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有人護他
嫡女變炮灰?重生幹翻係統奪命格 作者:忍冬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電光火石間,人群中有人抽出了匕首衝了上來。
“你不讓我們百姓活,你也別活!”
“拿命來!”
這一波人少說也有七八人,且皆是身高八尺、眼神淩厲、身手矯健,根本不像災民。
護在四周的山嵐幾人反應迅速,飛身過去與之纏鬥在一處。
可那些人十分狡猾,眼見不敵,立刻退回了人群中。
赤璋冷聲叮囑護衛:“別傷到百姓!”
此時,百姓中突然爆發出一聲悲鳴:“孩子!我的孩子!”
接著便是有人大喊:“殺人了!五皇子的人殺人了!”
一時間百姓推搡著,又有人喊:“跟他們拚了!”
“住手!快住手!”眼看百姓又被煽動,莊雨眠急得大喊。
可麵對急眼的百姓,此時他的話也不管用了。
一群百姓直衝楚珩而去,其中混著居心叵測之人。
這時,一道青色的身影動了。
眾人隻覺得一道殘影掠過,人群中很快傳來幾道慘叫。
再一看,十來個大漢倒地慘叫連連。
程九鳶擋在楚珩身前,看向觀望的百姓。
“你們別被有心人利用了,五殿下這幾日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才想出救災之策。”
程九鳶話音才落,躺在地上的男人就大喊出聲:“什麽救災之策!連救災糧都被搶了,還拿什麽救!”
“就是!”
程九鳶原本帶著幾分溫和的目光瞬間一寸寸冷了下去。
“如此機密之事,你們如何知曉?”
方才喊出這話的男人眼神躲閃。
赤璋幾人把倒地哀嚎的男人都抓到了,跟百姓隔開。
中間一個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孩子痛哭。
“孩子!我的孩子啊!”
“是你們殺了我的孩子!你還我孩子的命來!”婦人朝著赤璋等人大喊。
“不是我們,我等怕傷了百姓,都沒用劍,這孩子明顯是被刀劍所傷。”
說完,赤璋轉身狠狠踢了被抓的男子幾腳。
“說!誰派你們來的!”
“嗚嗚嗚,我的兒啊,你去了,讓娘怎麽活!”婦人抱著氣息微弱的孩子哭得差點斷氣。
周圍百姓眼睜睜地看著。
方才混亂中,這孩子也不知是怎麽被捅的。
但五皇子的人確實是赤手空拳。
他們再蠢,此時也反應過來,被抓的那群人肯定是蓄意挑起他們的怒氣。
看見周圍護衛抽出了長劍,百姓不敢再亂動。
一時間,隻聽得見婦人悲泣。
楚珩看著擋在自己身前的女子,她眉眼清冷,連背影都透著冷意,但卻叫他心底暖洋洋的。
都多少年了,除了他的護衛,沒人擋在他前麵。
程九鳶側臉看向楚珩和莊雨眠:“這裏暫時交給你們了。”
說完,她朝那哭得肝腸寸斷的婦人走去。
“大娘,讓我看看孩子。”
婦人抬眸,哭聲暫止。
“姑娘,是你!”
這位大娘,正是在來婁東路上,給她半個窩窩頭那位。
程九鳶點頭:“是我,我會些醫術,讓我看看。”
“你會醫術?!太好了太好了!”婦人像是溺水之人抓到浮木,緊緊地抓住程九鳶的手。
“大娘,你這樣抓著我,我沒法看。”
“哦哦,好,你看你看……”婦人立刻鬆開了手,目光帶著希冀。
程九鳶查看了一番,傷在腹部,頓時鬆了口氣。
“還有救。”
她俯身抱起孩子,對婦人道:“隨我來。”
說完往府衙裏走去,婦人連忙跌跌撞撞地跟上。
“姑娘,你救了我們兩次……”婦人感激的聲音消失在府衙裏。
楚珩站出來把今日開倉放糧的消息公布出來,百姓一開始不敢置信。
等莊雨眠吩咐手下去施粥,人群頓時沸騰,一片歡欣鼓舞。
不會餓死了,百姓之前的怨氣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
府衙外還貼出告示招工,參加災後重建者,還可額外領一份糧。
這樣一來,既節省了銀子,還讓百姓有事幹。
有了事幹,鬧事的就少了。
重建自己家園,這些人幹活格外賣力。
當日傍晚,便製定好了一套重建方案,就等著明日一早開工。
程九鳶救下的孩子也已經醒了,隻是很虛弱,就暫時讓他在縣衙休養幾日。
當程九鳶再次確認後,對婦人道:“按時吃藥,七日後,才可下地走動了。”
婦人滿臉欣喜,就要給程九鳶跪下。
程九鳶連忙扶住她:“好好照顧孩子,我先出去了。”
“姑娘,你救了我們母子兩次,大恩大德,我、我……”
“行醫救人,不圖回報。”
說罷提起藥箱出了門。
“好人啊,佛主啊菩薩,你們可得保佑姑娘一輩子……”身後傳來婦人的呢喃聲。
出了房間,在拐彎處,遇見了迎麵而來的楚珩。
“裴姑娘,那孩子如何了?”
楚珩自然而然的接過她的藥箱,程九鳶也隨他去。
她邊往自己房間走邊道:“已經沒事了。”
“姑娘醫術高明,能將將死之人從鬼門關拉回來,不知姑娘師從何人?”
程九鳶不答反問:“那群人是誰派來的?”
“京裏的,是衝著我來的,姑娘不必趟這趟渾水。”楚珩神色淡然,顯然習以為常。
程九鳶沒再問,不用想也知道是那兩人。
到了房間,程九鳶接過藥箱。
“多謝。”
說完就要關門。
“我的命都是你救下的,何必跟我這般客氣?”
“我累了,想休息,殿下回吧。”說完當真毫不客氣地關了房門。
門外,楚珩摸了摸鼻尖。
身後的山嵐差點笑出聲。
“殿下,以往可都是貴女們上趕著。這還是殿下第一次主動,卻差點被姑娘關門夾住鼻子。”
楚珩斜了他一眼,轉身離開。
“那些人審出來了嗎?是楚璟還楚澤?”
山嵐頓時收了笑。
赤璋答道:“那些人都是死士,很難問出東西。”
“罷了,問出來也沒什麽用。去通知各大糧商,明日巳時(上午九點)到府衙來一趟。”
“是。”
“你不讓我們百姓活,你也別活!”
“拿命來!”
這一波人少說也有七八人,且皆是身高八尺、眼神淩厲、身手矯健,根本不像災民。
護在四周的山嵐幾人反應迅速,飛身過去與之纏鬥在一處。
可那些人十分狡猾,眼見不敵,立刻退回了人群中。
赤璋冷聲叮囑護衛:“別傷到百姓!”
此時,百姓中突然爆發出一聲悲鳴:“孩子!我的孩子!”
接著便是有人大喊:“殺人了!五皇子的人殺人了!”
一時間百姓推搡著,又有人喊:“跟他們拚了!”
“住手!快住手!”眼看百姓又被煽動,莊雨眠急得大喊。
可麵對急眼的百姓,此時他的話也不管用了。
一群百姓直衝楚珩而去,其中混著居心叵測之人。
這時,一道青色的身影動了。
眾人隻覺得一道殘影掠過,人群中很快傳來幾道慘叫。
再一看,十來個大漢倒地慘叫連連。
程九鳶擋在楚珩身前,看向觀望的百姓。
“你們別被有心人利用了,五殿下這幾日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才想出救災之策。”
程九鳶話音才落,躺在地上的男人就大喊出聲:“什麽救災之策!連救災糧都被搶了,還拿什麽救!”
“就是!”
程九鳶原本帶著幾分溫和的目光瞬間一寸寸冷了下去。
“如此機密之事,你們如何知曉?”
方才喊出這話的男人眼神躲閃。
赤璋幾人把倒地哀嚎的男人都抓到了,跟百姓隔開。
中間一個婦人懷中抱著一個孩子痛哭。
“孩子!我的孩子啊!”
“是你們殺了我的孩子!你還我孩子的命來!”婦人朝著赤璋等人大喊。
“不是我們,我等怕傷了百姓,都沒用劍,這孩子明顯是被刀劍所傷。”
說完,赤璋轉身狠狠踢了被抓的男子幾腳。
“說!誰派你們來的!”
“嗚嗚嗚,我的兒啊,你去了,讓娘怎麽活!”婦人抱著氣息微弱的孩子哭得差點斷氣。
周圍百姓眼睜睜地看著。
方才混亂中,這孩子也不知是怎麽被捅的。
但五皇子的人確實是赤手空拳。
他們再蠢,此時也反應過來,被抓的那群人肯定是蓄意挑起他們的怒氣。
看見周圍護衛抽出了長劍,百姓不敢再亂動。
一時間,隻聽得見婦人悲泣。
楚珩看著擋在自己身前的女子,她眉眼清冷,連背影都透著冷意,但卻叫他心底暖洋洋的。
都多少年了,除了他的護衛,沒人擋在他前麵。
程九鳶側臉看向楚珩和莊雨眠:“這裏暫時交給你們了。”
說完,她朝那哭得肝腸寸斷的婦人走去。
“大娘,讓我看看孩子。”
婦人抬眸,哭聲暫止。
“姑娘,是你!”
這位大娘,正是在來婁東路上,給她半個窩窩頭那位。
程九鳶點頭:“是我,我會些醫術,讓我看看。”
“你會醫術?!太好了太好了!”婦人像是溺水之人抓到浮木,緊緊地抓住程九鳶的手。
“大娘,你這樣抓著我,我沒法看。”
“哦哦,好,你看你看……”婦人立刻鬆開了手,目光帶著希冀。
程九鳶查看了一番,傷在腹部,頓時鬆了口氣。
“還有救。”
她俯身抱起孩子,對婦人道:“隨我來。”
說完往府衙裏走去,婦人連忙跌跌撞撞地跟上。
“姑娘,你救了我們兩次……”婦人感激的聲音消失在府衙裏。
楚珩站出來把今日開倉放糧的消息公布出來,百姓一開始不敢置信。
等莊雨眠吩咐手下去施粥,人群頓時沸騰,一片歡欣鼓舞。
不會餓死了,百姓之前的怨氣頓時消失得一幹二淨。
府衙外還貼出告示招工,參加災後重建者,還可額外領一份糧。
這樣一來,既節省了銀子,還讓百姓有事幹。
有了事幹,鬧事的就少了。
重建自己家園,這些人幹活格外賣力。
當日傍晚,便製定好了一套重建方案,就等著明日一早開工。
程九鳶救下的孩子也已經醒了,隻是很虛弱,就暫時讓他在縣衙休養幾日。
當程九鳶再次確認後,對婦人道:“按時吃藥,七日後,才可下地走動了。”
婦人滿臉欣喜,就要給程九鳶跪下。
程九鳶連忙扶住她:“好好照顧孩子,我先出去了。”
“姑娘,你救了我們母子兩次,大恩大德,我、我……”
“行醫救人,不圖回報。”
說罷提起藥箱出了門。
“好人啊,佛主啊菩薩,你們可得保佑姑娘一輩子……”身後傳來婦人的呢喃聲。
出了房間,在拐彎處,遇見了迎麵而來的楚珩。
“裴姑娘,那孩子如何了?”
楚珩自然而然的接過她的藥箱,程九鳶也隨他去。
她邊往自己房間走邊道:“已經沒事了。”
“姑娘醫術高明,能將將死之人從鬼門關拉回來,不知姑娘師從何人?”
程九鳶不答反問:“那群人是誰派來的?”
“京裏的,是衝著我來的,姑娘不必趟這趟渾水。”楚珩神色淡然,顯然習以為常。
程九鳶沒再問,不用想也知道是那兩人。
到了房間,程九鳶接過藥箱。
“多謝。”
說完就要關門。
“我的命都是你救下的,何必跟我這般客氣?”
“我累了,想休息,殿下回吧。”說完當真毫不客氣地關了房門。
門外,楚珩摸了摸鼻尖。
身後的山嵐差點笑出聲。
“殿下,以往可都是貴女們上趕著。這還是殿下第一次主動,卻差點被姑娘關門夾住鼻子。”
楚珩斜了他一眼,轉身離開。
“那些人審出來了嗎?是楚璟還楚澤?”
山嵐頓時收了笑。
赤璋答道:“那些人都是死士,很難問出東西。”
“罷了,問出來也沒什麽用。去通知各大糧商,明日巳時(上午九點)到府衙來一趟。”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