的優勢地位受到影挑戰,決定趁著清軍主力不在的契機,擊敗清軍剛剛組建起來的水師,再次奪取登州城,作為永久的防衛之地。
為此,一直未曾休息的張鹿安,不光提前派人將薛去疾所帶的水師召回,還將倉庫中儲備的槍支彈藥,為各部進行了補充,隨即向全軍下達了出征登州的命令。
由於正前方有於七所部和曹良臣所部在,芝罘島的安危不存在問題,張鹿安便將三協大軍全部帶上:
以令狐雲湘為陸師總指揮,攜帶本協人馬並第一騎兵營、第一炮兵營、第三騎兵營和第四炮兵營,從福山一路向西,目標就是登州府城。
李好賢雖然名為登州參將,但是因為家大業大,手下人馬比滕胤玉的還多,加上鄉勇壯丁,共湊了近兩萬人馬,麵對明軍的進攻進行了節節抵抗。
張鹿安命令水師薛去疾部在外海埋伏,讓唐世榮帶領弱旅引誘湯致遠的水師出戰,沒有想到湯致遠非常慫,躲在登州水城內,壓根不敢出戰。
張鹿安隻好考慮開辟第二戰場,為此讓薛去疾帶領水師,將有限的炮艇聚集在登州水城的出海口,隻要有清軍船隻外出,立刻就予以擊沉。
讓唐世榮率領水師載上第一協的四個步兵營,先是襲取了黃縣外海的桑島,然後以桑島為基地,強行登陸黃縣,以範鼎革的第四步兵營為先鋒,對黃縣發動進攻。
駐守黃縣的為清將李進倉,係李好賢的親信家將出身,部下有三千精兵,為的是保障李好賢的退路。
麵對著範鼎革的進攻,李進倉一麵向李好賢匯報軍情,一麵組織部下退入黃縣城內,據城進行反抗。
陳利六隨即帶著朱文進、朱養民兩部人馬登陸,李進倉趁著陳利六立足未穩之際,曾經派出數十股人馬出城進行反擊,但是都被浮山軍的排槍所擊退,還被打死數百人。
陳利六接著將陳其美所部也調上岸,指揮部下挖掘壕溝,想要截斷黃縣向西的退路。
不久,張華率領的第三協也開始陸續在黃縣登陸,李進倉感覺情況危急,連忙向李好賢發出十萬火急的求救信號。
李好賢也是非常緊張,但是他仗著登州城牆的堅固,還妄想固守待援,為了打破浮山軍的進攻節奏,李好賢不得不強迫湯致遠帶領還未成軍的大清討逆水師出戰。
湯致遠無奈之下率領所部出戰,結果卻被守在出海口處的薛去疾所部給輕易擊敗。
湯致遠被迫率隊返回登萊水城。
又經過十日的激戰,令狐雲湘率領的浮山軍主力已經到達了登州城下,並且開始集中三營炮兵,對登州東門進行集中性轟炸。
李好賢和湯致遠被浮山軍的打法驚呆了,雖然登州城牆堅固,一時半會未被摧毀,但是李好賢和湯致遠的信心被擊潰了。
於是在這天夜裏,李好賢和湯致遠決定趁著夜色進行突圍。
在突圍以前,湯致遠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將水兵全部撤到岸上,將戰船集中到一起,然後打開登州西門,往外逃跑的同時,點燃了登州水城內的清軍水師的船隻,以便於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
浮山軍果然被湯致遠的騷操作所迷惑,薛去疾還以為湯致遠想要組織火船進行火攻,連忙將所部船隻撤往更遠外海,後來觀察了一陣才發現,原來敵人是在“自焚”。
李好賢和湯致遠帶著精挑的萬餘士兵,衝出登州城門後,立刻向西進攻圍攻黃縣的範鼎革所部。
範鼎革所部人少,被前後夾擊,差點全軍覆沒,關鍵時刻陳其美和朱養民從兩側攻入,救了範鼎革,並開始抵擋不斷湧來的清兵。
黃縣城內的李進倉見此,也是沒有堅守的想法,帶領部下打開城門,就跟著清軍的洪流,向西方撤去。
浮山軍人少,無法做到將敵軍全殲,便派遣部隊對清軍的尾部進行擊殺,打死了數百名跑的慢的清兵。
張鹿安按照計劃,沒有對李好賢所部進行窮追不舍,而是見好就收,立刻帶領軍馬進入了登州城。
李好賢、湯致遠和李進倉等清將,隨後帶兵進入了萊州府城,並向登萊巡撫陳錦報告敗報,並請求速派大軍救援。
陳錦也是苦於手中兵少,便要求李好賢就地做好防守,等自己這邊騰出手來再說。
這樣一來,又為浮山軍留下了近兩個多月的較為安定的外部環境。
張鹿安便以賈名傑為登州知府,以張大經為登州同知,轉移到登州城,組織福山和芝罘島一帶的民工,在登州府城的外圍,大規模地構建堡壘、壕溝、塹壕等防禦工事;
同時不斷加固內城的城牆,增加了多處的防炮設施。
為了保障登州府城的安危,直接留下了張華的第三協,入城進行防守;
同時將附近的一些鄉勇壯丁進行整編,以陳利民為蓬萊民團千總,以原後衛部前司把總馬天升任副千戶,協助陳利民,一起負責帶領這些整編後的鄉勇一千五百人,守衛外圍的據點和塹壕。
張鹿安將第一協和第二協聚集在福山縣東,進行整訓,補充一些本地身家清白的士兵。
做好這些事情後,張鹿安帶領所部人馬休整了一段時間。
日子過的很快
轉眼之間,就到了大明弘光元年,清國那邊的叫法是順治二年二月初。
春回大地,河邊翠柳竟然罕見地提前抽出了綠芽。
張鹿安看天氣轉暖,招來王廷瑞、許由和見微社行動隊指揮李靜,考慮執行數月以前就確定好的營救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