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無力回天


    皇太極接到鼇拜的報告後,震驚到差點跌倒,旁邊的漢臣狗腿子範文程和鮑承先趕緊上前扶住他,才不至於讓皇太極出醜。


    皇太極很快又恢複了鎮定,但是眼瞼下的淚痕說明,他還是很在乎自己這位年長很多的姐夫。


    一直以來,揚古利對於皇太極都是非常擁護的,兩人之間更像是亦師亦友的關係,雖說古時“死者年過六十不為夭”,但是親耳聽到揚古利的死訊仍然令皇太極感慨萬千,隨即就火冒三丈,下令揚古利的從弟(堂弟)舒穆祿.譚泰抽身出來,率領五百東海女真瓦爾喀精銳,立刻前往光教山,主持殲滅明、朝聯軍的任務。


    舒穆祿.譚泰此時正值44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他的堂伯郎柱(揚古利之父)死的早,揚古利在舒穆祿家族中繼承了家主的位置,由於年齡相差很大(譚泰比揚古利小22歲),譚泰幾乎是將揚古利當作長輩一般尊敬。


    揚古利對舒穆祿一族人的教育和發展非常重視,多有提攜,他的三弟納木泰也是驍勇善戰,但是若論及文武雙全,譚泰是舒穆祿家族的佼佼者,一直是被揚古利當作下任家主來培養的。


    譚泰聽聞揚古利的陣亡是怒發衝冠,收到皇太極的命令後,二話沒說就帶著部下飛速趕往光教山。


    瓦爾喀部的規矩,有仇報仇,有怨報怨,手刃仇人的人才會贏得族人的尊重,這是他們的傳統,當年的揚古利最開始也是憑借著手刃殺父仇人的行為,而贏得全族的衷心擁護。


    當然他想打,也得有人奉陪才行。


    張華向桐城營營部報告了戰鬥情況後,所有人都覺得情況有變;


    不久派出去執行偵查任務的馬國勇返回營部,報告清軍營中幾乎全營痛哭失聲,令眾人更加疑惑;


    正巧金狗子帶著隨從十人完好無損地返回了營部,向張鹿安詳細說明了經過,張鹿安是見過揚古利的,兩人還有過對視,雖然距離遠,但是大體輪廓還是清楚的。通過金狗子的描述,張鹿安立刻就斷定,他們是打中了揚古利,甚至覺得清軍痛哭的原因,很大可能是因為揚古利死了。


    賈名傑繼續分析道:如此一來,清軍在天亮前發動的一輪猛攻,更像是一種狂怒後的自殺式攻擊,正好可以印證揚古利的死亡,後來的陸續撤退,很可能就是清軍在醞釀更大的軍事行動。


    事不宜遲,明、朝聯軍必須盡快撤離。


    事實已經充分地證明,以明、朝聯軍此時如此孱弱的兵力,對於南漢山城的救援,絕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


    如果沒有新的明朝大軍的的到來,南漢山城隻會很快就會陷落,可是明眼人都看出來,指望陳洪範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所以朝鮮淪陷的結局早已注定。


    想清楚這些邏輯以後,張鹿安決定違背上峰命令,暫時先退往江華島看看情況再說,到時候再派人去京師打點一番,看看能否調回內地。


    於是張鹿安下令讓廖自忠率領所部殿後,明、朝聯軍相繼開始向西行軍,鼇拜發現明軍動向後,派人在路上輪番騷擾,並且親自率兵攻打殿後的廖自忠所部人馬。


    但是因為清軍的策略未定,還在等待上級命令,主將的陣亡又非常影響士氣,未能全力進攻,雙方就這樣打打停停,到當日傍晚太陽西下之際,明、朝聯軍已經行進到安山縣。


    原本就在安山縣西碼頭的驍騎部在部總仇有光的帶領下,對一直跟著的鼇拜所部發動反突擊,暫時打退了鼇拜的進攻,將廖自忠所部的殘餘人馬接應到碼頭的位置。


    因為情況緊急,張鹿安讓樸太成宣布了金俊龍已經陣亡的消息,當眾詢問剩餘的千餘人朝鮮義軍的去留,結果朝鮮義軍哭成一片,有一半的人在一個金姓偏將的帶領下,決定帶著金俊龍的遺體,返回老家全羅道安葬。


    張鹿安也不強求,給他們支援了部分糧草,然後告知他們從陸路回家肯定會受到清軍的追擊,到時候定會寡不敵眾,建議他們先上船一起走。朝鮮義軍在樸太成的勸說下,最終同意了。


    情知安山小城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情況下,張鹿安讓張華組織人力將安山縣能用的物資全部帶走,不能用的全部燒掉,堅決不能留下資敵,然後明、朝聯軍在大火的掩護下再次成功撤離。


    桐城營由於脫離的及時,待譚泰前往光教山履職的時候,發現明、朝聯軍已經離開,接到譚泰命令全力突擊的鼇拜,也隻能遠遠地看著遠去的船帆,而恨得咬牙切齒。


    譚泰不得不將具體情況報告給了皇太極,皇太極也是無可奈何。


    此時由於長時間的水土不服和朝鮮特有的異種天花病毒等原因,令清軍營中也開始出現少量的天花疫情,皇太極雖然下令對確診的天花患者實行了“人道毀滅”,但是架不過軍營內的人心惶惶。


    皇太極開始等不起了,但是表麵仍然強裝鎮定,在範文程的建議下,皇太極做出了四項命令:


    第一,命令英俄爾岱和馬福塔加強對南漢山城內的朝鮮國王李倧的政治恫嚇,迫使其盡快投降;


    第二,命令多爾袞所部立刻發動對江華島的進攻(原有的曆史中,多爾袞是正月二十二才發動江華島之戰的,由於桐城營的出現,使得皇太極不得不防備明軍可能的支援行動,因此將進攻江華島的行動時間提前,以防夜長夢多。);


    第三,命令勞薩主持後方軍事活動,疏通朝鮮王京到清國鎮江城的道路,為大軍的後撤開始做準備;


    第四,為了銘記揚古利的戰功,皇太極下詔將揚古利賜葬福陵之側,同時追封他為武勳王,命令譚泰立刻率領揚古利在軍中的親屬們,其二弟楞格裏、三弟納木泰、四弟譚布、堂弟巴雅爾圖以及兩個族侄伊爾德和喀爾濟赫等全部從軍中撤離,組建千餘甲士組成的送葬隊伍,一起扶棺北返,命令位於盛京城的濟爾哈朗提前準備儀式活動,將揚古利好生風光大葬。


    舒穆祿.揚古利是目前為止滿清陣亡的最高將領,皇太極可以說給予了揚古利極大的尊榮。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