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速戰速決
“劉定孝簡直就是一個蠢貨,不光自己丟腦袋不說,還破壞了主子的計劃!豎子不足與謀!”
王子登明麵上是在罵劉定孝,實際上是在懊悔,他本來就是秘密戰線工作的,講究的是隱蔽在後方,牽引著前方的木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今為了執行主子交代的任務,不得不親自出馬,來指揮這場大規模的暴動,事實證明這種實打實的軍事行動,發動的確實太過於倉促,很多方麵都沒有準備好,明國的地方政府也不是像想象中的那麽孱弱。
還有一點心得體會就是,指揮作戰還真的不是自己所擅長。
王子登此時已經有了把自己給脫離出去的想法,隻是還缺少一個契機。
契機很快就到來了。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牟文綬率領所部人馬通過兩天兩夜的急行軍,趕到了鳳陽城東,緊張休整一日後,次日一早就與不可一世地鄂多展開了正麵的對決。
鄂多所依仗的無非就是真滿勇士和遼東漢人,隻是數量實在稀少,後麵跟著的無論是教眾還是土匪,絕對都是烏合之眾。
所以在兩軍直麵碰撞之後,雖然清軍勇士在鄂多的親自帶領下,給牟家軍帶來了很大困擾,陣亡多名將士,單打獨鬥,幾乎無人能夠摧其鋒。
見慣了老仗的牟文綬,很快做出調整,安排火銃隊開始對敵群當中的活躍分子進行重點照顧,挨個依次射殺,很多時候甚至傷及到自己人也是在所難免的,戰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鄂多驚愕地發現,原本跟在自己身邊進行衝鋒的滿洲同袍們,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大多倒在了地上。
他之所以能夠還能站起,除了運氣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鄂多所站的位置還是比較靠後的,才會幸免於難。
軍中失去了這麽多的骨幹力量,土寇的進攻實力銳減.對於那些未曾經過特別訓練的教眾來說,眼前發生的一切使他們恐懼到骨子裏,什麽天生老母,什麽刀槍不入,此時已經產生不了任何作用了,因為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倒下,濃烈的血腥味不是假的。
經曆過戰爭的人,就會深深的明白士氣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失去了士氣,哪怕人數再多,也不過是為個體的逃亡增添更多的阻礙罷了,所以才會有安慶右營以千餘人兵力,輕鬆擊敗上萬人的土寇這樣的戰例發生。
心氣都不在了,那麽失敗還會遠嗎?
明軍牟家軍所部則開始緩緩地發動反攻,鄂多頓時感覺壓力山大,由於身邊的教眾要麽戰鬥力低下,要麽就是單打獨鬥還行,沒有絲毫的戰術隊形可言。
反觀牟家軍這邊,雖然之前在英霍山區和潛山戰役中損失巨大,但是基本的老底子還是有的,都是一些百戰老兵,雙方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度過了短暫的慌亂以後,牟家軍開始發力,將土寇打的全無還手之力。
鄂多見幾乎沒有任何翻盤希望的情況下,帶領所剩不多的部下,騎馬逃離了戰場。
王子登見到了大敗以後垂頭喪氣的鄂多,再也沒有了任何僥幸心理,他深深的明白,明國絕對不會把這麽重要地理位置的盱眙讓給土寇來長久占領的。他隻想撈到足夠好處後,就用一把火把整座城給燒了。
王子登的預計很準確,張鹿安在接到鳳陽巡撫衙門要求進入盱眙清剿土寇的文書後,牟文綬大勝的塘報也發了過來。
張鹿安頓時不再猶豫,一方麵派人繞路發布指示,命令駐紮於泗州城外的令狐雲湘,率領所能掌握的全部人馬加水營人馬,全力進攻盱眙東北方不遠處的龜山。另一方麵,把俘虜全部交給了劉大鞏去處理,他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開始進攻白塔集。
失去戰心的土寇們,麵對著優勢火器帶來的恐怖心理,已經沒有了任何抵抗的欲望,紛紛向後逃竄,王可就與秦永福拚命嗬斥,除了他們身邊的一些死硬分子揮舞著大刀長矛衝向安慶右營以外,其餘人哪裏還敢進攻?
看著最勇敢的那部分教眾倒在了血泊中,王可就和秦永福心知大事不好,果斷帶著少量嫡係人馬,率先奔逃。為了給追擊的明軍造成障礙,王可就下令將白塔集儲存的糧食物資全部付之一炬。
失去了領袖的教眾,就如同非洲草原上的斑馬開始了他們的遷徙之旅,隻是場麵更加的混亂。
張鹿安遠遠地看到白塔集燃起來的大火,心中大呼可惜,隨之換成了巨大的憎恨:
該死的土寇,竟然敢銷毀糧食物資,簡直就是找死。
張鹿安叫來張華,讓他帶著後衛部立刻直接插入白塔集內,看看能否搶救一些還未燃燒的物資,並且特別叮嚀,距離大火千萬遠一點,不要有不必要的傷亡。
廖自忠則是率領前鋒部繼續追擊著土寇們,越攻進白塔集,見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老弱婦孺、卻是越來越多到處哭喊的年輕女子,很多人受不了壓力,或者被王可就、秦永福等人所蒙騙,以為官軍到來就會發生大規模搶劫、強奸的事件,巨大的心理恐懼之下,很多年輕的女子竟然紛紛懸梁自盡,更多的中青年則是懷抱孩子投入到熊熊大火之中。
這一幕看的張鹿安是終身難忘,內心充滿了對於邪教那種歇斯底裏的憎恨,立刻命令所有人大喊道:
“投降免死!”“投降不殺!”
可是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很多人愣了一下,然後繼續我行我素,很明顯起到的效果並不大,張鹿安無奈之下隻能讓張撿試著去持續大喊,可是張撿所到的地方,更多的孩子哭了起來。
張鹿安這才想起來,那麽一個魁梧的大漢,麵色黢黑的模樣,難免會嚇到別人。
便吩咐身邊長得秀氣的金馬兒和莫約日去執行勸說任務,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很多人還是帶著懷疑的心態和恐懼的眼神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將軍,張鹿安索性把自己的頭盔給取了下來,露出了自己年輕的臉龐,很多老人開始慢慢地不再發抖,按照金馬兒、莫約日等人的安排,慢慢地往外走。
張鹿安安排張撿在白塔集外搭建了一個營地,設立了粥棚,將所有俘虜全部集中於此。
張鹿安眼見著白塔集的戰鬥進行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隻是後續收尾工作,直接招來手下的大將仇有光,吩咐道:
“仇部總,為了速戰速決,你立刻帶領所部人馬去盱眙城!”
“將軍,你確定讓我們三百來號人去進攻擁有超過一萬人防守的城池?”
仇有光第一次對張鹿安的命令提出了質疑。
“沒錯,不過不止你們三百號人,你派人拿著信物去河對岸找到令狐雲湘,讓他出兵盱眙城,你在率領騎兵,在盱眙城的近郊附近大肆出沒,遇到戰機就果斷出擊,遇到強敵就果斷撤退,保持不停歇的騷擾,總之不能吃虧。現在的敵人就如同驚弓之鳥,是絕對沒有堅守之心的。咱們這兩套組合拳下來,由不得他們心理不嘀咕。”
張鹿安把事情分析的很明白。
仇有光聽懂以後,這才行了一個禮,然後去招呼自己的部下們,立刻出發了。
(本章完)
“劉定孝簡直就是一個蠢貨,不光自己丟腦袋不說,還破壞了主子的計劃!豎子不足與謀!”
王子登明麵上是在罵劉定孝,實際上是在懊悔,他本來就是秘密戰線工作的,講究的是隱蔽在後方,牽引著前方的木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如今為了執行主子交代的任務,不得不親自出馬,來指揮這場大規模的暴動,事實證明這種實打實的軍事行動,發動的確實太過於倉促,很多方麵都沒有準備好,明國的地方政府也不是像想象中的那麽孱弱。
還有一點心得體會就是,指揮作戰還真的不是自己所擅長。
王子登此時已經有了把自己給脫離出去的想法,隻是還缺少一個契機。
契機很快就到來了。
崇禎十一年十月十六日
牟文綬率領所部人馬通過兩天兩夜的急行軍,趕到了鳳陽城東,緊張休整一日後,次日一早就與不可一世地鄂多展開了正麵的對決。
鄂多所依仗的無非就是真滿勇士和遼東漢人,隻是數量實在稀少,後麵跟著的無論是教眾還是土匪,絕對都是烏合之眾。
所以在兩軍直麵碰撞之後,雖然清軍勇士在鄂多的親自帶領下,給牟家軍帶來了很大困擾,陣亡多名將士,單打獨鬥,幾乎無人能夠摧其鋒。
見慣了老仗的牟文綬,很快做出調整,安排火銃隊開始對敵群當中的活躍分子進行重點照顧,挨個依次射殺,很多時候甚至傷及到自己人也是在所難免的,戰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鄂多驚愕地發現,原本跟在自己身邊進行衝鋒的滿洲同袍們,早已經不見了蹤影,大多倒在了地上。
他之所以能夠還能站起,除了運氣以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鄂多所站的位置還是比較靠後的,才會幸免於難。
軍中失去了這麽多的骨幹力量,土寇的進攻實力銳減.對於那些未曾經過特別訓練的教眾來說,眼前發生的一切使他們恐懼到骨子裏,什麽天生老母,什麽刀槍不入,此時已經產生不了任何作用了,因為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倒下,濃烈的血腥味不是假的。
經曆過戰爭的人,就會深深的明白士氣是多麽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失去了士氣,哪怕人數再多,也不過是為個體的逃亡增添更多的阻礙罷了,所以才會有安慶右營以千餘人兵力,輕鬆擊敗上萬人的土寇這樣的戰例發生。
心氣都不在了,那麽失敗還會遠嗎?
明軍牟家軍所部則開始緩緩地發動反攻,鄂多頓時感覺壓力山大,由於身邊的教眾要麽戰鬥力低下,要麽就是單打獨鬥還行,沒有絲毫的戰術隊形可言。
反觀牟家軍這邊,雖然之前在英霍山區和潛山戰役中損失巨大,但是基本的老底子還是有的,都是一些百戰老兵,雙方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度過了短暫的慌亂以後,牟家軍開始發力,將土寇打的全無還手之力。
鄂多見幾乎沒有任何翻盤希望的情況下,帶領所剩不多的部下,騎馬逃離了戰場。
王子登見到了大敗以後垂頭喪氣的鄂多,再也沒有了任何僥幸心理,他深深的明白,明國絕對不會把這麽重要地理位置的盱眙讓給土寇來長久占領的。他隻想撈到足夠好處後,就用一把火把整座城給燒了。
王子登的預計很準確,張鹿安在接到鳳陽巡撫衙門要求進入盱眙清剿土寇的文書後,牟文綬大勝的塘報也發了過來。
張鹿安頓時不再猶豫,一方麵派人繞路發布指示,命令駐紮於泗州城外的令狐雲湘,率領所能掌握的全部人馬加水營人馬,全力進攻盱眙東北方不遠處的龜山。另一方麵,把俘虜全部交給了劉大鞏去處理,他帶著自己的本部人馬,開始進攻白塔集。
失去戰心的土寇們,麵對著優勢火器帶來的恐怖心理,已經沒有了任何抵抗的欲望,紛紛向後逃竄,王可就與秦永福拚命嗬斥,除了他們身邊的一些死硬分子揮舞著大刀長矛衝向安慶右營以外,其餘人哪裏還敢進攻?
看著最勇敢的那部分教眾倒在了血泊中,王可就和秦永福心知大事不好,果斷帶著少量嫡係人馬,率先奔逃。為了給追擊的明軍造成障礙,王可就下令將白塔集儲存的糧食物資全部付之一炬。
失去了領袖的教眾,就如同非洲草原上的斑馬開始了他們的遷徙之旅,隻是場麵更加的混亂。
張鹿安遠遠地看到白塔集燃起來的大火,心中大呼可惜,隨之換成了巨大的憎恨:
該死的土寇,竟然敢銷毀糧食物資,簡直就是找死。
張鹿安叫來張華,讓他帶著後衛部立刻直接插入白塔集內,看看能否搶救一些還未燃燒的物資,並且特別叮嚀,距離大火千萬遠一點,不要有不必要的傷亡。
廖自忠則是率領前鋒部繼續追擊著土寇們,越攻進白塔集,見到的卻是越來越多的老弱婦孺、卻是越來越多到處哭喊的年輕女子,很多人受不了壓力,或者被王可就、秦永福等人所蒙騙,以為官軍到來就會發生大規模搶劫、強奸的事件,巨大的心理恐懼之下,很多年輕的女子竟然紛紛懸梁自盡,更多的中青年則是懷抱孩子投入到熊熊大火之中。
這一幕看的張鹿安是終身難忘,內心充滿了對於邪教那種歇斯底裏的憎恨,立刻命令所有人大喊道:
“投降免死!”“投降不殺!”
可是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很多人愣了一下,然後繼續我行我素,很明顯起到的效果並不大,張鹿安無奈之下隻能讓張撿試著去持續大喊,可是張撿所到的地方,更多的孩子哭了起來。
張鹿安這才想起來,那麽一個魁梧的大漢,麵色黢黑的模樣,難免會嚇到別人。
便吩咐身邊長得秀氣的金馬兒和莫約日去執行勸說任務,果然效果好了很多。很多人還是帶著懷疑的心態和恐懼的眼神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將軍,張鹿安索性把自己的頭盔給取了下來,露出了自己年輕的臉龐,很多老人開始慢慢地不再發抖,按照金馬兒、莫約日等人的安排,慢慢地往外走。
張鹿安安排張撿在白塔集外搭建了一個營地,設立了粥棚,將所有俘虜全部集中於此。
張鹿安眼見著白塔集的戰鬥進行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隻是後續收尾工作,直接招來手下的大將仇有光,吩咐道:
“仇部總,為了速戰速決,你立刻帶領所部人馬去盱眙城!”
“將軍,你確定讓我們三百來號人去進攻擁有超過一萬人防守的城池?”
仇有光第一次對張鹿安的命令提出了質疑。
“沒錯,不過不止你們三百號人,你派人拿著信物去河對岸找到令狐雲湘,讓他出兵盱眙城,你在率領騎兵,在盱眙城的近郊附近大肆出沒,遇到戰機就果斷出擊,遇到強敵就果斷撤退,保持不停歇的騷擾,總之不能吃虧。現在的敵人就如同驚弓之鳥,是絕對沒有堅守之心的。咱們這兩套組合拳下來,由不得他們心理不嘀咕。”
張鹿安把事情分析的很明白。
仇有光聽懂以後,這才行了一個禮,然後去招呼自己的部下們,立刻出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