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秋後算賬
原本耿仲明對於自己部下曹德純被圍的消息比較上心,向多爾袞請戰,請求去滄州支援,但是這個請求被多爾袞所否決,任何人都得服從大局。
一切以大局為重,而清軍此時的大局就是盡快撤離,將剩下的俘虜盡快送出關去。
天氣暖起來了,南方的糧餉可以按時送到了,明軍開始滿餉,並且不再挨餓,仿佛一下子戰鬥力就提上來了:
崇禎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明軍王樸部突襲武清城外,擊殺清兵12人;
三月初一,明軍楊國柱部突襲楊村,奪回被清軍擄走的大明百姓數千人;
三月初三,明軍曹文昭部襲擊寶坻,一戰斬殺滿洲精銳三個牛錄數百人,這是清軍本次入關以來,真滿大兵兵員數量方麵損失最大的一次;
三月初四,明軍賀人龍部與白廣恩部合軍,擊斬落後的蒙古紮魯特部騎兵120人。
……
坐鎮天津衛的多爾袞是焦急異常,他突然發現,已經在本次入關搶掠的盆滿缽滿的滿洲大兵也好,蒙古各部也罷,包括漢軍都已經失去了進行血拚的動力,誰都不想死在黎明前!都想著把現有的戰利品,趕緊送回遼東,然後好好享受這些戰利品。
所以耿仲明的請求就被漠視了。
至三月初八,清軍全部人馬走出青山口,連帶著哭哭啼啼的46萬百姓,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壯男壯女,甚至連小孩都幾乎沒有,這些人口對於清國來說,都是很好的耕種人口。
而大明本身損失的人口,包括戰場被殺、疫病造成的死亡以及被屠殺的人口,又何止百萬?
清軍從九月開始到次年三月初,半年時間共攻陷一府三州五十五縣二關,生俘大明親王德王朱由樞(注:查大明宗譜,實際是個生僻字,打不出來,就用這個名字代替吧)、郡王朱慈瓘、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升等,攻殺大明吳阿衡和盧象升兩位總督以及其他上百員各級將領,並且大勝明軍57場,俘獲的騾馬牲口更是上百萬之多,光是上交大清中央朝廷的黃金、白銀合計就達上百萬兩!
北直隸和山東一帶的社會經濟,一直到三十年後都未曾恢複。
清軍這次入侵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可是清軍本身也損失了塔拜父子四人(其中包括被俘虜的喇都海)、嶽讬和馬瞻六位皇族成員,所以當清軍大隊人馬返回盛京的時候,清國皇帝皇太極沒有見到嶽讬,隻有一個多爾袞,觸景生情,當然更多的可能還是做給其他人看的,便下令撤去所有的歡迎儀仗、取消一切歡迎儀式,下令罷朝三日以示祭奠;
而清國老資格親王代善,一次性失去兩個兒子,其中馬瞻還是他所比較疼愛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即使對於親情非常淡漠的代善,也是不由得失聲痛哭,以至於摔落馬下。
皇太極在三日後,先是下令強迫嶽讬的福晉殉葬,終於實現了他將莽古爾泰、莽古濟這一對兄妹,也就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幾乎所有的後代全部趕盡殺絕的夙願。
處理完皇族中的事,皇太極然後下令將俘獲的人馬按照軍功大小,進行分配,並且在全域範圍內開展春耕前的準備工作,準備用這些人力資源擴大開墾荒地的規模,正麵促進了清國的經濟發展。
隻是多了這麽多人口,需要吃飯,清軍就將劫掠的銀兩,分出一部分交給了以範永鬥為核心的晉商們,讓他們幫助清軍在明國境內,采購糧食、藥品和鐵器等物資,實現了一種對大明持續性的吸血循環鏈。
而範永鬥為首的晉商們大肆收購糧食,又使得北方的糧食價格一路狂奔,而底層的老百姓的收入卻沒有增加,糧價又貴到飛起,而幹旱的持續性加劇又導致本地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再加上大明中央朝廷又要開始作妖,以至於大部分老百姓已經處於餓死的邊緣。
原來,大明朝廷的財政早就虧空日久,本次應對清軍入侵,抽調了全國各地的勤王軍,甭管有沒有用,作為政府,必須承擔這些軍人的糧餉補給和安家費,還有被禍害地區的戰後重建,這些都需要錢。
加上那幫吸血鬼一般的各級大臣、胥吏們,看到了錢和物資,都想伸手撈一筆,使得大明朝廷的實際花費要比前線官兵到手的多出十餘倍,而這些壓力都被轉移到無權無勢的普通老百姓的頭上。
隻是那幫胥吏可以不要臉,可以肆無忌憚欺負平民,可是政府還是要點臉麵的,那就是製定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個借口由備受大明皇帝器重的楊嗣昌給提了出來,這個借口就叫作“練餉”,以軍費無著,要求全國範圍內每年加收七百三十萬兩,比崇禎十年增加的“剿餉”多了近三倍,更坑爹的是“剿餉”的征收也沒有被停止。
楊嗣昌到死也沒有想明白,正是“練餉”這個事情的提出,使得大明處於一個必亡的局麵當中,而練餉的增收再也沒有取得征收剿餉那個時候的效果。
上麵都是事後諸葛亮一般的總結,但是在當時的崇禎皇帝來看,楊嗣昌簡直就是天才,當時提議增收剿餉的時候,就幾乎把國內的流寇給消滅幹淨,如今提出了練餉,可以很好地解決眼前麵臨的難題。
糧餉的問題既然已經解決,緩過氣來的崇禎皇帝就開始研究起整人方麵上來,因為這次清軍入侵,給北直和山東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一定要有人出來擔責任的。
下麵大臣不出麵擔責任,難道還得“朕”來擔責任嗎?朕又沒有錯,錯的都是你們那幫屍位素餐的各級官僚。
這是崇禎皇帝的心裏話,於是在他的授意之下,各種的處理意見很快就被匯總,首先第一個要處理的人物就是內閣首輔劉宇亮,罪名是恇怯不知兵,前後不一致,有欺君之嫌,主張嚴懲。隻是崇禎皇帝心裏清楚,劉宇亮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到自己的指示去做的,而劉宇亮有個非常好的態度,沒有做過多的辯解,這讓崇禎的內心感到滿意,或許是自尊心作怪,否決了臣僚將劉宇亮下獄殺頭的建議,而是隻是罷免了劉宇亮的職務,轉而任命另一位大臣薛國觀繼任為內閣首輔;
其次第二批要處理的“罪臣文官”就是山東巡撫顏繼祖、保定巡撫張其平和監軍使鄭希詔,其中顏繼祖的罪名是“失陷封藩”,顏繼祖覺得自己非常冤枉,畢竟自己所有的行為都是按照兵部的指示來辦的,但是崇禎皇帝支持楊嗣昌,楊嗣昌又不願意來保他,最後顏繼祖被判決棄市;張其平的罪名是“履職不勤,縱敵肆虐”,判決結果是棄市;鄭希詔可能是因為太囂張了,被都察院至少一半以上的禦史彈劾,他的罪名是“裏通外國,失陷大臣”,被判處斬首示眾!
隻是有關係的高起潛,明明犯了“失陷大臣”“葬送六萬大軍”“掣肘同僚”、“恇怯懼戰”等多項罪名,可是人家打通了各級關係,照樣好好地回到了紫禁城,耐心地等待下一次的重用和任命。
第三批要處理的“玩忽職守的武將”,首當其衝的就是關寧軍大將祖寬,他的罪名是“失陷封藩”,造成德王被俘,將他從東昌府拉到北京天牢,被判處西直門外斬首示眾。說實話,祖寬真的還是有點冤的;
其次是山東總兵官倪寵,罪名是“遷延不進,空餉盈營、逗留擾民”,被判處斬首示眾。活該,實至名歸,確實該殺;
然後就是宣府中軍李重鎮,李重鎮在戰鬥關鍵時刻率先奔逃,導致巨鹿明軍士氣不再,被判處斬首示眾。這一點持保留意見;
另外還有兩人王樸和劉光祚,兩人的罪過也是非常大,但是因為先後有斬級之功,而且兩人都是非常會來事,很多禦史收了人家的錢財,自然不好蹬鼻子上臉,所以他們兩人沒有被具體懲處,隻是受到了兵部申斥;
楊國柱、虎大威和賀人龍雖然都有一定的過錯,但是拚命解救了大明被俘百姓,沒有被追究既往。
以上的判決已定,但是按照大明的刑法規定,具體執行一般都是要等到秋後的,正所謂“秋後問斬”和秋後算賬。
張鹿安通過研究朝廷的決策後就發現了一個顯著的特征,無論是祖寬,還是倪寵和李重鎮,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實力很弱,部屬幾乎損傷殆盡,幾乎都是光杆司令(倪寵雖然未曾參加對清作戰,但是部下很多被顏繼祖調往德州、臨清州,此後再未歸建,導致倪寵實際可以掌控的人馬非常少),所以他們要死;
而楊國柱、虎大威、賀人龍、王樸和劉光祚,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部下均有數千人,尤其都有至少上千名親兵部屬,親兵隊的戰鬥力很不錯,所以他們能活。
朝廷這種兩麵性的做法,隻要是稍微聰明一點的將領,尤其是此時正在勤王軍中的左良玉更是看的清清楚楚,這就變相促進了大明境內各個軍閥的產生。
以上的懲處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崇禎皇帝實際一次性下令處死上百名大小官員,那麽多官員的性命,其實就是為濟南府的陷落而買單。
有懲處,自然就有表彰,斬殺敵人比較多的曹變蛟、擊斃馬瞻的賈得武、擊斃張紹禎的金狗子,都受到了一定的表彰和獎勵:其中曹變蛟是加了勳爵、賈得武和金狗子則是各升一級。
至於勤王有功、率領部下斬殺敵國大將、收複濟南、解救百姓的張鹿安,則因為擅自同敵國接觸,沒有任何表揚,反而被勒令將軍權交給副手令狐雲湘,自己返鄉自省。
在崇禎皇帝眼中,忠誠遠比能力更重要。
這個還不算最離譜的,更離譜的是在巨鹿殉國的上至盧象升、下到張可道、張岩、楊陸凱、楚繼雄等將,都沒有受到明確的官方撫恤(注:其中盧象升是在楊嗣昌死後,才獲得了朝廷的追封。);
反而濟南府城守護過程中殉國的巡按宋學朱、左布政使張秉文等文官,得到了朝廷的公開表揚和撫恤。
兩相比較之下,朝廷的撫恤章程和原則壓根就沒有統一標準,自然人心不符。
(本章完)
原本耿仲明對於自己部下曹德純被圍的消息比較上心,向多爾袞請戰,請求去滄州支援,但是這個請求被多爾袞所否決,任何人都得服從大局。
一切以大局為重,而清軍此時的大局就是盡快撤離,將剩下的俘虜盡快送出關去。
天氣暖起來了,南方的糧餉可以按時送到了,明軍開始滿餉,並且不再挨餓,仿佛一下子戰鬥力就提上來了:
崇禎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明軍王樸部突襲武清城外,擊殺清兵12人;
三月初一,明軍楊國柱部突襲楊村,奪回被清軍擄走的大明百姓數千人;
三月初三,明軍曹文昭部襲擊寶坻,一戰斬殺滿洲精銳三個牛錄數百人,這是清軍本次入關以來,真滿大兵兵員數量方麵損失最大的一次;
三月初四,明軍賀人龍部與白廣恩部合軍,擊斬落後的蒙古紮魯特部騎兵120人。
……
坐鎮天津衛的多爾袞是焦急異常,他突然發現,已經在本次入關搶掠的盆滿缽滿的滿洲大兵也好,蒙古各部也罷,包括漢軍都已經失去了進行血拚的動力,誰都不想死在黎明前!都想著把現有的戰利品,趕緊送回遼東,然後好好享受這些戰利品。
所以耿仲明的請求就被漠視了。
至三月初八,清軍全部人馬走出青山口,連帶著哭哭啼啼的46萬百姓,這些百姓基本上都是壯男壯女,甚至連小孩都幾乎沒有,這些人口對於清國來說,都是很好的耕種人口。
而大明本身損失的人口,包括戰場被殺、疫病造成的死亡以及被屠殺的人口,又何止百萬?
清軍從九月開始到次年三月初,半年時間共攻陷一府三州五十五縣二關,生俘大明親王德王朱由樞(注:查大明宗譜,實際是個生僻字,打不出來,就用這個名字代替吧)、郡王朱慈瓘、奉國將軍朱慈賞、監軍太監馮允升等,攻殺大明吳阿衡和盧象升兩位總督以及其他上百員各級將領,並且大勝明軍57場,俘獲的騾馬牲口更是上百萬之多,光是上交大清中央朝廷的黃金、白銀合計就達上百萬兩!
北直隸和山東一帶的社會經濟,一直到三十年後都未曾恢複。
清軍這次入侵給大明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可是清軍本身也損失了塔拜父子四人(其中包括被俘虜的喇都海)、嶽讬和馬瞻六位皇族成員,所以當清軍大隊人馬返回盛京的時候,清國皇帝皇太極沒有見到嶽讬,隻有一個多爾袞,觸景生情,當然更多的可能還是做給其他人看的,便下令撤去所有的歡迎儀仗、取消一切歡迎儀式,下令罷朝三日以示祭奠;
而清國老資格親王代善,一次性失去兩個兒子,其中馬瞻還是他所比較疼愛的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即使對於親情非常淡漠的代善,也是不由得失聲痛哭,以至於摔落馬下。
皇太極在三日後,先是下令強迫嶽讬的福晉殉葬,終於實現了他將莽古爾泰、莽古濟這一對兄妹,也就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幾乎所有的後代全部趕盡殺絕的夙願。
處理完皇族中的事,皇太極然後下令將俘獲的人馬按照軍功大小,進行分配,並且在全域範圍內開展春耕前的準備工作,準備用這些人力資源擴大開墾荒地的規模,正麵促進了清國的經濟發展。
隻是多了這麽多人口,需要吃飯,清軍就將劫掠的銀兩,分出一部分交給了以範永鬥為核心的晉商們,讓他們幫助清軍在明國境內,采購糧食、藥品和鐵器等物資,實現了一種對大明持續性的吸血循環鏈。
而範永鬥為首的晉商們大肆收購糧食,又使得北方的糧食價格一路狂奔,而底層的老百姓的收入卻沒有增加,糧價又貴到飛起,而幹旱的持續性加劇又導致本地糧食幾乎顆粒無收,再加上大明中央朝廷又要開始作妖,以至於大部分老百姓已經處於餓死的邊緣。
原來,大明朝廷的財政早就虧空日久,本次應對清軍入侵,抽調了全國各地的勤王軍,甭管有沒有用,作為政府,必須承擔這些軍人的糧餉補給和安家費,還有被禍害地區的戰後重建,這些都需要錢。
加上那幫吸血鬼一般的各級大臣、胥吏們,看到了錢和物資,都想伸手撈一筆,使得大明朝廷的實際花費要比前線官兵到手的多出十餘倍,而這些壓力都被轉移到無權無勢的普通老百姓的頭上。
隻是那幫胥吏可以不要臉,可以肆無忌憚欺負平民,可是政府還是要點臉麵的,那就是製定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這個借口由備受大明皇帝器重的楊嗣昌給提了出來,這個借口就叫作“練餉”,以軍費無著,要求全國範圍內每年加收七百三十萬兩,比崇禎十年增加的“剿餉”多了近三倍,更坑爹的是“剿餉”的征收也沒有被停止。
楊嗣昌到死也沒有想明白,正是“練餉”這個事情的提出,使得大明處於一個必亡的局麵當中,而練餉的增收再也沒有取得征收剿餉那個時候的效果。
上麵都是事後諸葛亮一般的總結,但是在當時的崇禎皇帝來看,楊嗣昌簡直就是天才,當時提議增收剿餉的時候,就幾乎把國內的流寇給消滅幹淨,如今提出了練餉,可以很好地解決眼前麵臨的難題。
糧餉的問題既然已經解決,緩過氣來的崇禎皇帝就開始研究起整人方麵上來,因為這次清軍入侵,給北直和山東百姓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一定要有人出來擔責任的。
下麵大臣不出麵擔責任,難道還得“朕”來擔責任嗎?朕又沒有錯,錯的都是你們那幫屍位素餐的各級官僚。
這是崇禎皇帝的心裏話,於是在他的授意之下,各種的處理意見很快就被匯總,首先第一個要處理的人物就是內閣首輔劉宇亮,罪名是恇怯不知兵,前後不一致,有欺君之嫌,主張嚴懲。隻是崇禎皇帝心裏清楚,劉宇亮所有的行為都是受到自己的指示去做的,而劉宇亮有個非常好的態度,沒有做過多的辯解,這讓崇禎的內心感到滿意,或許是自尊心作怪,否決了臣僚將劉宇亮下獄殺頭的建議,而是隻是罷免了劉宇亮的職務,轉而任命另一位大臣薛國觀繼任為內閣首輔;
其次第二批要處理的“罪臣文官”就是山東巡撫顏繼祖、保定巡撫張其平和監軍使鄭希詔,其中顏繼祖的罪名是“失陷封藩”,顏繼祖覺得自己非常冤枉,畢竟自己所有的行為都是按照兵部的指示來辦的,但是崇禎皇帝支持楊嗣昌,楊嗣昌又不願意來保他,最後顏繼祖被判決棄市;張其平的罪名是“履職不勤,縱敵肆虐”,判決結果是棄市;鄭希詔可能是因為太囂張了,被都察院至少一半以上的禦史彈劾,他的罪名是“裏通外國,失陷大臣”,被判處斬首示眾!
隻是有關係的高起潛,明明犯了“失陷大臣”“葬送六萬大軍”“掣肘同僚”、“恇怯懼戰”等多項罪名,可是人家打通了各級關係,照樣好好地回到了紫禁城,耐心地等待下一次的重用和任命。
第三批要處理的“玩忽職守的武將”,首當其衝的就是關寧軍大將祖寬,他的罪名是“失陷封藩”,造成德王被俘,將他從東昌府拉到北京天牢,被判處西直門外斬首示眾。說實話,祖寬真的還是有點冤的;
其次是山東總兵官倪寵,罪名是“遷延不進,空餉盈營、逗留擾民”,被判處斬首示眾。活該,實至名歸,確實該殺;
然後就是宣府中軍李重鎮,李重鎮在戰鬥關鍵時刻率先奔逃,導致巨鹿明軍士氣不再,被判處斬首示眾。這一點持保留意見;
另外還有兩人王樸和劉光祚,兩人的罪過也是非常大,但是因為先後有斬級之功,而且兩人都是非常會來事,很多禦史收了人家的錢財,自然不好蹬鼻子上臉,所以他們兩人沒有被具體懲處,隻是受到了兵部申斥;
楊國柱、虎大威和賀人龍雖然都有一定的過錯,但是拚命解救了大明被俘百姓,沒有被追究既往。
以上的判決已定,但是按照大明的刑法規定,具體執行一般都是要等到秋後的,正所謂“秋後問斬”和秋後算賬。
張鹿安通過研究朝廷的決策後就發現了一個顯著的特征,無論是祖寬,還是倪寵和李重鎮,他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實力很弱,部屬幾乎損傷殆盡,幾乎都是光杆司令(倪寵雖然未曾參加對清作戰,但是部下很多被顏繼祖調往德州、臨清州,此後再未歸建,導致倪寵實際可以掌控的人馬非常少),所以他們要死;
而楊國柱、虎大威、賀人龍、王樸和劉光祚,他們的共同點都是,部下均有數千人,尤其都有至少上千名親兵部屬,親兵隊的戰鬥力很不錯,所以他們能活。
朝廷這種兩麵性的做法,隻要是稍微聰明一點的將領,尤其是此時正在勤王軍中的左良玉更是看的清清楚楚,這就變相促進了大明境內各個軍閥的產生。
以上的懲處隻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崇禎皇帝實際一次性下令處死上百名大小官員,那麽多官員的性命,其實就是為濟南府的陷落而買單。
有懲處,自然就有表彰,斬殺敵人比較多的曹變蛟、擊斃馬瞻的賈得武、擊斃張紹禎的金狗子,都受到了一定的表彰和獎勵:其中曹變蛟是加了勳爵、賈得武和金狗子則是各升一級。
至於勤王有功、率領部下斬殺敵國大將、收複濟南、解救百姓的張鹿安,則因為擅自同敵國接觸,沒有任何表揚,反而被勒令將軍權交給副手令狐雲湘,自己返鄉自省。
在崇禎皇帝眼中,忠誠遠比能力更重要。
這個還不算最離譜的,更離譜的是在巨鹿殉國的上至盧象升、下到張可道、張岩、楊陸凱、楚繼雄等將,都沒有受到明確的官方撫恤(注:其中盧象升是在楊嗣昌死後,才獲得了朝廷的追封。);
反而濟南府城守護過程中殉國的巡按宋學朱、左布政使張秉文等文官,得到了朝廷的公開表揚和撫恤。
兩相比較之下,朝廷的撫恤章程和原則壓根就沒有統一標準,自然人心不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