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劉博源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建議,主要還是擔心大軍的後路被清軍包抄。


    在前世的鬆錦之戰中,就是因為明軍的後路被清軍包抄,且糧草也被清軍燒毀,這才導致十數萬大軍潰散而逃。


    對於後路與糧草的重要性,劉博源是格外的重視。


    盡管在先前的軍議中,塔山堡有王樸一部駐防,杏山堡有王廷臣駐防,鬆山堡有劉肇基駐防。


    但是,對於王樸等人的軍隊戰力,劉博源還是不怎麽相信的。


    劉博源相信的,還是自己麾下的將士們。


    若是在此處安排一部自己的兵馬駐防,那後路的問題就無憂了。


    為此,劉博源再次對著洪承疇道:“洪大人,那駐防在此處的兵馬,就交由我威武軍來吧!”


    洪承疇笑著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永昌伯自告奮勇,那本督豈能不同意呢!”


    “大軍的後路與糧草安全問題,就交由永昌伯了!”


    “請洪大人放心吧!若是清軍想要包抄我軍後路,那就拿他們的性命來填!”劉博源神色自信的道。


    洪承疇笑了笑,隨口問道:“永昌伯,不知你打算如何在此部署?”


    劉博源沒有回答,而是領著洪承疇等一行人爬上小山山頂,觀看周圍地形。


    過了一會後,劉博源這才道:“此處小山雖隻有三十丈高,但山頂地形較為平緩,適合在此部署大炮,虎視前方的官道來敵。”


    “小山的後麵靠近河流,水源問題基本上是不用擔心,也不用擔心清軍從後麵進攻。”


    “再者,從山腳延伸至杏山堡的深壕,至少也要深一丈,寬一丈。在深壕的左右兩側,還要修建多條矮牆,以保護深壕被清軍截斷。”


    “而且,在矮牆的背後,還可以部署虎蹲炮與火銃手,如此便可以輕鬆射擊前來進攻的敵人。”


    “......”


    聽著劉博源滔滔不絕的講述著防禦部署,洪承疇的雙眼滿是精光,臉上露出敬佩之色。


    一旁的各鎮總兵與官員們聽後,也是連連點頭。


    若是依照劉博源這樣的部署,那清軍需要消耗多少兵馬,才能阻斷明軍的後路。


    而且,趁著清軍進攻的時間,明軍都有足夠的時間趕來救援了。


    “隻要依照本伯這樣的部署,清軍想要阻斷我大軍的後路,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劉博源冷笑著道。


    在場的所有人聽後,神色各式百態。


    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等人的臉上滿是心悸之色,心中不得不佩服劉博源的防護部署。


    符應崇、王廷臣等人則是一臉高興之色,有了永昌伯的防護部署,那大軍也就更加安全,心中對於此戰的勝利,也越發的有信心了。


    洪承疇也是極為讚賞,笑著道:“永昌伯此法,必然讓清軍無處下口。就算清軍要強攻下來,最少也要填上萬人以上的清軍性命!”


    王承恩、張若麒、邱民仰等官員雖不懂軍事,但劉博源將防禦部署說的清清楚楚,也讓他們明白這辦法的絕妙。


    ......


    巡視完杏山堡內外後,洪承疇等一行人又到暇木衝堡巡視,指導設防之事。


    而後,洪承疇等一行人又前往添橋巡視。


    添橋的地理位置,因這裏有一座山脈而變得極其重要。


    此處山脈,名為筆架山。


    筆架山連接到內海遼東灣,是一處絕佳的海上糧草物資運輸中轉站。


    因此,此處來往水師船隻不斷,向遼東運送糧草物資。


    站在添橋堡的了望塔上,劉博源能望見遠處波濤洶湧的大海。


    延綏鎮的許多將官都是沒有看過大海,在第一次看到大海之後,臉上都是露出驚駭的神色。


    那廣闊無垠、一眼望不到邊的海麵,讓人充滿著豪邁之情。


    但同時,那掀起的無盡海浪,也讓人心中充滿恐懼。


    看著那來往不斷、張著白帆的水師,劉博源心中一動,想起了當初在京師之時,向崇禎皇帝提出的一個建議——深入敵後、攪亂敵境。


    於是,劉博源向著洪承疇問道:“洪大人,這水師的船隻,隻是專門負責運送糧草物資嗎?”


    洪承疇點了點頭,說道:“是啊!水師的戰鬥力不強,又不能上岸作戰,隻能負責運送糧草物資了!”


    劉博源心中惋惜,大明有著如此強大的水師,竟然不想著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師作用,反而用水師船隻來運送糧草物資,實在是太浪費水師力量了。


    當即,劉博源建議道:“洪大人,雖然水師無法上岸作戰,但卻可以運送步軍深入敵境,牽製清軍的兵力。”


    洪承疇搖了搖頭,解釋道:“永昌伯,你提出的這個主意,本督其實也早就想到了。”


    “可是,要想派出一支兵馬深入敵境,那危險性實在是太大了。更何況,軍中沒有一位將領,敢應下此事!”


    劉博源聽後,沉默的點了點頭。


    事實也確實如洪承疇所說,利用水師船隻運送步軍深入敵境,牽製清軍的兵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


    可是,軍中誰有這個膽量,敢應下此事。


    孤軍深入敵境,那代表的是沒有後援,沒有安全保障,一切都要靠自己。


    若是被清軍發現,那接下來麵對的,可就是無數的清軍圍攻。


    如此九死一生的任務,誰敢接下。


    此時,劉博源很想說出口,他願接下這個任務。


    但考慮到目前對清軍的情況不明,伯爺還是暫時打消了這個想法。


    ......


    崇禎十四年七月八日。


    安排好杏山堡的後路防禦之事後,薊遼總督洪承疇、總監軍王承恩、監軍張若麒、永昌伯劉博源、援剿總兵左光先、山海關總兵馬科、薊鎮總兵白廣恩、密雲總兵唐通、山西總兵李明輔、神機營副將統領符應崇等官將,率領著十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鬆山堡逼近。


    此時,明軍在杏山堡初戰勝利,士氣也是十分的高漲,所有的將士們都對此次的遼東之戰,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十數萬人馬從杏山堡出發,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邊。


    而留駐在杏山堡的軍隊,除了事先安排的王廷臣所部外,還有劉博源所部一個營的炮兵,也駐防在杏山堡東麵數裏外的小山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牛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牛俊並收藏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