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廷瑞安邦兩不同
長海縣建立起來後,張鹿安決定實施最後一步計劃,把長海縣所缺少的一角給全部補齊,開始對廣鹿島發動最後的進攻。
張鹿安讓令狐雲湘與陳利六對調位置,由令狐雲湘駐紮大長山島,讓陳利六帶領第一騎兵營和第四步兵營登上了船隻。
張鹿安興奮地告訴陳利六:
“陰六,請原諒我還是叫了你以前的名字,我一夜未睡,因為今日裏,吳安邦那個狗賊,就要與我等見個真章了。
陰山死後,有一日我曾經告訴你,我們一定會為陰山他們報仇雪恨?你還記得嗎?”
“記得,大帥。十多年了,屬下早就等著這一天了,非常感謝大帥能夠讓我來參加這次複仇之戰。”
“嗯,等午後時分打起來後,你來當前鋒,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是,大帥,放心吧。”
就在張鹿安這邊正在積極地籌備即將而來的海戰之際,吳安邦和王廷瑞還是按照既定計劃,駛向了廣鹿島。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都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如果吳安邦和王廷瑞改走陸路的話,他們估計早就通過清軍沿海一帶的驛站,已經知道了東江遭到襲擊的情況。
可惜他們走的是水路,消息無法及時傳達到位。
浮山軍利用這個時間差,準備在廣鹿島南麵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有人還是低估了吳安邦的無恥程度和應變能力。
等到王廷瑞和吳安邦的船隻經過金石灘海域以後,唐世榮發現實際情況與原來所探情報不一致,因為清軍的水師力量看上去很強,至少有上百艘大小船隻,兵力不下於四、五千人。
唐世榮連忙派人乘坐快船,將消息報告給張鹿安。
他自己還是嚴格遵照軍令,突然從隱蔽海域衝出,然後直接毫無畏懼地殺向了清國東江水師的尾部。
王廷瑞在猝不及防之下,畏懼於清軍的軍法森嚴,還是硬著頭皮指揮各部進行反擊。
吳安邦則從襲擊一開始,看到後方突然出現密密麻麻的船隻,當下把隨行的副管家吳家喜招來說道:
“家喜,你立刻帶快船回到廣鹿島,讓忠孝和家福立刻帶兵前來營救我們。”
“是,主子。”
吳家喜立刻裝作緊張地應命道,但是剛轉過臉,就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吳安邦在旗艦上看著吳家喜駕駛小船離開,突然有傳令兵搖起了信號旗,王廷瑞來到船尾了望哨,向北麵望去,看了一眼就眉頭緊皺,看著跟著一起走到船尾的吳安邦,指著北方說道:
“吳副戎,你看那邊是什麽?”
吳安邦看了一眼,就心中大叫不好,他分明看到北方有更多的船隻開始向自己這邊航行而來。
以吳安邦對於清廷的了解,知道那些船隻自然不可能是清廷或者朝鮮的,那就肯定是敵人的。
“王總兵,情況已經很明了,那就是北方一定也是明軍,如果等到他們來到了眼前,那麽我們就是腹背受敵了。”
吳安邦說道。
“那吳副榮的意思是?”
“王總兵,你這邊先守住,帶我帶領麾下兩千人,向北邊迎戰,我已經派遣副管家前往廣鹿島叫人了,相信我的部下們,很快就會前來支援,到時候就能將敵人進行反包圍。”
“好,一切但聽足下的安排。”
王廷瑞說完就去忙著自己的事了,吳安邦則是招呼自己的船隻靠攏,然後換乘了一艘大船,待自己的兩千人馬集合到位後,吳安邦直接帶著自己的船隊,向西北方向衝破了浮山軍水師薄弱的阻擊線,向旅順口逃去。
由於唐世榮的兵力有限,又被王廷瑞所牽製,使他無暇顧及吳安邦。
王廷瑞接到手下人的報告後,則是對背信棄義的吳安邦大罵不止,然後也想如法炮製,衝破明軍水師的圍剿而逃跑。
但是從北麵而來的薛去疾沒有再給王廷瑞機會,指揮船隊將王廷瑞所部徹底包圍。
王廷瑞的自尊心沒有那麽強,看到走投無路了,直接命令部下掛起了白旗,祈求投降。
張鹿安如今正是需要水師的時候,雖然對王廷瑞的人品非常不齒,但還是同意了。
王廷瑞投降後,被陳利六派人押著來到了指揮船上。
原本一起觀戰的清將佟成蛟,在憤恨交加之下,被燒傷的麵部突然劇烈扭曲,竟然眼珠爆裂而死。
而廣鹿島上的數千居民,麵對著陳利六和廖自忠率領的大軍的進攻,並沒有像佟成蛟那樣抵觸。
在抵抗了一日一夜後,在吳忠孝、吳家福和吳家喜的帶領下,選擇向張鹿安投降。
隻是有的人是真投降,有的人是假投降;
有時候懵懂的人,反而能夠活命;知道太多的人,反而命不久矣。
後幾日的某天夜裏,吳忠孝和吳家福找到一艘小船,試圖跨海逃走,被“正巧”巡邏路過的賈得文發現,以“俘虜私自逃走之罪”,將吳忠孝和吳家福當場正法,斬殺於海邊。
張鹿安對於逃脫了吳安邦,心裏是氣憤不已,但是探船報告,吳安邦已經到了旅順口,並且棄船登陸,前往清國寧海縣(即以前的金州),尋求庇護。
張鹿安和陳利六都是心情不好,這就相當於煮熟的鴨子飛了。
但是張鹿安不想輕易放棄,他找來素來有急智的王征詢問計策,王征問道:
“大帥是不是隻想吳安邦死?還是還有其他計劃?”
張鹿安聽到後,心裏突然動了一下,“孤影”算是已經回歸,但是畢竟他在遼東、東江很多年,就這麽放棄還是有些可惜,張鹿安還是有意讓他重新找機會回去。
於是就簡要的提及道:
“我們有個自己人,想要重新回到遼東去,怎麽樣可以一石二鳥,既讓他能回去,就讓吳安邦的生路斷絕。”
王征會意,出口說道:
“大帥,那莫過於實施反間計了。
此次咱們把東江全部占領,自然會向南京方麵報功,到時候可以做點文章,把已經投降我們的王廷瑞、王義偉、宋世堯和馬家兄弟,全部寫成抵抗到底,被我方斬殺。
這樣可以保護他們在遼東的家族不被清人追究;
而像佟成蛟、吳安邦這樣的,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讓他們在遼東也站不住腳。”
“佟成蛟已經死了,誣陷他還可以操作,吳安邦回遼東去了,我們還怎麽誣陷?這樣豈不是太過於明顯了?清人又不是傻子?”
“大帥啊,遼南都幾乎沒人,淪為蒙古人的牧場,你想清國為何會要刻意經營東江?”
“莫不是為了保障朝鮮的運糧安全?”
“正是。眼下東江為我所有,朝鮮與清國之間的聯絡,將隻能通過陸路進行,增加了運糧成本不說,還給咱們提供了中途搶奪的機會。
而且這一仗,東江清軍幾乎全軍覆沒,偏偏隻有吳安邦帶著部下逃了回去,那就算褲子裏有黃泥,也會被別人當成屎了。
而且屬下還聽說,吳安邦除了有個兒子在清廷為人質外,他的大部分家眷都是在廣鹿島上,這次也被咱們給俘虜。
大帥寬宏大量,饒恕了他們,這一點咱們也可以用來操作一番。”
張鹿安覺得有道理,於是開始運作起來。
(本章完)
長海縣建立起來後,張鹿安決定實施最後一步計劃,把長海縣所缺少的一角給全部補齊,開始對廣鹿島發動最後的進攻。
張鹿安讓令狐雲湘與陳利六對調位置,由令狐雲湘駐紮大長山島,讓陳利六帶領第一騎兵營和第四步兵營登上了船隻。
張鹿安興奮地告訴陳利六:
“陰六,請原諒我還是叫了你以前的名字,我一夜未睡,因為今日裏,吳安邦那個狗賊,就要與我等見個真章了。
陰山死後,有一日我曾經告訴你,我們一定會為陰山他們報仇雪恨?你還記得嗎?”
“記得,大帥。十多年了,屬下早就等著這一天了,非常感謝大帥能夠讓我來參加這次複仇之戰。”
“嗯,等午後時分打起來後,你來當前鋒,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是,大帥,放心吧。”
就在張鹿安這邊正在積極地籌備即將而來的海戰之際,吳安邦和王廷瑞還是按照既定計劃,駛向了廣鹿島。
這個世界很多時候都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如果吳安邦和王廷瑞改走陸路的話,他們估計早就通過清軍沿海一帶的驛站,已經知道了東江遭到襲擊的情況。
可惜他們走的是水路,消息無法及時傳達到位。
浮山軍利用這個時間差,準備在廣鹿島南麵來一次漂亮的伏擊戰。
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有人還是低估了吳安邦的無恥程度和應變能力。
等到王廷瑞和吳安邦的船隻經過金石灘海域以後,唐世榮發現實際情況與原來所探情報不一致,因為清軍的水師力量看上去很強,至少有上百艘大小船隻,兵力不下於四、五千人。
唐世榮連忙派人乘坐快船,將消息報告給張鹿安。
他自己還是嚴格遵照軍令,突然從隱蔽海域衝出,然後直接毫無畏懼地殺向了清國東江水師的尾部。
王廷瑞在猝不及防之下,畏懼於清軍的軍法森嚴,還是硬著頭皮指揮各部進行反擊。
吳安邦則從襲擊一開始,看到後方突然出現密密麻麻的船隻,當下把隨行的副管家吳家喜招來說道:
“家喜,你立刻帶快船回到廣鹿島,讓忠孝和家福立刻帶兵前來營救我們。”
“是,主子。”
吳家喜立刻裝作緊張地應命道,但是剛轉過臉,就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吳安邦在旗艦上看著吳家喜駕駛小船離開,突然有傳令兵搖起了信號旗,王廷瑞來到船尾了望哨,向北麵望去,看了一眼就眉頭緊皺,看著跟著一起走到船尾的吳安邦,指著北方說道:
“吳副戎,你看那邊是什麽?”
吳安邦看了一眼,就心中大叫不好,他分明看到北方有更多的船隻開始向自己這邊航行而來。
以吳安邦對於清廷的了解,知道那些船隻自然不可能是清廷或者朝鮮的,那就肯定是敵人的。
“王總兵,情況已經很明了,那就是北方一定也是明軍,如果等到他們來到了眼前,那麽我們就是腹背受敵了。”
吳安邦說道。
“那吳副榮的意思是?”
“王總兵,你這邊先守住,帶我帶領麾下兩千人,向北邊迎戰,我已經派遣副管家前往廣鹿島叫人了,相信我的部下們,很快就會前來支援,到時候就能將敵人進行反包圍。”
“好,一切但聽足下的安排。”
王廷瑞說完就去忙著自己的事了,吳安邦則是招呼自己的船隻靠攏,然後換乘了一艘大船,待自己的兩千人馬集合到位後,吳安邦直接帶著自己的船隊,向西北方向衝破了浮山軍水師薄弱的阻擊線,向旅順口逃去。
由於唐世榮的兵力有限,又被王廷瑞所牽製,使他無暇顧及吳安邦。
王廷瑞接到手下人的報告後,則是對背信棄義的吳安邦大罵不止,然後也想如法炮製,衝破明軍水師的圍剿而逃跑。
但是從北麵而來的薛去疾沒有再給王廷瑞機會,指揮船隊將王廷瑞所部徹底包圍。
王廷瑞的自尊心沒有那麽強,看到走投無路了,直接命令部下掛起了白旗,祈求投降。
張鹿安如今正是需要水師的時候,雖然對王廷瑞的人品非常不齒,但還是同意了。
王廷瑞投降後,被陳利六派人押著來到了指揮船上。
原本一起觀戰的清將佟成蛟,在憤恨交加之下,被燒傷的麵部突然劇烈扭曲,竟然眼珠爆裂而死。
而廣鹿島上的數千居民,麵對著陳利六和廖自忠率領的大軍的進攻,並沒有像佟成蛟那樣抵觸。
在抵抗了一日一夜後,在吳忠孝、吳家福和吳家喜的帶領下,選擇向張鹿安投降。
隻是有的人是真投降,有的人是假投降;
有時候懵懂的人,反而能夠活命;知道太多的人,反而命不久矣。
後幾日的某天夜裏,吳忠孝和吳家福找到一艘小船,試圖跨海逃走,被“正巧”巡邏路過的賈得文發現,以“俘虜私自逃走之罪”,將吳忠孝和吳家福當場正法,斬殺於海邊。
張鹿安對於逃脫了吳安邦,心裏是氣憤不已,但是探船報告,吳安邦已經到了旅順口,並且棄船登陸,前往清國寧海縣(即以前的金州),尋求庇護。
張鹿安和陳利六都是心情不好,這就相當於煮熟的鴨子飛了。
但是張鹿安不想輕易放棄,他找來素來有急智的王征詢問計策,王征問道:
“大帥是不是隻想吳安邦死?還是還有其他計劃?”
張鹿安聽到後,心裏突然動了一下,“孤影”算是已經回歸,但是畢竟他在遼東、東江很多年,就這麽放棄還是有些可惜,張鹿安還是有意讓他重新找機會回去。
於是就簡要的提及道:
“我們有個自己人,想要重新回到遼東去,怎麽樣可以一石二鳥,既讓他能回去,就讓吳安邦的生路斷絕。”
王征會意,出口說道:
“大帥,那莫過於實施反間計了。
此次咱們把東江全部占領,自然會向南京方麵報功,到時候可以做點文章,把已經投降我們的王廷瑞、王義偉、宋世堯和馬家兄弟,全部寫成抵抗到底,被我方斬殺。
這樣可以保護他們在遼東的家族不被清人追究;
而像佟成蛟、吳安邦這樣的,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讓他們在遼東也站不住腳。”
“佟成蛟已經死了,誣陷他還可以操作,吳安邦回遼東去了,我們還怎麽誣陷?這樣豈不是太過於明顯了?清人又不是傻子?”
“大帥啊,遼南都幾乎沒人,淪為蒙古人的牧場,你想清國為何會要刻意經營東江?”
“莫不是為了保障朝鮮的運糧安全?”
“正是。眼下東江為我所有,朝鮮與清國之間的聯絡,將隻能通過陸路進行,增加了運糧成本不說,還給咱們提供了中途搶奪的機會。
而且這一仗,東江清軍幾乎全軍覆沒,偏偏隻有吳安邦帶著部下逃了回去,那就算褲子裏有黃泥,也會被別人當成屎了。
而且屬下還聽說,吳安邦除了有個兒子在清廷為人質外,他的大部分家眷都是在廣鹿島上,這次也被咱們給俘虜。
大帥寬宏大量,饒恕了他們,這一點咱們也可以用來操作一番。”
張鹿安覺得有道理,於是開始運作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