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魏大人的眉角動了動,先一步走到了僻靜之處。
馮安平心領神會,魏大人是想要知道細節,他立即跟上前低聲稟告:「韓知府怕林太夫人莊子上有兇徒,就讓人在莊子上搜查,沒想到突然有人出現用袖箭傷了韓知府,韓知府立即出門去追,那人身手極好,轉眼就沒了蹤跡。」
魏元諶道:「那如何斷定就是『珍珠大盜』?」
馮安平接著道:「有人看到可疑的人在莊子上來去,而且還撿到了珍珠,我帶著人去查看了,在韓知府被襲的窗子前發現了腳印,那是快靴留下的痕跡,還有一隻掉落的袖箭。」
馮安平說著將袖箭交給了魏元諶。
魏元諶將袖箭握在手中仔細端詳,這樣的箭匣輕巧,攜帶十分方便隻要綁在手臂上即可,適合用來偷襲。
「還有一隻竹筒。」馮安平提及這個竹筒,臉上滿是驕傲的神情,他從韓知府被偷襲的地方一直向前搜尋,最終在草叢裏找到了這竹筒,竹筒很幹淨,上滿沒有雨水和泥點,定是被人故意擺放在那裏的。
他看過去就知道竹筒必然有問題,能找到這樣的東西,不是他運氣好,也不是老天幫他忙,而是他膽大心細。
馮安平道:「我沒敢私自將竹筒打開。」這樣的東西自然要交給魏大人處置。
魏元諶打開小竹筒,一張字條出現在其中。
旁邊的馮安平睜大了眼睛,湊過去細看。
魏元諶將字條展開,上麵寫了一行小字:七年前用淬毒冷箭傷我,如今還一箭,難平心頭之恨!隻願早日真相大白,天下再無冤案。
馮安平湊過去瞧了一眼,臉上滿是驚訝的神情:「七年前?這是什麽意思?」
魏元諶目光微深,他聽柳蘇說過,七年前「珍珠大盜」被毒箭所傷,所以「珍珠大盜」是在報復韓知府?
魏元諶再次仔細查看那字條,字條一端並不平整,是從一張紙箋上撕下來的,迎著光看去,這紙箋上隱約能見耀眼的光粒,這是因為紙箋上用了雲母粉,這種紙並不常見,價格也是普通紙張不能相比,最近剛剛在京中達官顯貴家的女眷中盛行,女眷喜歡用這種紙來抄經。
林太夫人從京中來太原府,現在又到了莊子上,這種紙會不會是林太夫人帶去的?
如果偷襲韓鈺的人是從林太夫人莊子上取紙寫了這字條,那麽他是隨意撕下紙來用,還是紙箋另半邊也另藏有玄機?
那人偷襲了韓鈺之後,留下這字條又是為什麽?
馮安平眼睛忽然一亮,終於想了明白:「怪不得韓知府說那箭上有毒,或許……是真的。」
魏元諶道:「韓知府說有毒?」
馮安平連連點頭:「是……不過這是知府大人自己說的,莊子上的郎中沒診出來,卻隻能按知府大人的意思,將箭傷周圍的皮肉剜去。」
魏元諶臉上浮起絲淡淡的笑容,隻怕韓知府是心裏有鬼吧!若是淬了毒,字條上何必寫「難平心頭之恨」,應該是大仇得報才對。
所以那人留下這字條,是在幫他尋找證據,助他破案嗎?
如果是這樣,這「珍珠大盜」心思之細密,當真讓人不容小覷。
魏元諶將手中的玉簪還給馮安平,當日在畫舫時他已經對韓知府有所懷疑,府衙官員可以調動衛所兵馬,一起來到畫舫抓人,這本就不正常。
閆灝被江先生抓到之後,韓知府果然出了衙門前來林太夫人莊子。
閆灝在江先生逼迫成為「兇徒」,需要官府的人正好將他抓到,才能讓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
到這裏,韓知府的尾巴已經藏不住了。
他又吩咐陸慎之留在衙門中,陸慎之是太原府同知,熟悉府衙事務,今日府衙官吏有何異動陸慎之都看在眼裏,這些人都會被審訊。
這些人是誰提拔,與誰有關,也將會成為證據中重要的一環。
魏元諶馮安平:「這莊子裏的人都要看管起來,包括崔家、周家的女眷,之後我會一個個審問。」
馮安平應了一聲,魏大人審人的本事他們都見識過,這事告知崔家、周家女眷,隻怕她們剛剛緩過氣來,立即又會被嚇個半死。
魏元諶帶著人離開,馮安平望著魏大人的背影,心中不太舒坦,總覺得有什麽重要的事沒做,目光流轉間他看到了初九,立即燃起一絲希望。
「初九。」馮安平樂顛顛地跑了過去。
初九隨即聞到了一股牛肉的香氣。
「牛肉餡的。」
馮安平將油紙包塞到初九手中,胸口的那塊大石也終於挪開來,果然賄賂之後,踏實了許多。
……
林太夫人的莊子裏,韓鈺臉上滿是汗水。
這樣的剜肉之痛不是誰都能承受。
郎中已經嚇得麵無血色,站在那裏瑟瑟發抖,他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大……大人……這樣可以了嗎?」
韓鈺咬牙道:「繼續用水沖洗。」他依舊能感覺到那種麻木感在蔓延,這種毒果然厲害。
「不……不用了吧!」郎中腿一軟差點就摔倒在地,「大人,您還是請別的郎中前來,小人醫術不精,恐怕會耽擱了大人。」
這位可是太原府知府,他在知府身上動刀,豈非自己找死,而且這傷口根本不像是有毒的樣子,他怎麽能下得去手。
「動手。」韓鈺再次叫喊。
郎中卻如何也不肯了。
「韓大人怎麽了?」
魏元諶的聲音傳來,韓鈺立即抬起了頭,立即對上了魏大人幽深的眼眸。
「大人被暗算中箭了,」韓鈺的隨從立即上前,「那箭頭上淬了毒,大人……大人正在讓郎中沖洗傷口。」
看著地上的郎中,魏元諶道:「這人恐怕不成事了,不如我來幫韓大人吧!」
不等其他人說話,魏元諶走上前,拿起了布巾,一把按在了韓鈺鮮血淋漓的後背上。
韓鈺忍不住發出一聲慘叫。
魏元諶麵色不改:「要怎麽做?還要剃肉下去嗎?做這種事我也算得心應手。」
馮安平心領神會,魏大人是想要知道細節,他立即跟上前低聲稟告:「韓知府怕林太夫人莊子上有兇徒,就讓人在莊子上搜查,沒想到突然有人出現用袖箭傷了韓知府,韓知府立即出門去追,那人身手極好,轉眼就沒了蹤跡。」
魏元諶道:「那如何斷定就是『珍珠大盜』?」
馮安平接著道:「有人看到可疑的人在莊子上來去,而且還撿到了珍珠,我帶著人去查看了,在韓知府被襲的窗子前發現了腳印,那是快靴留下的痕跡,還有一隻掉落的袖箭。」
馮安平說著將袖箭交給了魏元諶。
魏元諶將袖箭握在手中仔細端詳,這樣的箭匣輕巧,攜帶十分方便隻要綁在手臂上即可,適合用來偷襲。
「還有一隻竹筒。」馮安平提及這個竹筒,臉上滿是驕傲的神情,他從韓知府被偷襲的地方一直向前搜尋,最終在草叢裏找到了這竹筒,竹筒很幹淨,上滿沒有雨水和泥點,定是被人故意擺放在那裏的。
他看過去就知道竹筒必然有問題,能找到這樣的東西,不是他運氣好,也不是老天幫他忙,而是他膽大心細。
馮安平道:「我沒敢私自將竹筒打開。」這樣的東西自然要交給魏大人處置。
魏元諶打開小竹筒,一張字條出現在其中。
旁邊的馮安平睜大了眼睛,湊過去細看。
魏元諶將字條展開,上麵寫了一行小字:七年前用淬毒冷箭傷我,如今還一箭,難平心頭之恨!隻願早日真相大白,天下再無冤案。
馮安平湊過去瞧了一眼,臉上滿是驚訝的神情:「七年前?這是什麽意思?」
魏元諶目光微深,他聽柳蘇說過,七年前「珍珠大盜」被毒箭所傷,所以「珍珠大盜」是在報復韓知府?
魏元諶再次仔細查看那字條,字條一端並不平整,是從一張紙箋上撕下來的,迎著光看去,這紙箋上隱約能見耀眼的光粒,這是因為紙箋上用了雲母粉,這種紙並不常見,價格也是普通紙張不能相比,最近剛剛在京中達官顯貴家的女眷中盛行,女眷喜歡用這種紙來抄經。
林太夫人從京中來太原府,現在又到了莊子上,這種紙會不會是林太夫人帶去的?
如果偷襲韓鈺的人是從林太夫人莊子上取紙寫了這字條,那麽他是隨意撕下紙來用,還是紙箋另半邊也另藏有玄機?
那人偷襲了韓鈺之後,留下這字條又是為什麽?
馮安平眼睛忽然一亮,終於想了明白:「怪不得韓知府說那箭上有毒,或許……是真的。」
魏元諶道:「韓知府說有毒?」
馮安平連連點頭:「是……不過這是知府大人自己說的,莊子上的郎中沒診出來,卻隻能按知府大人的意思,將箭傷周圍的皮肉剜去。」
魏元諶臉上浮起絲淡淡的笑容,隻怕韓知府是心裏有鬼吧!若是淬了毒,字條上何必寫「難平心頭之恨」,應該是大仇得報才對。
所以那人留下這字條,是在幫他尋找證據,助他破案嗎?
如果是這樣,這「珍珠大盜」心思之細密,當真讓人不容小覷。
魏元諶將手中的玉簪還給馮安平,當日在畫舫時他已經對韓知府有所懷疑,府衙官員可以調動衛所兵馬,一起來到畫舫抓人,這本就不正常。
閆灝被江先生抓到之後,韓知府果然出了衙門前來林太夫人莊子。
閆灝在江先生逼迫成為「兇徒」,需要官府的人正好將他抓到,才能讓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
到這裏,韓知府的尾巴已經藏不住了。
他又吩咐陸慎之留在衙門中,陸慎之是太原府同知,熟悉府衙事務,今日府衙官吏有何異動陸慎之都看在眼裏,這些人都會被審訊。
這些人是誰提拔,與誰有關,也將會成為證據中重要的一環。
魏元諶馮安平:「這莊子裏的人都要看管起來,包括崔家、周家的女眷,之後我會一個個審問。」
馮安平應了一聲,魏大人審人的本事他們都見識過,這事告知崔家、周家女眷,隻怕她們剛剛緩過氣來,立即又會被嚇個半死。
魏元諶帶著人離開,馮安平望著魏大人的背影,心中不太舒坦,總覺得有什麽重要的事沒做,目光流轉間他看到了初九,立即燃起一絲希望。
「初九。」馮安平樂顛顛地跑了過去。
初九隨即聞到了一股牛肉的香氣。
「牛肉餡的。」
馮安平將油紙包塞到初九手中,胸口的那塊大石也終於挪開來,果然賄賂之後,踏實了許多。
……
林太夫人的莊子裏,韓鈺臉上滿是汗水。
這樣的剜肉之痛不是誰都能承受。
郎中已經嚇得麵無血色,站在那裏瑟瑟發抖,他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大……大人……這樣可以了嗎?」
韓鈺咬牙道:「繼續用水沖洗。」他依舊能感覺到那種麻木感在蔓延,這種毒果然厲害。
「不……不用了吧!」郎中腿一軟差點就摔倒在地,「大人,您還是請別的郎中前來,小人醫術不精,恐怕會耽擱了大人。」
這位可是太原府知府,他在知府身上動刀,豈非自己找死,而且這傷口根本不像是有毒的樣子,他怎麽能下得去手。
「動手。」韓鈺再次叫喊。
郎中卻如何也不肯了。
「韓大人怎麽了?」
魏元諶的聲音傳來,韓鈺立即抬起了頭,立即對上了魏大人幽深的眼眸。
「大人被暗算中箭了,」韓鈺的隨從立即上前,「那箭頭上淬了毒,大人……大人正在讓郎中沖洗傷口。」
看著地上的郎中,魏元諶道:「這人恐怕不成事了,不如我來幫韓大人吧!」
不等其他人說話,魏元諶走上前,拿起了布巾,一把按在了韓鈺鮮血淋漓的後背上。
韓鈺忍不住發出一聲慘叫。
魏元諶麵色不改:「要怎麽做?還要剃肉下去嗎?做這種事我也算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