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娘娘是先皇的正宮,為先皇誕下兩子一女,長子曾被立為太子,卻在一次離京撫恤邊疆將士的路上被人刺殺,太後娘娘悲痛不已,一心要查明謀害長子之人,太子之死還未查清,沒想到二子淮王突然染了時疫,雖然太醫院悉心照料,最終還是沒能保住淮王的性命。
太後娘娘差點因此一蹶不振,後來扶持當今皇上魯王,母子一心,最終抓出了康妃母子,算是為太子報了仇,魯王也承繼了皇位,成為了今日的皇帝。
雖說大仇得報,兩個兒子早已不在,長女又因難產身亡,太後娘娘也再沒了鬥誌,先皇駕崩之後,她就在慈寧宮養病,很少出來走動。
皇帝趕到慈寧宮時,幾個太醫聚在殿外議論脈案。
見到皇帝,所有人立即上前行禮,皇帝徑直走進內殿,坐在了軟塌上。
太醫院江院使躬身上前,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到頭頂上傳來皇帝叱問的聲音:「太後怎麽會暈厥?你們平日裏是如何侍奉的?」
江院使忙道:「入秋之後天氣轉涼,太後娘娘身子一直不舒坦,微臣等慢慢地用藥溫補,初見療效,卻到底是補藥,太後娘娘身體底子太虧空,有些經不住,蓄了些內火,今天早晨又動了怒,因此才會急火攻心。」
皇帝麵色一沉:「說到底還是你們不中用,既然發現蓄了內火,為何不早些處置?」
江院使想要解釋,兩害相較取其輕,為了治病症,有時候也難免要如此,隻要心平氣和,慢慢疏通,很快就會康健,誰知道……
「不怪他們,」一個稍顯的有些虛弱的聲音從內室傳來,「江院使一直盡心盡力,是哀家自己的原因。」
太後說著話,宮人立即挽起了內室的幔帳,服侍著太後靠在引枕上,又用薄毯仔細為太後蓋好,這才紛紛走出來向皇上行禮,迎皇上如內室探看。
皇帝起身,大步走進內室,立即看向榻上的太後:「太後受苦了,朕立即命各地進奉尚好藥材為太後醫治。」
太後微微一笑:「用的都是好藥,皇帝不必費心了,哀家這都是從前落下的舊疾,不礙事的。」
皇帝坐在椅子上,母子兩個人四目相對,皇帝道:「江院使說您急怒攻心,為的是什麽事?」
太後嘆口氣:「聽說太清觀出事了,那觀主孫慧秀還曾入宮為哀家治病,供奉上來延年益壽的丹丸,多虧哀家沒有服用幾次,否則說不得會如何,從前莫陽明就說,修道修的是心,心自在也就沒有煩惱憂愁,勝似仙人。
現在仔細想想,莫陽明是對的,這世上哪有什麽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的靈藥。」
太後說完看向皇帝:「皇帝也一樣,以後不要信那些丹丸,免得被不軌之人暗中算計。」
皇帝頷首:「朕知曉。」
太後沉吟片刻:「太清觀這樣的地方都出這種事,皇帝不能大意……」說到這裏,太後停下來,不再多語,前朝的事她不宜插手太多。
「哀家好多了,皇帝快去處置政務吧,不用惦記慈寧宮,」太後揮揮手,「有這麽多人在這裏陪著哀家,皇帝放心。」
皇帝就要站起身,卻向外麵看了一眼,吩咐身邊的內侍:「怎麽貴妃和德妃等人都沒到?」
五皇子的生母最近升為了德妃,幫著貴妃處置後宮事務,太後生病這些妃嬪早該到場。
「哀家沒讓人聲張,」太後道,「就是管事太監多嘴去稟告皇帝,皇帝也知道哀家喜歡清靜,讓她們一個個站在這裏,哀家更不得休息。」
皇帝聽到這裏,還是道:「總歸要讓她們來盡孝道,太後嫌吵,就讓她們一人一日,輪流侍奉。」
太後搖搖頭:「皇帝還是將精神都放在前朝,明日哀家吩咐莫陽明前來,哀家身上的舊傷還需要她醫治,順便哀家也要吩咐她好好整飭太清觀,不能讓一個清淨之地,變得烏煙瘴氣。」
皇帝頷首:「都聽太後您安排。」
又說了兩句話,太後臉上浮起了倦意,皇帝這才從內殿中走出來,剛好貴妃、德妃等十幾個嬪妃也匆忙趕到。
「皇上。」眾人上前行禮。
皇帝卻沒有說話徑直從眾人麵前走過,甚至連為首的貴妃都沒看一眼。
貴妃眼睛微微一跳,旁邊的德妃似是連頭都不敢抬。
「天冷了。」
德妃聽到貴妃的聲音從頭頂響起:「大家都好自為之吧!」
德妃抿了抿嘴唇,三皇子的母妃早就不在了,貴妃娘娘這話自然是說給她聽的,東宮被廢之後,後宮也是氣氛緊張,尤其是她的寢宮內外,多了好幾個眼線。
德妃想要說些什麽,剛剛抬起頭,貴妃卻已經向前走去。
慈寧宮中。
太後將貴妃和德妃傳進內室說了一會兒話,外麵的嬪妃這才紛紛離開。
管事媽媽低聲道:「皇後娘娘也使人來問了。」
太後道:「告訴皇後一聲,哀家大好了,讓她別掛心,保重好自己的身子。」
說完話,太後躺下來休息,世事變化太快,當年她扶持仁孝之子魯王登上皇位,卻沒想到先皇看好的佳兒佳婦卻這麽快離心。
「聽說這次還是魏從晟的三子查清的案子,」太後閉上眼睛道,「可惜了……」可惜皇上對魏家戒備,魏家就算有出色的子弟,將來也不會身兼要職。
她這輩子可惜的事太多了。
女官輕輕地幫太後揉捏著肩膀:「莫真人收了一位弟子。」
「哦?」太後睜開眼睛,「什麽時候?」
「就今日,」女官道,「不是個女冠子,而是懷遠侯家的大小姐,聽說那位大小姐從小就有癡傻病,懷遠侯和夫人四處求醫問藥現在病情好轉了不少,昨天顧大小姐去了上清觀,就被莫真人看中了,莫真人要為顧大小姐開智,還要將醫術傳給顧大小姐。」
太後臉上有了一絲淡淡的笑意:「之前她因為弟子的死傷了心,哀家還為她擔憂,現在肯收新徒算是打開心結了,這些年在外麵她得了真正的暢快,多虧當年哀家沒有讓她留在宮中。」
女官跟著應聲。
太後繼續道:「讓她的女弟子也前來慈寧宮吧,哀家想要見一見。」她許久沒有召人入宮了,隨便一個外命婦進了慈寧宮,都要引起前朝、後宮的猜疑,她懶得與那些人勾心鬥角。
這次不同,顧大小姐隻是個小姑娘,一個小姑娘就算用力在地上跺三腳也不會弄出什麽動靜。
太後思量完這些,終於疲倦地閉上了眼睛。
……
順天府大牢。
「魯老爺」被人捉住之後就丟進牢裏,沒有任何人前來審訊他。
難道府衙真的當他是普通的商賈?他到現在也不明白,他走了那麽一條小路,怎麽還會被人抓住。
「魯老爺」想到這裏,手指忍不住有些抖動,正當他無法平穩心情之際,黑暗中有個東西丟了過來,落在他的手邊。
「魯老爺」嚇了一跳,借著幽暗的火光,看到那是一把花式鎖,他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將鎖撿起來,撥動那轉輪的瞬間,他立即猜出這鎖從何而來。
這是阿嬋,他的妹妹阿嬋做的鎖。
太後娘娘差點因此一蹶不振,後來扶持當今皇上魯王,母子一心,最終抓出了康妃母子,算是為太子報了仇,魯王也承繼了皇位,成為了今日的皇帝。
雖說大仇得報,兩個兒子早已不在,長女又因難產身亡,太後娘娘也再沒了鬥誌,先皇駕崩之後,她就在慈寧宮養病,很少出來走動。
皇帝趕到慈寧宮時,幾個太醫聚在殿外議論脈案。
見到皇帝,所有人立即上前行禮,皇帝徑直走進內殿,坐在了軟塌上。
太醫院江院使躬身上前,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到頭頂上傳來皇帝叱問的聲音:「太後怎麽會暈厥?你們平日裏是如何侍奉的?」
江院使忙道:「入秋之後天氣轉涼,太後娘娘身子一直不舒坦,微臣等慢慢地用藥溫補,初見療效,卻到底是補藥,太後娘娘身體底子太虧空,有些經不住,蓄了些內火,今天早晨又動了怒,因此才會急火攻心。」
皇帝麵色一沉:「說到底還是你們不中用,既然發現蓄了內火,為何不早些處置?」
江院使想要解釋,兩害相較取其輕,為了治病症,有時候也難免要如此,隻要心平氣和,慢慢疏通,很快就會康健,誰知道……
「不怪他們,」一個稍顯的有些虛弱的聲音從內室傳來,「江院使一直盡心盡力,是哀家自己的原因。」
太後說著話,宮人立即挽起了內室的幔帳,服侍著太後靠在引枕上,又用薄毯仔細為太後蓋好,這才紛紛走出來向皇上行禮,迎皇上如內室探看。
皇帝起身,大步走進內室,立即看向榻上的太後:「太後受苦了,朕立即命各地進奉尚好藥材為太後醫治。」
太後微微一笑:「用的都是好藥,皇帝不必費心了,哀家這都是從前落下的舊疾,不礙事的。」
皇帝坐在椅子上,母子兩個人四目相對,皇帝道:「江院使說您急怒攻心,為的是什麽事?」
太後嘆口氣:「聽說太清觀出事了,那觀主孫慧秀還曾入宮為哀家治病,供奉上來延年益壽的丹丸,多虧哀家沒有服用幾次,否則說不得會如何,從前莫陽明就說,修道修的是心,心自在也就沒有煩惱憂愁,勝似仙人。
現在仔細想想,莫陽明是對的,這世上哪有什麽返老還童,長生不老的靈藥。」
太後說完看向皇帝:「皇帝也一樣,以後不要信那些丹丸,免得被不軌之人暗中算計。」
皇帝頷首:「朕知曉。」
太後沉吟片刻:「太清觀這樣的地方都出這種事,皇帝不能大意……」說到這裏,太後停下來,不再多語,前朝的事她不宜插手太多。
「哀家好多了,皇帝快去處置政務吧,不用惦記慈寧宮,」太後揮揮手,「有這麽多人在這裏陪著哀家,皇帝放心。」
皇帝就要站起身,卻向外麵看了一眼,吩咐身邊的內侍:「怎麽貴妃和德妃等人都沒到?」
五皇子的生母最近升為了德妃,幫著貴妃處置後宮事務,太後生病這些妃嬪早該到場。
「哀家沒讓人聲張,」太後道,「就是管事太監多嘴去稟告皇帝,皇帝也知道哀家喜歡清靜,讓她們一個個站在這裏,哀家更不得休息。」
皇帝聽到這裏,還是道:「總歸要讓她們來盡孝道,太後嫌吵,就讓她們一人一日,輪流侍奉。」
太後搖搖頭:「皇帝還是將精神都放在前朝,明日哀家吩咐莫陽明前來,哀家身上的舊傷還需要她醫治,順便哀家也要吩咐她好好整飭太清觀,不能讓一個清淨之地,變得烏煙瘴氣。」
皇帝頷首:「都聽太後您安排。」
又說了兩句話,太後臉上浮起了倦意,皇帝這才從內殿中走出來,剛好貴妃、德妃等十幾個嬪妃也匆忙趕到。
「皇上。」眾人上前行禮。
皇帝卻沒有說話徑直從眾人麵前走過,甚至連為首的貴妃都沒看一眼。
貴妃眼睛微微一跳,旁邊的德妃似是連頭都不敢抬。
「天冷了。」
德妃聽到貴妃的聲音從頭頂響起:「大家都好自為之吧!」
德妃抿了抿嘴唇,三皇子的母妃早就不在了,貴妃娘娘這話自然是說給她聽的,東宮被廢之後,後宮也是氣氛緊張,尤其是她的寢宮內外,多了好幾個眼線。
德妃想要說些什麽,剛剛抬起頭,貴妃卻已經向前走去。
慈寧宮中。
太後將貴妃和德妃傳進內室說了一會兒話,外麵的嬪妃這才紛紛離開。
管事媽媽低聲道:「皇後娘娘也使人來問了。」
太後道:「告訴皇後一聲,哀家大好了,讓她別掛心,保重好自己的身子。」
說完話,太後躺下來休息,世事變化太快,當年她扶持仁孝之子魯王登上皇位,卻沒想到先皇看好的佳兒佳婦卻這麽快離心。
「聽說這次還是魏從晟的三子查清的案子,」太後閉上眼睛道,「可惜了……」可惜皇上對魏家戒備,魏家就算有出色的子弟,將來也不會身兼要職。
她這輩子可惜的事太多了。
女官輕輕地幫太後揉捏著肩膀:「莫真人收了一位弟子。」
「哦?」太後睜開眼睛,「什麽時候?」
「就今日,」女官道,「不是個女冠子,而是懷遠侯家的大小姐,聽說那位大小姐從小就有癡傻病,懷遠侯和夫人四處求醫問藥現在病情好轉了不少,昨天顧大小姐去了上清觀,就被莫真人看中了,莫真人要為顧大小姐開智,還要將醫術傳給顧大小姐。」
太後臉上有了一絲淡淡的笑意:「之前她因為弟子的死傷了心,哀家還為她擔憂,現在肯收新徒算是打開心結了,這些年在外麵她得了真正的暢快,多虧當年哀家沒有讓她留在宮中。」
女官跟著應聲。
太後繼續道:「讓她的女弟子也前來慈寧宮吧,哀家想要見一見。」她許久沒有召人入宮了,隨便一個外命婦進了慈寧宮,都要引起前朝、後宮的猜疑,她懶得與那些人勾心鬥角。
這次不同,顧大小姐隻是個小姑娘,一個小姑娘就算用力在地上跺三腳也不會弄出什麽動靜。
太後思量完這些,終於疲倦地閉上了眼睛。
……
順天府大牢。
「魯老爺」被人捉住之後就丟進牢裏,沒有任何人前來審訊他。
難道府衙真的當他是普通的商賈?他到現在也不明白,他走了那麽一條小路,怎麽還會被人抓住。
「魯老爺」想到這裏,手指忍不住有些抖動,正當他無法平穩心情之際,黑暗中有個東西丟了過來,落在他的手邊。
「魯老爺」嚇了一跳,借著幽暗的火光,看到那是一把花式鎖,他忍不住戰戰兢兢地將鎖撿起來,撥動那轉輪的瞬間,他立即猜出這鎖從何而來。
這是阿嬋,他的妹妹阿嬋做的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