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再續前言
招遠縣後衙。
李九成已經起身來回踱步,突然停下轉頭說道:李養性,說來說去,東西呢?人呢?還不是沒抓住?你說的安排呢!
李養性:啟稟都元帥,當時我們的人馬還太少,敵人太過於凶悍。雖然沒有把敵人趕盡殺絕,但是在廝殺中,屬下從張可大的堂弟的身上繳獲了這個。說罷,拿出了一柄短刀和一幅“藏寶圖”雙手遞給了李九成。
李九成趕緊接過來觀察起來,孔有德也忍不住湊過來看看。
李九成仔細端詳著寶刀,刀鞘非常不起眼,裏鞘是牛皮材質,外鞘是揚子鱷魚皮材質,外身裹滿了密密麻麻的蛇皮線和金絲線。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裝飾物。刀柄還算貴重,用的是海南黃花梨,並無特別雕刻,隻是柄身的紋路一圈一圈非常緊密。
李九成緩緩抽出了寶刀,寶刀刀刃鋒利,寒光顯現,刀身靠近刀背處,刻著兩個字。
孔有德不禁念出來:什麽高?
與“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孔有德不同,李九成好歹有點文化,要不然當初孫元化也不可能讓他帶著巨資去買馬。李九成讀過幾個月的私塾。自然認出了那兩個字是——“莫高”。
李養性趕緊給孔有德解釋一下,“莫高在梵文裏的意思應該是解脫,這是佛經用語,屬下也不清楚是否有別的深意。”
李九成揪起李養性的頭發,把李養性嚇了一大跳,不知道生性殘忍的李九成要拿自己怎麽樣。孔有德也有點不知所以,顯得有些慌張。
結果李九成隻是把李養性的頭發往刀刃上輕輕一吹,毛發頃刻即斷。孔有德和李養性看的眼睛都直了。
孔有德心中多少有些埋怨,李養性為何不先給自己,習武之人對於精良武器總是青睞有加。
“好刀,果然吹毛斷發,真有削鐵如泥之感。”說罷看了一眼孔有德,把莫高刀裝進了刀鞘。順手把刀遞給了孔有德,“有德,看的出來你很喜歡,這把莫高寶刀你就先拿著吧”。
孔有德頓時感覺驚喜莫名:這怎麽好意思,有德怎麽能奪都元帥所愛。
李九成大大咧咧:跟我還客氣什麽?你我同生共死,早已親如兄弟。我們是要一起打天下的,我何惜一把寶刀?
李九成其實很忌諱這個年僅三十歲的精壯漢子,孔有德的勇猛那是在東江時期就出了名的。兩人的關係非常微妙,李九成的都元帥是在登州城破後,三十歲的孔有德和年僅二十八歲的耿仲明聯合推薦,他才坐上都元帥的位置。在此之前,他在孔李叛軍中位列第二位。
孔有德趕緊作揖鳴謝:多謝都元帥割愛,有德願附都元帥驥尾,同生共死,打出一片天下來。
李九成哈哈大笑:好,好!李養性,把那個藏寶圖拿出來吧。
李養性將“藏寶圖”輕輕展開,這副帙卷已經呈現銅黃色,很多地方還有點破損,很明顯時間比較久了,外層反而用一層絲絹緊貼著。
隻見上麵標題寫的是:東海航行圖。
落款為:大明洪武二十二年航海侯赫製。
李九成頓時大怒:這就是一張航海圖而已,哪裏是什麽藏寶圖?
李養性更是一時大囧,他自己親眼看見東西從對方身上掉下來,他立刻殺退敵人,把東西撿起來,根本未曾仔細查看。加上福山已經有大明官軍的探馬在不停的遊弋,李養性不敢過於孤軍深入,就追到福山外圍,停止了追趕,帶人返回,快馬加鞭前來報告了。
孔有德趕緊圓了一下:即使這不是藏寶圖,也跟先前所掌握的情報對上了,養性還是有功的。而且我看下這張航海圖,在台灣島北部確實標注有幾個點,是很奇怪。
李九成;哼,李養性,我來問你,另外兩份所謂的藏寶圖在哪裏?你有什麽辦法能夠奪過來?你的安排呢?
李養性回答:屬下猜想應該還在張家人的身上,聞香教的李宏義已經率人追過去了。
“聞香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終究跟咱們不是一路人,不可信。”
李養性點頭道:要不咱們拿張可大夫婦的遺體來要挾對方交出藏寶圖?
孔有德趕緊否定:不可不可,眼下我方俘虜了八千多名精銳士卒,正在把他們都編入我軍序列,還在磨合。張可大在山東、在登萊素來威信卓著,我們不能做這種天怨人怒的事。否則軍心不穩。
李九成聽罷點頭稱是:“人家已經為國盡忠了,是條漢子,咱老李生平最為敬重這些好漢。不可如此下作。為了贏得軍心,我們反而應該做的坦坦蕩蕩,幹脆好人做到底。李養性,你派人代為收斂,想辦法通知張總兵的家人,前來扶棺安葬故鄉”。
聽了李養性的敘述,李九成此時已經沒有了多大興趣。
“眼下不是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得抓緊攻下福山,收取文登,文登營的儲備物資夠咱們消耗三年有餘。再向西攻占萊州,利用膠萊河與大明對峙,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麵。重點搜集膠萊河以西的情報為主。以後這樣的可有可無、忽東忽西的小事就讓聞香教的那幫雜碎自己去處理吧”,
說完就自顧自的離開了。孔有德小心的把航海圖給收好了,然後輕聲對李養性說道:養性,以後有事要先跟我匯報,清楚了嗎?
李養性汗如雨下,趕緊稱是。看著孔有德離開後,自己才敢離開。
此處暫時休提,仍然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大明崇禎五年正月十五日傍晚時分,登萊巡撫都指揮使司轄下靖海衛院夼村。
此時的山東各處鳴警,混亂不堪,老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院夼因為地處偏僻,此時反而是一片難得的熱鬧場景:漁家人沒有那麽的忌諱,熱情好客。正值元宵佳節之際,全村男女老少都歡聚在一堂。就連那個在附近玄鎮寨當試百戶的村正兒子都已經回村。
篝火已經被點燃,雖然並沒有什麽特別可口的美食,但是漁家們已經多把自家能夠拿的出手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畢竟此時還是有客人在的。
試百戶王馳是王村正(地方鄉紳,正式稱呼是糧長)的長子,這是一個瘦高個,麵色黝黑,國字臉的典型山東大漢,時年三十歲。剛回到村裏時,王馳也曾經試探過到來的五個人的底細。
張鹿安找來張喜、張財和陳利昭,直接拿出了總兵張可大的詩集手稿,張喜本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
張鹿安說道:這並不是什麽藏寶圖,隻是一份詩集手稿而已。這上麵有大伯父的署名和印鑒,足以證明手稿無疑。就拿這個間接證明一下吧。
張鹿安抽出了一張,拿給王馳觀看。王馳看過後非常感慨,得知都是張可大相關親族以後,加上其父親王村正對陳利昭身份的解釋,心中徹底打消了疑慮。
麵對打聽消息的張鹿安等人,王馳再次確認了張可大夫婦已經死亡的信息。
雖然之前後來跟上的張財,已經告訴了大家,張可大夫婦均自殺的消息。但是人嘛,心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希望,覺得或許張財看走眼了,看錯了?聽錯了。確認了消息後,張喜和陳利昭眼睛都濕潤了,趕忙追問張可道和陳新薄的消息,王馳卻表示不清楚了。
王馳說道:“眼下叛軍進逼福山城外,福山的知縣朱國梓朱大人乃是遼西五掛將軍印的名將朱梅的次子,耳濡目染,素曉兵事,睿智果斷。福山百戶劉師吉驍勇善戰,一直帶兵在城外遊弋打擊叛軍,使得叛軍始終不敢繞過福山而東進文登。朱知縣帶領大家眾誌成城,一定可以打退叛賊的。國朝在調兵遣將,相信叛賊的末日就要到了。 ”
“不對,王百戶您剛才說叛軍不敢繞過福山南下,而我們分明在寧海、威海、成山衛、甚至尋山後所乃至於不遠處的沙島都遭到賊人圍攻,怎麽能說叛賊不敢東進呢?”張鹿安忍不住說道。此世的張鹿安雖然才十歲,但是也長得虎頭虎腦的,幾個月來,模樣瘦了幾分,少了一些紈絝浮誇之氣,樣子倒是顯得比較憨厚。
王馳回道:小兄弟,你倒是對地名知道的不少啊。
“我也是聽我陳大哥說的,我隻是懷疑,到底是誰要殺我們?按道理說我們五個沒有任何價值,叛賊也不至於孤軍深入這麽遠就為了多殺五個人?我們又不是什麽重要人物?”。
陳利昭和張喜等人在旁邊也不禁點頭稱是,一旁的張撿更是一臉驚訝的看著張鹿安,仿佛看著一個陌生人一樣。
王馳說道:小兄弟,那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張鹿安道:“我覺得要麽是叛賊已經滲透到靖海衛了,而官軍還不知情,眼下應該加大打探力度,以防萬一;第二個可能,如果真像您說的,叛軍不可能到達這裏,那麽就是還有其他人也想殺我們。而我年紀輕輕又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長得也可愛,不可能有什麽仇人的。你說是吧?而陳大哥和喜叔財叔他們,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久在江湖混,哪能沒仇家?”。
陳利昭等人頓時一臉無語。
王馳哈哈大笑:小兄弟雖然年少,倒是能說會道的,話說的也是有理有據的。但是我可以打包票,這邊不可能有叛軍過來的,至於第二點,你們在我們這裏待著,我會保證你們的安全的。至於後天以後,那我就愛莫能助了。
張鹿安心裏想到:我們也沒說後天要走啊,腿還沒養好呢。
王馳笑笑:我並不是趕你們走,本人素來敬佩張總兵,隻是後天以後我要會玄鎮寨上值了,上麵很可能要挑選精兵集結兵力,我很可能一時半會回不來。
“原來如此!”。陳利昭席地而坐,端起了腿前地上的米酒碗:非常感謝諸位的款待。滿飲此杯,一來讓我們致敬為國捐軀的張總兵夫婦,二來再次表示感謝,三來也祝王百戶日後旗開得勝,升官發財。
一片叫好聲後,元宵節晚會更熱鬧了。張鹿安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很早就困了,先去睡覺了,張撿那家夥陪著張喜他們玩到了最後,直到村正要回房了,才告辭回房。
昆崳山。
神清宮監院陸淩風和鼎祥升副總鏢頭陳新薄正漫步在昆崳山煙霞洞。
陸淩風束著高發,身穿深藍色道袍,眉毛修長過眼角以下,倒三角胡須,說起話來一顫一顫的,好在尚處中年,頭發和胡須尚且黑色。眉骨高聳,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陸淩風一掃手中雲展,出聲說道“出家人不過俗家節日,未有提前準備,粗茶淡飯,招待不周,還望貴客海涵。”
陳新薄立刻拱手道:“陸監院客氣,承蒙收留,感激不盡,哪裏敢還有所挑剔。當年浙江海寧州長安上塘河相遇,眨眼倏忽已過二十餘載,人生真是彈指一揮間。在下已白發橫生,可是閣下仍然宛若少年啊”。
“哈哈,陳鏢頭還是如此善言。遙想當年,也是多虧了陳鏢頭高義,及時發現並打退那海匪倭寇,才保得鄉梓平安,陸某代鄉親再次謝過。閣下當年手刃十數人,驍勇異常,無人可擋,想想,仍如曆曆在目,令人神往”。
“哪裏哪裏,陸監院過譽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江湖人分內之事。哎,眼下老了,不中用了,連自己的兄弟都保護不了。”
“陳鏢頭不必過於傷感。可歎的是乾坤顛倒,世事大亂。大多時候,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左右不了大局。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張掌櫃命中應有此劫”。
“也不知我那堂姐和張總兵怎麽樣了”。
“玉虛宮那邊已經傳來消息,張總兵夫婦雙雙自斃,已然殉國了,還請節哀。”
雖然已經料到結果,但是仍叫人心痛難受。
陳新薄與陸淩風邊走邊聊,看到一旁的石像有燒焦的痕跡,不禁好奇問到:昆崳山,道家全真祖庭,也有人敢來此地鬧事?
“聞香教的亂民曾經過來攻打過。萬曆三十九年,朝廷曾向昆崳山頒布一部《道大藏經》,共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神清宮和玉虛宮各領半部。亂民無知,以訛傳訛,謠傳為天家所賜寶藏,聚眾來攻。山門雖然守住了,但是門外多已化作一片焦土。何苦來哉?天下有大亂之像”。
“我們該怎麽辦?”
“怎麽辦?”一切皆有定數。
“還有一件事需要麻煩下陸監院,當時水城大亂,張家高堂和我們子侄輩都向東從水路撤離,我們先和觀甫兄一起,後來也被叛賊的騎兵衝散。素來聞聽昆崳山耳清目明,可否幫忙打探一下,感激不盡。”
“這事我已經派人去做了,我們道院救人性命,叛軍也不會過多為難的。膠東素來道家文化傳播甚廣。信者眾多。放心,稍等兩日就有結果”。
招遠縣後衙。
李九成已經起身來回踱步,突然停下轉頭說道:李養性,說來說去,東西呢?人呢?還不是沒抓住?你說的安排呢!
李養性:啟稟都元帥,當時我們的人馬還太少,敵人太過於凶悍。雖然沒有把敵人趕盡殺絕,但是在廝殺中,屬下從張可大的堂弟的身上繳獲了這個。說罷,拿出了一柄短刀和一幅“藏寶圖”雙手遞給了李九成。
李九成趕緊接過來觀察起來,孔有德也忍不住湊過來看看。
李九成仔細端詳著寶刀,刀鞘非常不起眼,裏鞘是牛皮材質,外鞘是揚子鱷魚皮材質,外身裹滿了密密麻麻的蛇皮線和金絲線。除此之外別無其他裝飾物。刀柄還算貴重,用的是海南黃花梨,並無特別雕刻,隻是柄身的紋路一圈一圈非常緊密。
李九成緩緩抽出了寶刀,寶刀刀刃鋒利,寒光顯現,刀身靠近刀背處,刻著兩個字。
孔有德不禁念出來:什麽高?
與“鬥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孔有德不同,李九成好歹有點文化,要不然當初孫元化也不可能讓他帶著巨資去買馬。李九成讀過幾個月的私塾。自然認出了那兩個字是——“莫高”。
李養性趕緊給孔有德解釋一下,“莫高在梵文裏的意思應該是解脫,這是佛經用語,屬下也不清楚是否有別的深意。”
李九成揪起李養性的頭發,把李養性嚇了一大跳,不知道生性殘忍的李九成要拿自己怎麽樣。孔有德也有點不知所以,顯得有些慌張。
結果李九成隻是把李養性的頭發往刀刃上輕輕一吹,毛發頃刻即斷。孔有德和李養性看的眼睛都直了。
孔有德心中多少有些埋怨,李養性為何不先給自己,習武之人對於精良武器總是青睞有加。
“好刀,果然吹毛斷發,真有削鐵如泥之感。”說罷看了一眼孔有德,把莫高刀裝進了刀鞘。順手把刀遞給了孔有德,“有德,看的出來你很喜歡,這把莫高寶刀你就先拿著吧”。
孔有德頓時感覺驚喜莫名:這怎麽好意思,有德怎麽能奪都元帥所愛。
李九成大大咧咧:跟我還客氣什麽?你我同生共死,早已親如兄弟。我們是要一起打天下的,我何惜一把寶刀?
李九成其實很忌諱這個年僅三十歲的精壯漢子,孔有德的勇猛那是在東江時期就出了名的。兩人的關係非常微妙,李九成的都元帥是在登州城破後,三十歲的孔有德和年僅二十八歲的耿仲明聯合推薦,他才坐上都元帥的位置。在此之前,他在孔李叛軍中位列第二位。
孔有德趕緊作揖鳴謝:多謝都元帥割愛,有德願附都元帥驥尾,同生共死,打出一片天下來。
李九成哈哈大笑:好,好!李養性,把那個藏寶圖拿出來吧。
李養性將“藏寶圖”輕輕展開,這副帙卷已經呈現銅黃色,很多地方還有點破損,很明顯時間比較久了,外層反而用一層絲絹緊貼著。
隻見上麵標題寫的是:東海航行圖。
落款為:大明洪武二十二年航海侯赫製。
李九成頓時大怒:這就是一張航海圖而已,哪裏是什麽藏寶圖?
李養性更是一時大囧,他自己親眼看見東西從對方身上掉下來,他立刻殺退敵人,把東西撿起來,根本未曾仔細查看。加上福山已經有大明官軍的探馬在不停的遊弋,李養性不敢過於孤軍深入,就追到福山外圍,停止了追趕,帶人返回,快馬加鞭前來報告了。
孔有德趕緊圓了一下:即使這不是藏寶圖,也跟先前所掌握的情報對上了,養性還是有功的。而且我看下這張航海圖,在台灣島北部確實標注有幾個點,是很奇怪。
李九成;哼,李養性,我來問你,另外兩份所謂的藏寶圖在哪裏?你有什麽辦法能夠奪過來?你的安排呢?
李養性回答:屬下猜想應該還在張家人的身上,聞香教的李宏義已經率人追過去了。
“聞香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終究跟咱們不是一路人,不可信。”
李養性點頭道:要不咱們拿張可大夫婦的遺體來要挾對方交出藏寶圖?
孔有德趕緊否定:不可不可,眼下我方俘虜了八千多名精銳士卒,正在把他們都編入我軍序列,還在磨合。張可大在山東、在登萊素來威信卓著,我們不能做這種天怨人怒的事。否則軍心不穩。
李九成聽罷點頭稱是:“人家已經為國盡忠了,是條漢子,咱老李生平最為敬重這些好漢。不可如此下作。為了贏得軍心,我們反而應該做的坦坦蕩蕩,幹脆好人做到底。李養性,你派人代為收斂,想辦法通知張總兵的家人,前來扶棺安葬故鄉”。
聽了李養性的敘述,李九成此時已經沒有了多大興趣。
“眼下不是研究這些問題的時候,得抓緊攻下福山,收取文登,文登營的儲備物資夠咱們消耗三年有餘。再向西攻占萊州,利用膠萊河與大明對峙,形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麵。重點搜集膠萊河以西的情報為主。以後這樣的可有可無、忽東忽西的小事就讓聞香教的那幫雜碎自己去處理吧”,
說完就自顧自的離開了。孔有德小心的把航海圖給收好了,然後輕聲對李養性說道:養性,以後有事要先跟我匯報,清楚了嗎?
李養性汗如雨下,趕緊稱是。看著孔有德離開後,自己才敢離開。
此處暫時休提,仍然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大明崇禎五年正月十五日傍晚時分,登萊巡撫都指揮使司轄下靖海衛院夼村。
此時的山東各處鳴警,混亂不堪,老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院夼因為地處偏僻,此時反而是一片難得的熱鬧場景:漁家人沒有那麽的忌諱,熱情好客。正值元宵佳節之際,全村男女老少都歡聚在一堂。就連那個在附近玄鎮寨當試百戶的村正兒子都已經回村。
篝火已經被點燃,雖然並沒有什麽特別可口的美食,但是漁家們已經多把自家能夠拿的出手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畢竟此時還是有客人在的。
試百戶王馳是王村正(地方鄉紳,正式稱呼是糧長)的長子,這是一個瘦高個,麵色黝黑,國字臉的典型山東大漢,時年三十歲。剛回到村裏時,王馳也曾經試探過到來的五個人的底細。
張鹿安找來張喜、張財和陳利昭,直接拿出了總兵張可大的詩集手稿,張喜本想阻攔,已經來不及了。
張鹿安說道:這並不是什麽藏寶圖,隻是一份詩集手稿而已。這上麵有大伯父的署名和印鑒,足以證明手稿無疑。就拿這個間接證明一下吧。
張鹿安抽出了一張,拿給王馳觀看。王馳看過後非常感慨,得知都是張可大相關親族以後,加上其父親王村正對陳利昭身份的解釋,心中徹底打消了疑慮。
麵對打聽消息的張鹿安等人,王馳再次確認了張可大夫婦已經死亡的信息。
雖然之前後來跟上的張財,已經告訴了大家,張可大夫婦均自殺的消息。但是人嘛,心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希望,覺得或許張財看走眼了,看錯了?聽錯了。確認了消息後,張喜和陳利昭眼睛都濕潤了,趕忙追問張可道和陳新薄的消息,王馳卻表示不清楚了。
王馳說道:“眼下叛軍進逼福山城外,福山的知縣朱國梓朱大人乃是遼西五掛將軍印的名將朱梅的次子,耳濡目染,素曉兵事,睿智果斷。福山百戶劉師吉驍勇善戰,一直帶兵在城外遊弋打擊叛軍,使得叛軍始終不敢繞過福山而東進文登。朱知縣帶領大家眾誌成城,一定可以打退叛賊的。國朝在調兵遣將,相信叛賊的末日就要到了。 ”
“不對,王百戶您剛才說叛軍不敢繞過福山南下,而我們分明在寧海、威海、成山衛、甚至尋山後所乃至於不遠處的沙島都遭到賊人圍攻,怎麽能說叛賊不敢東進呢?”張鹿安忍不住說道。此世的張鹿安雖然才十歲,但是也長得虎頭虎腦的,幾個月來,模樣瘦了幾分,少了一些紈絝浮誇之氣,樣子倒是顯得比較憨厚。
王馳回道:小兄弟,你倒是對地名知道的不少啊。
“我也是聽我陳大哥說的,我隻是懷疑,到底是誰要殺我們?按道理說我們五個沒有任何價值,叛賊也不至於孤軍深入這麽遠就為了多殺五個人?我們又不是什麽重要人物?”。
陳利昭和張喜等人在旁邊也不禁點頭稱是,一旁的張撿更是一臉驚訝的看著張鹿安,仿佛看著一個陌生人一樣。
王馳說道:小兄弟,那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張鹿安道:“我覺得要麽是叛賊已經滲透到靖海衛了,而官軍還不知情,眼下應該加大打探力度,以防萬一;第二個可能,如果真像您說的,叛軍不可能到達這裏,那麽就是還有其他人也想殺我們。而我年紀輕輕又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長得也可愛,不可能有什麽仇人的。你說是吧?而陳大哥和喜叔財叔他們,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久在江湖混,哪能沒仇家?”。
陳利昭等人頓時一臉無語。
王馳哈哈大笑:小兄弟雖然年少,倒是能說會道的,話說的也是有理有據的。但是我可以打包票,這邊不可能有叛軍過來的,至於第二點,你們在我們這裏待著,我會保證你們的安全的。至於後天以後,那我就愛莫能助了。
張鹿安心裏想到:我們也沒說後天要走啊,腿還沒養好呢。
王馳笑笑:我並不是趕你們走,本人素來敬佩張總兵,隻是後天以後我要會玄鎮寨上值了,上麵很可能要挑選精兵集結兵力,我很可能一時半會回不來。
“原來如此!”。陳利昭席地而坐,端起了腿前地上的米酒碗:非常感謝諸位的款待。滿飲此杯,一來讓我們致敬為國捐軀的張總兵夫婦,二來再次表示感謝,三來也祝王百戶日後旗開得勝,升官發財。
一片叫好聲後,元宵節晚會更熱鬧了。張鹿安自己也不知道,反正很早就困了,先去睡覺了,張撿那家夥陪著張喜他們玩到了最後,直到村正要回房了,才告辭回房。
昆崳山。
神清宮監院陸淩風和鼎祥升副總鏢頭陳新薄正漫步在昆崳山煙霞洞。
陸淩風束著高發,身穿深藍色道袍,眉毛修長過眼角以下,倒三角胡須,說起話來一顫一顫的,好在尚處中年,頭發和胡須尚且黑色。眉骨高聳,給人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
陸淩風一掃手中雲展,出聲說道“出家人不過俗家節日,未有提前準備,粗茶淡飯,招待不周,還望貴客海涵。”
陳新薄立刻拱手道:“陸監院客氣,承蒙收留,感激不盡,哪裏敢還有所挑剔。當年浙江海寧州長安上塘河相遇,眨眼倏忽已過二十餘載,人生真是彈指一揮間。在下已白發橫生,可是閣下仍然宛若少年啊”。
“哈哈,陳鏢頭還是如此善言。遙想當年,也是多虧了陳鏢頭高義,及時發現並打退那海匪倭寇,才保得鄉梓平安,陸某代鄉親再次謝過。閣下當年手刃十數人,驍勇異常,無人可擋,想想,仍如曆曆在目,令人神往”。
“哪裏哪裏,陸監院過譽了。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江湖人分內之事。哎,眼下老了,不中用了,連自己的兄弟都保護不了。”
“陳鏢頭不必過於傷感。可歎的是乾坤顛倒,世事大亂。大多時候,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左右不了大局。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張掌櫃命中應有此劫”。
“也不知我那堂姐和張總兵怎麽樣了”。
“玉虛宮那邊已經傳來消息,張總兵夫婦雙雙自斃,已然殉國了,還請節哀。”
雖然已經料到結果,但是仍叫人心痛難受。
陳新薄與陸淩風邊走邊聊,看到一旁的石像有燒焦的痕跡,不禁好奇問到:昆崳山,道家全真祖庭,也有人敢來此地鬧事?
“聞香教的亂民曾經過來攻打過。萬曆三十九年,朝廷曾向昆崳山頒布一部《道大藏經》,共計五千四百八十五卷,神清宮和玉虛宮各領半部。亂民無知,以訛傳訛,謠傳為天家所賜寶藏,聚眾來攻。山門雖然守住了,但是門外多已化作一片焦土。何苦來哉?天下有大亂之像”。
“我們該怎麽辦?”
“怎麽辦?”一切皆有定數。
“還有一件事需要麻煩下陸監院,當時水城大亂,張家高堂和我們子侄輩都向東從水路撤離,我們先和觀甫兄一起,後來也被叛賊的騎兵衝散。素來聞聽昆崳山耳清目明,可否幫忙打探一下,感激不盡。”
“這事我已經派人去做了,我們道院救人性命,叛軍也不會過多為難的。膠東素來道家文化傳播甚廣。信者眾多。放心,稍等兩日就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