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賀


    “當然有仇,而且是血海深仇!”


    麵對著四周眾人的問詢,說話的是賀國金,話說的是咬牙切齒。


    四麵火光閃爍,大帳內的各位義軍頭領們正在交頭接耳,互相討論著對賀國金該如何處理。


    其中的一個大頭領名喚賀一龍,綽號革裏眼,自打小眼睛就是高度近視,如果想要看清東西,那麽他就要眯起自己的雙眼,好讓眼睛聚光,外人看他,他的眼睛看上去就如同一條線一般。


    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口,可是旁人永遠無法通過賀一龍的眼睛來分析出他的內心想法。


    賀一龍起事很早,是最初的義軍十三家之一,其他頭領之所以沒有表示出要對賀國金進行嚴懲,隻因為打狗還要看主人,賀國金如今正是屬於賀一龍的部下。


    數月前


    賀國金當初在官軍多路圍剿浮山寨的行動中艱難地逃走,獲悉自己的大哥賀國觀被陳於王斬殺,二哥賀國能也在桐城營的圍攻下,在絕望中自殺,之後他就發下誓言,一定要為兩位兄長報仇雪恨。


    賀國金後來帶著少量的部下四處躲藏,在桐柏山中遇到了“老陝強盜”,正在走投無路的賀國金頓時興奮異常,輾轉投靠在陝北的族人賀一龍的麾下。


    賀一龍得知了賀國金的遭遇,當即表示願意幫助賀國金複仇,加上兩人還有互相熟悉的鄉音,顯得格外親切。


    賀國金非常上路子,還拜了賀一龍為義父,賀一龍因此對賀國金非常信任。


    在賀國金的攛掇下,外號“革裏眼”的賀一龍帶領所部從河南來到了大別山區,與老回回馬守應所部合營。


    崇禎十年三月


    正是在賀國金的穿針引線之下,請來本來遠在鄖陽的張獻忠所部,以及早就在英霍山區屯田的老回回馬守應,在幾部流民軍的合作之下,才在酆家店一戰中全殲數千名精銳大明官軍,並導致當初參與圍攻過浮山寨的程龍、潘可大和陳於王等明將悉數殉國,也算是取得了很大的戰果。


    可是賀國金不滿足於此,他記得清楚,造成自己兩個兄長死亡的罪魁禍首還有史可法、還有原來的桐城營……


    而賀國金經過派人偵查,正好發現桐城營已經改為安慶右營,並被派駐潛山縣。賀國金得知安慶右營所部隻有兩千人,而且一半以上都是剛入伍不久的新人,加上潛山城的城牆算不上堅固,城內糧草缺乏,頓時直呼“天助我也”。


    賀國金先後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安排手下精銳潛入潛山縣城,想要尋機刺殺安慶右營的遊擊將軍張鹿安,再從內部擾亂潛山縣,內外夾擊攻破潛山縣。


    隻是他低估了張鹿安身邊的護衛防守力量。


    潛山城內伏擊戰,賀國金手下的精銳力量幾乎損失殆盡,連他本人都差點折在城內,在他親兵的掩護下,率領少數親衛落荒而逃,不得不啟動北城潛伏的暗探,才僥幸從北門逃出了潛山城。


    賀國金的所作所為恰恰也破壞了馬守應的攻城計劃,弄得馬守應非常不高興,按照馬守應的計劃,原本的攻城計劃將會大大減少所部人馬的損傷,可是如今內應被破壞,大軍被迫提前發動,攻城難度大增。


    馬守應的心裏是想要嚴懲賀國金。


    隻是義軍聯軍中的重要勢力,革裏眼賀一龍一直在幫著賀國金說話,讓賀國金把他的經曆在眾多流寇頭領的麵前述說了一遍,對於一生都是重情重義的馬守應的觸動很大,聽完賀國金的聲淚俱下的控訴,馬守應的氣已經消了一大半,大營內的其他頭領也紛紛幫忙求情:


    “賀老三,你放心,在咱們陝北,一筆寫不出兩個‘賀’字,咱老賀也支持你!”


    說話的人是左金王賀錦。


    “賀老三做的對,有仇不報非君子,咱們當初出來造反為的是啥?提著腦袋幹又是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快意恩仇,與這破落腐朽的大明朝廷對抗到底?老子全力支持他!”


    同為義軍首領的九條龍張一飛補充說道。


    “賀老三,你給老子站起來說話,不就是損失了四十來個親兵麽?用得著這麽哭哭啼啼的麽?老子補給你!”革裏眼賀一龍補充說道。


    “就是,不就是區區兩千餘的官軍嗎?老子視同土雞瓦狗,不要內應咱們也能把城給攻下來。”


    治世王劉希堯說道。


    治世王劉希堯,原來為改世王許可變的部下哨總,許可變所部在潼關被孫傳庭擊潰後,許可變率領少量人馬逃往河南西部山區,被衝散的劉希堯則冒用“改世王”的旗號到處流竄,直到來到英霍山區才逐漸落腳,擁眾兩萬(包含家屬),劉希堯才取消改世王的大旗,自封為“治世王”,囂張於一時。


    “事已至此,再追究賀國金的責任已經沒有意義,我等還是應該更多的思考如何才能盡快全殲潛山之敵,或者殲滅來援的官軍。誰都知道潛山城內沒有多少油水,最關鍵的還是安慶府城。”


    爭世王藺養成說道。


    藺養成與劉希堯的經曆相似,都屬於新近發跡起來的青年才俊,原為亂世王郭應聘的部下,郭應聘曾經跟隨高迎祥轉戰江淮,後隨高迎祥又想進入陝西境,被孫傳承擊敗後,高迎祥被俘,郭應聘率部逃出官軍的包圍圈,輾轉到山西一帶進行遊擊作戰。隻是郭應聘缺乏一定的戰略目標,整日裏在山西蘆芽山一帶到處遊蕩,令身為部下的藺養成頗為不滿。


    藺養成一向自詡為先趙名相藺相如的後裔,隻是後來趙國被滅,藺家被秦軍俘虜後帶回秦國,並逐漸遷往延安府一帶定居,他有著自己內心的驕傲,畢竟“祖上曾經闊過”,自小就“略通五經”,長大後為了生活才投身邊軍,後來戰敗被俘,他索性直接徹底投入到“造反”--這件在當時看來非常有前途的事業上來。


    藺養成與郭應聘鬧掰後,帶領部下從佳縣跨過黃河,突入陝西,回到延安府老家發展,隻是無論是洪承疇也好,孫傳庭也罷,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在甘泉驛之戰中,藺養成被賀人龍擊敗。


    慘敗過後的藺養成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轉而帶著數百名親兵攜帶著少量親屬,向北向西進入草原幹了一陣馬匪,由於天氣幹旱,草原受到的影響更大,生存非常艱難,無奈之下,藺養成帶著部下進行了千裏跋涉,繞道陝西大西北走了一大圈,最終在鄖陽山中暫時投入到張獻忠的麾下,取得初步落腳之地,後隨著張獻忠往東來到了大別山區。


    張獻忠在桐城和浮山腳下受到重大損失後,麵對著四麵八方趕來的大明官軍,他不願意效仿老回回馬守應一樣,在山中吃苦,選擇了向西流竄。


    藺養成有妻兒老母,當時正好輪到妻子臨盆,不方便長途行軍轉移,家眷本身也不願意繼續流離失所,藺養成便脫離了張獻忠,選擇與老回回馬守應合營,落腳於大別山中的司空山(太湖縣境內),擁眾八萬餘人。


    同馬守應一樣,藺養成也是組織部下在山間平地上進行屯田,對於山民也隻是收取薄賦,對過往行商也沒有采取直接搶掠的辦法,收取商稅後都是予以放行,因此深得人心,逐步在太湖縣北境山區紮根。


    馬守應對於自己的鄰居爭世王藺養成的意見是極其看中的,藺養成的根據地在馬守應的西北,正好掩護住馬守應的側翼,也是同為邊軍出身,作戰也是有勇有謀,值得信賴。


    “那麽爭世王認為我等應該如何去做?”馬守應詢問道。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