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縣學和縣衙緊挨著,陳小雨他們很快便到了縣衙,也見到了吳縣令,一起來的還有白文舉。
見到吳縣令後,白文舉恭敬地給吳縣令見了禮,然後他將一張紙呈給了吳縣令。
吳縣令接過去仔細地看了看,他對陳小雨說道:“沒想到小王爺的詩詞作得如此之好,小王爺既然有這樣的才能,不若給我也作上一首,如何?”
陳小雨能如何,隻能硬著頭皮上唄,好在21世紀的他背的詩詞多,而且能過目不忘,雖然他已經想好用哪一首詩應付吳縣令,但他還是謙遜地對吳縣令說道:“談不上多好,隻偶有靈感才作得一二,先生若是不嫌棄,小王為先生作一首便是。”說著,他示意徐勝男準備筆墨紙硯。
吳縣令衝他招了招手,說道:“過來這邊,這邊已經備好了。”
陳小雨依言走了過去,果然一應俱全。
吳縣令親自將一支狼毫筆沾上墨汁,然後將沾了墨汁的狼毫筆遞給了陳小雨。
陳小雨接過筆,作沉思狀,沉思完後,他提筆在紙上寫道:“樹東詩影畫情懷,長風邀月縱春秋,追月丹心誌未酬。 才子超群絕世有,諸公袞袞怎能休。 離騷天問傷情在,一夢紅樓且更柔。 學富五車鴻鵠誌,才高八鬥不濁流。”落款寫著陳小雨贈先生。(注:詩詞來源於網絡)
吳縣令就在陳小雨的邊上,陳小雨寫一句,他跟著念一句,等陳小雨寫下“學富五車鴻鵠誌,才高八鬥不濁流”時,吳縣令念不下去了,他突然覺得陳小雨在拍他的馬屁。
一旁的白文舉可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陳小雨這一首詩寫得也非常妙,尤其是最後兩句,寫得簡直不要太好,這麽好的詩,他要抄錄下來與同窗分享。
說幹就幹,白文舉向吳縣令借了紙和筆,唰唰就是一頓抄,抄完,他不等筆墨幹透,急忙忙向吳縣令道了別,拿著抄得的詩句飛快地走了。
吳縣令看著桌案上的詩句,對陳小雨道:“詩寫得不錯,字也很有風骨,是何人給你開的蒙?”
陳小雨不好意思地回道:“陳虎將軍教了些字,但小時候的我有些不拘小節,總愛偷偷地溜進李老太爺的書房,李老太爺這人最愛附庸風雅,喜歡在書房裏擺些古籍詩篇,我便自己偷偷地看了一些。”
吳縣令打量他一眼,說道:“小王爺,你很努力。”
陳小雨故意問他道:“先生不怪我品行不端嗎?”
吳縣令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是不拘小節之人。”
陳小雨假裝舒了口氣,他問吳縣令道:“先生,您是不是也有書房?您書房裏的書能不能借給我看一看?”
吳縣令回道:“有書房,隻要是學業用書,均可以借。”
陳小雨連忙道謝道:“謝先生,學生現在便想問先生借一本書。”
吳縣令認真地說道:“你且說來。”
陳小雨指了指他手邊的大葉朝律典,說道:“先生若是方便,我想借律典一觀。”
吳縣令將律典遞給他,說道:“你現在讀律典有些 過早,你應先讀四書五經,朝廷決定在今年重開科考,你若用心,明年過縣試,後年過府試,用不了幾年,你便能進京城。”
說到這裏,吳縣令問陳小雨道:“小王爺,你想進京城嗎?”
陳小雨笑著回道:“我當然想進京城。”
吳縣令聽了陳小雨的回答,他很滿意,他起身往內室走,再出來時,他的手裏捧著一堆書籍,他將書籍遞給陳小雨,並且對陳小雨說道:“這些是縣試和府試的相關書籍,你先拿回去看,有不懂之處便來問我。”
陳小雨接了書,躬身給吳縣令道謝。
吳縣令擺了擺手,說道:“小王爺不必客氣,我既然收你當學生,送你些書籍理所應當。”
說到此處,吳縣令話鋒一轉,他看著陳小雨,嚴肅地對他說道:“聽說你想讓白文舉去二弓山,我沒有意見,但你在山腳下開茶棚,我不讚同,二弓山雖然是你的,但不代表二弓山的山腳也是你的,你在官道邊開茶棚,是要向官府作報備的,另外,你開茶棚的用意,不會是想窺探三四弓山的秘密吧?”
陳小雨連連擺手,他誠懇地說道:“先生多慮了,我絕對沒有窺探的意思,我隻是提前預判而已。”
吳縣令挑一下眉頭,問道:“你提前預判了什麽?”
陳小雨望著吳縣令,一臉向往地說道:“我提前預判了四弓縣的繁華,今後的四弓縣,不僅有先生這樣幹實事的好官,還有東陵先生那樣遠近聞名的大儒,先生負責治理亂象,東陵先生負責教化民眾,四弓縣有了您二位,山匪肯定會越來越少,學者和商販也會越來越多,若是四弓縣繁華起來,從我們山腳下經過的路人肯定也越來越多,我之所以在山腳提前開一間茶館,便是預判中的預判,先生不會因此而責怪我吧?”
陳小雨說得非常誠懇,吳縣令從陳小雨的表情上看不出一點破綻,隻得哼了一聲,說一句最好如此後,便放陳小雨離開了。
這一晚,白文舉將陳小雨寫的兩首詩抄在了一張小紙條上,並且將這張小紙條綁在了一隻信鴿的腿上,然後,他放飛了這隻信鴿。
三天後,京城的某個房間裏,一人拿著白文舉抄的詩認真地念著,在念到“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時,那人若有所思地輕叩著桌麵。
見到吳縣令後,白文舉恭敬地給吳縣令見了禮,然後他將一張紙呈給了吳縣令。
吳縣令接過去仔細地看了看,他對陳小雨說道:“沒想到小王爺的詩詞作得如此之好,小王爺既然有這樣的才能,不若給我也作上一首,如何?”
陳小雨能如何,隻能硬著頭皮上唄,好在21世紀的他背的詩詞多,而且能過目不忘,雖然他已經想好用哪一首詩應付吳縣令,但他還是謙遜地對吳縣令說道:“談不上多好,隻偶有靈感才作得一二,先生若是不嫌棄,小王為先生作一首便是。”說著,他示意徐勝男準備筆墨紙硯。
吳縣令衝他招了招手,說道:“過來這邊,這邊已經備好了。”
陳小雨依言走了過去,果然一應俱全。
吳縣令親自將一支狼毫筆沾上墨汁,然後將沾了墨汁的狼毫筆遞給了陳小雨。
陳小雨接過筆,作沉思狀,沉思完後,他提筆在紙上寫道:“樹東詩影畫情懷,長風邀月縱春秋,追月丹心誌未酬。 才子超群絕世有,諸公袞袞怎能休。 離騷天問傷情在,一夢紅樓且更柔。 學富五車鴻鵠誌,才高八鬥不濁流。”落款寫著陳小雨贈先生。(注:詩詞來源於網絡)
吳縣令就在陳小雨的邊上,陳小雨寫一句,他跟著念一句,等陳小雨寫下“學富五車鴻鵠誌,才高八鬥不濁流”時,吳縣令念不下去了,他突然覺得陳小雨在拍他的馬屁。
一旁的白文舉可不這樣認為,他覺得陳小雨這一首詩寫得也非常妙,尤其是最後兩句,寫得簡直不要太好,這麽好的詩,他要抄錄下來與同窗分享。
說幹就幹,白文舉向吳縣令借了紙和筆,唰唰就是一頓抄,抄完,他不等筆墨幹透,急忙忙向吳縣令道了別,拿著抄得的詩句飛快地走了。
吳縣令看著桌案上的詩句,對陳小雨道:“詩寫得不錯,字也很有風骨,是何人給你開的蒙?”
陳小雨不好意思地回道:“陳虎將軍教了些字,但小時候的我有些不拘小節,總愛偷偷地溜進李老太爺的書房,李老太爺這人最愛附庸風雅,喜歡在書房裏擺些古籍詩篇,我便自己偷偷地看了一些。”
吳縣令打量他一眼,說道:“小王爺,你很努力。”
陳小雨故意問他道:“先生不怪我品行不端嗎?”
吳縣令搖了搖頭,說道:“我也是不拘小節之人。”
陳小雨假裝舒了口氣,他問吳縣令道:“先生,您是不是也有書房?您書房裏的書能不能借給我看一看?”
吳縣令回道:“有書房,隻要是學業用書,均可以借。”
陳小雨連忙道謝道:“謝先生,學生現在便想問先生借一本書。”
吳縣令認真地說道:“你且說來。”
陳小雨指了指他手邊的大葉朝律典,說道:“先生若是方便,我想借律典一觀。”
吳縣令將律典遞給他,說道:“你現在讀律典有些 過早,你應先讀四書五經,朝廷決定在今年重開科考,你若用心,明年過縣試,後年過府試,用不了幾年,你便能進京城。”
說到這裏,吳縣令問陳小雨道:“小王爺,你想進京城嗎?”
陳小雨笑著回道:“我當然想進京城。”
吳縣令聽了陳小雨的回答,他很滿意,他起身往內室走,再出來時,他的手裏捧著一堆書籍,他將書籍遞給陳小雨,並且對陳小雨說道:“這些是縣試和府試的相關書籍,你先拿回去看,有不懂之處便來問我。”
陳小雨接了書,躬身給吳縣令道謝。
吳縣令擺了擺手,說道:“小王爺不必客氣,我既然收你當學生,送你些書籍理所應當。”
說到此處,吳縣令話鋒一轉,他看著陳小雨,嚴肅地對他說道:“聽說你想讓白文舉去二弓山,我沒有意見,但你在山腳下開茶棚,我不讚同,二弓山雖然是你的,但不代表二弓山的山腳也是你的,你在官道邊開茶棚,是要向官府作報備的,另外,你開茶棚的用意,不會是想窺探三四弓山的秘密吧?”
陳小雨連連擺手,他誠懇地說道:“先生多慮了,我絕對沒有窺探的意思,我隻是提前預判而已。”
吳縣令挑一下眉頭,問道:“你提前預判了什麽?”
陳小雨望著吳縣令,一臉向往地說道:“我提前預判了四弓縣的繁華,今後的四弓縣,不僅有先生這樣幹實事的好官,還有東陵先生那樣遠近聞名的大儒,先生負責治理亂象,東陵先生負責教化民眾,四弓縣有了您二位,山匪肯定會越來越少,學者和商販也會越來越多,若是四弓縣繁華起來,從我們山腳下經過的路人肯定也越來越多,我之所以在山腳提前開一間茶館,便是預判中的預判,先生不會因此而責怪我吧?”
陳小雨說得非常誠懇,吳縣令從陳小雨的表情上看不出一點破綻,隻得哼了一聲,說一句最好如此後,便放陳小雨離開了。
這一晚,白文舉將陳小雨寫的兩首詩抄在了一張小紙條上,並且將這張小紙條綁在了一隻信鴿的腿上,然後,他放飛了這隻信鴿。
三天後,京城的某個房間裏,一人拿著白文舉抄的詩認真地念著,在念到“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時,那人若有所思地輕叩著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