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英理解的點點頭,玉容姐個子雖不高,但長得還可以,寶昌姐夫是個很靦腆的男人,不難看得出,他很遷就玉蓉姐的飲食習慣,又是有文化的,聽說跟玉蓉姐還是自由戀愛,兩人現在過得很幸福。
她姐以前說過,當初還是魏玉蓉姐介紹她和魏正國兩人認識的,她姐嫁到韓家這麽多年,婆媳關係和姑嫂關係一直都不錯。
“小英你很厲害,我就羨慕有文化的人,我那時上大學可費勁了。”
魏玉蓉當年讀的是普通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形勢不好,被迫回到這邊的,她瞅韓小英白白淨淨比韓小雲漂亮,聽說研究生畢業就要出國留學了,可真能耐。
“玉蓉姐,這邊以後會越來越好的,你不用羨慕我。”
魏玉蓉點點頭,“是啊,現在是越來越好了。”以前都不敢想的。
老胡還有事兒,第二天早上,吃了飯便開車走了,說好過兩天再來。
韓小英她們收拾一番,太陽還沒升起來,就帶著孩子們坐上寶昌姐夫趕的牛車,前往他父母所在的草場,魏正國和謝平安開著車跟在後麵。
寶音寶華不在車上,兄妹倆別看年齡不大,可都會騎馬,也不用大人帶著,騎上就跑遠了。
韓小英今天特意換了一身輕便的衣服,她挨著魏玉蓉坐在車尾,牛車晃晃悠悠的比較慢,好在往草場去的路都很平坦,不擔心顛簸。
而且越走視野越開闊,視線裏的綠色也越發濃鬱,簡直一望無際,成片的草場上點綴著盛開的野花,藍藍的天空,大朵的白雲,這些就好像被人刻意用筆畫出來的。
這景色也太美了,還沒到真正的草原,韓小英就有些陶醉了。
前麵,寶音寶華騎馬比較快,先到了氈包外,從馬上跳下來。
“奶奶!”
氈包的簾布撩開,從裏麵出來位個子不高麵龐黝黑滿是褶皺的老人。
見到孫子孫女來了很高興,聽說後麵還有遠道而來的客人,立刻就去灶前準備了。
這位就是寶昌的老母親,她已經快七十歲了,習慣跟其他幾個兒子常年住在草場這邊。
寶昌姐夫的父兄還他兒子寶宏一早就出去放羊了,不過很快被找回來了。
一行人到時,老人還特意為韓小英一家送上了潔白的哈達,嘴裏念著福語,把他們熱情的請進身後的圓頂氈包。
這氈包很大也很寬敞,韓小英他們這些人進去絲毫不見擁擠。
第176章
韓小英盤腿坐在墊子上, 打量氈包內的擺設,最吸引她視線的就是在剛才進來的包門兩側掛著的馬鞭、弓箭、□□這些東西。
在包門西側,也就是她現在做的地方, 鋪著厚厚的地氈,地氈上擺著幾張矮腿的雕著漂亮花紋桌子, 放著各種美食, 而對麵是一排紅漆彩繪的矮櫃,矮櫃北麵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還供著香爐和祭品,在她頭頂上方開有天窗, 氈包內並不悶熱。
他們一群人圍坐在桌前。
寶昌姐夫的老母親帶著幾個兒媳婦,正忙著為他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送上親手熬製的奶茶。
這是這邊的習俗, 昨天玉蓉大姐已經講過了,搭配奶茶的是各色奶製品、炒米以及大塊的牛羊肉。
有肉當然少不了酒, 這邊的人都非常好客,魏正國不是第一次來了,和寶昌姐夫的父親牧仁大叔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很是投機。
謝平安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
這位牧仁大叔快七十歲了,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輩子, 雖然滿臉褶皺,身體看著仍然很精壯, 說話聲音也很洪亮, 底氣十足, 現在還能放羊呢。
“大叔, 今年草原上的雨水充足嗎?”魏正國問道。
牧仁大叔嗓音有些粗啞,他嗬嗬笑道:“今年不錯, 雨水充足, 牧草肥美, 對牧民來說是個好年頭。”
“大叔,您家今年養了多少隻羊,能產多少隻羊羔?”
“今年羊了三千多隻羊,羊羔的話八月份能出欄七八百隻吧。”
牧仁大叔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寶昌是他三兒子,也是唯一一個上過大學的,端著鐵飯碗的。
其他三個兒子跟他一樣都是牧民,早都已經分家了,他跟長子在一起生活,目前家裏有三千多隻羊。
能賣掉七八百隻羊羔,還有幾百斤羊絨,這已經很不錯,等秋天有了錢可以給適齡的孫子娶個媳婦回來。
韓小英沒吃多少肉,就已經飽了,拿紙擦了擦手,她挨著韓小雲,另一邊是玉蓉大姐。
她很是好奇的問:“玉蓉姐,每家的草場離學校都挺遠的,那這裏的孩子怎麽上學?”
魏玉蓉笑了笑,“當然是騎馬呀,年齡小的由父母送,年齡大的可以自己騎馬,實在遠的還可住宿在學校,食宿環境跟城裏是沒法比,不過這兩年已經好多了,原來那才叫苦,尤其遇到風雪天氣,有多少孩子在上下學路上出事的。”那時候要不是有寶昌陪在身邊,她也堅持不下去的。
“能在學校住宿還是不錯的,不然就是騎馬也太遠了。”
上個學,每天跑好幾十裏路,天氣不好,別說孩子連大人也吃不消。
“玉蓉姐,你家寶宏在哪兒上大學啊?”寶宏韓小英剛才看見了,瘦瘦高高的,長得很像寶昌姐夫。
“在省理工,去年踩著線進去的,這邊升學率極低,一個班裏有兩三個能考上本科的就不錯了,很多孩子甚至連小學都讀不完就綴學了。”
她家寶宏學習好,能考上大學,除了聰明肯努力以外,有一部分是因為有一對上過大學的父母,先天條件就比別人好很多倍。
“咱們看著牧民們的每天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牛羊成群的,其實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麽富裕有。”韓小雲可是深有體會的,她在兵團呆了好幾年,經常跟牧民接觸。
“姐,你什麽時候去紅星農場?”
“後天吧,我好久去看那幾個留在這邊生活的知青朋友了,小英,你想要去呀?現在不像以前了,很多耕地都承包給職工了。”沒以前大集體時熱鬧了。
“我就不去了,你跟姐夫去吧。”她姐是去看望老朋友,肯定要留下吃飯什麽的,她跟著去不太好。
“我們去當天就回來,小英你趁機會在這邊學學騎馬吧,之前不是一直想學嗎?”韓小雲笑著問道。
“好啊,玉蓉姐,你會騎馬嗎?你教吧。”韓小英一臉期待。
“會騎的,一會兒我教你。”魏玉蓉當然會了,她都嫁給寶昌二十年了,早就學會了。
吃過肉喝過酒,牧仁大叔跟幾個兒子去草場看羊了,寶昌則帶著他們去氈包外麵的闊地上學騎馬。
每個牧民家裏都會養幾匹馬,有的多甚至十幾二十匹,平時出行都靠騎馬。謝平安天賦異稟,隻跟寶昌姐夫學了一會兒,就可以自己騎著馬在草原上奔馳了。
也是給他挑的馬比較溫順,加上他自身帶著強大的氣場,很快就給馬馴服了,睿睿在一旁看得眼熱,寶昌姐夫哈哈笑著,把他抱到馬背上。
睿睿小臉激動得通紅。
韓小英學了一下午還不敢上馬,她這笨樣子也是沒誰了。
魏玉蓉摸摸手裏牽著的棗紅馬,安慰她道:“慢慢來不著急,等你跟馬熟悉了就好了,我當初學騎馬的時候比你膽子還小,連摸都不敢摸。”
“我怕它踢我,不敢上前。”韓小英出了一頭汗,“玉蓉姐,你們晚上還回去嗎?”
“得回去,家裏有不少牲口呢,晚上不能沒人管,小英你們今晚住這邊吧,我婆婆都安排好了,晚上給你們烤全羊,明早我再過來。”
她很少住在草場這邊,不過她婆婆對她很好,當初手把手叫她做這裏各種吃食,知道她吃不慣這邊的一些東西,還用羊給她換大米吃,從來不嫌棄她笨手笨腳的。
去年寶宏考上大學,她公婆非常高興,直接送了一百隻羊,寶宏放假就來這邊看他的羊,已經下羊羔了。
她來時特意從家裏帶了兩筐蔬菜還有一些米,她婆婆會看著做的。
韓小英四下望了望,“我挺喜歡這裏的,空氣好,景色好,視野開闊,住幾天也不錯。”
“晚上會有些冷,記得給孩子添件衣服。”魏玉蓉把馬拴好,拍掉身上的塵土,叮囑道。
韓小英點點頭,知道玉蓉姐要回去了,太陽要落山了去找孩子們。
韓小雲對騎馬不感興趣,在一邊看孩子呢,小家夥們都玩瘋了,實在是城裏沒有這麽大的草場,讓他們可勁的撒歡兒。
韓小英找到睿睿時,他懷裏正抱著一隻灰背白耳的小狗,看那喜歡的樣子很想帶回城裏去,但也知道不現實,就一直抱著。
幸虧狗媽媽被寶昌姐夫給關起來了,不然哪能讓他這麽抱著自己的崽子,還不咬他。
韓小英見他玩得入神就沒去打擾,送走玉蓉姐兩口子,一個人迎著夕陽的方向走出了很遠。
直到身後的氈包變成小了才停下來,牧仁大叔他們就在不遠處,她能聽得見他們吆喝羊的聲音。
謝平安早就注意到了,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以為她要去方便,見她坐在草地上,也挨著坐下來。
“媳婦兒,不要遠走,草原深處有狼的。”
“我就是想在草原上散散步,看著遠處連綿的群山,還有奔馳馬兒和成群的牛羊,感覺草原的遼闊,自己好像離天空特別近。”
韓小英說著幹脆仰躺在厚實的草地上,望著頭頂藍藍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雲,幼稚的抬起手做著采摘的動作。
謝平安笑著握住她的手,側身在她唇邊親了親,“這麽喜歡,咱們就多住幾天。”
韓小英下意識的閉上眼睛:“這裏是好,我都不想走了。”
“那可不行,這裏條件太簡陋了,牧民的生活其實很苦,咱們看到的美好隻是表象罷了。”謝平安以前去過別處的草原,多少了解一些。
“你說,咱們在這裏包下一片草場如何?雇人養些牛羊,沒事兒就過來騎騎馬,饞肉了還能宰上一隻。”
就是離得太遠了,不能經常過來,韓小英有些可惜的想。
“這不太現實媳婦,你馬上要出國了,得得好幾年拿回來,我一年又沒有多少假,咱們即使雇人也不能什麽都撒手不管吧。”不等韓小英說什麽,謝平安已經坐起身。
他聽見有人過來了,是睿睿,半天看不見爸爸媽媽就找過來了。
謝平安朝兒子招招手,然後回身把還躺在草地上的媳婦拉了起來。
“媽媽,你怎麽跑這麽遠,爸爸也跟著媽媽胡鬧。”
睿睿已經跑過來了,一副你們竟胡鬧的小模樣,在他身後不遠處跟著寶宏還有旭東他們,以及好幾條狗。
謝平安也不惱,在他頭上摸了摸,“媽媽喜歡這邊的景色,有爸爸在,不會有危險的。”
“那也不能走太遠,牧仁爺爺他們都回來了,咱們也回去吧。”
“好,咱們也回去。”韓小英笑著牽起兒子的小手,往回走。
謝平安在後麵跟著,身後,落日的餘暉,將三人的身影拖拽得悠長。
那翱翔在天空的鷹時時傳來長鳴,它這是在預告牧民們,明天的天氣很晴朗。
晚上,吃過烤全羊之後已經很晚了,韓小英他們一家就睡在用來待客的氈包裏。
睿睿今天玩累了,躺下沒多一會兒就睡著了。
韓小英枕在謝平安臂彎裏,臉貼近他的胸膛,在這無比靜寂的夜色裏,伴著花草的芳香沉沉地入睡……
第二天清晨,天才剛蒙蒙亮,牧仁大叔一家就起來了。
男人們要把羊趕去吃草的地方,然後沒事兒就可以回家了,期間會去看幾次,到傍晚再趕回來。牛一般就很隨性的,知道自己回家不用操心。
女人們要打掃羊圈,擠羊奶,並在男人回來之前把奶茶煮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周而複始。
一早上的功夫,韓小英就跟寶昌姐夫的大嫂就學會了擠羊奶、煮茶還有做餑餑,很是手巧。
魏玉蓉跟寶昌騎馬過來時,還特意誇了她幾句。
她姐以前說過,當初還是魏玉蓉姐介紹她和魏正國兩人認識的,她姐嫁到韓家這麽多年,婆媳關係和姑嫂關係一直都不錯。
“小英你很厲害,我就羨慕有文化的人,我那時上大學可費勁了。”
魏玉蓉當年讀的是普通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形勢不好,被迫回到這邊的,她瞅韓小英白白淨淨比韓小雲漂亮,聽說研究生畢業就要出國留學了,可真能耐。
“玉蓉姐,這邊以後會越來越好的,你不用羨慕我。”
魏玉蓉點點頭,“是啊,現在是越來越好了。”以前都不敢想的。
老胡還有事兒,第二天早上,吃了飯便開車走了,說好過兩天再來。
韓小英她們收拾一番,太陽還沒升起來,就帶著孩子們坐上寶昌姐夫趕的牛車,前往他父母所在的草場,魏正國和謝平安開著車跟在後麵。
寶音寶華不在車上,兄妹倆別看年齡不大,可都會騎馬,也不用大人帶著,騎上就跑遠了。
韓小英今天特意換了一身輕便的衣服,她挨著魏玉蓉坐在車尾,牛車晃晃悠悠的比較慢,好在往草場去的路都很平坦,不擔心顛簸。
而且越走視野越開闊,視線裏的綠色也越發濃鬱,簡直一望無際,成片的草場上點綴著盛開的野花,藍藍的天空,大朵的白雲,這些就好像被人刻意用筆畫出來的。
這景色也太美了,還沒到真正的草原,韓小英就有些陶醉了。
前麵,寶音寶華騎馬比較快,先到了氈包外,從馬上跳下來。
“奶奶!”
氈包的簾布撩開,從裏麵出來位個子不高麵龐黝黑滿是褶皺的老人。
見到孫子孫女來了很高興,聽說後麵還有遠道而來的客人,立刻就去灶前準備了。
這位就是寶昌的老母親,她已經快七十歲了,習慣跟其他幾個兒子常年住在草場這邊。
寶昌姐夫的父兄還他兒子寶宏一早就出去放羊了,不過很快被找回來了。
一行人到時,老人還特意為韓小英一家送上了潔白的哈達,嘴裏念著福語,把他們熱情的請進身後的圓頂氈包。
這氈包很大也很寬敞,韓小英他們這些人進去絲毫不見擁擠。
第176章
韓小英盤腿坐在墊子上, 打量氈包內的擺設,最吸引她視線的就是在剛才進來的包門兩側掛著的馬鞭、弓箭、□□這些東西。
在包門西側,也就是她現在做的地方, 鋪著厚厚的地氈,地氈上擺著幾張矮腿的雕著漂亮花紋桌子, 放著各種美食, 而對麵是一排紅漆彩繪的矮櫃,矮櫃北麵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還供著香爐和祭品,在她頭頂上方開有天窗, 氈包內並不悶熱。
他們一群人圍坐在桌前。
寶昌姐夫的老母親帶著幾個兒媳婦,正忙著為他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送上親手熬製的奶茶。
這是這邊的習俗, 昨天玉蓉大姐已經講過了,搭配奶茶的是各色奶製品、炒米以及大塊的牛羊肉。
有肉當然少不了酒, 這邊的人都非常好客,魏正國不是第一次來了,和寶昌姐夫的父親牧仁大叔一邊喝酒一邊聊天很是投機。
謝平安坐在一旁靜靜的聽著。
這位牧仁大叔快七十歲了,在草原上生活了一輩子, 雖然滿臉褶皺,身體看著仍然很精壯, 說話聲音也很洪亮, 底氣十足, 現在還能放羊呢。
“大叔, 今年草原上的雨水充足嗎?”魏正國問道。
牧仁大叔嗓音有些粗啞,他嗬嗬笑道:“今年不錯, 雨水充足, 牧草肥美, 對牧民來說是個好年頭。”
“大叔,您家今年養了多少隻羊,能產多少隻羊羔?”
“今年羊了三千多隻羊,羊羔的話八月份能出欄七八百隻吧。”
牧仁大叔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寶昌是他三兒子,也是唯一一個上過大學的,端著鐵飯碗的。
其他三個兒子跟他一樣都是牧民,早都已經分家了,他跟長子在一起生活,目前家裏有三千多隻羊。
能賣掉七八百隻羊羔,還有幾百斤羊絨,這已經很不錯,等秋天有了錢可以給適齡的孫子娶個媳婦回來。
韓小英沒吃多少肉,就已經飽了,拿紙擦了擦手,她挨著韓小雲,另一邊是玉蓉大姐。
她很是好奇的問:“玉蓉姐,每家的草場離學校都挺遠的,那這裏的孩子怎麽上學?”
魏玉蓉笑了笑,“當然是騎馬呀,年齡小的由父母送,年齡大的可以自己騎馬,實在遠的還可住宿在學校,食宿環境跟城裏是沒法比,不過這兩年已經好多了,原來那才叫苦,尤其遇到風雪天氣,有多少孩子在上下學路上出事的。”那時候要不是有寶昌陪在身邊,她也堅持不下去的。
“能在學校住宿還是不錯的,不然就是騎馬也太遠了。”
上個學,每天跑好幾十裏路,天氣不好,別說孩子連大人也吃不消。
“玉蓉姐,你家寶宏在哪兒上大學啊?”寶宏韓小英剛才看見了,瘦瘦高高的,長得很像寶昌姐夫。
“在省理工,去年踩著線進去的,這邊升學率極低,一個班裏有兩三個能考上本科的就不錯了,很多孩子甚至連小學都讀不完就綴學了。”
她家寶宏學習好,能考上大學,除了聰明肯努力以外,有一部分是因為有一對上過大學的父母,先天條件就比別人好很多倍。
“咱們看著牧民們的每天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牛羊成群的,其實並沒有看上去的那麽富裕有。”韓小雲可是深有體會的,她在兵團呆了好幾年,經常跟牧民接觸。
“姐,你什麽時候去紅星農場?”
“後天吧,我好久去看那幾個留在這邊生活的知青朋友了,小英,你想要去呀?現在不像以前了,很多耕地都承包給職工了。”沒以前大集體時熱鬧了。
“我就不去了,你跟姐夫去吧。”她姐是去看望老朋友,肯定要留下吃飯什麽的,她跟著去不太好。
“我們去當天就回來,小英你趁機會在這邊學學騎馬吧,之前不是一直想學嗎?”韓小雲笑著問道。
“好啊,玉蓉姐,你會騎馬嗎?你教吧。”韓小英一臉期待。
“會騎的,一會兒我教你。”魏玉蓉當然會了,她都嫁給寶昌二十年了,早就學會了。
吃過肉喝過酒,牧仁大叔跟幾個兒子去草場看羊了,寶昌則帶著他們去氈包外麵的闊地上學騎馬。
每個牧民家裏都會養幾匹馬,有的多甚至十幾二十匹,平時出行都靠騎馬。謝平安天賦異稟,隻跟寶昌姐夫學了一會兒,就可以自己騎著馬在草原上奔馳了。
也是給他挑的馬比較溫順,加上他自身帶著強大的氣場,很快就給馬馴服了,睿睿在一旁看得眼熱,寶昌姐夫哈哈笑著,把他抱到馬背上。
睿睿小臉激動得通紅。
韓小英學了一下午還不敢上馬,她這笨樣子也是沒誰了。
魏玉蓉摸摸手裏牽著的棗紅馬,安慰她道:“慢慢來不著急,等你跟馬熟悉了就好了,我當初學騎馬的時候比你膽子還小,連摸都不敢摸。”
“我怕它踢我,不敢上前。”韓小英出了一頭汗,“玉蓉姐,你們晚上還回去嗎?”
“得回去,家裏有不少牲口呢,晚上不能沒人管,小英你們今晚住這邊吧,我婆婆都安排好了,晚上給你們烤全羊,明早我再過來。”
她很少住在草場這邊,不過她婆婆對她很好,當初手把手叫她做這裏各種吃食,知道她吃不慣這邊的一些東西,還用羊給她換大米吃,從來不嫌棄她笨手笨腳的。
去年寶宏考上大學,她公婆非常高興,直接送了一百隻羊,寶宏放假就來這邊看他的羊,已經下羊羔了。
她來時特意從家裏帶了兩筐蔬菜還有一些米,她婆婆會看著做的。
韓小英四下望了望,“我挺喜歡這裏的,空氣好,景色好,視野開闊,住幾天也不錯。”
“晚上會有些冷,記得給孩子添件衣服。”魏玉蓉把馬拴好,拍掉身上的塵土,叮囑道。
韓小英點點頭,知道玉蓉姐要回去了,太陽要落山了去找孩子們。
韓小雲對騎馬不感興趣,在一邊看孩子呢,小家夥們都玩瘋了,實在是城裏沒有這麽大的草場,讓他們可勁的撒歡兒。
韓小英找到睿睿時,他懷裏正抱著一隻灰背白耳的小狗,看那喜歡的樣子很想帶回城裏去,但也知道不現實,就一直抱著。
幸虧狗媽媽被寶昌姐夫給關起來了,不然哪能讓他這麽抱著自己的崽子,還不咬他。
韓小英見他玩得入神就沒去打擾,送走玉蓉姐兩口子,一個人迎著夕陽的方向走出了很遠。
直到身後的氈包變成小了才停下來,牧仁大叔他們就在不遠處,她能聽得見他們吆喝羊的聲音。
謝平安早就注意到了,在後麵不緊不慢的跟著,以為她要去方便,見她坐在草地上,也挨著坐下來。
“媳婦兒,不要遠走,草原深處有狼的。”
“我就是想在草原上散散步,看著遠處連綿的群山,還有奔馳馬兒和成群的牛羊,感覺草原的遼闊,自己好像離天空特別近。”
韓小英說著幹脆仰躺在厚實的草地上,望著頭頂藍藍的天空,大朵大朵的白雲,幼稚的抬起手做著采摘的動作。
謝平安笑著握住她的手,側身在她唇邊親了親,“這麽喜歡,咱們就多住幾天。”
韓小英下意識的閉上眼睛:“這裏是好,我都不想走了。”
“那可不行,這裏條件太簡陋了,牧民的生活其實很苦,咱們看到的美好隻是表象罷了。”謝平安以前去過別處的草原,多少了解一些。
“你說,咱們在這裏包下一片草場如何?雇人養些牛羊,沒事兒就過來騎騎馬,饞肉了還能宰上一隻。”
就是離得太遠了,不能經常過來,韓小英有些可惜的想。
“這不太現實媳婦,你馬上要出國了,得得好幾年拿回來,我一年又沒有多少假,咱們即使雇人也不能什麽都撒手不管吧。”不等韓小英說什麽,謝平安已經坐起身。
他聽見有人過來了,是睿睿,半天看不見爸爸媽媽就找過來了。
謝平安朝兒子招招手,然後回身把還躺在草地上的媳婦拉了起來。
“媽媽,你怎麽跑這麽遠,爸爸也跟著媽媽胡鬧。”
睿睿已經跑過來了,一副你們竟胡鬧的小模樣,在他身後不遠處跟著寶宏還有旭東他們,以及好幾條狗。
謝平安也不惱,在他頭上摸了摸,“媽媽喜歡這邊的景色,有爸爸在,不會有危險的。”
“那也不能走太遠,牧仁爺爺他們都回來了,咱們也回去吧。”
“好,咱們也回去。”韓小英笑著牽起兒子的小手,往回走。
謝平安在後麵跟著,身後,落日的餘暉,將三人的身影拖拽得悠長。
那翱翔在天空的鷹時時傳來長鳴,它這是在預告牧民們,明天的天氣很晴朗。
晚上,吃過烤全羊之後已經很晚了,韓小英他們一家就睡在用來待客的氈包裏。
睿睿今天玩累了,躺下沒多一會兒就睡著了。
韓小英枕在謝平安臂彎裏,臉貼近他的胸膛,在這無比靜寂的夜色裏,伴著花草的芳香沉沉地入睡……
第二天清晨,天才剛蒙蒙亮,牧仁大叔一家就起來了。
男人們要把羊趕去吃草的地方,然後沒事兒就可以回家了,期間會去看幾次,到傍晚再趕回來。牛一般就很隨性的,知道自己回家不用操心。
女人們要打掃羊圈,擠羊奶,並在男人回來之前把奶茶煮好,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周而複始。
一早上的功夫,韓小英就跟寶昌姐夫的大嫂就學會了擠羊奶、煮茶還有做餑餑,很是手巧。
魏玉蓉跟寶昌騎馬過來時,還特意誇了她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