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鹿安南歸收複桐城
馬武攻下了桐城,協同作戰的楊承祖想要趁機擴大戰果,追隨著明軍的腳步,對浮山發動了進攻。
浮山的留守索忠信和容令其率領鄉勇,先是放過知縣張利民和參將孫得勝等人,然後利用現有的壕溝工事,對楊承祖所部進行了阻擊。
浮山軍在火炮和火銃的加持下,對於來犯的楊承祖所部予以重創,一天內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楊承祖丟棄了數百具屍體後,返回桐城進行休整。
楊承祖回到桐城,剛坐下沒多久,西軍婁文所部就從北峽關發來消息,稱受到了明軍的進攻,請求支援。
馬武大大咧咧地說道:
“賢弟,你就待在這裏看著,看我破敵之後,再與你慶賀。”
馬武隨即精挑細選了三千名精銳,然後直撲向北峽關,隻是剛走到半途之中,就遇到了破關而入的明軍先鋒張都海所部兩百人。
張都海看到前方的西軍,也不廢話,摘掉自己的頭盔,露出來腦後飛揚的小辮子,呐喊著率領所部人馬就直接衝向了西軍。
張鹿安其實對張都海還是挺好的,除了限製他的自由以外,其他方麵幾乎都是按照他的自己心意來的。
“什麽情況?難道是建奴來了?”
馬武自己還在納悶之中,但是冷不防對麵的騎兵已經快衝到近前,馬武揮揮手,部下們連忙上前迎戰,雙方瞬間就戰鬥了一起。
馬武還在眯著眼觀看戰況,突然前往又衝出來一彪明軍,為首一將,正是英武不已的張鹿聲,在馬頭拴著一顆頭顱,馬武一看,正是他派往北峽關的守將婁文之頭。
馬武頓時大怒不已,率領麾下精兵,直接衝向了張鹿聲。
張鹿聲沒有絲毫遲疑,單槍匹馬直取馬武,他後麵跟著的張財自然不能允許自家的少爺陷入危險之中,連忙帶領後續兵馬上前發動進攻,兩軍頓時戰成一團。
明軍兩千多人和西軍三千人殺的是難解難分,雙方都是拚盡了全力。
關鍵時刻,身穿一身紅色新人服裝的陳利芸,已經去掉了頭上的鳳霓霞帔,戴上了一麵特製的頭盔,揮舞著一杆長矛,帶著左明麗以及三百多名陳家的家丁一起,從側麵殺到了西軍的陣營之中;
不大一會張鹿安也率領騎兵從後麵趕到,一麵狂奔一麵大喊道:
“張撿,快去保護少夫人!”
“是!”
張撿帶著數十名親兵,也跟著衝進了西軍的陣營當中。
張鹿安略微觀察了一下,選擇了從另一麵繞了過去,然後猛擊西軍的尾部,部下趙良棟首先率領士兵,左衝右突,衝垮了西軍的後衛力量。
陷入三麵包圍的西軍,再也支持不住,一部分人從東麵的空隙之中,選擇了向桐城方向逃去。
有人逃走了,接下來就是一發不可收拾,隨著更多的人逃走,馬武也堅持不住,讓自己的親將頂住,自己縱馬也向東跟著逃去。
隻是逃走的馬武穿著實在是太過於拉風,離著老遠就看的很清楚,明將趙良棟,率領部下從側麵不經意地殺到,打了馬武一個措手不及,被趙良棟的長矛戳掉馬下,後麵的雙方士兵根本來不及停止高速奔跑的戰馬,奔馳的戰馬馬蹄,將掉落馬下的馬武給當場踩死了。
主將死了,接下來就沒有任何懸念了,隻有不斷潰逃的西軍士兵在向桐城方向逃竄。
張鹿安就想擴大戰果,讓張鹿鳴和容令彰留下來打掃戰場,張鹿安帶著趙良棟和張都海兩部人馬,與張鹿聲一起繼續追擊著逃走的西軍。
很快敗逃的西軍,把西軍戰敗、馬武和婁文戰死的消息報告給了城內的楊承祖,楊承祖把西軍的散兵進行搜攏,然後派人傳令,讓西軍的另外兩名都尉前來匯合。
但是西軍的另外兩名都尉汪萬象和杜文興哪裏還管那麽多?
聽說了明軍主力到來的消息,兩部人選擇從小道逃離,帶著俘獲的一些物資,往西麵去向自己的大部隊靠攏了。
很快張鹿聲和張鹿安兄弟倆已經帶兵來到了桐城城西,為了對敵軍形成震懾,張鹿聲扔在城西,張鹿安引軍城北,張財引軍城南,算是將城內的流寇大軍包圍起來。
更為重要的是,據守東門的流寇大將朱養民派人向楊承祖報告說,東麵出現了大股明軍。
原來是留在浮山的馬應魁把他的馬家軍給調了過來,再加上索忠信率領的部分浮山兵,聯合留在孔城的張利民和孫得勝,匯聚了數千人馬,出現在了桐城城東。
原本率先逃走的羅九成和董銅柱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也是看到了有好處可撈的情況下,也是紛紛引軍殺回。
如此一來,給城上的流寇的感覺就是,明軍的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地開進。
楊承祖接到朱養民的報告後,連忙上城查看,才看了一眼,就決定撤退。
“朱養民,你留下殿後!範鼎革,讓兄弟們盡可能把金銀珠寶和糧食都帶走。”
“是”“是”
楊承祖雖然是一員騎兵驍將,隻是他從未有過守城的經驗,也知道他們無法獲得城內百姓的支持,索性選擇了撤離。
楊承祖一馬當先,打開南門,率領親兵衝向了張財所部,範鼎革率領所部士兵押解著擄獲的物資跟在後麵。
張財所部隻有800人,根本不敵楊承祖麾下的一千五百餘騎兵精銳,楊承祖很快帶領大軍衝出明軍的包圍圈。
隻是範鼎革卻被從西麵趕來支援的張鹿聲給包圍了,楊承祖隻得返身救援範鼎革,與張鹿聲部展開對衝激戰,隻是冷不防馬應魁從東麵繞道,過河後開始猛攻楊承祖的側翼,楊承祖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麵。
楊承祖一開始還不忍心獨自逃走,但是明軍是越來越多,不久龍眠河以東的明軍,在桐城知縣張利民的指揮下,紛紛開始渡河參戰。
眼看著後路即將被斷,楊承祖在部將的勸諫下,隻得選擇斷臂求生,放棄了繳獲到的物資和範鼎革與朱養民兩部,選擇帶領千餘名騎兵向西折路逃竄。
張鹿聲率隊追擊了二十裏而還,與其他的明軍一起,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打敗了頑抗的朱養民和範鼎革二部,從而收複了桐城。
(本章完)
馬武攻下了桐城,協同作戰的楊承祖想要趁機擴大戰果,追隨著明軍的腳步,對浮山發動了進攻。
浮山的留守索忠信和容令其率領鄉勇,先是放過知縣張利民和參將孫得勝等人,然後利用現有的壕溝工事,對楊承祖所部進行了阻擊。
浮山軍在火炮和火銃的加持下,對於來犯的楊承祖所部予以重創,一天內打退了敵人數次進攻,楊承祖丟棄了數百具屍體後,返回桐城進行休整。
楊承祖回到桐城,剛坐下沒多久,西軍婁文所部就從北峽關發來消息,稱受到了明軍的進攻,請求支援。
馬武大大咧咧地說道:
“賢弟,你就待在這裏看著,看我破敵之後,再與你慶賀。”
馬武隨即精挑細選了三千名精銳,然後直撲向北峽關,隻是剛走到半途之中,就遇到了破關而入的明軍先鋒張都海所部兩百人。
張都海看到前方的西軍,也不廢話,摘掉自己的頭盔,露出來腦後飛揚的小辮子,呐喊著率領所部人馬就直接衝向了西軍。
張鹿安其實對張都海還是挺好的,除了限製他的自由以外,其他方麵幾乎都是按照他的自己心意來的。
“什麽情況?難道是建奴來了?”
馬武自己還在納悶之中,但是冷不防對麵的騎兵已經快衝到近前,馬武揮揮手,部下們連忙上前迎戰,雙方瞬間就戰鬥了一起。
馬武還在眯著眼觀看戰況,突然前往又衝出來一彪明軍,為首一將,正是英武不已的張鹿聲,在馬頭拴著一顆頭顱,馬武一看,正是他派往北峽關的守將婁文之頭。
馬武頓時大怒不已,率領麾下精兵,直接衝向了張鹿聲。
張鹿聲沒有絲毫遲疑,單槍匹馬直取馬武,他後麵跟著的張財自然不能允許自家的少爺陷入危險之中,連忙帶領後續兵馬上前發動進攻,兩軍頓時戰成一團。
明軍兩千多人和西軍三千人殺的是難解難分,雙方都是拚盡了全力。
關鍵時刻,身穿一身紅色新人服裝的陳利芸,已經去掉了頭上的鳳霓霞帔,戴上了一麵特製的頭盔,揮舞著一杆長矛,帶著左明麗以及三百多名陳家的家丁一起,從側麵殺到了西軍的陣營之中;
不大一會張鹿安也率領騎兵從後麵趕到,一麵狂奔一麵大喊道:
“張撿,快去保護少夫人!”
“是!”
張撿帶著數十名親兵,也跟著衝進了西軍的陣營當中。
張鹿安略微觀察了一下,選擇了從另一麵繞了過去,然後猛擊西軍的尾部,部下趙良棟首先率領士兵,左衝右突,衝垮了西軍的後衛力量。
陷入三麵包圍的西軍,再也支持不住,一部分人從東麵的空隙之中,選擇了向桐城方向逃去。
有人逃走了,接下來就是一發不可收拾,隨著更多的人逃走,馬武也堅持不住,讓自己的親將頂住,自己縱馬也向東跟著逃去。
隻是逃走的馬武穿著實在是太過於拉風,離著老遠就看的很清楚,明將趙良棟,率領部下從側麵不經意地殺到,打了馬武一個措手不及,被趙良棟的長矛戳掉馬下,後麵的雙方士兵根本來不及停止高速奔跑的戰馬,奔馳的戰馬馬蹄,將掉落馬下的馬武給當場踩死了。
主將死了,接下來就沒有任何懸念了,隻有不斷潰逃的西軍士兵在向桐城方向逃竄。
張鹿安就想擴大戰果,讓張鹿鳴和容令彰留下來打掃戰場,張鹿安帶著趙良棟和張都海兩部人馬,與張鹿聲一起繼續追擊著逃走的西軍。
很快敗逃的西軍,把西軍戰敗、馬武和婁文戰死的消息報告給了城內的楊承祖,楊承祖把西軍的散兵進行搜攏,然後派人傳令,讓西軍的另外兩名都尉前來匯合。
但是西軍的另外兩名都尉汪萬象和杜文興哪裏還管那麽多?
聽說了明軍主力到來的消息,兩部人選擇從小道逃離,帶著俘獲的一些物資,往西麵去向自己的大部隊靠攏了。
很快張鹿聲和張鹿安兄弟倆已經帶兵來到了桐城城西,為了對敵軍形成震懾,張鹿聲扔在城西,張鹿安引軍城北,張財引軍城南,算是將城內的流寇大軍包圍起來。
更為重要的是,據守東門的流寇大將朱養民派人向楊承祖報告說,東麵出現了大股明軍。
原來是留在浮山的馬應魁把他的馬家軍給調了過來,再加上索忠信率領的部分浮山兵,聯合留在孔城的張利民和孫得勝,匯聚了數千人馬,出現在了桐城城東。
原本率先逃走的羅九成和董銅柱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也是看到了有好處可撈的情況下,也是紛紛引軍殺回。
如此一來,給城上的流寇的感覺就是,明軍的援軍還在源源不斷地開進。
楊承祖接到朱養民的報告後,連忙上城查看,才看了一眼,就決定撤退。
“朱養民,你留下殿後!範鼎革,讓兄弟們盡可能把金銀珠寶和糧食都帶走。”
“是”“是”
楊承祖雖然是一員騎兵驍將,隻是他從未有過守城的經驗,也知道他們無法獲得城內百姓的支持,索性選擇了撤離。
楊承祖一馬當先,打開南門,率領親兵衝向了張財所部,範鼎革率領所部士兵押解著擄獲的物資跟在後麵。
張財所部隻有800人,根本不敵楊承祖麾下的一千五百餘騎兵精銳,楊承祖很快帶領大軍衝出明軍的包圍圈。
隻是範鼎革卻被從西麵趕來支援的張鹿聲給包圍了,楊承祖隻得返身救援範鼎革,與張鹿聲部展開對衝激戰,隻是冷不防馬應魁從東麵繞道,過河後開始猛攻楊承祖的側翼,楊承祖麵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麵。
楊承祖一開始還不忍心獨自逃走,但是明軍是越來越多,不久龍眠河以東的明軍,在桐城知縣張利民的指揮下,紛紛開始渡河參戰。
眼看著後路即將被斷,楊承祖在部將的勸諫下,隻得選擇斷臂求生,放棄了繳獲到的物資和範鼎革與朱養民兩部,選擇帶領千餘名騎兵向西折路逃竄。
張鹿聲率隊追擊了二十裏而還,與其他的明軍一起,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打敗了頑抗的朱養民和範鼎革二部,從而收複了桐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