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郇山隱修會的所有文件中,《紅色巨蛇》是最令人著迷的。問題是郇山隱修會(1967年完全在普蘭塔德的控製之下)本身並不讓人信任。他很容易在報紙的訃告欄中找到三樁毫無關聯的神秘自殺事件,謊稱文件的作者就是這三名自殺者,然後再把文件交給國家圖書館。事實上,對此表示懷疑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國家圖書館收藏這份文件是在3月20號,所謂作者死亡兩周後。
無論作者的真相到底如何,《紅色巨蛇》都成功地在瑪利亞·抹大拉和郇山隱修會之間建立了聯繫,同時把神秘的文件和險惡的死亡聯繫起來。這個情節極其引人入勝,《達·芬奇密碼》也借用了它,書中的羅浮宮博物館館長兼郇山隱修會秘密的守護人被取名為雅克·索尼埃,他就是在羅浮宮被謀殺的。
聖敘爾皮斯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梅羅文加王朝時期,當時的布爾日主教(任期為624-647年)就是敘爾皮斯。聖敘爾皮斯教堂的結構和大小與巴黎聖母院極為相似。教堂內最著名的就是聖天使禮拜堂裏的取材於《舊約》的壁畫(是在歐仁·德拉克洛瓦的監督下完成的)。這裏有一架1781年的美麗的管風琴和一條.5毫米寬的銅線。銅線嵌在大理石地板上,穿過唱詩台,這就是標誌著巴黎本初子午線的玫瑰線。有人認為也許17世紀時的政治團體聖體隱修會(聖敘爾皮斯教堂的建造者讓-雅克·奧利爾也是成員之一)就是郇山隱修會的前身,但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持這一觀點。由於受到路易十四的公開反對,聖體隱修會的記錄被藏了起來,有人認為是藏在了聖敘爾皮斯教堂。這營造出一種“秘密修會”的神秘氣氛,後來被普蘭塔德所利用。
隱修會的真實歷史
撇開現代郇山隱修會的錯誤觀念,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一書中所提到的具有騎士精神的兄弟會其實是戈德弗魯瓦·德·布永於1099年創立的。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他被任命為耶路撒冷國王和聖墓的守護者。他所創立的修會名為郇山聖母會。雖然它創立的初衷和瑪利亞·抹大拉毫無關係,但在隨後還是和抹大拉聯繫在了一起。
它最初的總部是戈德弗魯瓦在耶路撒冷附近的郇山上建造的修道院。從1118年左右起,它就成為所羅門聖殿騎士團的下屬。到了1152年,它又成為奧爾良的路易七世國王特許的法國組織。同時,在耶路撒冷的原郇山聖母會變成了它的分支機構,管理附屬於基督教聖殿騎士團的穆斯林和猶太教徒。
1188年,在一場爭執後,法國的聖母會試圖從聖殿騎士團獨立出來。但在獨立過程中,它不再是王室特許的會團,而成為一個修會(比會團低一級),它的領導人也不再有總會長的特權。它成為了郇山聖母修會,領導人被稱為nautonnier(導師)。
但是郇山聖母修會還是和法國的聖殿騎士團保持著一定關係,後來漸漸變成一種學會。其成員都對自然哲學和鍊金術有特別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單元子金元素和點金石這種化學物質的煉製上有獨特成就(見第六章)。這當然和聖殿騎士團從耶路撒冷帶回來的文件有關,也是他們最初在貝祖建立分部的原因。
因此,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尼古拉·弗拉梅爾、列昂納多·達·芬奇、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與這個神秘的修會有關就不足為奇了。17世紀皇家社團的鍊金術大師愛任紐·費拉勒德斯也是它的成員。正是愛任紐寫下了《揭秘》一文,介紹了點金石的特性和這種不可思議的白色金元素粉末。
在倫敦的皇家社團早期,郇山聖母修會內部又發生矛盾,導致了第二次分裂。這似乎是因為修會捲入了法國的政治事件,並且和法蘭西學院合作。而法蘭西學院是英國皇家社團的波義耳和牛頓在科學上的競爭對手。由於德文特河的查爾斯·雷德克利夫,一位在法國的斯圖亞特王室貴族當上導師,郇山聖母修會才沒有煙消雲散。後來就有了美國革命和班傑明·富蘭克林在卡爾卡鬆的參與。當時修會的導師是詹姆斯二世派的領袖查爾斯·杜克·德·洛林。
這時郇山聖母修會和斯圖亞特王室的關係以及在美國革命中的角色成為修會最重要的事務,但繼任的導師馬克西姆利安·德·洛林對政治或科學都毫無興趣,他樂於資助藝術家,尤其是音樂家和文學家。因此從那時起,查爾斯·諾迪耶、維克托·雨果、克勞德·德彪西、讓·科克托陸續成為修會導師。在一戰後,郇山聖母修會完全沉寂下去。
在剛開始分裂的時候,修會還在羅伯特·波義耳的領導下。修會的科學分部被交給詹姆斯二世派的斯圖亞特王室聖殿騎士團總團長管理。在有了領袖以後,這一分部成為了一個皇家社團(而不僅僅是個修會),重新被命名為郇山王國會。社團的日常事物就交給斯圖亞特王室任命的理事,而不是導師。
蘇格蘭的馬裏夏爾伯爵喬治·凱思(1692-1778)是當時的理事,後來把職位傳給了塞納裏·德·科爾伯特·特雷爾,羅德茲的主教(卡斯特希爾勳爵的小兒子)。後來,羅伯特·斯雷拉基爵士成為理事,並於1848年把職位傳給埃爾芬斯通勳爵。然後是第五代阿施伯漢姆伯爵伯特倫(1840-1913)成為總團長的理事,後於1908年由雷尼弗及魯維尼的候爵梅爾維爾·亨利·瑪蘇繼任。他彙編出《詹姆斯二世派全體貴族》和《不列顛王室血統記錄》。在那之後,由於英國以國際同盟的名義對它進行控製,郇山王國會於1919年與歐洲的聖杯會合併。
無論作者的真相到底如何,《紅色巨蛇》都成功地在瑪利亞·抹大拉和郇山隱修會之間建立了聯繫,同時把神秘的文件和險惡的死亡聯繫起來。這個情節極其引人入勝,《達·芬奇密碼》也借用了它,書中的羅浮宮博物館館長兼郇山隱修會秘密的守護人被取名為雅克·索尼埃,他就是在羅浮宮被謀殺的。
聖敘爾皮斯的傳統可以追溯到梅羅文加王朝時期,當時的布爾日主教(任期為624-647年)就是敘爾皮斯。聖敘爾皮斯教堂的結構和大小與巴黎聖母院極為相似。教堂內最著名的就是聖天使禮拜堂裏的取材於《舊約》的壁畫(是在歐仁·德拉克洛瓦的監督下完成的)。這裏有一架1781年的美麗的管風琴和一條.5毫米寬的銅線。銅線嵌在大理石地板上,穿過唱詩台,這就是標誌著巴黎本初子午線的玫瑰線。有人認為也許17世紀時的政治團體聖體隱修會(聖敘爾皮斯教堂的建造者讓-雅克·奧利爾也是成員之一)就是郇山隱修會的前身,但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持這一觀點。由於受到路易十四的公開反對,聖體隱修會的記錄被藏了起來,有人認為是藏在了聖敘爾皮斯教堂。這營造出一種“秘密修會”的神秘氣氛,後來被普蘭塔德所利用。
隱修會的真實歷史
撇開現代郇山隱修會的錯誤觀念,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一書中所提到的具有騎士精神的兄弟會其實是戈德弗魯瓦·德·布永於1099年創立的。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後,他被任命為耶路撒冷國王和聖墓的守護者。他所創立的修會名為郇山聖母會。雖然它創立的初衷和瑪利亞·抹大拉毫無關係,但在隨後還是和抹大拉聯繫在了一起。
它最初的總部是戈德弗魯瓦在耶路撒冷附近的郇山上建造的修道院。從1118年左右起,它就成為所羅門聖殿騎士團的下屬。到了1152年,它又成為奧爾良的路易七世國王特許的法國組織。同時,在耶路撒冷的原郇山聖母會變成了它的分支機構,管理附屬於基督教聖殿騎士團的穆斯林和猶太教徒。
1188年,在一場爭執後,法國的聖母會試圖從聖殿騎士團獨立出來。但在獨立過程中,它不再是王室特許的會團,而成為一個修會(比會團低一級),它的領導人也不再有總會長的特權。它成為了郇山聖母修會,領導人被稱為nautonnier(導師)。
但是郇山聖母修會還是和法國的聖殿騎士團保持著一定關係,後來漸漸變成一種學會。其成員都對自然哲學和鍊金術有特別濃厚的興趣。他們在單元子金元素和點金石這種化學物質的煉製上有獨特成就(見第六章)。這當然和聖殿騎士團從耶路撒冷帶回來的文件有關,也是他們最初在貝祖建立分部的原因。
因此,許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尼古拉·弗拉梅爾、列昂納多·達·芬奇、羅伯特·波義耳和艾薩克·牛頓與這個神秘的修會有關就不足為奇了。17世紀皇家社團的鍊金術大師愛任紐·費拉勒德斯也是它的成員。正是愛任紐寫下了《揭秘》一文,介紹了點金石的特性和這種不可思議的白色金元素粉末。
在倫敦的皇家社團早期,郇山聖母修會內部又發生矛盾,導致了第二次分裂。這似乎是因為修會捲入了法國的政治事件,並且和法蘭西學院合作。而法蘭西學院是英國皇家社團的波義耳和牛頓在科學上的競爭對手。由於德文特河的查爾斯·雷德克利夫,一位在法國的斯圖亞特王室貴族當上導師,郇山聖母修會才沒有煙消雲散。後來就有了美國革命和班傑明·富蘭克林在卡爾卡鬆的參與。當時修會的導師是詹姆斯二世派的領袖查爾斯·杜克·德·洛林。
這時郇山聖母修會和斯圖亞特王室的關係以及在美國革命中的角色成為修會最重要的事務,但繼任的導師馬克西姆利安·德·洛林對政治或科學都毫無興趣,他樂於資助藝術家,尤其是音樂家和文學家。因此從那時起,查爾斯·諾迪耶、維克托·雨果、克勞德·德彪西、讓·科克托陸續成為修會導師。在一戰後,郇山聖母修會完全沉寂下去。
在剛開始分裂的時候,修會還在羅伯特·波義耳的領導下。修會的科學分部被交給詹姆斯二世派的斯圖亞特王室聖殿騎士團總團長管理。在有了領袖以後,這一分部成為了一個皇家社團(而不僅僅是個修會),重新被命名為郇山王國會。社團的日常事物就交給斯圖亞特王室任命的理事,而不是導師。
蘇格蘭的馬裏夏爾伯爵喬治·凱思(1692-1778)是當時的理事,後來把職位傳給了塞納裏·德·科爾伯特·特雷爾,羅德茲的主教(卡斯特希爾勳爵的小兒子)。後來,羅伯特·斯雷拉基爵士成為理事,並於1848年把職位傳給埃爾芬斯通勳爵。然後是第五代阿施伯漢姆伯爵伯特倫(1840-1913)成為總團長的理事,後於1908年由雷尼弗及魯維尼的候爵梅爾維爾·亨利·瑪蘇繼任。他彙編出《詹姆斯二世派全體貴族》和《不列顛王室血統記錄》。在那之後,由於英國以國際同盟的名義對它進行控製,郇山王國會於1919年與歐洲的聖杯會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