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子拂塵疾舞,袖袍飛卷,帶出一陣偌大勁風,霎時之間,箭矢轉向,反往眾侍衛身上射去。
一眾侍衛哪曾料到此等變故,當先數人頓時中箭倒地,血流不止,更不乏一箭貫穿二人。
淩欽霜擋在太子駕前,將羽箭一一撥落。他心知單憑大內侍衛,根本難以能抵擋一流高手,心中憂急,卻知龍歸仍虎視眈眈,哪敢分身?此刻眼看乾坤子攜二少主奪路而去,又連傷諸人,情知不能再拖,長劍斜引,將一支羽箭粘在劍端,刷地甩手射出。
長箭破空,隻聽一聲慘哼,正中乾坤子後心。鮮血四濺中,乾坤子微微一頓,身子跌倒,但他隨即躍起,一瘸一拐隱入了暗處。一眾侍衛發一聲喊,卻並無一人敢去追擊,顯然都被對手嚇破了膽。
何灌顧不得渾身浴血,連忙衝到太子身前,跪地說道:“屬下護駕不力,殿下恕罪。”
趙桓早已嚇得呆若木雞,哪有心思問罪?顫聲道:“何……何大人請起。”
何灌揮刀喝道:“刺客尚未去遠,兄弟們給我追……”
他話音未落,淩欽霜已上前攔阻道:“大人,此刻不宜分兵抓人,若是中了調虎離山之計,隻怕聖上、太子有失。”他一出聲,便將何灌的聲音壓了下去。
何灌望了他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在哪裏當差?我怎麽沒見過你?”
淩欽霜自知此刻若要表明身份,勢必被認定為刺客亂黨,當下躬身道:“小人入東角樓未久,尚無緣得見大人。”東角樓便是大內侍衛平素歇居之處,淩欽霜當年亦曾在那裏居住一年有餘。
何灌“嗯”了一聲,卻是將信將疑:“新來的?我怎麽瞧著有點眼熟?”淩欽霜的畫像早已貼遍大街小巷,何灌又怎能想到這個懸賞通緝的頭號欽犯竟敢混進宮中?
何灌雖覺其人可疑,但情知其言有理,當下喝令眾侍衛簇擁著趙桓來到玉華閣。
淩欽霜仗劍立在太子身側,心下奇怪:“那龍歸為何竟不出手?莫非另有陰謀?”舉頭望時,玉華閣頂空空如也,哪有龍歸的影子?
正自驚疑,卻見趙桓不住打量自己,問道:“你所居何……何職?今夜救駕有功,功勞甚大,必……必有重賞。”聲音兀自顫抖。
淩欽霜道:“殿下錯愛,惶恐不已。”
何灌當先稟報。趙佶也不搭理,隻叫道:“太子、太子殿下何在?”
趙桓三步並作兩步,撲到床前,跪地失聲叫道:“父皇!”
趙佶見兒子身上濺滿鮮血,亦是憐惜,父子二人一時抱頭痛哭,群臣莫不相勸。
哭了一陣,趙佶收淚,歎道:“桓兒,你已是九五之尊,怎能如此失態?”
趙桓望著父皇,一時錯愕。
趙佶道:“吳大人,宣詔。”
吳敏當眾宣詔,太子在茫然中下跪聽宣。其詔略曰:“朕德薄能鮮,賴祖宗天地之靈,國內粗安,已二十六載於茲矣。朕受祖宗托付社稷之重,日夜憂懼,不遑寧居。如今染苛在身,恐貽國家大事,幸皇太子桓聰睿,天長日久,忠孝之聲聞於天下,主鬯十載,果斷練達,理應付以社稷。天地人心,一致擁戴。皇太子可即皇帝位,凡軍國大事,悉聽裁決。朕當以道君之號退居舊宮,大器有托,如釋重負,令人欣然。望文武忠良,同心協力,治理天下。”
趙桓聽得呆了,怔忡之下,竟而淚流滿麵。如在平時,身居九五乃是夢寐以求之事,但今時天下風雨飄搖,他又怎願接此燙手山芋?何況他今夜入宮,九死一生,自也大概猜到了刺客的來意,如若自己登基,日日心驚膽戰,縱然能打退金兵,恐怕也會被刺客殺死,還不如做個尋常百姓逍遙?
趙佶將詔書接過,將其中的“朕”字改為“予”字,又執筆批道:“依此甚慰懷。”批罷遂命太子接詔。
趙桓哭拜於父皇榻前,拒不奉詔。
這時童貫、李邦彥等人已取來了龍袍,披在趙桓身上,趙桓隻是避而不受。
趙佶怒道:“不受,就是不孝!”
趙桓一邊掙紮,一邊哭道:“兒臣受了,才是不孝!”
內廷禪位之時,淩欽霜立在門外守衛。此時雪花點點撲麵,甚為寒冷。他心知天宗蓄謀已久,此番雖然受挫,但僅憑區區兩人便攪得大內一片狼藉,決計不會就此善罷,故而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內廷僵持半晌,趙桓依然堅持不受皇位。趙佶無奈,隻得道:“宣鄭皇後。”內侍應旨而去。鄭皇後即是太子趙桓生身之母。
淩欽霜心下暗歎:“太子懦弱,就算登基,恐怕也難以抵擋女真鐵騎。”正尋思間,突覺頸後掠過一絲冷氣,不由得心下一凜,轉頭卻見月光慘淡,將自己的影子映在殿牆之上,並無絲毫異狀。正要鬆氣,忽然一陣徹骨寒意湧遍全身,霎時一個激靈。淩欽霜心知必有古怪,猛然回首,登時出了一身冷汗。那原本緊閉的大門,此刻竟輕輕顫動,燭影自一線門縫中出來,飄忽莫側。
淩欽霜心道:“莫非竟有人掠入閣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透窗內視,但見異狀,立時出手。
此時內侍去宣鄭皇後,閣中除太子低聲啜泣不止,餘人盡皆屏息以待。淩欽霜隻聽到自己的怦怦心跳,暗道:“或是我多心了,隻是風而已。”
心念及此,一覽無餘的堂中,卻驟然生變,但見青光閃動,嗤嗤聲震,一件暗器破空而至,竟是不知來所。隻聽得嚓的一聲輕響,那暗器便打在傳位詔書邊緣。
趙佶手一空,那詔書便向上彈起。那暗器卻兀自不歇,在空中倏忽一轉,嗤地一響,擦著太子肩上龍袍而過。那龍袍本隻虛披在趙桓身上,經那暗器一震,竟而悠悠飄了起來。
與此同時,一個聲音傲然傳來:“一個禪位,一個不受,推來推去,急煞人也!依我看來,這皇帝寶座,倒不如讓於旁人!”
變故陡起,滿堂君臣無不震撼莫名,呆了半晌,紛紛驚呼出聲。那暗器宛如活物一般,更不稍停,在半空中一繞,響聲大作,徑向趙佶胸口而去。
看那暗器雖然不快,但其勢之猛,不把皇帝打得筋斷骨折,已屬萬幸。堂中諸人眼見情勢凶險,竟是個個呆若木雞。趙佶更是嚇得全身發軟,一時掩麵大叫。童貫、蔡攸二人“啊”的一聲尖叫,同時向皇帝疾衝過去,明知無濟於事,也要保護皇上周全。
蔡攸抬手去抓那暗器,但那暗器何等功力,蔡攸不懂武藝,肉掌登時鮮血淋漓,血暈過去。那暗器之勢卻分毫不減,眼見離趙佶‘膻中穴’不到寸許,驀地裏殿門大開,疾風卷入,旋即一道青光閃過身畔,斜斜插入禦榻後的牆壁上,顫鳴不已。與此同時,趙佶的身子卻向側飛去。
一切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各人幾欲窒息,目光齊向趙佶望去。趙佶麵色慘白,癱在地上。滿堂文武,竟不知那劍從何而來,陛下怎生墜地。
相救趙佶之人,自然便是淩欽霜了。他眼見那暗器隻是一枚銅錢,卻有如此威力,當即縱身搶入,一劍出手,將那銅錢釘在牆上,反手又將趙佶拉開。他隻怕為群臣認出,橫生枝節,故而救駕之後,順勢飄入殿角銅柱之後,他身法極快,破門、擲劍、救駕、隱身,一氣嗬成,堂中無一高手,哪有人察覺?
一眾侍衛哪曾料到此等變故,當先數人頓時中箭倒地,血流不止,更不乏一箭貫穿二人。
淩欽霜擋在太子駕前,將羽箭一一撥落。他心知單憑大內侍衛,根本難以能抵擋一流高手,心中憂急,卻知龍歸仍虎視眈眈,哪敢分身?此刻眼看乾坤子攜二少主奪路而去,又連傷諸人,情知不能再拖,長劍斜引,將一支羽箭粘在劍端,刷地甩手射出。
長箭破空,隻聽一聲慘哼,正中乾坤子後心。鮮血四濺中,乾坤子微微一頓,身子跌倒,但他隨即躍起,一瘸一拐隱入了暗處。一眾侍衛發一聲喊,卻並無一人敢去追擊,顯然都被對手嚇破了膽。
何灌顧不得渾身浴血,連忙衝到太子身前,跪地說道:“屬下護駕不力,殿下恕罪。”
趙桓早已嚇得呆若木雞,哪有心思問罪?顫聲道:“何……何大人請起。”
何灌揮刀喝道:“刺客尚未去遠,兄弟們給我追……”
他話音未落,淩欽霜已上前攔阻道:“大人,此刻不宜分兵抓人,若是中了調虎離山之計,隻怕聖上、太子有失。”他一出聲,便將何灌的聲音壓了下去。
何灌望了他一眼,問道:“你叫什麽?在哪裏當差?我怎麽沒見過你?”
淩欽霜自知此刻若要表明身份,勢必被認定為刺客亂黨,當下躬身道:“小人入東角樓未久,尚無緣得見大人。”東角樓便是大內侍衛平素歇居之處,淩欽霜當年亦曾在那裏居住一年有餘。
何灌“嗯”了一聲,卻是將信將疑:“新來的?我怎麽瞧著有點眼熟?”淩欽霜的畫像早已貼遍大街小巷,何灌又怎能想到這個懸賞通緝的頭號欽犯竟敢混進宮中?
何灌雖覺其人可疑,但情知其言有理,當下喝令眾侍衛簇擁著趙桓來到玉華閣。
淩欽霜仗劍立在太子身側,心下奇怪:“那龍歸為何竟不出手?莫非另有陰謀?”舉頭望時,玉華閣頂空空如也,哪有龍歸的影子?
正自驚疑,卻見趙桓不住打量自己,問道:“你所居何……何職?今夜救駕有功,功勞甚大,必……必有重賞。”聲音兀自顫抖。
淩欽霜道:“殿下錯愛,惶恐不已。”
何灌當先稟報。趙佶也不搭理,隻叫道:“太子、太子殿下何在?”
趙桓三步並作兩步,撲到床前,跪地失聲叫道:“父皇!”
趙佶見兒子身上濺滿鮮血,亦是憐惜,父子二人一時抱頭痛哭,群臣莫不相勸。
哭了一陣,趙佶收淚,歎道:“桓兒,你已是九五之尊,怎能如此失態?”
趙桓望著父皇,一時錯愕。
趙佶道:“吳大人,宣詔。”
吳敏當眾宣詔,太子在茫然中下跪聽宣。其詔略曰:“朕德薄能鮮,賴祖宗天地之靈,國內粗安,已二十六載於茲矣。朕受祖宗托付社稷之重,日夜憂懼,不遑寧居。如今染苛在身,恐貽國家大事,幸皇太子桓聰睿,天長日久,忠孝之聲聞於天下,主鬯十載,果斷練達,理應付以社稷。天地人心,一致擁戴。皇太子可即皇帝位,凡軍國大事,悉聽裁決。朕當以道君之號退居舊宮,大器有托,如釋重負,令人欣然。望文武忠良,同心協力,治理天下。”
趙桓聽得呆了,怔忡之下,竟而淚流滿麵。如在平時,身居九五乃是夢寐以求之事,但今時天下風雨飄搖,他又怎願接此燙手山芋?何況他今夜入宮,九死一生,自也大概猜到了刺客的來意,如若自己登基,日日心驚膽戰,縱然能打退金兵,恐怕也會被刺客殺死,還不如做個尋常百姓逍遙?
趙佶將詔書接過,將其中的“朕”字改為“予”字,又執筆批道:“依此甚慰懷。”批罷遂命太子接詔。
趙桓哭拜於父皇榻前,拒不奉詔。
這時童貫、李邦彥等人已取來了龍袍,披在趙桓身上,趙桓隻是避而不受。
趙佶怒道:“不受,就是不孝!”
趙桓一邊掙紮,一邊哭道:“兒臣受了,才是不孝!”
內廷禪位之時,淩欽霜立在門外守衛。此時雪花點點撲麵,甚為寒冷。他心知天宗蓄謀已久,此番雖然受挫,但僅憑區區兩人便攪得大內一片狼藉,決計不會就此善罷,故而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內廷僵持半晌,趙桓依然堅持不受皇位。趙佶無奈,隻得道:“宣鄭皇後。”內侍應旨而去。鄭皇後即是太子趙桓生身之母。
淩欽霜心下暗歎:“太子懦弱,就算登基,恐怕也難以抵擋女真鐵騎。”正尋思間,突覺頸後掠過一絲冷氣,不由得心下一凜,轉頭卻見月光慘淡,將自己的影子映在殿牆之上,並無絲毫異狀。正要鬆氣,忽然一陣徹骨寒意湧遍全身,霎時一個激靈。淩欽霜心知必有古怪,猛然回首,登時出了一身冷汗。那原本緊閉的大門,此刻竟輕輕顫動,燭影自一線門縫中出來,飄忽莫側。
淩欽霜心道:“莫非竟有人掠入閣中?”他深深吸了一口氣,透窗內視,但見異狀,立時出手。
此時內侍去宣鄭皇後,閣中除太子低聲啜泣不止,餘人盡皆屏息以待。淩欽霜隻聽到自己的怦怦心跳,暗道:“或是我多心了,隻是風而已。”
心念及此,一覽無餘的堂中,卻驟然生變,但見青光閃動,嗤嗤聲震,一件暗器破空而至,竟是不知來所。隻聽得嚓的一聲輕響,那暗器便打在傳位詔書邊緣。
趙佶手一空,那詔書便向上彈起。那暗器卻兀自不歇,在空中倏忽一轉,嗤地一響,擦著太子肩上龍袍而過。那龍袍本隻虛披在趙桓身上,經那暗器一震,竟而悠悠飄了起來。
與此同時,一個聲音傲然傳來:“一個禪位,一個不受,推來推去,急煞人也!依我看來,這皇帝寶座,倒不如讓於旁人!”
變故陡起,滿堂君臣無不震撼莫名,呆了半晌,紛紛驚呼出聲。那暗器宛如活物一般,更不稍停,在半空中一繞,響聲大作,徑向趙佶胸口而去。
看那暗器雖然不快,但其勢之猛,不把皇帝打得筋斷骨折,已屬萬幸。堂中諸人眼見情勢凶險,竟是個個呆若木雞。趙佶更是嚇得全身發軟,一時掩麵大叫。童貫、蔡攸二人“啊”的一聲尖叫,同時向皇帝疾衝過去,明知無濟於事,也要保護皇上周全。
蔡攸抬手去抓那暗器,但那暗器何等功力,蔡攸不懂武藝,肉掌登時鮮血淋漓,血暈過去。那暗器之勢卻分毫不減,眼見離趙佶‘膻中穴’不到寸許,驀地裏殿門大開,疾風卷入,旋即一道青光閃過身畔,斜斜插入禦榻後的牆壁上,顫鳴不已。與此同時,趙佶的身子卻向側飛去。
一切隻在電光火石之間,各人幾欲窒息,目光齊向趙佶望去。趙佶麵色慘白,癱在地上。滿堂文武,竟不知那劍從何而來,陛下怎生墜地。
相救趙佶之人,自然便是淩欽霜了。他眼見那暗器隻是一枚銅錢,卻有如此威力,當即縱身搶入,一劍出手,將那銅錢釘在牆上,反手又將趙佶拉開。他隻怕為群臣認出,橫生枝節,故而救駕之後,順勢飄入殿角銅柱之後,他身法極快,破門、擲劍、救駕、隱身,一氣嗬成,堂中無一高手,哪有人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