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王瑞栴


    實話實說,從某些方麵來講,楊嗣昌還算是一個務實的人,一個肯幹事實的人。


    接到朝廷的明確詔令後,楊嗣昌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沒有像別的督師那樣重視儀式,直接帶著仆人和錦衣衛護衛數十人,輕裝簡從地來到了襄陽城。


    楊嗣昌到任後,采取了重用京營黃得功、鳳陽副將牟文綬和潁州副將劉良佐的策略,三位大將同仇敵愾,與西軍接連發生大戰十五場,勝多敗少,西軍卻因為缺乏糧草,開始漸漸地支持不住。


    張獻忠按照軍師徐以顯的策略,派人將俘獲的羅岱送給曹操羅汝才處置,希望羅汝才能夠帶兵南下,減輕自己方麵的壓力。


    而張獻忠本人則是一方麵將傷員安置在民間,一方麵開始整理部下騎兵,準備跳出官軍設置的包圍圈,向南麵進軍。


    令張獻忠異常驚喜的是,羅汝才在接收到羅岱以後,沒有殺害羅岱,還是以同族之人,將其安置在自己的軍中,羅岱因此非常感激,從此走上了與明軍抗衡的道路。


    羅汝才在羅岱的建議下,率領所部數萬大軍,直接進攻南陽府和新野縣,南陽府是河南重鎮,城內儲存有大量的軍用物資,不容有失,楊嗣昌不得不調整部署,派遣戰鬥力最強的黃得功所部北上支援南陽,牟文綬所部撤圍支援新野。


    兩部明軍北上以後,明軍的包圍圈就撤出了一片空檔出來,張獻忠沒有放過這一戰機,放棄了傷員和少量的步兵,率領大部分人馬選擇撤離穀城,沒有從道路險峻的南麵南下,而是利用黃、牟兩部留下的空檔,向東疾行,先是擊破堵截的劉良佐部人馬,然後迅速跳出明軍的包圍圈,向明軍防守薄弱的棗陽、隨州一帶進攻。


    兩地沒有明軍駐紮,倉促召集起來的百姓和鄉勇,別說抵抗了,甚至主動打開了城門,無論是棗陽還是隨州,都被西軍快速占領。


    隨州在夏收後儲存有海量的糧草,由於城破迅速,地方官來不及焚燒糧草,西軍就已經大量入城,並且迅速控製城內各處要地。


    張獻忠在隨州獲得了超過十萬石的糧草物資,並且將這些物資用來招兵買馬,四方百姓本來就對朝廷掠奪式的稅收政策非常不滿,紛紛投靠張獻忠,使得西軍很快又召集到了十萬大軍,對外則是號稱三十萬。


    張獻忠一麵命令手下將領對前來投靠的百姓,分組編隊,抓緊訓練,一方麵為了兵貴神速,他自己親自率領主力進攻德安府,前鋒三鷂子不顧德安府城還沒有攻下,自告奮勇率領一支偏師直逼德安府下轄的應城縣,應城前方就是富庶的漢陽府漢川縣,連同更後方的漢陽府城以及江對岸的武昌府,頓時都是一片風聲鶴唳,兩地的有錢人家,紛紛租船,順江而下,逃向南京方向。


    可見大明湖廣一帶有錢有勢的人,內心是懼怕到了極點。


    因為在穀城蟄伏一年的張獻忠,在徐以顯的幫助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先純土匪強盜團夥,變成了一個愛民的團體,不僅嚴禁所部軍隊騷擾百姓,還不斷接濟貧困潦倒的饑民,很快便贏得了湖廣一帶窮苦老百姓的人心。


    張獻忠更是讓以王泗為首的窮苦翻身將領,帶領各地的窮苦百姓,開展打土豪的鬥爭,這是一場階級解放,使得湖廣北部的大地主們朝不保夕。


    而且不僅如此,張獻忠在撤離穀城時,下令將拆毀大部分城垣,使得穀城的防禦能力大降,宣城自己未來一定會打回來;


    同時為了發泄心中的不滿,張獻忠派人將之前告示中注明的貪汙受賄的官員再度刻在穀城的城牆上麵,包括索賄的金額、具體地點、時間、官員姓名、索賄的次數等等,全部刻的一清二楚,可以說上到熊文燦、方孔炤,下到阮之佃、林銘球等等姓名,全都出現牆麵。


    張獻忠用這些事跡,來表明自己重新起事是非常正義和正當的,同時也像全大明百姓宣揚了大明官場的嚴重腐敗,這一切都起到了非常正麵的作用,德安府應城縣本地秀才潘獨鼇,在張獻忠率領大西軍到來以後,親眼見證了西軍的軍紀嚴明,對普通老百姓是秋毫無犯,因此認定張獻忠有帝王之相,率領全族人丁投靠張獻忠,張獻忠禮賢下士,親自考察一番後,將潘獨鼇用為副軍師。潘獨鼇是繼徐以顯以後,張獻忠的又一個重要的謀臣。


    張獻忠的眼光很高,能入他的法眼的文人都有一定處理實務的能力,他不會拘泥於人才的文憑和學曆,隻是看中人才的真才實學,比如徐以顯,是一個舉人,潘獨鼇是一個秀才,後麵還會有連功名都沒有的汪兆麟。


    張獻忠真可謂把不拘一格降人才用到了極致,所以這個時期的張獻忠有了一種非常順利的感覺,這使得他更加不把湖廣的各級官吏放在眼裏。


    但是有一人除外。


    張獻忠在離開穀城時,派人在穀城城牆上刻有貪官汙吏的名字和事跡,在文章的末尾有一句話,是用了極其昂貴的朱砂給標紅的字,那就是“不納我金者,唯王兵備一人爾”,這個張獻忠口中所稱的唯一敬佩者,沒有貪汙索賄的官員,名字叫王瑞栴。


    王瑞栴是浙江溫州永嘉人,天啟五年進士,為人一向克己奉公,在襄陽的時候,多次拒絕張獻忠的拉攏和上供。當張獻忠造反的時候,王瑞栴不在襄陽,正在武昌向巡撫方孔炤述職,得知張獻忠造反的消息後,急忙乘船匆匆趕回,在漢陽府得知西軍前鋒已經到達了應城,而應城壓根沒有駐軍,王瑞栴不辭勞苦,主動請纓,疾行前往應城,在湖廣巡撫方孔炤的支持下,接管了應城的防務,在他的感召下,竟然使得原本一團散沙的城內百姓和附近鄉勇換發出了巨大的能量,使得應城這座小城在三鷂子張國興的猛攻之下,得以保存下來。


    確保應城的安全,可以說王瑞栴是功不可沒。


    但是湖廣巡撫方孔炤的內心非常清楚,應城內本無精兵,僅靠著少量的士民百姓很難久守。


    而自己的麾下僅有撫標營人馬不足千人,隻得派人接連催促身在黃州府蘄水縣蘭溪口的張鹿安率部急速西進,不要前往襄陽了,直接沿著水路挺進應城,救援危機當中的兵備道王瑞栴大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