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收降廖自忠
桐城營在桐城知縣陳爾銘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東起白梅、西達菜子湖、北到石婆莊、南到官埠橋,之間大麵積的土地。
張鹿安代表桐城營與桐城縣衙簽訂了墾荒文書,三年後開始起課繳稅,桐城營的招兵事宜和屯田事宜全部自行處理。
這樣的權限就不可謂不大了。
擁有了這麽大一塊土地,如今正值盛夏,無論是水稻還是麥子都來不及了,隻能抓緊時間開墾出土地,先種植一季紅薯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加上桐城營的夥食,要滿足將近三千人的口糧,得抓緊購進糧食。
所以張鹿安於崇禎九年六月十五日帶著原本留在桐城縣城的劉體仁帶領的後勤隊一起回到浮山寨後,第一時間就召開了一次全體文武會議。
張鹿安在會議上,把最緊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羅列和部署工作:
第一關於行政問題,讓劉體仁負責總責,要第一時間解決兩千俘虜們的生存問題,進行分屯別居的安排工作,按照土地麵積的大小,分為20屯,分別選出屯長進行管理,王朝和倪本彝佐之;讓身在安慶城的張孝吳和劉佐臨負責購買糧草,然後分批運往浮山寨;
第二是關於軍事問題,對傷者進行救治、對亡者的家屬進行撫恤,由劉壯國負責執行;另外進行招兵買馬工作,需要購買三百匹的戰馬和招募320名新兵。關於新兵征集地問題,張鹿安經過與陳爾銘進行溝通,得知大別山山民比較彪悍,擅長射箭和山地戰。張鹿安就讓安拉木負責招兵事宜,並讓原本就是大別山山裏人的金大牛負責協助;
第三關於浮山寨的鞏固和立足問題,這是占據了張鹿安最大精力的工作,首先讓盛長翔組織部分精壯的俘虜在農時以後,開始利用原有的浮山寨的寨牆,進行重新修築和加固,並且將寨牆擴大到整個浮山寨全境,建立一定數量的墩堡輔助防守;
其次派人聯係許由、陳新天和南京的張富,讓他們派遣精幹的力量前來下樅陽或者是安慶,選址開設新的分部;
第四點鑒於浮山寨的水運和防守任務,張鹿安給自己遠在正陽關的父親張可道去信,要求調遣孟大江一哨水營來浮山聽命。
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千頭萬緒,剛剛開始理順,張鹿安本來還打算拿下浮山寨後,就過江去看看自己的親姐姐一家的,可是由於文官太少,很多事情都得自己親自檢查,導致每天忙的是幾乎腳不離地。
張鹿安將浮山寨的文昌閣建立為新的營部,經過三天簡單的整修,張鹿安終於坐在了營部的藤椅上。
剛想閉目休息一下,突然金馬兒從外麵進來稟報:馬國勇回來了。
張鹿安拍拍自己的腦袋,這才想起來之前安排馬國勇去執行任務,隻是根據事情的發展脈絡,好像計謀看上去並沒有取得實效。
過了一會,馬國勇帶著三個蒙麵人走進了大帳,馬國勇行軍禮拜見以後,三個人在旁邊卻沒有其他動作。
馬國勇向張鹿安示意屏退其他人,張鹿安遂讓金馬兒帶親兵守在屋外,嚴禁任何人靠近。
馬國勇於是讓三人摘下了麵紗,是三個陌生人麵孔,他向張鹿安介紹道:
“都司大人,這位就是廖自忠廖將軍,旁邊是廖將軍的隨從廖東和廖廣德。廖將軍熟悉水戰,驍勇善戰,關鍵是軍紀嚴明,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前段時間陷身寇營,實屬無奈之舉,在以掠奪成性的流寇營中尤其難能可貴……”
張鹿安不待馬國勇說完,立刻就欣喜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著廖自忠等人走了過去。
丘無極擔心張鹿安的安危,也迅速跟在一旁。
張鹿安走近廖自忠,握起廖自忠的雙手,那是一雙布滿了老繭的粗糙大手,簡直有點咯人的感覺,張鹿安不以為意,開心地說道:
“廖將軍來了,廖將軍的威名,張某久仰已久啊!”
“張都司言重了,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僥幸之事不可以依為常例。廖某想不到張都司竟然會如此年輕,廖某如今年已中年,卻淪為階下囚,是半分比不上。”
“廖將軍言重了,廖將軍以新募之師,擊潰官軍正規操江兵,確實有大才,今日相見真的是非常開心。馬兒,快讓張撿安排擺宴,本都司要為廖將軍接風洗塵。”
“張都司萬萬不可如此,我們幾個人算是朝廷要犯,不能太過張揚。張都司能夠給我等一個活命的機會,我等就會感激不盡了。”
張鹿安嘴裏說著不會介意,但是還是派親兵告知張撿,將宴席就設在主帳內,禁止閑雜人等靠近。
廖自忠說的話是有道理的,張鹿安一時半會對於廖自忠三人的去處還沒有想好,反正肯定是不能安置在安慶這邊了,人多眼雜,有嘴說不清。
正陽關那邊的水營是該添些沙子了,可是就怕沙子被孟家同化掉,想來還是隻能將廖自忠、廖東等三人安置在北隍城島了,等到時機合適就將三人給送過去。
酒飽飯飽之後,張鹿安不能說完全收住了廖自忠三人的心,但是最起碼確定了上下關係。張鹿安明確會想辦法保證三人的安全,三人明確表示願意效忠。
為了盡可能封鎖消息,張鹿安將廖自忠三人暫時安排在陰六麾下為兵。
廖自忠帶著廖東和廖廣德於是跟著陰六去往了火器哨,半路上,廖東小聲地說道:
“大哥,我怎麽感覺那個馬參軍長得很像一開始來給咱們送糧食的那個人,就是他跟我說跟你說好了,陷害咱們,然後讓賀國金那個王八蛋誤會了咱們……”
“住嘴!”廖自忠立刻打斷了廖東說話,輕聲嗬斥道:
“現在說這些還有意義嗎?你是活的不耐煩了嗎?咱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既來之則安之吧,別想那麽多沒用的。”
“大哥,我倒是覺得這桐城營看上去還不錯,最起碼軍紀還不錯,也許真的是一處好地方也說不準,咱們如果真的能夠當官軍,肯定比當賊好多了,當官軍就算是死了,也算是能夠光宗耀祖。”廖廣德說道。
“但願這裏不會像順天王那般……”廖自忠喃喃自語,眼光看向了西南方向,仿佛能夠透過萬千山巒,可以看清安慶城頭一樣----那裏掛著順天王賀國觀的人頭。
(本章完)
桐城營在桐城知縣陳爾銘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了東起白梅、西達菜子湖、北到石婆莊、南到官埠橋,之間大麵積的土地。
張鹿安代表桐城營與桐城縣衙簽訂了墾荒文書,三年後開始起課繳稅,桐城營的招兵事宜和屯田事宜全部自行處理。
這樣的權限就不可謂不大了。
擁有了這麽大一塊土地,如今正值盛夏,無論是水稻還是麥子都來不及了,隻能抓緊時間開墾出土地,先種植一季紅薯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加上桐城營的夥食,要滿足將近三千人的口糧,得抓緊購進糧食。
所以張鹿安於崇禎九年六月十五日帶著原本留在桐城縣城的劉體仁帶領的後勤隊一起回到浮山寨後,第一時間就召開了一次全體文武會議。
張鹿安在會議上,把最緊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進行羅列和部署工作:
第一關於行政問題,讓劉體仁負責總責,要第一時間解決兩千俘虜們的生存問題,進行分屯別居的安排工作,按照土地麵積的大小,分為20屯,分別選出屯長進行管理,王朝和倪本彝佐之;讓身在安慶城的張孝吳和劉佐臨負責購買糧草,然後分批運往浮山寨;
第二是關於軍事問題,對傷者進行救治、對亡者的家屬進行撫恤,由劉壯國負責執行;另外進行招兵買馬工作,需要購買三百匹的戰馬和招募320名新兵。關於新兵征集地問題,張鹿安經過與陳爾銘進行溝通,得知大別山山民比較彪悍,擅長射箭和山地戰。張鹿安就讓安拉木負責招兵事宜,並讓原本就是大別山山裏人的金大牛負責協助;
第三關於浮山寨的鞏固和立足問題,這是占據了張鹿安最大精力的工作,首先讓盛長翔組織部分精壯的俘虜在農時以後,開始利用原有的浮山寨的寨牆,進行重新修築和加固,並且將寨牆擴大到整個浮山寨全境,建立一定數量的墩堡輔助防守;
其次派人聯係許由、陳新天和南京的張富,讓他們派遣精幹的力量前來下樅陽或者是安慶,選址開設新的分部;
第四點鑒於浮山寨的水運和防守任務,張鹿安給自己遠在正陽關的父親張可道去信,要求調遣孟大江一哨水營來浮山聽命。
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千頭萬緒,剛剛開始理順,張鹿安本來還打算拿下浮山寨後,就過江去看看自己的親姐姐一家的,可是由於文官太少,很多事情都得自己親自檢查,導致每天忙的是幾乎腳不離地。
張鹿安將浮山寨的文昌閣建立為新的營部,經過三天簡單的整修,張鹿安終於坐在了營部的藤椅上。
剛想閉目休息一下,突然金馬兒從外麵進來稟報:馬國勇回來了。
張鹿安拍拍自己的腦袋,這才想起來之前安排馬國勇去執行任務,隻是根據事情的發展脈絡,好像計謀看上去並沒有取得實效。
過了一會,馬國勇帶著三個蒙麵人走進了大帳,馬國勇行軍禮拜見以後,三個人在旁邊卻沒有其他動作。
馬國勇向張鹿安示意屏退其他人,張鹿安遂讓金馬兒帶親兵守在屋外,嚴禁任何人靠近。
馬國勇於是讓三人摘下了麵紗,是三個陌生人麵孔,他向張鹿安介紹道:
“都司大人,這位就是廖自忠廖將軍,旁邊是廖將軍的隨從廖東和廖廣德。廖將軍熟悉水戰,驍勇善戰,關鍵是軍紀嚴明,對百姓也是秋毫無犯。前段時間陷身寇營,實屬無奈之舉,在以掠奪成性的流寇營中尤其難能可貴……”
張鹿安不待馬國勇說完,立刻就欣喜地從座位上站了起來,朝著廖自忠等人走了過去。
丘無極擔心張鹿安的安危,也迅速跟在一旁。
張鹿安走近廖自忠,握起廖自忠的雙手,那是一雙布滿了老繭的粗糙大手,簡直有點咯人的感覺,張鹿安不以為意,開心地說道:
“廖將軍來了,廖將軍的威名,張某久仰已久啊!”
“張都司言重了,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僥幸之事不可以依為常例。廖某想不到張都司竟然會如此年輕,廖某如今年已中年,卻淪為階下囚,是半分比不上。”
“廖將軍言重了,廖將軍以新募之師,擊潰官軍正規操江兵,確實有大才,今日相見真的是非常開心。馬兒,快讓張撿安排擺宴,本都司要為廖將軍接風洗塵。”
“張都司萬萬不可如此,我們幾個人算是朝廷要犯,不能太過張揚。張都司能夠給我等一個活命的機會,我等就會感激不盡了。”
張鹿安嘴裏說著不會介意,但是還是派親兵告知張撿,將宴席就設在主帳內,禁止閑雜人等靠近。
廖自忠說的話是有道理的,張鹿安一時半會對於廖自忠三人的去處還沒有想好,反正肯定是不能安置在安慶這邊了,人多眼雜,有嘴說不清。
正陽關那邊的水營是該添些沙子了,可是就怕沙子被孟家同化掉,想來還是隻能將廖自忠、廖東等三人安置在北隍城島了,等到時機合適就將三人給送過去。
酒飽飯飽之後,張鹿安不能說完全收住了廖自忠三人的心,但是最起碼確定了上下關係。張鹿安明確會想辦法保證三人的安全,三人明確表示願意效忠。
為了盡可能封鎖消息,張鹿安將廖自忠三人暫時安排在陰六麾下為兵。
廖自忠帶著廖東和廖廣德於是跟著陰六去往了火器哨,半路上,廖東小聲地說道:
“大哥,我怎麽感覺那個馬參軍長得很像一開始來給咱們送糧食的那個人,就是他跟我說跟你說好了,陷害咱們,然後讓賀國金那個王八蛋誤會了咱們……”
“住嘴!”廖自忠立刻打斷了廖東說話,輕聲嗬斥道:
“現在說這些還有意義嗎?你是活的不耐煩了嗎?咱們好不容易逃了出來,既來之則安之吧,別想那麽多沒用的。”
“大哥,我倒是覺得這桐城營看上去還不錯,最起碼軍紀還不錯,也許真的是一處好地方也說不準,咱們如果真的能夠當官軍,肯定比當賊好多了,當官軍就算是死了,也算是能夠光宗耀祖。”廖廣德說道。
“但願這裏不會像順天王那般……”廖自忠喃喃自語,眼光看向了西南方向,仿佛能夠透過萬千山巒,可以看清安慶城頭一樣----那裏掛著順天王賀國觀的人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