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決策分兵


    正陽關的勝利,令梅山營上下歡欣鼓舞。


    因為增加了很多的俘虜,火頭軍的負責人陳新雲在正陽關城內搭建了十幾口大鍋,然後派人滿戰場的找尋死亡的馬騾驢子牲口,為將士們提供肉食。


    張可道已經下令由張鹿安協助陳利昭負責戰損和殺敵以及繳獲統計,這可把兩人給忙壞了。


    事務性的工作太多,真的是令人很煩惱的一件事。


    張可道正在和陳新薄等人談話,經過兩個時辰的緊張統計,各隊的戰損和殺敵繳獲被整理出來。


    正陽關內的建築還沒有被破壞,張可道在正陽關的原巡檢司大廳設立營部,張可道端坐於大廳上方,下麵坐著大小負責人。


    “梅山營初戰,突襲正陽關,出敵不意,攻其不備,戰果還是喜人的,但是也應該看到很多地方組織是非常混亂的,各部要做好總結工作,戰後都要上報一份總結文書,上報上來。”張可道開口說道。


    “遵令。”眾人齊聲說道。


    “利昭,把梅山營戰損說一下。”


    “是。正陽關之戰,我軍總共受傷30人,陣亡15人,其中前鋒哨受傷15人,陣亡12人;中軍哨受傷1人;後衛哨受傷4人,陣亡3人;水營受傷9人;後勤因騾馬驚擾墜地受傷1人,炮隊無人傷亡。以上所說的受傷,都是比較重的傷勢,短期內暫時無法參與戰鬥。眼下僅有江大山一個大夫,明顯忙不過來,還需要加以處理。受傷的30人不便於移動,還請守備大人安排。陣亡者的撫恤工作,可以暫時不做,但是備棺槨還是就地火化取骨灰送其家,還得商議處理。”陳利昭朗聲說完。


    張可道點點頭,陳利昭坐下來。


    “鹿安,你把戰果和繳獲公布一下。”


    “是。突襲正陽關,我梅山營共斬殺賊首九紋龍以下110人,其中前鋒哨斬殺90人,剩下的為其他各部斬殺,具體再議;


    全營總共俘獲920人,其中僅有20人願意領資回鄉,剩下的900人的家眷多在賊寇手中,願意跟隨我們解救家眷;


    此役繳獲戰馬40匹,騾、馱馬共計130匹,驢子30頭,鳥銃20杆,鎧甲一副,棉甲30副,火藥30桶,另有刀槍棍棒長矛紅纓槍不可計數;


    俘獲米糠、雜糧共計五千石,草料一千斛,豆料一百二十石。


    這次投誠的人很多,建議重新調整一下編製。還有就是那麽多的俘虜在,咱們要有解決辦法。這些戰功戰報建議暫時不要上報,待咱們攻下壽州城後再說,保持一點對敵的神秘感。”


    眾人於是開始了討論,氣氛熱烈。然後就是火頭軍把各種食物給端了上來,張華巡視哨位後返回,又把張鹿聲給叫了回來,大家群策群力,商量著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你一言我一語的令人頭大,張鹿安深知,軍隊中有時候一言堂是必須的,後世的偉大領袖曾經說道,行政應該民主集中製,但是指揮打仗不行,指揮打仗要有高度的主觀能動性,隻能一小部分人乾綱獨斷才行。


    眾人討論了兩個時辰,最終商量出一個結果:那就是擴大梅山營規模,然後分兵駐紮正陽關,以正陽關為基地,另組建精銳東進。


    接著最忙的就是陳利昭和張鹿安了,由於四表哥容令彬曾經在縣城商號當賬房學徒,張鹿安就把他給安排進了後勤隊伍,會算賬的人現在是稀缺資源。


    張可道安排眾人去睡,他帶人巡視一遍關城。


    陳利昭和張鹿安的大帳則是燭光通明,經過大半宿的忙碌,在第二天清晨時分,終於把方案擬定好:


    一、 從俘虜中挑選精壯補充進梅山營,將梅山營陸營編製滿員500人,編製為三個戰兵哨、一個炮兵隊、一個火器隊和後勤隊;水營整編,升孟大海為水營哨官,揀選其中的精銳100人、兩艘沙船、兩艘漕船和快蟹快艇,繼續隨隊出征。


    二、 趁著現如今官府陷入癱瘓之際,成立正陽關留守司,以陳新薄為留守司把總(注),統管後方留守一切大權。


    1、有感於將士們戰鬥經驗不足,特調霍丘舊營的張鹿遠前來正陽關主持作訓工作,將俘虜們進行整編訓練。為了張鹿遠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特將正陽關戰鬥中表現良好的原黑衣劍士張發、張文、張雙和張貴選為軍訓標兵,讓他們留在正陽關協助張鹿遠進行軍訓工作;


    2、鑒於正陽關的城防設施完整,把張母容氏、張美、張麗和陳新薄的家人遷到正陽關居住。其他軍官如果有想法,也可以提申請;


    3、任命在正陽關養傷的容之光為屯田使,將善於農事工作的容令彩任命為屯田副使,主持實際工作。因為戰亂原因,霍丘城北和壽州西部幾乎都是無主之地,讓容令彩把一部分年老俘虜給組織起來,組成屯田兵,將霍丘北方、壽州西方的荒地全部開墾出來。夏收時即可為梅山營提供糧食。


    4、恢複正陽關的打鐵作坊,由新投靠的潘大負責,從俘虜中挑選人員協助;


    5、將此戰表現優異、積極性很高的孟大石升為水營總旗官,帶著一艘漕船和十艘漁船留守正陽關,兵額一百人。將陳利國升為陸營總旗官,率領55名見過血的老兵留守正陽關。兩人均受陳新薄節製。


    6、傷殘陣亡人員撫恤工作要做好,陣亡者一律就地火化,派人帶回送交親屬,將撫恤金及時發送到位。


    三、人員編製改革:


    1、前鋒哨哨官仍然為張鹿聲,提拔表現優異的孟大河、張全二人為總旗官,隸屬張鹿聲之下,人員補充完整;


    2、中軍哨官張華不變,同時兼任火器司、兵器司、炮兵隊和火器隊,目前全營的火器不多,張華還能忙得過來;


    3、陳新薄留下的空檔由陳利昭接任,陳利昭由後勤長史改任後衛哨哨官。


    4、其他人員變動如下:張鹿安繼任後勤隊主官長史,兼任組織司司務,財務司由容令彬繼任;醫務司司務確定為江大山,並為其從俘虜中配備四名學徒;獸醫司司務確定為左忠禹,同時兼任偵查司副司務;張全調任戰兵後留下的空缺,服飾司司務一職由甲鞍司司務陳利民暫時兼任。


    5、梅山營陸營編製500人,其中三個哨345人,炮兵隊31人,火器隊20人,後勤隊人數增加到104人。後勤隊增加的人數中,全部進入保衛司和偵查司中,增加兩司的力量。


    方案公布後,幾家歡喜幾家愁,陳新薄的意見尤其大,畢竟那麽多年與張可道榮辱與共,現在突然讓他單獨回去,心裏始終接受不了。


    最後還是張可道出麵,耐心解釋了後方的重要性,這次進兵攜帶的糧草隻準備帶十天,將大部分糧草都留在正陽關。那麽保證後路的暢通,以及新兵的訓練就變得尤其重要。


    另外還有就是傷殘士兵的安排和陣亡士兵家屬的撫恤工作安排非得一個經曆豐富,且能夠鎮得住場的人來負責。


    目前實在沒有其他人能夠勝任,隻能由陳新薄來做。


    陳新薄最後隻得同意。


    注:把總為派遣官,並非固定實設官。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白衣天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石源中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石源中生並收藏明末之白衣天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