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程轉身的動作一頓,趙琚能問出這句話,顯然這個念頭已經在他心裏徘徊許久。
“您是因為之前的事情,懷疑皇後娘娘和孟家,生出了別的心思?”
趙琚垂下眼眸,隨手拿起左邊的一本折子,也沒心思打開,就隻挪了個位置。
“也不是懷疑,朕就是覺得這段時間,每回去椒房殿,皇後對朕的態度,和以往不同。”
“往常朕過去的時候,她麵上雖然端著,但實際上卻對朕十分熱情。也總是勸朕,酒是穿腸毒藥,多喝於朕的身體無益。”
“可最近朕過去的時候,用膳之時,皇後卻總是勸朕多喝幾杯。”
“還說小酌怡情,那酒是讓太醫寫了方子,特意讓人釀的,喝了能強身健體。”
高程回想了一番,這幾次去椒房殿,都是他跟在旁邊伺候。
那酒太醫院看過,試毒的太監喝過,有多大好處不知道,但應該沒有問題。
“您是覺得喝過之後,身子不舒服?”
高程著急道,“奴才這就讓人去請太醫!”
“用不著。”
趙琚擺了擺手,“朕喝過之後,並沒有什麽不妥,也覺得精力比之前要好。”
“可那酒明明入口綿軟,朕每次喝不了幾杯,就有了醉意。和皇後相好的時候,人也是恍恍惚惚,如在夢中。”
雖然他對此極為受用,但幾次三番下來,還是覺察到了問題。
昨晚他故意沒動那酒,皇後的表情顯然有問題。安置的時候,皇後也找借口不願與他相歡。
兩人成婚這麽多年,即便他寵愛嬪妃,但椒房殿也沒有少來,自問並未冷落她。
甚至還因為她是皇後,很多事情明知道她行事有差,也都裝作不知,維護她皇後的尊嚴。
兩人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太大的妨礙。趙琚實在想不出來,皇後有什麽理由這麽做。
他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皇子們都還小,景珩雖然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有廢太子這個前車之鑒在,這才是在為他們母子考慮。
既然想不出為什麽,也隻能將原因歸咎到孟家。
高程仔細的回想了好幾遍,再聽皇帝這麽一說,也覺得有些奇怪。
什麽樣的情況下,會希望侍寢的時候,皇上是暈乎乎的?
“類似的事情,宮裏以前也有過。皇上可還記得,太宗皇帝在位之時,曾有一位高賢妃。”
高程一說,趙琚就想起來了。這位高賢妃在皇室裏的名聲,可不是一般的大。
太宗皇帝的時候,高賢妃得寵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嗣。因為擔心殉葬,便借口思念家人,將姐姐高夫人請進宮商議。
兩姐妹商量了許久,最後還真讓她們想出了個法子。便是在太宗皇帝過去的時候,或是將太宗灌醉,或是將太宗的眼睛給蒙上,熄滅殿中燭火。
然後以貼身宮女相替,讓宮女與太宗交歡。如此幾個月後,宮女果然有了身孕,高賢妃便佯裝有喜。
期間還收買了為其安胎的太醫,讓其告訴太宗,說高賢妃年過三十,已經不適合生育,所以龍胎不穩,務必要好好靜養。
一直到瓜熟蒂落,新安公主出生,也沒被拆穿。那個誕下新安公主的宮女,沒多久被放陰出宮。還被高夫人安排,嫁給了一個貧寒舉子。
那舉子最後外放做官,一直順風順水,做到了知府的位置。這已經是舉人出身的官員,能做到的最高官位。
高家將事情瞞得緊,這舉子也以為自己娶了個新婚喪夫,又沒有子嗣。父兄不忍她年紀輕輕守寡,接回家再嫁的小姐。
蜀地雖不比京城,但也是富庶之地。雖然相隔千裏,但高家每年都有節禮送來,更不曾疑心半點。
最後這事兒被發現,也實在是巧合。兩人成婚不久,宮女就有了身孕,生了女兒竟和新安公主竟有八九分相似。
駙馬奉命前往蜀地督察鹽業,新安公主陪駙馬同去。公主駕到,蜀地的夫人小姐皆前去為公主接風。
而那位公主生母的知府夫人,已經纏綿病榻有兩三年的時間,對此事並不知情。
因為一場接風宴,將多年前的宮闈秘事給揭露出來。太宗皇帝知曉後雖然生氣,但高賢妃姐妹兩個都已經離世,總不能和個死人計較。
想追究高家,新安公主又哭又鬧不同意。想處置那個宮女,但到底給他生了個公主,人也病得糊裏糊塗,什麽時候打個噴嚏,都能把自己給打死。
新安公主連高家都不肯讓太宗處置,何況是病得隻剩一口氣的親娘。
也是年紀大了,心腸越來越慈悲。最後太宗皇帝高高抬起,輕輕放下。給新安公主的生母,封了郡夫人的名號,讓太醫為其診治。
又將那個與新安公主相似的知府之女,收為義女,封了德陽縣主。天下人都稱讚太宗皇帝大度仁厚,是有德之君。
雖然明麵上做的周全,大氣盡顯。但根據宮裏那些老太監私底下說的,那兩個月勤政殿裏的瓷器,還有別的什麽擺設,來來回回全部換過不下五次。
可見太宗皇帝的心眼兒,也不怎麽大。但為了在外頭有個好名聲,也是犧牲甚大!
趙琚搖搖頭,“這種事情皇後不會做。”
又不是沒有孩子,何必冒風險來偷龍轉鳳這套。
高程也覺得趙琚這話不錯,隻要皇長子好好的,再有皇子是錦上添花,若沒有也沒什麽。
皇上不喝酒,皇後就不願與他相好,這更像是......
高程驚道,“女子生產風險極大,無異於在鬼門關走一遭。奴才聽聞有些高門大戶的太太,有了嫡出兒女,自己年歲又大了。”
“擔心再有身孕,會因難產而亡,留下孩子受繼母磋磨。所以除了偷偷服用湯藥之外,還會替夫君安排伺候的人。”
“您說皇後娘娘,會不會也是出於這個,所以才會如此。”
“至於孟家,不是奴才替他們說話,即便他們生出妄念,至少也要等削藩成功,大皇子成為太子之後。”
“否則以他們的勢力,壓不住那些宗室,也抵抗不了朝堂上那些大臣。”
“您是因為之前的事情,懷疑皇後娘娘和孟家,生出了別的心思?”
趙琚垂下眼眸,隨手拿起左邊的一本折子,也沒心思打開,就隻挪了個位置。
“也不是懷疑,朕就是覺得這段時間,每回去椒房殿,皇後對朕的態度,和以往不同。”
“往常朕過去的時候,她麵上雖然端著,但實際上卻對朕十分熱情。也總是勸朕,酒是穿腸毒藥,多喝於朕的身體無益。”
“可最近朕過去的時候,用膳之時,皇後卻總是勸朕多喝幾杯。”
“還說小酌怡情,那酒是讓太醫寫了方子,特意讓人釀的,喝了能強身健體。”
高程回想了一番,這幾次去椒房殿,都是他跟在旁邊伺候。
那酒太醫院看過,試毒的太監喝過,有多大好處不知道,但應該沒有問題。
“您是覺得喝過之後,身子不舒服?”
高程著急道,“奴才這就讓人去請太醫!”
“用不著。”
趙琚擺了擺手,“朕喝過之後,並沒有什麽不妥,也覺得精力比之前要好。”
“可那酒明明入口綿軟,朕每次喝不了幾杯,就有了醉意。和皇後相好的時候,人也是恍恍惚惚,如在夢中。”
雖然他對此極為受用,但幾次三番下來,還是覺察到了問題。
昨晚他故意沒動那酒,皇後的表情顯然有問題。安置的時候,皇後也找借口不願與他相歡。
兩人成婚這麽多年,即便他寵愛嬪妃,但椒房殿也沒有少來,自問並未冷落她。
甚至還因為她是皇後,很多事情明知道她行事有差,也都裝作不知,維護她皇後的尊嚴。
兩人之間的感情,並沒有太大的妨礙。趙琚實在想不出來,皇後有什麽理由這麽做。
他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皇子們都還小,景珩雖然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有廢太子這個前車之鑒在,這才是在為他們母子考慮。
既然想不出為什麽,也隻能將原因歸咎到孟家。
高程仔細的回想了好幾遍,再聽皇帝這麽一說,也覺得有些奇怪。
什麽樣的情況下,會希望侍寢的時候,皇上是暈乎乎的?
“類似的事情,宮裏以前也有過。皇上可還記得,太宗皇帝在位之時,曾有一位高賢妃。”
高程一說,趙琚就想起來了。這位高賢妃在皇室裏的名聲,可不是一般的大。
太宗皇帝的時候,高賢妃得寵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嗣。因為擔心殉葬,便借口思念家人,將姐姐高夫人請進宮商議。
兩姐妹商量了許久,最後還真讓她們想出了個法子。便是在太宗皇帝過去的時候,或是將太宗灌醉,或是將太宗的眼睛給蒙上,熄滅殿中燭火。
然後以貼身宮女相替,讓宮女與太宗交歡。如此幾個月後,宮女果然有了身孕,高賢妃便佯裝有喜。
期間還收買了為其安胎的太醫,讓其告訴太宗,說高賢妃年過三十,已經不適合生育,所以龍胎不穩,務必要好好靜養。
一直到瓜熟蒂落,新安公主出生,也沒被拆穿。那個誕下新安公主的宮女,沒多久被放陰出宮。還被高夫人安排,嫁給了一個貧寒舉子。
那舉子最後外放做官,一直順風順水,做到了知府的位置。這已經是舉人出身的官員,能做到的最高官位。
高家將事情瞞得緊,這舉子也以為自己娶了個新婚喪夫,又沒有子嗣。父兄不忍她年紀輕輕守寡,接回家再嫁的小姐。
蜀地雖不比京城,但也是富庶之地。雖然相隔千裏,但高家每年都有節禮送來,更不曾疑心半點。
最後這事兒被發現,也實在是巧合。兩人成婚不久,宮女就有了身孕,生了女兒竟和新安公主竟有八九分相似。
駙馬奉命前往蜀地督察鹽業,新安公主陪駙馬同去。公主駕到,蜀地的夫人小姐皆前去為公主接風。
而那位公主生母的知府夫人,已經纏綿病榻有兩三年的時間,對此事並不知情。
因為一場接風宴,將多年前的宮闈秘事給揭露出來。太宗皇帝知曉後雖然生氣,但高賢妃姐妹兩個都已經離世,總不能和個死人計較。
想追究高家,新安公主又哭又鬧不同意。想處置那個宮女,但到底給他生了個公主,人也病得糊裏糊塗,什麽時候打個噴嚏,都能把自己給打死。
新安公主連高家都不肯讓太宗處置,何況是病得隻剩一口氣的親娘。
也是年紀大了,心腸越來越慈悲。最後太宗皇帝高高抬起,輕輕放下。給新安公主的生母,封了郡夫人的名號,讓太醫為其診治。
又將那個與新安公主相似的知府之女,收為義女,封了德陽縣主。天下人都稱讚太宗皇帝大度仁厚,是有德之君。
雖然明麵上做的周全,大氣盡顯。但根據宮裏那些老太監私底下說的,那兩個月勤政殿裏的瓷器,還有別的什麽擺設,來來回回全部換過不下五次。
可見太宗皇帝的心眼兒,也不怎麽大。但為了在外頭有個好名聲,也是犧牲甚大!
趙琚搖搖頭,“這種事情皇後不會做。”
又不是沒有孩子,何必冒風險來偷龍轉鳳這套。
高程也覺得趙琚這話不錯,隻要皇長子好好的,再有皇子是錦上添花,若沒有也沒什麽。
皇上不喝酒,皇後就不願與他相好,這更像是......
高程驚道,“女子生產風險極大,無異於在鬼門關走一遭。奴才聽聞有些高門大戶的太太,有了嫡出兒女,自己年歲又大了。”
“擔心再有身孕,會因難產而亡,留下孩子受繼母磋磨。所以除了偷偷服用湯藥之外,還會替夫君安排伺候的人。”
“您說皇後娘娘,會不會也是出於這個,所以才會如此。”
“至於孟家,不是奴才替他們說話,即便他們生出妄念,至少也要等削藩成功,大皇子成為太子之後。”
“否則以他們的勢力,壓不住那些宗室,也抵抗不了朝堂上那些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