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被動的楊繩武
大明崇禎十四年、大清崇德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塔山城陷落
皇太極委派自己的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率領精兵六千追擊明軍潰兵,一直追到寧遠城下。
寧遠城在崇禎後期一直是吳家的大本營,吳三桂這次退無可退,他以團練遼東總兵官的名義,挑起了防守重任,利用寧遠城強大的防禦工事以及射程較遠的紅夷大炮給予清軍以重創。
阿濟格、多鐸兄弟於是按照皇太極的命令,令部下正白旗梅勒章京訥爾特和鑲白旗梅勒章京雍貴各自帶兵1200人,分別駐紮在連山堡和沙河堡,並且挖掘壕溝,封鎖住了寧遠到錦州之間的道路。
阿濟格和多鐸則是率領大部人馬暫時撤退至鬆山城外,開始參與指揮圍剿鬆山城的戰鬥。
明軍至此已經損失了十餘萬精銳將士,而寧遠城的東麵,僅剩下錦州和鬆山二城還在大明的手中,其餘地方則是完全被清軍所占領。
當這份敗報傳到京城,崇禎皇帝瞬間覺得天塌了,差點跌落到台階下,兵部尚書陳新甲硬著頭皮勸諫道:
“陛下,還請保重龍體。”
“對,本兵,你快說,接下來應該怎麽做?隻要能把洪愛卿和祖大壽給救出來,朕全都聽你的。”
“陛下,微臣覺得首要之事,還是繼續派兵去支援遼西,否則會令天下臣民寒心的。”
“哼,朕倒是覺得應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好讓那些家夥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去做。”
陳新甲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大明朝廷還是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了溝通和研究工作,經過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朝廷袞袞諸公之間的大量的扯皮和妥協,最終決定把首個擅自逃離的總兵官王樸給斬首示眾,傳首遼西,以儆效尤。
其餘各個將領,署總兵官劉肇基被一擼到底,貶為庶民,回老家南直隸海州贛榆縣閑住;
其餘吳三桂、馬科、白廣恩、唐通和李輔明,全部被貶秩一級,任為事務官。
兵部尚書陳新甲卻建議,先給吳三桂的權利,加以提督,仍以團練遼東總兵官的名義,統領駐紮於寧遠的大明各營人馬,其中關寧軍副將張鑒、張韜、佟翼聖和於永綬等將均須服從吳三桂的指揮;
同時應該把被清軍嚇破膽的馬科、白廣恩和唐通全部給調回關內,其中將馬科送到中原的平叛戰場上,白廣恩貶秩為密雲總兵,唐通則是以薊鎮西協總兵官的職務(原來是薊鎮總兵官,參考曹變蛟故事,任命唐通為西協總兵官,實際俸祿按副總兵級別發放,屬於貶秩一級),繼續鎮守薊鎮;
李輔明因為還有兩千部屬,被從山西總兵官貶秩為廣寧前屯總兵官,負責寧遠與山海關之間的道路保障。
處理好責任問題後,是該考慮一下援兵的問題了。
崇禎皇帝對於接任範複粹為內閣首輔的張四知,非常不滿意,因為張四知老是把崇禎皇帝當成小孩一樣,每件事都講解的事無巨細,這令自尊心很強、但是讀書很少的崇禎皇帝非常不爽。
崇禎皇帝大筆一揮之下,將這位當年五月才上任的內閣首輔張四知,僅僅當了四個月首輔,就被迫下台。
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局勢,崇禎皇帝以最高的禮儀,將遠在老家賦閑的崇禎朝的前前前前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再次給征召回來,於崇禎十四年九月再次出任大明內閣首輔。
熱衷於政治事務的周延儒,剛回到朝廷就摩拳擦掌,希望幹出一番成績出來,於是立刻向崇禎皇帝推薦了順天巡撫楊繩武為援遼督師,率兵解救鬆山和錦州。
崇禎皇帝便按照周延儒的主意,任命楊繩武為薊遼總督,督率關內的各個散兵遊勇似的營頭,集中訓練後,進入遼西支援鬆錦。
楊繩武從順天巡撫升官為薊遼總督,理論上來說屬於連升好幾級,本是該高興的事,但是楊繩武並不領情,背地裏把新任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家中女眷們一一親切問候了一遍。
誰都知道此時去遼東戰場,那就是送死。
畢竟聖旨已下,楊繩武整日裏憂心忡忡,直接去遼西那就是送死無疑,大明的十四萬精銳都沒了,讓他到哪裏再變出來精兵強將?
但是如果不幹活,那就是瀆職,有很高的風險要被殺頭的。
楊繩武於是想了一個招數,不斷地提拔將領,招募新兵進行訓練,這樣顯得自己正在忙碌,朝廷也說不出來問題。
在這種思維引導下,楊繩武先是提議由天津總兵馬爌隨同出征,但是被兵部給拒絕,馬爌是之前在遼東作戰的四帥之一的馬林之子,原天津總兵王洪被調往遼東戰場後,他繼任為天津總兵,負責京師南路的安全,位置重要不可動搖;
那麽通州總兵官張汝行呢?
兵部回複那就更不行了!通州在京師東麵,容不得半點玩笑。
薊州中協總兵官白騰蛟呢?
那也不行,白騰蛟負責守長城呢,若是把他調走,萬一北虜來了怎麽辦?
昌平總兵官王世仁呢?
王世仁負責守衛京師西北麵,不能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讓楊繩武帶著閑的發慌的盧龍援兵營去解救鬆錦不成?
這次說不行的不光是張鹿安,還直接被楊繩武自己就給否決了,他見過張鹿安,總覺得此子太過年輕,毛還沒有長齊,實在是不可靠。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可憐陷入被動之中的楊繩武,為他調來了一些列的客兵,供他調遣,具體為:
延綏鎮總兵李昌齡,從延安出發時尚有兵員4100人,因為糧餉拖欠問題,士兵發生了大規模逃離現象,等十月中旬到了永平府後,還剩下兵員900人;
陽和督標團練副將朱尚蒙,這是宣府的主要將官楊國柱、馬友功等全部陣亡,他們所率領的宣府子弟兵也都殉國了,朱尚蒙在陽和招募的新兵2000人,十月中旬趕到永平時,大部分士兵訓練時間不到三個月;
新任山西總兵官馮舉,原任山西總兵李輔明調到遼西戰場,馮舉算是接了李輔明的班,但是很快也被調到薊遼戰場了。這次是把山西一地的官軍精銳全部提取出來,組織出來的一支新的營頭,成營一個月,有兵員1900人;
柳溝總兵官王世國,柳溝實際上是從宣府鎮下分出來的新鎮,有兵1100人,但是都為邊軍精銳,戰鬥力較強;
新任宣府總兵官羅俊傑,跟朱尚蒙的情況一致,所部大部分都是新兵,加上羅俊傑的親兵隊一起,有兵力2700人。
大明兵部為楊繩武調撥了四鎮一營的人馬,看上去級別很高,實際上總數8600人,即使再加上張鹿安率領的盧龍援兵營,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多人。
而據各種大明官方塘報顯示,對麵的清軍光戰兵至少有二十萬人之眾。
學富五車的楊繩武據此,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雞蛋碰石頭”。
這種巨大的壓力產生的焦慮感,令楊繩武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摧殘,於崇禎十四年臘月,在回京述職後,於返回永平府的路上,以不明原因逝世於順天府的豐潤城。
(本章完)
大明崇禎十四年、大清崇德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塔山城陷落
皇太極委派自己的兄弟阿濟格和多鐸,率領精兵六千追擊明軍潰兵,一直追到寧遠城下。
寧遠城在崇禎後期一直是吳家的大本營,吳三桂這次退無可退,他以團練遼東總兵官的名義,挑起了防守重任,利用寧遠城強大的防禦工事以及射程較遠的紅夷大炮給予清軍以重創。
阿濟格、多鐸兄弟於是按照皇太極的命令,令部下正白旗梅勒章京訥爾特和鑲白旗梅勒章京雍貴各自帶兵1200人,分別駐紮在連山堡和沙河堡,並且挖掘壕溝,封鎖住了寧遠到錦州之間的道路。
阿濟格和多鐸則是率領大部人馬暫時撤退至鬆山城外,開始參與指揮圍剿鬆山城的戰鬥。
明軍至此已經損失了十餘萬精銳將士,而寧遠城的東麵,僅剩下錦州和鬆山二城還在大明的手中,其餘地方則是完全被清軍所占領。
當這份敗報傳到京城,崇禎皇帝瞬間覺得天塌了,差點跌落到台階下,兵部尚書陳新甲硬著頭皮勸諫道:
“陛下,還請保重龍體。”
“對,本兵,你快說,接下來應該怎麽做?隻要能把洪愛卿和祖大壽給救出來,朕全都聽你的。”
“陛下,微臣覺得首要之事,還是繼續派兵去支援遼西,否則會令天下臣民寒心的。”
“哼,朕倒是覺得應該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好讓那些家夥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去做。”
陳新甲是胳膊拗不過大腿,大明朝廷還是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了溝通和研究工作,經過崇禎皇帝、兵部尚書陳新甲和朝廷袞袞諸公之間的大量的扯皮和妥協,最終決定把首個擅自逃離的總兵官王樸給斬首示眾,傳首遼西,以儆效尤。
其餘各個將領,署總兵官劉肇基被一擼到底,貶為庶民,回老家南直隸海州贛榆縣閑住;
其餘吳三桂、馬科、白廣恩、唐通和李輔明,全部被貶秩一級,任為事務官。
兵部尚書陳新甲卻建議,先給吳三桂的權利,加以提督,仍以團練遼東總兵官的名義,統領駐紮於寧遠的大明各營人馬,其中關寧軍副將張鑒、張韜、佟翼聖和於永綬等將均須服從吳三桂的指揮;
同時應該把被清軍嚇破膽的馬科、白廣恩和唐通全部給調回關內,其中將馬科送到中原的平叛戰場上,白廣恩貶秩為密雲總兵,唐通則是以薊鎮西協總兵官的職務(原來是薊鎮總兵官,參考曹變蛟故事,任命唐通為西協總兵官,實際俸祿按副總兵級別發放,屬於貶秩一級),繼續鎮守薊鎮;
李輔明因為還有兩千部屬,被從山西總兵官貶秩為廣寧前屯總兵官,負責寧遠與山海關之間的道路保障。
處理好責任問題後,是該考慮一下援兵的問題了。
崇禎皇帝對於接任範複粹為內閣首輔的張四知,非常不滿意,因為張四知老是把崇禎皇帝當成小孩一樣,每件事都講解的事無巨細,這令自尊心很強、但是讀書很少的崇禎皇帝非常不爽。
崇禎皇帝大筆一揮之下,將這位當年五月才上任的內閣首輔張四知,僅僅當了四個月首輔,就被迫下台。
為了應對日益複雜的國內外局勢,崇禎皇帝以最高的禮儀,將遠在老家賦閑的崇禎朝的前前前前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再次給征召回來,於崇禎十四年九月再次出任大明內閣首輔。
熱衷於政治事務的周延儒,剛回到朝廷就摩拳擦掌,希望幹出一番成績出來,於是立刻向崇禎皇帝推薦了順天巡撫楊繩武為援遼督師,率兵解救鬆山和錦州。
崇禎皇帝便按照周延儒的主意,任命楊繩武為薊遼總督,督率關內的各個散兵遊勇似的營頭,集中訓練後,進入遼西支援鬆錦。
楊繩武從順天巡撫升官為薊遼總督,理論上來說屬於連升好幾級,本是該高興的事,但是楊繩武並不領情,背地裏把新任內閣首輔周延儒的家中女眷們一一親切問候了一遍。
誰都知道此時去遼東戰場,那就是送死。
畢竟聖旨已下,楊繩武整日裏憂心忡忡,直接去遼西那就是送死無疑,大明的十四萬精銳都沒了,讓他到哪裏再變出來精兵強將?
但是如果不幹活,那就是瀆職,有很高的風險要被殺頭的。
楊繩武於是想了一個招數,不斷地提拔將領,招募新兵進行訓練,這樣顯得自己正在忙碌,朝廷也說不出來問題。
在這種思維引導下,楊繩武先是提議由天津總兵馬爌隨同出征,但是被兵部給拒絕,馬爌是之前在遼東作戰的四帥之一的馬林之子,原天津總兵王洪被調往遼東戰場後,他繼任為天津總兵,負責京師南路的安全,位置重要不可動搖;
那麽通州總兵官張汝行呢?
兵部回複那就更不行了!通州在京師東麵,容不得半點玩笑。
薊州中協總兵官白騰蛟呢?
那也不行,白騰蛟負責守長城呢,若是把他調走,萬一北虜來了怎麽辦?
昌平總兵官王世仁呢?
王世仁負責守衛京師西北麵,不能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就讓楊繩武帶著閑的發慌的盧龍援兵營去解救鬆錦不成?
這次說不行的不光是張鹿安,還直接被楊繩武自己就給否決了,他見過張鹿安,總覺得此子太過年輕,毛還沒有長齊,實在是不可靠。
最後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可憐陷入被動之中的楊繩武,為他調來了一些列的客兵,供他調遣,具體為:
延綏鎮總兵李昌齡,從延安出發時尚有兵員4100人,因為糧餉拖欠問題,士兵發生了大規模逃離現象,等十月中旬到了永平府後,還剩下兵員900人;
陽和督標團練副將朱尚蒙,這是宣府的主要將官楊國柱、馬友功等全部陣亡,他們所率領的宣府子弟兵也都殉國了,朱尚蒙在陽和招募的新兵2000人,十月中旬趕到永平時,大部分士兵訓練時間不到三個月;
新任山西總兵官馮舉,原任山西總兵李輔明調到遼西戰場,馮舉算是接了李輔明的班,但是很快也被調到薊遼戰場了。這次是把山西一地的官軍精銳全部提取出來,組織出來的一支新的營頭,成營一個月,有兵員1900人;
柳溝總兵官王世國,柳溝實際上是從宣府鎮下分出來的新鎮,有兵1100人,但是都為邊軍精銳,戰鬥力較強;
新任宣府總兵官羅俊傑,跟朱尚蒙的情況一致,所部大部分都是新兵,加上羅俊傑的親兵隊一起,有兵力2700人。
大明兵部為楊繩武調撥了四鎮一營的人馬,看上去級別很高,實際上總數8600人,即使再加上張鹿安率領的盧龍援兵營,總兵力也不過一萬多人。
而據各種大明官方塘報顯示,對麵的清軍光戰兵至少有二十萬人之眾。
學富五車的楊繩武據此,很快就想到了一個詞,那就是“雞蛋碰石頭”。
這種巨大的壓力產生的焦慮感,令楊繩武的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摧殘,於崇禎十四年臘月,在回京述職後,於返回永平府的路上,以不明原因逝世於順天府的豐潤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