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芳在婆家的日子不好不壞,婆婆為人刻薄,男人又不大頂用,陶永芳還有兩個妯娌,整天勾心鬥角的,她看著比在知青點時瘦了很多。
要知道陶永芳可是帶著一年的口糧嫁過去的,有幾個姑娘像她這樣帶著糧食出嫁的?她也夠倒黴的,攤上這麽個婆家。
韓小英不同情她,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與此同時的定城,田家。
田氏的二女兒田心荷一家五口來給老太太拜年。
田氏年前就被田景程接回來了,有兒有女的,怎麽好在療養院過年。
不過其他兒女離得遠,又有些身不由己,隻有小兒子陪她過年,難免有些冷清。
田心荷一家回來,家裏才熱鬧起來。
中午飯桌上,田心荷吃著碗裏的香滑開口的蘑菇,她不住的點頭。
“媽,這蘑菇是小英給您寄來的吧?”吃著不錯。
“可不是,大老遠的,丫頭給我寄來一大包,還給我做了雙棉鞋,你要是喜歡吃,走的時候拿點兒回去,景程不常在家,我一個人能吃多少。”田氏說著低頭看了眼腳上的鞋,穿著可舒服了,丫頭手藝真好。
田心荷笑了笑,她媽這是跟她顯擺呢,她包括她幾個嫂子都不大會做針線,也從來沒給她媽做過鞋,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我正有此意,不光蘑菇,山野菜我也喜歡吃,媽你多給我點兒。”她不要老太太就不主動給她。
“行行,一會兒你自己拿。”田氏大方的擺擺手,丫頭郵來一大包東西,肯定是讓她看著給家裏人分。
她這二女兒年前忙,一直沒來看她,小英寄來的東西,她也沒讓景程去給送去,反正幹蘑菇山野菜什麽的不怕壞,不來她老人家就不給,自己留著慢慢吃,可不是她老人家舍不得給。
“姥,你就那麽喜歡韓小英?她不就是一個小保姆嗎?”田心荷的女兒納悶的問道。
她姥姥這人麵相特別嚴肅,脾氣大又古怪,一般人根本入不了她眼,她跟弟妹們都怕她,從來不敢親近。
田氏笑道:“什麽小保姆,小英在我眼裏就是個孩子。”小英跟六十年前的她很像,都是苦大的。
別看她現在吃穿不愁,生活無憂的,她小時候比小英過得還苦呢,那時候可是戰亂,命都沒有保障,談何其他。
“媽,您對小英是不是有些惺惺相惜啊?”田景程調侃了一句,接著又說道:“那丫頭是挺能吃苦的。”
“能吃苦也是被家裏逼出來的,誰生來喜歡吃苦?誰不想每天舒舒服服的。”田氏不想多說這個,就問道:“良玉現在怎麽樣?不是說受傷了嗎?”
謝良玉曾經是她帶過的兵,也是她養女婿,她從前收養過不少戰友遺孤,嫁給謝良玉的那個是最沒福氣的,早早就沒了,隻留下個兒子。
謝良玉也算是個重情重義的男人,發妻去世後一直到平安十歲上,才續娶了一房。
就是為人有些古板,在小縣城一窩十幾年,教出的兒子還不錯,隻是她有些年沒見過平安那孩子了,不知長成什麽樣了,看照片像他父親。
田景程跟謝良玉一直有通信,知道他的近況,“他傷早好了,升了一級,年前他去看過小英,說小英挺好的,您不用掛念。”
田氏聽了點點頭,“平安他還在那個部隊吧?”
“還在的,而且幹得一直不錯,那孩子是個穩重的,一點不比他爸遜色。”田景程誇讚道。
“都說虎父無犬子,但平安優秀也是他自己肯努力的結果。”田氏最喜歡上進肯吃苦的後輩,哪怕不夠出眾默默無聞,她也會給以肯定跟鼓勵。
“媽,我怎麽聽說,小英她那個媽改嫁了?”田心荷聽好友劉秀娥說的,小英媽改嫁了。
從小英下鄉走之後,吳家跟韓家便不來往了,但有些消息還是知道的,定城說大也不大,吳家畢竟跟韓家有層一親戚關係,有些事肯定要留意。
“改嫁好,改嫁了省得脫累兒女。”雖然沒見過齊淑珍,田氏也聽說過她做過的那些作踐兒女的事,心裏很是不恥。
她也是年輕守寡,她丈夫犧牲時景程還不會走呢,那時候可比現在苦多了,到處打仗,她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全平安長大,從來沒說苛待過哪個。
她的孩子現在不說個個有出息,但是品行絕對端正,孝順務實。
小英那個媽就不配為人母,對孩子不上心不說,簡直就是隻吸血的螞蟥,盯上哪個兒女就不肯鬆開,她要是男人一死就立馬改嫁,外人頂多會說她一句自私涼薄。
現在看著兒女身上吸不出來血了才想起來改嫁,她就是惡毒陰狠,對自己兒女們都算計到骨子裏,不過小英兄妹幾個以後算是解脫了。
田心荷沒再多說什麽,她隻是聽劉秀娥說了那麽一嘴,沒有細打聽。
田氏卻上了心,小英夠不容易的了,自私媽自己改嫁了,可別再回來給孩子們添亂。
她私下裏叮囑田景程,沒事兒多留意著點韓家的那幾個孩子,有什麽事就幫襯一把。
田景程其實一直在留意著呢,韓家小英大哥他以前見過,人還不錯,挺有擔當的,應該能支撐起來家,他媽擔心都是多餘的。
韓家現在確實是少有的平靜,齊淑珍改嫁之後,就是韓誌剛當家做主,家裏事都要聽他的。
他這個一向內秀耿直,對弟弟妹妹很上心,工作年前也換了,工資沒少多少,隻是一些補貼沒了,但比以前輕鬆了。
上次韓小雲回來,大包小包的沒少帶東西,連小英也捎回來不少特產,家裏現在比齊淑珍在時,生活上寬裕多了。
至於孫桂玲,她上麵沒有婆婆壓著走路都帶著輕鬆,別提多自在。
至於要犯愁養兩個小姑子小叔子,以前不也是他們養嗎?
現在跟以前有啥區別,小蓮過年都十三了,等個三兩年的就能上班了,孫桂玲她有啥可愁的,更何況韓小雲走時還說了,以後她多的沒有,一個月五塊錢還是有的。
要知道,韓小雲以前可是一分錢不給家裏寄的,可見以前是對齊淑珍有意見,不是對她這個嫂子。
所以孫桂玲現在可消停了,不作不鬧的,一心跟韓誌剛好好過日子,家裏家外大事小情的,她全都跟著張羅著,很是像樣。
韓家現在的日子是再好不過了。
作者有話說:
第62章 撒邪氣
過完正月十五, 生產隊就開始上工了,女同誌挑選種子,男同誌送糞積肥, 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生產隊的大倉庫裏,幾乎聚齊了二隊的所有婦女, 三個女人一出戲, 幾十個女人聚在一起,熱鬧程度得不亞於菜市場。
韓小英帶著譚雅婷拿著墊子鋪在摞起來的土坯磚上,挨著郭嬸正要坐下,準備挑選大豆種子。
對麵賈大芳她媽, 粗啞著嗓子說道:“你們兩個小丫頭,跟我們一幫老婆子擠啥, 上裏頭去!”
她說的裏頭是倉庫最裏麵,那邊牆上沒有窗口, 外麵陽光照不進來,光線不好不說,春寒料峭的沒有陽光十分陰冷,沒人樂意過去, 都擠在有窗戶的地方。
擠就擠吧人多熱鬧,沒人會說什麽, 偏她記恨韓小英之前向大隊長告狀, 害他們家被罵的事, 今天逮住機會就想擠兌幾句。
韓小英豈會懼她, 仿佛沒聽見她說話似的,拉著譚雅婷就坐下了。
“我們才不上裏頭去呢, 裏頭又陰又冷的, 你肉這麽厚肯定不怕冷, 要去你去。”
賈大芳她媽也姓阮,跟阮荷花是出了五服的姑侄,村裏人為了好區分,平時都叫她大芳媽或者賈婆子。
她五短身材倭瓜臉,蒜頭鼻子,雙半大的眼睛,賈大芳跟她長得一樣一樣的。
隻見她瞪了韓小英一眼,歪著嘴道:“小丫頭片子,人長得不咋地,嘴巴倒是厲害的,怪不得去告狀找人撐腰!”她說話聲音粗啞難聽。
這兩天上火了,葛玉蓮到現在還沒出院呢,家裏拉了一堆饑荒,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還完。
她現在這個悔呀,當初就不該把閨女說給老張家,一點兒補貼不上娘家不說,可能還要倒貼錢!
可後悔也沒法子,總不能讓她閨女離婚再改嫁,那成啥了,再說二婚頭能找到什麽好人家。
她心裏憋屈就想擠兌韓小英撒撒邪火,反正一個小知青說她兩句能怎麽著。
韓小英凶狠的呲著牙,“對啊,我最會告狀了,最好別惹我,不然我還要去告狀!”
賈婆子張嘴就要撒潑罵人,被郭嬸懟一句,“賈婆子,你挺大歲數的人,跟個小丫頭計較什麽,趕緊幹活吧,一會兒晌午了。”
“誰跟她計較了,她一個小丫頭片子,沒大沒小的,長嘴就知道叭叭,我不就說她一句嗎?就跟我頂起來沒完了,有她這樣當小輩的嗎!”賈婆子扯著嗓子嚷嚷,生怕別人聽不見。
“不是你先找茬的嗎?讓我們上裏頭去,裏頭又陰又暗的,你咋讓你兒媳婦去呢?當我們知青在村裏沒親沒靠的好欺負是吧?隊長都沒管我們坐哪兒,你倒先管上了,咋滴?倉庫是你家滴呀,你管得這麽寬!”韓小英說完翻了個白眼,個刁鑽的婆子就會欺負人!
一旁譚雅婷一臉意味深長的說道:“這倉庫要是她家的,她就成地主婆子了!”
“呸!你才地主婆呢!”賈婆子眼裏閃過一絲慌亂,被說成地主婆子可不是啥好事兒。
她四下看了看,見沒人當真,揚聲辯解道:“我們家是八輩子貧農,村裏人都知道,誰聽你們在這兒瞎胡咧咧!”
“那我們還是工人階級子弟呢,跟你都不認識,你卻故意針對我們,欺壓我們,你想幹啥!”韓小英騰地站了起裏,麵寒如霜。
“我要去公社告你!你個地主婆子!”說完她就往出走!
譚雅婷稍遲疑了一下,也隨後起身跟上去,卻被郭嬸子一把拽住了。
韓小英也被於桂香攔在了門口,正在勸解呢,“你這孩子,脾氣咋這麽急呢,有啥事兒,找你大叔在村裏解決,可不能上公社啊!”上公社不管誰有理沒理,她家男人都得跟著吃瓜落,約束不嚴管教無力,狀可不是好告的。
郭嬸也過來勸,“小英啊,公社可不是好去的,咱不去。賈婆子,看你把人家孩子氣得,不就選個種子,坐哪兒不行,就你事兒多!”
賈婆子胖臉漲得通紅,她可不是嚇得是被氣得,她四十多歲的人了,愣是被個小丫頭片子給拿捏住了。
顏麵掃地,還不得向這丫頭不低頭,不然真要是去公社告狀,大隊長跟小隊長都饒不了她!
阮荷花扯了扯她衣角,低聲勸說著:“媽,韓知青她們愛坐哪兒坐哪兒唄,你管那麽多幹啥。”
“行行,我不管了,她愛告告去吧,我又沒把她咋地!”她開始是有一絲害怕,不過轉瞬間就回過味來了。
這臭丫頭多半是在嚇唬她呢,公社離宋家堡好幾十裏路呢,眼下備耕農忙期間,村裏的牲口都在拉車幹活,哪有閑著的載她去公社,有能耐腿著去!累不瘸她兩條麻杆腿兒!
不過她也不敢再刺激臭丫頭了,於桂香在這兒呢,要是真去告狀連累了大隊長,肯定饒不了她。
“賈婆子,你少說兩句沒人把你當啞巴,你個老娘們家家的,擠兌個小丫頭臉上有光是吧?小英,聽嬸子的,咱不跟她一般見識,等會兒我跟你叔說,扣她工分!”於桂香狠狠的瞪了一眼賈婆子,沒事找事當她不存在呀!
賈婆子縮了一下脖子,嘴裏嘟囔道:“屁大點兒事就上綱上線的,真是醜人多作怪。”
韓小英手腕一直被於桂香拽著,她力氣小,根本掙脫不開,賈婆子的話氣得她眼圈都紅了,把於桂香給埋怨上了。
現在想息事寧人了,一開始賈婆子說她時怎麽不站出來勸阻?還不是以為她個小姑娘臉皮子薄,有顧忌不可能把事情鬧太大,被說噠兩句就說兩句,又不是她親閨女,犯不著用心護著。
既然如此,她還顧忌什麽!
“嬸子,你看吧,她們全家欺負我一個,從她閨女到她兒媳婦,現在是她,我一個小知青,哪兒招惹她們家了?讓她們這麽不遺餘力的針對我?是看我長得小好欺負是吧?你今天攔得住我,但你不可能攔我一輩子,這個狀我告定了!”前世仇今世怨,她恨不得從賈家人身上撕下幾口肉來!
見韓小英都被氣哭了,譚雅婷直接甩開了郭嬸的手,幾步衝到了倉庫門口,“小英,你別哭,我找點長去,咱們一起去公社告狀,看誰敢攔著!”
於桂香拽著這個,攔不住那個,她些慌了,這譚知青是真的不嫌事兒大啊,還要鼓動整個知青點的人去告狀!
“你們快攔著啊,真要是把革委會的人招來,村裏以後不會安生了!”
郭嬸已經反應過來,根幾個婦人過來擋住了譚雅婷,“譚知青,你就別跟著添亂了,先什麽點長,你去找大隊長,先讓看隊長解決,不行你們再去公社,嬸子絕對不再攔你們。”
她剛才也以為小英是在嚇唬賈婆子呢,這會兒真拿不準了,小英是不是要來真的。
譚雅婷想了想點點頭,就轉身跑出去找大隊長了。
其他人一直在冷眼旁觀,誰都沒出聲勸阻,都以為韓小英在裝樣子,不可能去告狀,直到韓小英眼淚落下來,方才醒悟過來,這小知青可不是在開玩笑。
還說賈家人以前就欺負她?那是怎麽回事兒?
要知道陶永芳可是帶著一年的口糧嫁過去的,有幾個姑娘像她這樣帶著糧食出嫁的?她也夠倒黴的,攤上這麽個婆家。
韓小英不同情她,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與此同時的定城,田家。
田氏的二女兒田心荷一家五口來給老太太拜年。
田氏年前就被田景程接回來了,有兒有女的,怎麽好在療養院過年。
不過其他兒女離得遠,又有些身不由己,隻有小兒子陪她過年,難免有些冷清。
田心荷一家回來,家裏才熱鬧起來。
中午飯桌上,田心荷吃著碗裏的香滑開口的蘑菇,她不住的點頭。
“媽,這蘑菇是小英給您寄來的吧?”吃著不錯。
“可不是,大老遠的,丫頭給我寄來一大包,還給我做了雙棉鞋,你要是喜歡吃,走的時候拿點兒回去,景程不常在家,我一個人能吃多少。”田氏說著低頭看了眼腳上的鞋,穿著可舒服了,丫頭手藝真好。
田心荷笑了笑,她媽這是跟她顯擺呢,她包括她幾個嫂子都不大會做針線,也從來沒給她媽做過鞋,還不如一個小丫頭。
“我正有此意,不光蘑菇,山野菜我也喜歡吃,媽你多給我點兒。”她不要老太太就不主動給她。
“行行,一會兒你自己拿。”田氏大方的擺擺手,丫頭郵來一大包東西,肯定是讓她看著給家裏人分。
她這二女兒年前忙,一直沒來看她,小英寄來的東西,她也沒讓景程去給送去,反正幹蘑菇山野菜什麽的不怕壞,不來她老人家就不給,自己留著慢慢吃,可不是她老人家舍不得給。
“姥,你就那麽喜歡韓小英?她不就是一個小保姆嗎?”田心荷的女兒納悶的問道。
她姥姥這人麵相特別嚴肅,脾氣大又古怪,一般人根本入不了她眼,她跟弟妹們都怕她,從來不敢親近。
田氏笑道:“什麽小保姆,小英在我眼裏就是個孩子。”小英跟六十年前的她很像,都是苦大的。
別看她現在吃穿不愁,生活無憂的,她小時候比小英過得還苦呢,那時候可是戰亂,命都沒有保障,談何其他。
“媽,您對小英是不是有些惺惺相惜啊?”田景程調侃了一句,接著又說道:“那丫頭是挺能吃苦的。”
“能吃苦也是被家裏逼出來的,誰生來喜歡吃苦?誰不想每天舒舒服服的。”田氏不想多說這個,就問道:“良玉現在怎麽樣?不是說受傷了嗎?”
謝良玉曾經是她帶過的兵,也是她養女婿,她從前收養過不少戰友遺孤,嫁給謝良玉的那個是最沒福氣的,早早就沒了,隻留下個兒子。
謝良玉也算是個重情重義的男人,發妻去世後一直到平安十歲上,才續娶了一房。
就是為人有些古板,在小縣城一窩十幾年,教出的兒子還不錯,隻是她有些年沒見過平安那孩子了,不知長成什麽樣了,看照片像他父親。
田景程跟謝良玉一直有通信,知道他的近況,“他傷早好了,升了一級,年前他去看過小英,說小英挺好的,您不用掛念。”
田氏聽了點點頭,“平安他還在那個部隊吧?”
“還在的,而且幹得一直不錯,那孩子是個穩重的,一點不比他爸遜色。”田景程誇讚道。
“都說虎父無犬子,但平安優秀也是他自己肯努力的結果。”田氏最喜歡上進肯吃苦的後輩,哪怕不夠出眾默默無聞,她也會給以肯定跟鼓勵。
“媽,我怎麽聽說,小英她那個媽改嫁了?”田心荷聽好友劉秀娥說的,小英媽改嫁了。
從小英下鄉走之後,吳家跟韓家便不來往了,但有些消息還是知道的,定城說大也不大,吳家畢竟跟韓家有層一親戚關係,有些事肯定要留意。
“改嫁好,改嫁了省得脫累兒女。”雖然沒見過齊淑珍,田氏也聽說過她做過的那些作踐兒女的事,心裏很是不恥。
她也是年輕守寡,她丈夫犧牲時景程還不會走呢,那時候可比現在苦多了,到處打仗,她一個人帶著五個孩子,全平安長大,從來沒說苛待過哪個。
她的孩子現在不說個個有出息,但是品行絕對端正,孝順務實。
小英那個媽就不配為人母,對孩子不上心不說,簡直就是隻吸血的螞蟥,盯上哪個兒女就不肯鬆開,她要是男人一死就立馬改嫁,外人頂多會說她一句自私涼薄。
現在看著兒女身上吸不出來血了才想起來改嫁,她就是惡毒陰狠,對自己兒女們都算計到骨子裏,不過小英兄妹幾個以後算是解脫了。
田心荷沒再多說什麽,她隻是聽劉秀娥說了那麽一嘴,沒有細打聽。
田氏卻上了心,小英夠不容易的了,自私媽自己改嫁了,可別再回來給孩子們添亂。
她私下裏叮囑田景程,沒事兒多留意著點韓家的那幾個孩子,有什麽事就幫襯一把。
田景程其實一直在留意著呢,韓家小英大哥他以前見過,人還不錯,挺有擔當的,應該能支撐起來家,他媽擔心都是多餘的。
韓家現在確實是少有的平靜,齊淑珍改嫁之後,就是韓誌剛當家做主,家裏事都要聽他的。
他這個一向內秀耿直,對弟弟妹妹很上心,工作年前也換了,工資沒少多少,隻是一些補貼沒了,但比以前輕鬆了。
上次韓小雲回來,大包小包的沒少帶東西,連小英也捎回來不少特產,家裏現在比齊淑珍在時,生活上寬裕多了。
至於孫桂玲,她上麵沒有婆婆壓著走路都帶著輕鬆,別提多自在。
至於要犯愁養兩個小姑子小叔子,以前不也是他們養嗎?
現在跟以前有啥區別,小蓮過年都十三了,等個三兩年的就能上班了,孫桂玲她有啥可愁的,更何況韓小雲走時還說了,以後她多的沒有,一個月五塊錢還是有的。
要知道,韓小雲以前可是一分錢不給家裏寄的,可見以前是對齊淑珍有意見,不是對她這個嫂子。
所以孫桂玲現在可消停了,不作不鬧的,一心跟韓誌剛好好過日子,家裏家外大事小情的,她全都跟著張羅著,很是像樣。
韓家現在的日子是再好不過了。
作者有話說:
第62章 撒邪氣
過完正月十五, 生產隊就開始上工了,女同誌挑選種子,男同誌送糞積肥, 為即將到來的春耕做準備。
生產隊的大倉庫裏,幾乎聚齊了二隊的所有婦女, 三個女人一出戲, 幾十個女人聚在一起,熱鬧程度得不亞於菜市場。
韓小英帶著譚雅婷拿著墊子鋪在摞起來的土坯磚上,挨著郭嬸正要坐下,準備挑選大豆種子。
對麵賈大芳她媽, 粗啞著嗓子說道:“你們兩個小丫頭,跟我們一幫老婆子擠啥, 上裏頭去!”
她說的裏頭是倉庫最裏麵,那邊牆上沒有窗口, 外麵陽光照不進來,光線不好不說,春寒料峭的沒有陽光十分陰冷,沒人樂意過去, 都擠在有窗戶的地方。
擠就擠吧人多熱鬧,沒人會說什麽, 偏她記恨韓小英之前向大隊長告狀, 害他們家被罵的事, 今天逮住機會就想擠兌幾句。
韓小英豈會懼她, 仿佛沒聽見她說話似的,拉著譚雅婷就坐下了。
“我們才不上裏頭去呢, 裏頭又陰又冷的, 你肉這麽厚肯定不怕冷, 要去你去。”
賈大芳她媽也姓阮,跟阮荷花是出了五服的姑侄,村裏人為了好區分,平時都叫她大芳媽或者賈婆子。
她五短身材倭瓜臉,蒜頭鼻子,雙半大的眼睛,賈大芳跟她長得一樣一樣的。
隻見她瞪了韓小英一眼,歪著嘴道:“小丫頭片子,人長得不咋地,嘴巴倒是厲害的,怪不得去告狀找人撐腰!”她說話聲音粗啞難聽。
這兩天上火了,葛玉蓮到現在還沒出院呢,家裏拉了一堆饑荒,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還完。
她現在這個悔呀,當初就不該把閨女說給老張家,一點兒補貼不上娘家不說,可能還要倒貼錢!
可後悔也沒法子,總不能讓她閨女離婚再改嫁,那成啥了,再說二婚頭能找到什麽好人家。
她心裏憋屈就想擠兌韓小英撒撒邪火,反正一個小知青說她兩句能怎麽著。
韓小英凶狠的呲著牙,“對啊,我最會告狀了,最好別惹我,不然我還要去告狀!”
賈婆子張嘴就要撒潑罵人,被郭嬸懟一句,“賈婆子,你挺大歲數的人,跟個小丫頭計較什麽,趕緊幹活吧,一會兒晌午了。”
“誰跟她計較了,她一個小丫頭片子,沒大沒小的,長嘴就知道叭叭,我不就說她一句嗎?就跟我頂起來沒完了,有她這樣當小輩的嗎!”賈婆子扯著嗓子嚷嚷,生怕別人聽不見。
“不是你先找茬的嗎?讓我們上裏頭去,裏頭又陰又暗的,你咋讓你兒媳婦去呢?當我們知青在村裏沒親沒靠的好欺負是吧?隊長都沒管我們坐哪兒,你倒先管上了,咋滴?倉庫是你家滴呀,你管得這麽寬!”韓小英說完翻了個白眼,個刁鑽的婆子就會欺負人!
一旁譚雅婷一臉意味深長的說道:“這倉庫要是她家的,她就成地主婆子了!”
“呸!你才地主婆呢!”賈婆子眼裏閃過一絲慌亂,被說成地主婆子可不是啥好事兒。
她四下看了看,見沒人當真,揚聲辯解道:“我們家是八輩子貧農,村裏人都知道,誰聽你們在這兒瞎胡咧咧!”
“那我們還是工人階級子弟呢,跟你都不認識,你卻故意針對我們,欺壓我們,你想幹啥!”韓小英騰地站了起裏,麵寒如霜。
“我要去公社告你!你個地主婆子!”說完她就往出走!
譚雅婷稍遲疑了一下,也隨後起身跟上去,卻被郭嬸子一把拽住了。
韓小英也被於桂香攔在了門口,正在勸解呢,“你這孩子,脾氣咋這麽急呢,有啥事兒,找你大叔在村裏解決,可不能上公社啊!”上公社不管誰有理沒理,她家男人都得跟著吃瓜落,約束不嚴管教無力,狀可不是好告的。
郭嬸也過來勸,“小英啊,公社可不是好去的,咱不去。賈婆子,看你把人家孩子氣得,不就選個種子,坐哪兒不行,就你事兒多!”
賈婆子胖臉漲得通紅,她可不是嚇得是被氣得,她四十多歲的人了,愣是被個小丫頭片子給拿捏住了。
顏麵掃地,還不得向這丫頭不低頭,不然真要是去公社告狀,大隊長跟小隊長都饒不了她!
阮荷花扯了扯她衣角,低聲勸說著:“媽,韓知青她們愛坐哪兒坐哪兒唄,你管那麽多幹啥。”
“行行,我不管了,她愛告告去吧,我又沒把她咋地!”她開始是有一絲害怕,不過轉瞬間就回過味來了。
這臭丫頭多半是在嚇唬她呢,公社離宋家堡好幾十裏路呢,眼下備耕農忙期間,村裏的牲口都在拉車幹活,哪有閑著的載她去公社,有能耐腿著去!累不瘸她兩條麻杆腿兒!
不過她也不敢再刺激臭丫頭了,於桂香在這兒呢,要是真去告狀連累了大隊長,肯定饒不了她。
“賈婆子,你少說兩句沒人把你當啞巴,你個老娘們家家的,擠兌個小丫頭臉上有光是吧?小英,聽嬸子的,咱不跟她一般見識,等會兒我跟你叔說,扣她工分!”於桂香狠狠的瞪了一眼賈婆子,沒事找事當她不存在呀!
賈婆子縮了一下脖子,嘴裏嘟囔道:“屁大點兒事就上綱上線的,真是醜人多作怪。”
韓小英手腕一直被於桂香拽著,她力氣小,根本掙脫不開,賈婆子的話氣得她眼圈都紅了,把於桂香給埋怨上了。
現在想息事寧人了,一開始賈婆子說她時怎麽不站出來勸阻?還不是以為她個小姑娘臉皮子薄,有顧忌不可能把事情鬧太大,被說噠兩句就說兩句,又不是她親閨女,犯不著用心護著。
既然如此,她還顧忌什麽!
“嬸子,你看吧,她們全家欺負我一個,從她閨女到她兒媳婦,現在是她,我一個小知青,哪兒招惹她們家了?讓她們這麽不遺餘力的針對我?是看我長得小好欺負是吧?你今天攔得住我,但你不可能攔我一輩子,這個狀我告定了!”前世仇今世怨,她恨不得從賈家人身上撕下幾口肉來!
見韓小英都被氣哭了,譚雅婷直接甩開了郭嬸的手,幾步衝到了倉庫門口,“小英,你別哭,我找點長去,咱們一起去公社告狀,看誰敢攔著!”
於桂香拽著這個,攔不住那個,她些慌了,這譚知青是真的不嫌事兒大啊,還要鼓動整個知青點的人去告狀!
“你們快攔著啊,真要是把革委會的人招來,村裏以後不會安生了!”
郭嬸已經反應過來,根幾個婦人過來擋住了譚雅婷,“譚知青,你就別跟著添亂了,先什麽點長,你去找大隊長,先讓看隊長解決,不行你們再去公社,嬸子絕對不再攔你們。”
她剛才也以為小英是在嚇唬賈婆子呢,這會兒真拿不準了,小英是不是要來真的。
譚雅婷想了想點點頭,就轉身跑出去找大隊長了。
其他人一直在冷眼旁觀,誰都沒出聲勸阻,都以為韓小英在裝樣子,不可能去告狀,直到韓小英眼淚落下來,方才醒悟過來,這小知青可不是在開玩笑。
還說賈家人以前就欺負她?那是怎麽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