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祁元舉奉旨敲詐 柳德甫憂心如焚
牧淵:我在大淵搞扶貧 作者:獨唱何須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君臣正說話間,內侍來報,杜延年求見。
“陛下,大理寺邱寺卿呈上一份奏章,說了兩件事,茲事體大,臣不敢擅專,特來請旨。”見禮之後,杜延年呈上了邱維屏的奏章。
“第一件事,便是大理寺少卿裴琚大不敬案,此案證據確鑿,裴琚無從辯解,已然認罪。按律,大不敬乃不赦之罪,九族亦受牽連。事關重大,伏請聖裁。”
“元舉,你怎麽看?”承平帝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將問題拋給了祁翀。
“臣以為,裴琚雖有死罪,然其畢竟是無心之失,若處罰過重恐有失聖德。罪止於其身即可,不宜牽連過重。”就為了寫錯一個字殺人滿門,即便是對於政敵,祁翀也還是覺得過於殘忍了。
哼!還是婦人之仁!承平帝鄙夷地“哼”了一聲道:“裴琚按律處斬,其父裴宣卿免職下獄,交大理寺論處。餘者不論。”
“臣遵旨。”杜延年看了祁翀一眼繼續道,“第二件事,牽涉的乃是渝津崔家。上個月便有人舉劾渝津渡驛丞私自截留渡稅,此案涉及渝津崔家,紀陵縣令不敢處置,將案件移交京兆府,當時協助秦王殿下主持府務的是寧遠郡公世子柳忱,柳世子以其父與後渠先生之故,請求避嫌,便將案件移送大理寺核查。經大理寺正羅頲親自赴紀陵縣明察暗訪,已經查實,渝津渡曆年所交渡稅與實際收入遠遠不符,僅為其實際收入的十分之一,其餘九成皆為崔家所匿。”
“九成?崔家當朕是叫花子嗎?”承平帝聞言頓時暴跳如雷,“欺負人欺負到朕頭上來了是吧?以為崔家教了朕幾天書就可以蹬鼻子上臉了是吧?媽的,都他媽不是好東西!”
對於崔家明目張膽截留朝廷稅款一事,祁翀也很是不解,轉頭便向杜延年請教:“敢問杜相,崔家為何如此大膽?渝津渡又為何非得用崔家之人管理?”
“回殿下,渝津渡由崔家代管這是從前紀時便形成的規矩。當時的紀朝皇家受過崔家恩惠,便將渝津渡賜給了崔家,崔家隻象征性向朝廷上交部分稅錢,其餘部分允許其自留。”
“前紀滅國都二百多年了,前紀皇帝給的特權還能延續至今不成?這也太不像話了!”祁翀不滿地嘟囔道。
杜延年一時語塞,道理自然是這個道理,可這麽多年來誰又會為了一個渝津渡去得罪崔家呢?
“嗯!元舉這話有理!這事兒就交給你辦了!本來就是京兆府轄下之事,合該你去管!讓他們把吞進去的錢都吐出來!”承平帝兩眼放光,仿佛又看到了一座錢山在向自己招手。
“臣遵旨!”祁翀痛快地領了旨意,這下可就是奉旨“敲詐”了!
叔侄二人得意之餘,沒有注意到杜延年臉上閃過一抹憂色。
出了宮門待到無人處,杜延年迫不及待地將祁翀拉住,擔憂地問道:“殿下,當真要對崔家下死手?”
“嶽父有顧慮?”
“還是先跟德甫打個招呼吧,他跟崔家交情頗深,此事難免會讓他為難。”
“隻是這事兒?”祁翀似笑非笑地望著杜延年,似乎對於他真實的意圖有所猜測。
“殿下篤定能夠一舉拿下崔家而不至於生亂?”杜延年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真正的憂慮,“如今先帝嗣子隻剩殿下一人,立儲之事在即,此時不宜橫生枝節,否則隻怕亂中生變啊!”
“亂?亂點好啊!嶽父,讓康安國把刀磨利些吧,這次,孤可能要殺人了!”
祁翀抬頭看了看天空,正午的陽光熱烈而刺目,然而遠處卻有一團烏雲滾滾而來。
暴風雨要來了!
回到王府用過晚膳,韓炎、白郾照例來回事。每日晚飯後都是祁翀處理府中事務的時間,今日也不例外。
“殿下,西園的湖水引的差不多了,畢家也回了信,說丁造和畢娘子夫婦近日便會上路,很快便要進京了。”
“嗯,他們進京後就直接住在王府吧,這些事你去安排就好。”
“是。另外,薑家也到京了,薑領遞了拜帖,想要求見殿下。”
“我見他作甚?你替我打發了便是。”對於薑領,祁翀一直沒有好印象,也不願多搭理他。
“殿下,他畢竟是薑貴儀之父,若是結了怨隻怕薑貴儀那裏會生怨氣。”韓炎斟酌勸道。
祁翀還未答話,白郾便搶道:“她不是那種人!”
祁翀、韓炎俱是一愣,祁翀斜了韓炎一眼,那意思是:聽見了吧,有人擔保呢!
韓炎心中苦笑,便也不再堅持。
“對了,廣略,你昨日不是進宮了嗎?所為何事?”祁翀端著茶碗漫不經心地問道。
“回殿下,奴婢是為薑貴儀診脈去了,貴儀她......有喜了!”
“有喜了?”祁翀猛地一抬頭,臉上寫滿了驚訝。
嗬嗬,這倒真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
“另外,奴婢今日去太醫院補錄脈案,聽太醫院的人說,金院判已經被鎖拿下獄了。奴婢還在太醫院見到了呂都知,他奉旨去太廟將劉貴儀的神主排位撤下,回來的時候不慎墜馬將腿摔折了,這些日子怕是都不能回宮當差了。”
今日一早,承平帝便下了旨意,褫奪懿德皇後一切封號,廢為庶人,呂元禮應該就是因此去太廟的。
“嗯,知道了。”
同樣請了長期病假的不止呂元禮一人,昨日下午與祁翀促膝長談後,今日柳明誠便適時地“病了”。
事實上,昨日那一番長談並不愉快,柳明誠的病倒也不全是裝的,他是真的有些上火。也因此,太醫奉旨來診脈後得出了柳明誠“過於勞倦,以致氣傷,陰陽失衡,虛陽外越”的結論,他便名正言順地請了長假休養。
說是休養,可他的心裏卻實難平靜,昨日下午秦王府建德殿的一番對話讓他至今想起來還後背發冷。
“殿下,收回渝津渡的稅權不是什麽大事,找崔計相聊聊便是了,相信他會懂得權衡利弊的。”柳明誠不以為意道。
對於羅頲調查渝津渡之事,柳明誠並非不知道,隻是並未太往心裏去,也不覺得此事與大局有何相幹。
“義父,你沒明白啊!”祁翀笑道,“渝津渡每年不過幾萬貫的稅入,於國庫確實影響不大,但是,問題不在於此事本身,而在於‘恩出何方’。”
“哦?臣愚鈍,請殿下賜教。”柳明誠一時沒明白祁翀之意,抬頭注視著端坐王座之上的祁翀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義父,我先問您一個問題,何謂‘世家’?”
“‘世家’者,世祿之家也,言謂家中世代顯貴,家族繁盛耳。如漢之汝陽袁氏,晉之琅琊王氏,唐之五姓七望,又如今之渝津崔氏者。”
對於柳明誠的解釋,祁翀不甚滿意,他搖了搖頭道:“義父,您隻說對了一半。所謂某地世家望族,不僅在於世出高官,更在於其家族所在的某縣乃至某州,此地的路是他家補,橋是他家修,匪是他家剿,災是他家救,田是他家種,稅是他家收,當地數萬乃至數十萬百姓依附其家,健者耕其家田,壯者為其部曲,這些人隨時可能化身帶甲之士,集結成軍!更何況,門閥世家之間往往又代代結親,互為倚仗,勢力盤根錯節。”
“殿下擔心世家勢大,威脅皇權?”柳明誠搖搖頭篤定道,“不會的,門閥世家勢力雖大,但從來不是朝廷心腹之患,畢竟他們要做朝廷的官,就要跟朝廷一心一意,就算有些勢力又如何?殿下若疑心他們會反叛朝廷,那就大可不必了,這些人隻要給他們些好處,他們萬沒有造反的道理,相反,他們還會幫著朝廷穩定地方。”柳明誠依然不解祁翀在憂慮什麽。
“穩定地方?就是將治權交給那些世家大族?”
“皇權不下縣,朝廷官員有限,不可能麵麵俱到,鄉裏之事多由鄉紳代管,自古如此,有何不妥嗎?朝廷無錢修路、搭橋、救災,世家、鄉紳們做了,百姓得了便利,難道不好嗎?朝廷無人剿匪、種田、收稅,世家、鄉紳們做了,朝廷得了好處,難道不好嗎?”
“是啊,乍一看是好事,朝廷省了人力、物力、財力,世家得了地位、利益、名聲,可謂‘雙贏’,那麽,輸的又是誰呢?”不待柳明誠回答,祁翀站了起來在殿中邊踱步邊繼續道,“是庶民百姓!便如你所說,朝廷要世家、鄉紳幫著穩定地方,是要給好處的,那這個好處從何而來?來自盤剝百姓、來自魚肉鄉裏、來自讓渡本屬於朝廷的權力!
就說‘投獻田’一事吧,難道除了羅汝芳外便沒人知道這種情況的存在嗎?難道世宗皇帝就真的不清楚羅汝芳之案有冤屈嗎?我相信皇祖父他但凡不是個傻子就應該知道此事有蹊蹺!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將羅汝芳逐出朝廷,為什麽?他在妥協!對世家大族妥協!他明知這些人侵吞了原本應該屬於朝廷的稅收,卻隻能妥協!這難道不是世家大族對於皇權的威脅嗎?”
“陛下,大理寺邱寺卿呈上一份奏章,說了兩件事,茲事體大,臣不敢擅專,特來請旨。”見禮之後,杜延年呈上了邱維屏的奏章。
“第一件事,便是大理寺少卿裴琚大不敬案,此案證據確鑿,裴琚無從辯解,已然認罪。按律,大不敬乃不赦之罪,九族亦受牽連。事關重大,伏請聖裁。”
“元舉,你怎麽看?”承平帝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將問題拋給了祁翀。
“臣以為,裴琚雖有死罪,然其畢竟是無心之失,若處罰過重恐有失聖德。罪止於其身即可,不宜牽連過重。”就為了寫錯一個字殺人滿門,即便是對於政敵,祁翀也還是覺得過於殘忍了。
哼!還是婦人之仁!承平帝鄙夷地“哼”了一聲道:“裴琚按律處斬,其父裴宣卿免職下獄,交大理寺論處。餘者不論。”
“臣遵旨。”杜延年看了祁翀一眼繼續道,“第二件事,牽涉的乃是渝津崔家。上個月便有人舉劾渝津渡驛丞私自截留渡稅,此案涉及渝津崔家,紀陵縣令不敢處置,將案件移交京兆府,當時協助秦王殿下主持府務的是寧遠郡公世子柳忱,柳世子以其父與後渠先生之故,請求避嫌,便將案件移送大理寺核查。經大理寺正羅頲親自赴紀陵縣明察暗訪,已經查實,渝津渡曆年所交渡稅與實際收入遠遠不符,僅為其實際收入的十分之一,其餘九成皆為崔家所匿。”
“九成?崔家當朕是叫花子嗎?”承平帝聞言頓時暴跳如雷,“欺負人欺負到朕頭上來了是吧?以為崔家教了朕幾天書就可以蹬鼻子上臉了是吧?媽的,都他媽不是好東西!”
對於崔家明目張膽截留朝廷稅款一事,祁翀也很是不解,轉頭便向杜延年請教:“敢問杜相,崔家為何如此大膽?渝津渡又為何非得用崔家之人管理?”
“回殿下,渝津渡由崔家代管這是從前紀時便形成的規矩。當時的紀朝皇家受過崔家恩惠,便將渝津渡賜給了崔家,崔家隻象征性向朝廷上交部分稅錢,其餘部分允許其自留。”
“前紀滅國都二百多年了,前紀皇帝給的特權還能延續至今不成?這也太不像話了!”祁翀不滿地嘟囔道。
杜延年一時語塞,道理自然是這個道理,可這麽多年來誰又會為了一個渝津渡去得罪崔家呢?
“嗯!元舉這話有理!這事兒就交給你辦了!本來就是京兆府轄下之事,合該你去管!讓他們把吞進去的錢都吐出來!”承平帝兩眼放光,仿佛又看到了一座錢山在向自己招手。
“臣遵旨!”祁翀痛快地領了旨意,這下可就是奉旨“敲詐”了!
叔侄二人得意之餘,沒有注意到杜延年臉上閃過一抹憂色。
出了宮門待到無人處,杜延年迫不及待地將祁翀拉住,擔憂地問道:“殿下,當真要對崔家下死手?”
“嶽父有顧慮?”
“還是先跟德甫打個招呼吧,他跟崔家交情頗深,此事難免會讓他為難。”
“隻是這事兒?”祁翀似笑非笑地望著杜延年,似乎對於他真實的意圖有所猜測。
“殿下篤定能夠一舉拿下崔家而不至於生亂?”杜延年猶豫了一下還是說出了自己真正的憂慮,“如今先帝嗣子隻剩殿下一人,立儲之事在即,此時不宜橫生枝節,否則隻怕亂中生變啊!”
“亂?亂點好啊!嶽父,讓康安國把刀磨利些吧,這次,孤可能要殺人了!”
祁翀抬頭看了看天空,正午的陽光熱烈而刺目,然而遠處卻有一團烏雲滾滾而來。
暴風雨要來了!
回到王府用過晚膳,韓炎、白郾照例來回事。每日晚飯後都是祁翀處理府中事務的時間,今日也不例外。
“殿下,西園的湖水引的差不多了,畢家也回了信,說丁造和畢娘子夫婦近日便會上路,很快便要進京了。”
“嗯,他們進京後就直接住在王府吧,這些事你去安排就好。”
“是。另外,薑家也到京了,薑領遞了拜帖,想要求見殿下。”
“我見他作甚?你替我打發了便是。”對於薑領,祁翀一直沒有好印象,也不願多搭理他。
“殿下,他畢竟是薑貴儀之父,若是結了怨隻怕薑貴儀那裏會生怨氣。”韓炎斟酌勸道。
祁翀還未答話,白郾便搶道:“她不是那種人!”
祁翀、韓炎俱是一愣,祁翀斜了韓炎一眼,那意思是:聽見了吧,有人擔保呢!
韓炎心中苦笑,便也不再堅持。
“對了,廣略,你昨日不是進宮了嗎?所為何事?”祁翀端著茶碗漫不經心地問道。
“回殿下,奴婢是為薑貴儀診脈去了,貴儀她......有喜了!”
“有喜了?”祁翀猛地一抬頭,臉上寫滿了驚訝。
嗬嗬,這倒真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
“另外,奴婢今日去太醫院補錄脈案,聽太醫院的人說,金院判已經被鎖拿下獄了。奴婢還在太醫院見到了呂都知,他奉旨去太廟將劉貴儀的神主排位撤下,回來的時候不慎墜馬將腿摔折了,這些日子怕是都不能回宮當差了。”
今日一早,承平帝便下了旨意,褫奪懿德皇後一切封號,廢為庶人,呂元禮應該就是因此去太廟的。
“嗯,知道了。”
同樣請了長期病假的不止呂元禮一人,昨日下午與祁翀促膝長談後,今日柳明誠便適時地“病了”。
事實上,昨日那一番長談並不愉快,柳明誠的病倒也不全是裝的,他是真的有些上火。也因此,太醫奉旨來診脈後得出了柳明誠“過於勞倦,以致氣傷,陰陽失衡,虛陽外越”的結論,他便名正言順地請了長假休養。
說是休養,可他的心裏卻實難平靜,昨日下午秦王府建德殿的一番對話讓他至今想起來還後背發冷。
“殿下,收回渝津渡的稅權不是什麽大事,找崔計相聊聊便是了,相信他會懂得權衡利弊的。”柳明誠不以為意道。
對於羅頲調查渝津渡之事,柳明誠並非不知道,隻是並未太往心裏去,也不覺得此事與大局有何相幹。
“義父,你沒明白啊!”祁翀笑道,“渝津渡每年不過幾萬貫的稅入,於國庫確實影響不大,但是,問題不在於此事本身,而在於‘恩出何方’。”
“哦?臣愚鈍,請殿下賜教。”柳明誠一時沒明白祁翀之意,抬頭注視著端坐王座之上的祁翀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義父,我先問您一個問題,何謂‘世家’?”
“‘世家’者,世祿之家也,言謂家中世代顯貴,家族繁盛耳。如漢之汝陽袁氏,晉之琅琊王氏,唐之五姓七望,又如今之渝津崔氏者。”
對於柳明誠的解釋,祁翀不甚滿意,他搖了搖頭道:“義父,您隻說對了一半。所謂某地世家望族,不僅在於世出高官,更在於其家族所在的某縣乃至某州,此地的路是他家補,橋是他家修,匪是他家剿,災是他家救,田是他家種,稅是他家收,當地數萬乃至數十萬百姓依附其家,健者耕其家田,壯者為其部曲,這些人隨時可能化身帶甲之士,集結成軍!更何況,門閥世家之間往往又代代結親,互為倚仗,勢力盤根錯節。”
“殿下擔心世家勢大,威脅皇權?”柳明誠搖搖頭篤定道,“不會的,門閥世家勢力雖大,但從來不是朝廷心腹之患,畢竟他們要做朝廷的官,就要跟朝廷一心一意,就算有些勢力又如何?殿下若疑心他們會反叛朝廷,那就大可不必了,這些人隻要給他們些好處,他們萬沒有造反的道理,相反,他們還會幫著朝廷穩定地方。”柳明誠依然不解祁翀在憂慮什麽。
“穩定地方?就是將治權交給那些世家大族?”
“皇權不下縣,朝廷官員有限,不可能麵麵俱到,鄉裏之事多由鄉紳代管,自古如此,有何不妥嗎?朝廷無錢修路、搭橋、救災,世家、鄉紳們做了,百姓得了便利,難道不好嗎?朝廷無人剿匪、種田、收稅,世家、鄉紳們做了,朝廷得了好處,難道不好嗎?”
“是啊,乍一看是好事,朝廷省了人力、物力、財力,世家得了地位、利益、名聲,可謂‘雙贏’,那麽,輸的又是誰呢?”不待柳明誠回答,祁翀站了起來在殿中邊踱步邊繼續道,“是庶民百姓!便如你所說,朝廷要世家、鄉紳幫著穩定地方,是要給好處的,那這個好處從何而來?來自盤剝百姓、來自魚肉鄉裏、來自讓渡本屬於朝廷的權力!
就說‘投獻田’一事吧,難道除了羅汝芳外便沒人知道這種情況的存在嗎?難道世宗皇帝就真的不清楚羅汝芳之案有冤屈嗎?我相信皇祖父他但凡不是個傻子就應該知道此事有蹊蹺!可是他還是選擇了將羅汝芳逐出朝廷,為什麽?他在妥協!對世家大族妥協!他明知這些人侵吞了原本應該屬於朝廷的稅收,卻隻能妥協!這難道不是世家大族對於皇權的威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