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明軍應對,主動出擊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 作者:老牛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錦州城。
傍晚酉時正。
數匹快馬從北麵方向疾馳入城,急匆匆的奔向了總督府。
原本正在宴請遼東眾將領的薊遼總督洪承疇,在收到快馬的傳信後,當即宣布酒宴結束。
隨後,洪承疇急召眾將領議事。
官廳之內。
洪承疇高坐上首之位,與之平坐的是京營新軍總兵、忠勇伯符應崇。
下首的左右兩側,有遼東總兵劉肇基、錦州總兵祖大壽、平西伯寧遠總兵吳三桂、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等將領。
洪承疇輕咳了一聲,麵色略帶凝重的道:“諸位,剛剛本伯收到快馬傳信,東虜竟然在廣寧城集結了五萬兵馬。”
“什麽?五萬兵馬?這不可能!”
“是啊!清軍怎麽可能有這麽多的兵馬?”
“說的極是!東虜自鬆錦慘敗後,所剩兵馬最多六萬。而且東虜還出動了三萬兵馬征伐朝鮮,怎麽可能還有五萬兵馬?”
“英都伯,是不是這情報有誤啊?”
“......”
一眾將領們皆是滿臉驚訝,似乎難以相信這個情報。
“諸位,先安靜下來!”
洪承疇皺了皺眉,出聲製止了一眾將領們的議論。
而後,洪承疇沉聲道:“本伯也知道你們不相信這個情報,但事實確實如此。據快馬傳信說,在這五萬清軍當中,有兩萬五千是真正的清軍兵馬,另外還有兩萬朝鮮八旗兵馬,以及五千倭國八旗兵馬。”
“兩萬朝鮮八旗兵馬?五千倭國八旗兵馬?”
“這......這是......怎麽回事?怎麽還有朝鮮兵馬與倭國兵馬?”
“難道說,東虜將朝鮮與倭國也吞並了嗎?”
“不可能!東虜怎麽可能吞並朝鮮與倭國。”
“說的也是!以東虜的實力,吞並朝鮮或許有這麽可能,但要跨海進攻倭國,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一眾將領們依舊是滿臉疑惑,對於這個情報仍是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諸位,現在不是我們相不相信的問題,而是該商議如何應對清軍。五萬清軍集結在廣寧城,這必然會有一番大動作的。”洪承疇皺眉道。
“英都伯說的極是,諸位都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應對清軍接下來的舉動。”忠勇伯符應崇點頭道。
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在細思了片刻後,隨即起身道:“英都伯、忠勇伯,以下官之見,就算清軍在廣寧城集結了五萬清軍,其實我們也不必過於緊張。”
“我們在義州城部署有四萬多兵馬,而且又有堅牆厚城、糧草充足之優勢,何懼清軍的圍攻。”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不變應萬變,看清軍有何舉動。”
“平西伯說的甚是有理,我們有四萬多兵馬堅守義州,又何懼清軍。”
“說的也是!不過五萬清軍而已,我們又有何懼。”
“......”
對於吳三桂所講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應對辦法,其餘將領們皆是連連點頭,很是讚同。
就連忠勇伯符應崇也是臉露讚許之色。
然而,洪承疇卻並不讚同吳三桂的應對辦法。
以洪承疇對東虜的了解來看,五萬清軍突然集結在廣寧城,絕對會有一番大的舉動。
至於清軍的目的是什麽,那就暫時不得而知。
因此,本著小心謹慎的行事態度,洪承疇勸道:“長伯,切不可對清軍有任何的小視。雖然我們在義州城的實力並不弱於清軍,但那是因為我們有著堅牆厚城的防守優勢,一旦與清軍野戰的話,我們必然不是清軍的對手。”
事實也確實如洪承疇所言,明軍的優勢在於依靠堅牆厚城的防守。
與清軍野戰,怕是要被打的懷疑人生。
盡管在鬆錦之戰中,明軍將清軍打的傷亡慘重,但很大一部分原因,皆是明軍的兵力優勢,還有劉博源的參戰。
若是沒有劉博源率領威武軍參戰,鬆錦之戰的最終結果,必然會回到曆史的正軌之上,十數萬明軍精銳盡喪於遼東之地,錦州落入清軍之手。
也許是因為鬆錦之戰的大勝,才使得吳三桂有些小視了清軍。
“英都伯說的是,下官受教了!”
吳三桂很是敬重洪承疇,虛心的接受了洪承疇的勸誡。
“好!謙虛接受才是好的!”
洪承疇微笑點頭,非常滿意吳三桂的聽勸態度。
在洪承疇的心裏,其實也非常的器重吳三桂,不然也不會對吳三桂進行勸誡。
而且,洪承疇也早已打算好,待得此戰擊敗了清軍之後,他將推薦吳三桂鎮守遼東,自己則告老還鄉,安心養病。
“英都伯,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廣寧城的清軍?”坐在一旁的符應崇問道。
洪承疇沉思了片刻後,說道:“雖然本伯不知道清軍有什麽具體的目的,但我們也應該做好迎敵的準備才是。”
“迎敵?”
“英都伯,那我們該如何迎敵?”符應崇疑惑的問道。
洪承疇沒有回答,而是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幕僚謝四新,問道:“謝先生,如今義州城內還有多少糧食?”
“回稟洪公,按照年前的糧草統計,義州城內還有兩萬五千石糧食左右。”謝四新拱手回道。
“兩萬五千石糧食!這怕是有些不大夠啊!”
洪承疇眉頭微皺,又問道:“謝先生,下一批糧食什麽時候運送到義州城?”
“下一批五千石糧食,將在五日之後就運送過去。”謝四新回道。
“五千石糧食?五日之後?”
洪承疇搖了搖頭,當即吩咐道:“謝先生,最近這幾日時間,盡量想辦法籌集到一萬石糧食,五日之後運送到義州城。”
“這......洪公,這怕是有些來不及啊!”謝四新神色無奈道。
洪承疇態度堅決的道:“謝先生,此事就算再來不及,也要想辦法籌集到一萬石糧食。”
“五日之後,本伯將率軍前往義州城。”
“是,洪公!”
謝四新不得不拱手應是。
“英都伯,我們這是要主動進攻清軍嗎?”符應崇問道。
洪承疇點頭道:“五萬清軍集結廣寧城,這實在是讓本伯不安,我們隻有主動對清軍發起進攻,才能攪亂清軍的陰謀。”
“可是,如果我們主動發起進攻的話,那守城的優勢必然蕩然無存,這對我們是非常的不利啊!”符應崇反對道。
“忠勇伯,本伯也知道這個情況,可如果我們不作出主動進攻的話,那接下來的形勢,必然會被清軍牽著鼻子走。”
“也隻有主動出擊,才能徹底打亂清軍的計劃,破壞清軍的陰謀。”洪承疇耐心的解釋道。
“這......好吧!”
符應崇也深刻明白這個道理,隻得無奈同意。
傍晚酉時正。
數匹快馬從北麵方向疾馳入城,急匆匆的奔向了總督府。
原本正在宴請遼東眾將領的薊遼總督洪承疇,在收到快馬的傳信後,當即宣布酒宴結束。
隨後,洪承疇急召眾將領議事。
官廳之內。
洪承疇高坐上首之位,與之平坐的是京營新軍總兵、忠勇伯符應崇。
下首的左右兩側,有遼東總兵劉肇基、錦州總兵祖大壽、平西伯寧遠總兵吳三桂、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等將領。
洪承疇輕咳了一聲,麵色略帶凝重的道:“諸位,剛剛本伯收到快馬傳信,東虜竟然在廣寧城集結了五萬兵馬。”
“什麽?五萬兵馬?這不可能!”
“是啊!清軍怎麽可能有這麽多的兵馬?”
“說的極是!東虜自鬆錦慘敗後,所剩兵馬最多六萬。而且東虜還出動了三萬兵馬征伐朝鮮,怎麽可能還有五萬兵馬?”
“英都伯,是不是這情報有誤啊?”
“......”
一眾將領們皆是滿臉驚訝,似乎難以相信這個情報。
“諸位,先安靜下來!”
洪承疇皺了皺眉,出聲製止了一眾將領們的議論。
而後,洪承疇沉聲道:“本伯也知道你們不相信這個情報,但事實確實如此。據快馬傳信說,在這五萬清軍當中,有兩萬五千是真正的清軍兵馬,另外還有兩萬朝鮮八旗兵馬,以及五千倭國八旗兵馬。”
“兩萬朝鮮八旗兵馬?五千倭國八旗兵馬?”
“這......這是......怎麽回事?怎麽還有朝鮮兵馬與倭國兵馬?”
“難道說,東虜將朝鮮與倭國也吞並了嗎?”
“不可能!東虜怎麽可能吞並朝鮮與倭國。”
“說的也是!以東虜的實力,吞並朝鮮或許有這麽可能,但要跨海進攻倭國,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
一眾將領們依舊是滿臉疑惑,對於這個情報仍是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諸位,現在不是我們相不相信的問題,而是該商議如何應對清軍。五萬清軍集結在廣寧城,這必然會有一番大動作的。”洪承疇皺眉道。
“英都伯說的極是,諸位都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應對清軍接下來的舉動。”忠勇伯符應崇點頭道。
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在細思了片刻後,隨即起身道:“英都伯、忠勇伯,以下官之見,就算清軍在廣寧城集結了五萬清軍,其實我們也不必過於緊張。”
“我們在義州城部署有四萬多兵馬,而且又有堅牆厚城、糧草充足之優勢,何懼清軍的圍攻。”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不變應萬變,看清軍有何舉動。”
“平西伯說的甚是有理,我們有四萬多兵馬堅守義州,又何懼清軍。”
“說的也是!不過五萬清軍而已,我們又有何懼。”
“......”
對於吳三桂所講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應對辦法,其餘將領們皆是連連點頭,很是讚同。
就連忠勇伯符應崇也是臉露讚許之色。
然而,洪承疇卻並不讚同吳三桂的應對辦法。
以洪承疇對東虜的了解來看,五萬清軍突然集結在廣寧城,絕對會有一番大的舉動。
至於清軍的目的是什麽,那就暫時不得而知。
因此,本著小心謹慎的行事態度,洪承疇勸道:“長伯,切不可對清軍有任何的小視。雖然我們在義州城的實力並不弱於清軍,但那是因為我們有著堅牆厚城的防守優勢,一旦與清軍野戰的話,我們必然不是清軍的對手。”
事實也確實如洪承疇所言,明軍的優勢在於依靠堅牆厚城的防守。
與清軍野戰,怕是要被打的懷疑人生。
盡管在鬆錦之戰中,明軍將清軍打的傷亡慘重,但很大一部分原因,皆是明軍的兵力優勢,還有劉博源的參戰。
若是沒有劉博源率領威武軍參戰,鬆錦之戰的最終結果,必然會回到曆史的正軌之上,十數萬明軍精銳盡喪於遼東之地,錦州落入清軍之手。
也許是因為鬆錦之戰的大勝,才使得吳三桂有些小視了清軍。
“英都伯說的是,下官受教了!”
吳三桂很是敬重洪承疇,虛心的接受了洪承疇的勸誡。
“好!謙虛接受才是好的!”
洪承疇微笑點頭,非常滿意吳三桂的聽勸態度。
在洪承疇的心裏,其實也非常的器重吳三桂,不然也不會對吳三桂進行勸誡。
而且,洪承疇也早已打算好,待得此戰擊敗了清軍之後,他將推薦吳三桂鎮守遼東,自己則告老還鄉,安心養病。
“英都伯,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廣寧城的清軍?”坐在一旁的符應崇問道。
洪承疇沉思了片刻後,說道:“雖然本伯不知道清軍有什麽具體的目的,但我們也應該做好迎敵的準備才是。”
“迎敵?”
“英都伯,那我們該如何迎敵?”符應崇疑惑的問道。
洪承疇沒有回答,而是轉頭看向站在一旁的幕僚謝四新,問道:“謝先生,如今義州城內還有多少糧食?”
“回稟洪公,按照年前的糧草統計,義州城內還有兩萬五千石糧食左右。”謝四新拱手回道。
“兩萬五千石糧食!這怕是有些不大夠啊!”
洪承疇眉頭微皺,又問道:“謝先生,下一批糧食什麽時候運送到義州城?”
“下一批五千石糧食,將在五日之後就運送過去。”謝四新回道。
“五千石糧食?五日之後?”
洪承疇搖了搖頭,當即吩咐道:“謝先生,最近這幾日時間,盡量想辦法籌集到一萬石糧食,五日之後運送到義州城。”
“這......洪公,這怕是有些來不及啊!”謝四新神色無奈道。
洪承疇態度堅決的道:“謝先生,此事就算再來不及,也要想辦法籌集到一萬石糧食。”
“五日之後,本伯將率軍前往義州城。”
“是,洪公!”
謝四新不得不拱手應是。
“英都伯,我們這是要主動進攻清軍嗎?”符應崇問道。
洪承疇點頭道:“五萬清軍集結廣寧城,這實在是讓本伯不安,我們隻有主動對清軍發起進攻,才能攪亂清軍的陰謀。”
“可是,如果我們主動發起進攻的話,那守城的優勢必然蕩然無存,這對我們是非常的不利啊!”符應崇反對道。
“忠勇伯,本伯也知道這個情況,可如果我們不作出主動進攻的話,那接下來的形勢,必然會被清軍牽著鼻子走。”
“也隻有主動出擊,才能徹底打亂清軍的計劃,破壞清軍的陰謀。”洪承疇耐心的解釋道。
“這......好吧!”
符應崇也深刻明白這個道理,隻得無奈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