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決戰鬆山


    曹變蛟的突然襲擊餘波未了,皇太極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報複計劃。


    在皇太極的親自指揮下,僅僅一天一夜的時間,清軍利用自己的人力方麵的優勢,以近二十萬奴隸不分晝夜的挖掘,就在鬆、杏之間挖掘出三道深八尺、寬一丈多的戰壕,徹底切斷了鬆山到杏山之間的一切聯係和鬆山明軍的糧草供應。


    皇太極部署豪格在鬆山西麵建立埋伏圈和挖掘壕溝封鎖鬆山,這前後兩步棋還隻是第一步計劃。


    第二步,皇太極命令親王多鐸統領大軍,繞道錦州城西,殺向了明國大軍的側翼。


    明軍本來就是早有防備,側翼統領天津總兵官王洪,受到曹變蛟進擊皇太極的鼓舞,不顧署總兵官劉肇基的堅守建議,主動勇敢地迎擊多鐸。


    隻是多鐸率領的都是滿、蒙精銳,僅僅一個照麵的功夫,就快速衝破了明軍的陣型,天津總兵官王洪當場陣亡。


    多鐸衝破王洪陣營後,命令大將準塔率領步兵繼續衝擊明軍陣地,丁誌德所部的山永兵率先崩潰,四散而逃,丁誌德在後麵接連砍殺多人,想要止住潰散的部下;


    另一員明軍將領劉肇基則是依靠壕溝進行頑強的阻擊。


    準塔接到命令後,命令每名清軍將士扛著一具屍體,將屍體投入到明軍挖掘的壕溝之中,有的人壓根就沒死,而且明明還梳著小辮子,但是仍然被同伴給扔進大坑之中。


    在這樣的野蠻行為下,清軍的效率很高,轉瞬之間就將一段壕溝填滿,清軍將士踩過厚厚的屍體堆,向前進攻。


    明軍被凶悍野蠻的清軍給嚇壞了。


    丁誌德在亂兵當中被殺。


    劉肇基見抵抗無望,則率領少數親兵直接逃往了塔山城,向巡撫丘民仰報告了情況。


    丘民仰從劉肇基處得知消息後,頓時大驚,先是令人將劉肇基給關了起來,然後命令參將王之富率兵兩千人,立刻前往筆架山支援。


    作為一名文官,丘民仰的反應可謂迅速,但是清軍的反應更為迅速。


    原本水師沒有任何優勢的清軍,征召了朝鮮水師將領李浚和朝鮮陸師將領林慶業和柳琳,也趕到錦州參與對明作戰。


    其中李浚主要任務就是指揮船隊,將清國大將阿濟格率領的精銳甲士三千人,從水路運送到筆架山。


    當阿濟格所部的前鋒勞薩率兵兩百人,從海上登陸筆架山時,筆架山上的明軍守軍頓時愣住了,被連續殺掉多人以後,守軍才反應過來,但是阿濟格隨即指揮主力登上筆架山,將筆架山的明軍全部斬殺殆盡。


    阿濟格技高人膽大,沒有放火燒毀明軍的十二堆糧草,而是就地布置防守,命令勞薩率兵五百,從石堤通道進攻明軍橋頭堡陣地的守軍王憲所部。


    王憲帶領的都是關寧軍的精銳力量,負有報國和守土的雙層責任,立刻奮勇還擊,但是多鐸委派的準塔所部,從王憲的背部殺到,在清將準塔和勞薩的前後夾擊之下,王憲所部人馬一部分選擇了投降,王憲深感無力回天,失去了希望,戰鬥至力竭後自殺身亡。


    清軍攻下橋頭堡後,以勞薩駐軍防守,準塔帶兵驅趕著王憲所部投降的人馬,進軍到杏山城下,杏山城將士頓時大驚。


    杏山守將呂品奇雖然手握重兵,但是內心膽怯,不敢開城出戰,隻是下令固守待援。


    正在此時,奉了丘民仰之命,來筆架山支援的參將王之富率領的兩千人,剛到橋頭堡,就遇到了勞薩的迎頭痛擊。


    王之富素來反應迅速,看情況不對,立刻率領所部返回,但是上天沒有給他太多的機會,多鐸親自率領大軍插在了塔山與杏山之間,擋住了王之富的歸路。還沒等王之富反應過來,清將薩穆什喀已經率領騎兵千人衝進了明軍陣中肆意砍殺。


    不到半日時間,明軍即傷亡大半,王之富見大勢已去,想要投降清軍,但是多鐸認為他一開始沒有投降,勢窮才投降,並非出自真心,下令將王之富拉到杏山城下,縱馬踏死。


    多鐸的本意就是殺雞儆猴,杏山城守將呂品奇內心卻是驚慌不已,祈禱著北方的洪承疇盡快取得勝利,否則他也快堅持不住了。


    清軍作戰是講究策略的,故意將筆架山和王之富的敗兵給放掉一部分,讓他們分別進入鬆山和塔山,將筆架山陷落的消息透露給明軍大部。


    八月二十日,筆架山被清軍占領,明軍囤積的糧草被劫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明軍各部,明軍將士頓時人心惶惶。


    尤其是鬆山城,城內的明軍當初隻是攜帶了十四萬人的三日口糧,洪承疇派部下進行過數十次小規模的突圍活動,但是都敗於清軍挖掘的錯綜複雜的壕溝工事上。


    後路被斷,糧草不繼,這怕是要陷入到絕境之中。


    洪承疇不敢大意,鑒於明軍的武器裝備儲備還算豐富、兵員眾多,洪承疇有意組織一次對清軍的大反攻作戰,想要采取一鼓作氣,進行決戰,打敗清軍,救出錦州的祖大壽。


    於是他便把身在鬆山的七位總兵官召在一起,準備宣布自己的命令。


    但是絕大部分與會將領都反對洪承疇發動進攻的命令,就連代表中央兵部的張若麒,也是反對洪承疇的決戰計劃,希望撤回寧遠,他當眾表示道:


    “各帥既有回寧遠支糧再戰之議,似屬可允。”


    張若麒的態度若此,下麵的幾個總兵官吳三桂、唐通等人立刻態度大變,堅決主張進行突圍,而反對決戰。


    洪承疇無奈,隻得命令全軍在八月二十二日清晨辰時初刻,同時分別向西和向南發動突圍行動。


    按照原有計劃,以洪承疇為首,率領總兵曹變蛟、王廷臣、唐通、白廣恩向西突圍;以張若麒為首,率領總兵官吳三桂、馬科、王樸和李輔明(楊國柱死後,由李輔明代行楊國柱的職務)向南突圍。


    原本如果明軍眾誌成城的話,這樣的安排至少能夠讓明軍逃出去大半人馬,畢竟清軍的包圍圈剛剛形成,遠遠談不上穩固。


    但是壞就壞在明軍之中有“聰明人”王樸的存在,王樸這人信奉一條自然規律,那就是:


    “我不需要跑多快,但是我一定要比戰友跑的更快。”。


    王樸在這種信念之下,於八月二十一日晚,率領所部人馬,出其不意拔營,向西逃竄。


    由於王樸這種非常沒品的行為,直接導致了洪承疇決戰鬆山的計劃失敗之後,突圍計劃也宣布破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