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回堡
奮鬥在明末的邊軍小兵 作者:老牛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綏德州。
大軍在休整了兩日後,北方大地終於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
漫天的大雪中,綏德州城外一片喧鬧的景象。
今日,是大軍啟程,返回榆林城的日子。
天色微亮,各營地內的士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收拾著各種物資打包裝車。
而威武堡營地內的夥夫們,也已經開始在做著早飯。
半個時辰過後,熱騰騰的小麥粥與白麵饅頭被端了上來,當然還有開胃的鹹菜也必不可少的。
正在收拾營地的軍士們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開始享用著早飯。
待到一頓暖人心胃的早飯下肚,眾軍士無不精神百倍,隨即又繼續忙碌著收拾營地裏的物資。
而其他營地的士兵們,早已望見威武堡的軍士吃的早飯,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黑饃饃與碗中清可見底的稀粥,紛紛投以羨慕的目光望向威武堡的軍士。
羨慕他們能吃上白麵饅頭,羨慕他們碰上這麽好的上官。
......
辰時初。
剛剛用完早飯的劉博源走出營帳,抬頭望著天空飄落的朵朵雪花,心中不由的想起一句話。
瑞雪兆豐年。
可當他一回想起明末的曆史走向,冰河時期的天災那是一直都伴隨著整個明末進程,還從未有過什麽風調雨順的氣候。
再加上今年的氣候顯得格外的幹燥寒冷,真不知曉明年開春之後,又將會是個怎樣的氣候呢。
唉!希望明年能風調雨順吧,讓百姓們能糧食滿倉吧!劉博源心中暗自祈禱。
發完心中的感歎,劉博源正待準備巡視營地。
這時,高威、楊勃與趙通三人一同前來,向劉博源匯報營地已經收拾完畢,隨時可以啟程,返回榆林城。
劉博源點了點頭,對著趙通問道:“可知曉王良所部走到了哪裏?”
趙通連忙回答道:“回大人,昨日晚間屬下便收到夜不收來報,王百戶現已帶著五千多流民走到了清澗縣,距離我們還有八十多裏的路程。”
“那就好!”劉博源點頭,又道:“趙通,派快馬通知一下王良,大雪天氣,不要急著趕路,一定要確保流民不能凍死餓死在路上,保證流民能安全抵達威武堡。”
“還有,如果王良有什麽困難,可以直接快馬告訴我,我會幫他解決的。”
“好的,大人!”趙通低首抱拳應道。
原來,劉博源在延長縣剿匪時,俘虜了大量的賊匪。
而在這些俘虜的賊匪當中,大多都是一些流民,其中隻有少數為惡的賊匪,也被劉博源公開審判,進行人道主義處理了。
所以,對於這些俘虜的安排,劉博源打算將他們全部帶回威武堡,作為威武堡的軍戶,以便增強威武堡的實力。
......
上午巳時末,一個傳令兵快馬來到了威武堡的營地內,向劉博源傳達大軍出發的命令。
很快,營地內就響起了一片人喊馬嘶之聲。
眾軍士的臉上都掛著歡喜的神色,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著回家的渴望。
在外征戰一月之久,沒有哪個軍士不想家的,大家都渴望著盡快回家見到爹娘親人。
軍士們相互談論著此戰能得到多少賞銀,誰又能升個小旗,誰回家該說個媳婦了......
半刻鍾後,劉博源率領麾下的八百人馬出了營地,很快便與不遠處蕭遠的衛所軍匯合在一起。
劉博源放眼望向四周,整個綏德城外一片人叫馬嘶,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與戰馬。
在他的左側,是懷遠堡千戶馬進的四百衛所軍,右側是常樂堡千戶王和泰的三百衛所兵,往前則是保寧堡千戶李貴的三百衛所軍。
當劉博源再往遠處看去,皆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各種顏色的旗幟高高豎起,旗幟上都寫了一個碩大的姓氏,以表示自己的帥旗所在。
這時,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從城內傳來。
眾人連忙止聲,目光望向城內。
隻見從城內快速奔出幾十名騎兵。
這些騎兵在大軍陣前縱馬跑了一圈後,又返回到了城門口,分列兩邊,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很快,眾將領便見到陳奇瑜策馬從城內走出。
此時的陳奇瑜穿上了出征時的盔甲,盔甲明亮鋥光。
陳奇瑜緩慢策馬來到大軍陣前時,目光嚴肅地掃視了一遍眼前的大軍。
靜望了一會後,陳奇瑜猛然抽出腰間長劍,大喝一聲道:“大軍回程!”
眾將領轟然應諾,隨即率領著各自人馬,開始啟程返回榆林城。
由於大軍來時是坐船順流而下,而如今返回卻是逆流而上,自然是不能坐船了,且現在的無定河已有部分河段結冰,不能行船。
所以,此次大軍回程,隻能依靠兩條腿了。
所幸綏德州距離榆林城隻有兩百五十裏左右的路程,再加上將士們歸家心切,行軍速度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盡管有大雪天氣的阻擋,但仍阻擋不了將士們歸家的心情。
大軍一路兼程,竟然隻用了五天的時間,就趕回了榆林城。
當夜。
陳奇瑜再次宴請了此次出征的眾將領,並在酒宴上向眾將領保證,此戰之功勞定會盡快核實賞賜下來。
這番拉攏人心的話語,使得眾將領欣喜萬分,紛紛大呼巡撫大人英明,舉杯敬酒更是絡繹不絕。
陳奇瑜見此,也是樂的舉杯回應。
他也知曉,依靠此戰大勝歸來的威望,自己以後在延綏鎮再也沒有掣肘了。
......
崇禎六年十一月八日。
當劉博源率領八百軍士回到威武堡時,整個堡內的軍戶全都轟動了,軍戶們歡喜萬分的跑出堡外迎接。
畢竟軍士們從九月二十日出征,到如今的十一月八日回堡,長達一個半月的在外征戰,軍戶們無不擔心自家親人或者兒子。
此時,軍戶們見到了自家親人與兒子安全回來,頓時一片喜悅喧鬧。
喜悅的同時,有些婦人不由的喜極而泣,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劉博源見得此場景,也是情不自禁地感慨萬千。
誰也不希望將自家親人與兒子送上戰場,但若是沒有人上戰場,誰來保護我們的親人,誰來抵抗敵人的侵略。
麵對這亂糟糟的明末之世,就必須有人站出來,為自家親人、為自己同胞,謀得一席安身之地。
大軍在休整了兩日後,北方大地終於迎來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大雪。
漫天的大雪中,綏德州城外一片喧鬧的景象。
今日,是大軍啟程,返回榆林城的日子。
天色微亮,各營地內的士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收拾著各種物資打包裝車。
而威武堡營地內的夥夫們,也已經開始在做著早飯。
半個時辰過後,熱騰騰的小麥粥與白麵饅頭被端了上來,當然還有開胃的鹹菜也必不可少的。
正在收拾營地的軍士們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開始享用著早飯。
待到一頓暖人心胃的早飯下肚,眾軍士無不精神百倍,隨即又繼續忙碌著收拾營地裏的物資。
而其他營地的士兵們,早已望見威武堡的軍士吃的早飯,再看看自己手中的黑饃饃與碗中清可見底的稀粥,紛紛投以羨慕的目光望向威武堡的軍士。
羨慕他們能吃上白麵饅頭,羨慕他們碰上這麽好的上官。
......
辰時初。
剛剛用完早飯的劉博源走出營帳,抬頭望著天空飄落的朵朵雪花,心中不由的想起一句話。
瑞雪兆豐年。
可當他一回想起明末的曆史走向,冰河時期的天災那是一直都伴隨著整個明末進程,還從未有過什麽風調雨順的氣候。
再加上今年的氣候顯得格外的幹燥寒冷,真不知曉明年開春之後,又將會是個怎樣的氣候呢。
唉!希望明年能風調雨順吧,讓百姓們能糧食滿倉吧!劉博源心中暗自祈禱。
發完心中的感歎,劉博源正待準備巡視營地。
這時,高威、楊勃與趙通三人一同前來,向劉博源匯報營地已經收拾完畢,隨時可以啟程,返回榆林城。
劉博源點了點頭,對著趙通問道:“可知曉王良所部走到了哪裏?”
趙通連忙回答道:“回大人,昨日晚間屬下便收到夜不收來報,王百戶現已帶著五千多流民走到了清澗縣,距離我們還有八十多裏的路程。”
“那就好!”劉博源點頭,又道:“趙通,派快馬通知一下王良,大雪天氣,不要急著趕路,一定要確保流民不能凍死餓死在路上,保證流民能安全抵達威武堡。”
“還有,如果王良有什麽困難,可以直接快馬告訴我,我會幫他解決的。”
“好的,大人!”趙通低首抱拳應道。
原來,劉博源在延長縣剿匪時,俘虜了大量的賊匪。
而在這些俘虜的賊匪當中,大多都是一些流民,其中隻有少數為惡的賊匪,也被劉博源公開審判,進行人道主義處理了。
所以,對於這些俘虜的安排,劉博源打算將他們全部帶回威武堡,作為威武堡的軍戶,以便增強威武堡的實力。
......
上午巳時末,一個傳令兵快馬來到了威武堡的營地內,向劉博源傳達大軍出發的命令。
很快,營地內就響起了一片人喊馬嘶之聲。
眾軍士的臉上都掛著歡喜的神色,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著回家的渴望。
在外征戰一月之久,沒有哪個軍士不想家的,大家都渴望著盡快回家見到爹娘親人。
軍士們相互談論著此戰能得到多少賞銀,誰又能升個小旗,誰回家該說個媳婦了......
半刻鍾後,劉博源率領麾下的八百人馬出了營地,很快便與不遠處蕭遠的衛所軍匯合在一起。
劉博源放眼望向四周,整個綏德城外一片人叫馬嘶,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頭與戰馬。
在他的左側,是懷遠堡千戶馬進的四百衛所軍,右側是常樂堡千戶王和泰的三百衛所兵,往前則是保寧堡千戶李貴的三百衛所軍。
當劉博源再往遠處看去,皆是一片紅色的海洋。
各種顏色的旗幟高高豎起,旗幟上都寫了一個碩大的姓氏,以表示自己的帥旗所在。
這時,一陣清脆的馬蹄聲從城內傳來。
眾人連忙止聲,目光望向城內。
隻見從城內快速奔出幾十名騎兵。
這些騎兵在大軍陣前縱馬跑了一圈後,又返回到了城門口,分列兩邊,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很快,眾將領便見到陳奇瑜策馬從城內走出。
此時的陳奇瑜穿上了出征時的盔甲,盔甲明亮鋥光。
陳奇瑜緩慢策馬來到大軍陣前時,目光嚴肅地掃視了一遍眼前的大軍。
靜望了一會後,陳奇瑜猛然抽出腰間長劍,大喝一聲道:“大軍回程!”
眾將領轟然應諾,隨即率領著各自人馬,開始啟程返回榆林城。
由於大軍來時是坐船順流而下,而如今返回卻是逆流而上,自然是不能坐船了,且現在的無定河已有部分河段結冰,不能行船。
所以,此次大軍回程,隻能依靠兩條腿了。
所幸綏德州距離榆林城隻有兩百五十裏左右的路程,再加上將士們歸家心切,行軍速度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盡管有大雪天氣的阻擋,但仍阻擋不了將士們歸家的心情。
大軍一路兼程,竟然隻用了五天的時間,就趕回了榆林城。
當夜。
陳奇瑜再次宴請了此次出征的眾將領,並在酒宴上向眾將領保證,此戰之功勞定會盡快核實賞賜下來。
這番拉攏人心的話語,使得眾將領欣喜萬分,紛紛大呼巡撫大人英明,舉杯敬酒更是絡繹不絕。
陳奇瑜見此,也是樂的舉杯回應。
他也知曉,依靠此戰大勝歸來的威望,自己以後在延綏鎮再也沒有掣肘了。
......
崇禎六年十一月八日。
當劉博源率領八百軍士回到威武堡時,整個堡內的軍戶全都轟動了,軍戶們歡喜萬分的跑出堡外迎接。
畢竟軍士們從九月二十日出征,到如今的十一月八日回堡,長達一個半月的在外征戰,軍戶們無不擔心自家親人或者兒子。
此時,軍戶們見到了自家親人與兒子安全回來,頓時一片喜悅喧鬧。
喜悅的同時,有些婦人不由的喜極而泣,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劉博源見得此場景,也是情不自禁地感慨萬千。
誰也不希望將自家親人與兒子送上戰場,但若是沒有人上戰場,誰來保護我們的親人,誰來抵抗敵人的侵略。
麵對這亂糟糟的明末之世,就必須有人站出來,為自家親人、為自己同胞,謀得一席安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