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救星來了
全家穿越,極品竟然在古代搞內卷 作者:金子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沈明珠第二天一大早就帶著人,在粥棚煮粥了。
許多餓了許久的人,都端著碗過來領粥。
過來施粥的人主要是四個婢女,沈明珠就來幫幫忙。
有了沈明珠的粥棚,又有了沈老三頒發的招工告示,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逃荒的災民,紛紛看到了希望。
六十歲以下的男丁,都前往衙門口報名,老弱婦孺都前往了城門口領粥。
有人認出了,沈明珠就是那天教訓許家大公子的明珠鄉君。
明珠鄉君不僅收拾了許家的惡霸,還自己出糧食拯救她們。
所有人都朝沈明珠叩拜:“謝謝,感謝明珠鄉君,感謝鄉君的救命之恩。”
眾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給沈明珠磕頭。
天知道,她們以為自己會餓死在這裏,卻沒有想到,新來的鄉君會施粥拯救她們。
“鄉君真是我們普雙縣的救星啊!我們有救了!”
“要是鄉君能夠早來幾天,我的婆婆就不會餓死了啊!”
“是啊!要是鄉君早來幾天,我的女兒也不會被賣了。”
很多婦人端著碗,聞著大米粥的香氣,忍不住哭訴起來。
全縣五萬多人,逃荒的逃荒,現在隻有一萬多人沒有走了。
雖然一萬多人對於整個縣來說,很少很少,但要養活一萬多人,用的糧食卻要很多。
於是,沈老三就想到了,以工抵糧食的做法。
即使沈明珠不同意,沈老三依然把五萬兩銀票給了沈明珠。
他不能讓女兒吃虧。
沈明珠免費施粥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普雙縣。
在這個災荒年,有黃金都不一定買得到糧食。
明珠鄉君是真大方啊!
很快,衙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很多人在粥棚領完粥,又跑過來報名。
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衙門就招收了一千多名勞工。
不僅如此,當天下午,沈老三讓人發布通告,縣衙招收巡檢一名、典吏一名、衙役三十名。
在師爺處報名,通過筆試,麵試等考核後,再進衙門實習。
實習期滿了以後,再轉為正式工作人員。
這消息一出,眾人都驚訝了,現在普雙縣總共隻有五個衙役,這五個衙役還有好幾個月,都沒有發工資了。
進入縣衙上值,能夠按時發工資不?
新來的知縣大人不一般,一定有錢發工資。趁現在招人,趕緊去報名。
有些人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家裏比較窮,又識字的書生,紛紛跑去報名。
還有一些原本山裏的獵戶和以前走過鏢的人,報名參加衙役的考核。
趙有德氣得吹胡子瞪眼,在家裏摔了好幾套茶具。
這個沈如海,真是不把他們當人,他趙有德好歹也是普雙縣的縣丞,沈如海竟然什麽事情都不告訴他。
這是把他趙有德當成什麽了?
趙有德氣急,讓下人進來,在下人耳邊耳語幾句以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你個沈如海,你有錢又怎麽樣?到時候,我讓你們一家,有來無回。”
孫家家主孫擁維聽說了衙門招收人的事情,立即叫來家族中讀書的人。
他問這些學子對這次新來的知縣,大動幹戈的看法。
眾人褒貶不一,都想去參加巡檢和典吏,文書的考核。
他們讀書讀了這麽多年,整個家族除了一個老舉人,就隻有幾個秀才和童生了。
孫家看似在這個偏遠山區,還算有臉麵的大戶人家,可,一旦走出普雙縣,孫家什麽都不是。
孫擁維又詢問老舉人的意見,老舉人半眯著眼,斬釘截鐵道:
“孫家的讀書人都去參加考試,我們孫家全體投靠知縣大人。”
孫擁維一愣,不可置信地問:“為什麽?”
這不是開玩笑,像這種站隊,一個不好就會牽連全部家族。
老爺子這是用整個孫家作為賭注,賭沈如海能夠在普雙這個爛攤子上,做出一番政績。
“我聽說,沈如海是因為得罪了莊親王和龐太師,才會貶到咱們這裏的。”
孫老爺子瞟了孫擁維一眼,慢慢悠悠地說道:
“他得罪了誰,與我們無關。”
“你以為,你現在不投靠沈大人,以後就能夠投靠了嗎?”
“真是愚不可及,沈如海連中三元,娶妻鎮國公獨女,就連他女兒都是皇上親封的鄉君。”
“要不是他們得罪了人,你我能夠見到他的麵嗎?就連給他提鞋都不配。我們孫家在普雙縣蟄伏這麽多年,是為了什麽?”
“是為了重建孫家昔日的榮光,而現在,就是我們孫家發家最好的時機。”
李國海決定觀望,他倒要看看,沈如海到底有何能耐?
反正他既沒有得罪沈如海,也沒有別的私心,無論沈如海贏,還是趙有德贏,他都穩如坐靠山。
他李國海,誰的隊都不站。
有了糧食的加持,有了沈明珠施粥,災情得到了一些緩解。
雖然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由於人員眾多,幾千個人同時上工,各司其職,又有饅頭稀飯吃,眾人都非常有幹勁。
人多力量大,隻用了十天時間,縣衙就被修建好了。
前麵的衙門修建好了,就連縣衙後院,沈明珠她們住的地方都修好了。
修好衙門,沈明珠又讓這批工人,前去修建她新買的宅子。
沈明珠買了好幾套,縣衙後院那條街上的房子。
她讓人把那些房子全部拆除,重新建立一座四進的院子。
沈明珠一家暫時搬進了縣衙後院居住,外麵一切依舊。
隻用了十多天的時間,沈明珠的名字就響徹了整個普雙縣。
那些以為沒有希望的老百姓,都對沈明珠感激涕零。
“明珠鄉君真是大善人啊!她才那麽小的年級,就把她自己封地上的糧食,給了我們。”
“是啊!明珠鄉君真是活菩薩呀!要不是明珠鄉君,我們一家都要餓死了。”
以前街道上的乞丐,現在都有事情做了。
沈明珠提供食物,讓這些人在她新買的大山和莊子上開荒。
那些沒有住宿,沒有食物的乞丐,現在都被沈明珠收攏,讓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恩沈明珠的聲音越來越多,沈明珠的山上現在熱鬧非凡。
人們幹勁十足,現在就盼著下雨了,下雨就可以重新種莊稼了。
因為,沈知縣新頒發了一道通知,那就是,願意回到原戶籍的居民,等到第一場雨後,可以在衙門領取玉米種子耕種。
當然,這些種子不是免費發放給大家的,而是明珠鄉君借給老百姓的,老百姓種出糧食以後,第二年秋收以後,或者三年分期還給明珠鄉君。
許多餓了許久的人,都端著碗過來領粥。
過來施粥的人主要是四個婢女,沈明珠就來幫幫忙。
有了沈明珠的粥棚,又有了沈老三頒發的招工告示,那些還沒有來得及逃荒的災民,紛紛看到了希望。
六十歲以下的男丁,都前往衙門口報名,老弱婦孺都前往了城門口領粥。
有人認出了,沈明珠就是那天教訓許家大公子的明珠鄉君。
明珠鄉君不僅收拾了許家的惡霸,還自己出糧食拯救她們。
所有人都朝沈明珠叩拜:“謝謝,感謝明珠鄉君,感謝鄉君的救命之恩。”
眾人都激動得熱淚盈眶,紛紛給沈明珠磕頭。
天知道,她們以為自己會餓死在這裏,卻沒有想到,新來的鄉君會施粥拯救她們。
“鄉君真是我們普雙縣的救星啊!我們有救了!”
“要是鄉君能夠早來幾天,我的婆婆就不會餓死了啊!”
“是啊!要是鄉君早來幾天,我的女兒也不會被賣了。”
很多婦人端著碗,聞著大米粥的香氣,忍不住哭訴起來。
全縣五萬多人,逃荒的逃荒,現在隻有一萬多人沒有走了。
雖然一萬多人對於整個縣來說,很少很少,但要養活一萬多人,用的糧食卻要很多。
於是,沈老三就想到了,以工抵糧食的做法。
即使沈明珠不同意,沈老三依然把五萬兩銀票給了沈明珠。
他不能讓女兒吃虧。
沈明珠免費施粥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普雙縣。
在這個災荒年,有黃金都不一定買得到糧食。
明珠鄉君是真大方啊!
很快,衙門口就排起了長隊,很多人在粥棚領完粥,又跑過來報名。
隻用了一天的時間,衙門就招收了一千多名勞工。
不僅如此,當天下午,沈老三讓人發布通告,縣衙招收巡檢一名、典吏一名、衙役三十名。
在師爺處報名,通過筆試,麵試等考核後,再進衙門實習。
實習期滿了以後,再轉為正式工作人員。
這消息一出,眾人都驚訝了,現在普雙縣總共隻有五個衙役,這五個衙役還有好幾個月,都沒有發工資了。
進入縣衙上值,能夠按時發工資不?
新來的知縣大人不一般,一定有錢發工資。趁現在招人,趕緊去報名。
有些人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家裏比較窮,又識字的書生,紛紛跑去報名。
還有一些原本山裏的獵戶和以前走過鏢的人,報名參加衙役的考核。
趙有德氣得吹胡子瞪眼,在家裏摔了好幾套茶具。
這個沈如海,真是不把他們當人,他趙有德好歹也是普雙縣的縣丞,沈如海竟然什麽事情都不告訴他。
這是把他趙有德當成什麽了?
趙有德氣急,讓下人進來,在下人耳邊耳語幾句以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好你個沈如海,你有錢又怎麽樣?到時候,我讓你們一家,有來無回。”
孫家家主孫擁維聽說了衙門招收人的事情,立即叫來家族中讀書的人。
他問這些學子對這次新來的知縣,大動幹戈的看法。
眾人褒貶不一,都想去參加巡檢和典吏,文書的考核。
他們讀書讀了這麽多年,整個家族除了一個老舉人,就隻有幾個秀才和童生了。
孫家看似在這個偏遠山區,還算有臉麵的大戶人家,可,一旦走出普雙縣,孫家什麽都不是。
孫擁維又詢問老舉人的意見,老舉人半眯著眼,斬釘截鐵道:
“孫家的讀書人都去參加考試,我們孫家全體投靠知縣大人。”
孫擁維一愣,不可置信地問:“為什麽?”
這不是開玩笑,像這種站隊,一個不好就會牽連全部家族。
老爺子這是用整個孫家作為賭注,賭沈如海能夠在普雙這個爛攤子上,做出一番政績。
“我聽說,沈如海是因為得罪了莊親王和龐太師,才會貶到咱們這裏的。”
孫老爺子瞟了孫擁維一眼,慢慢悠悠地說道:
“他得罪了誰,與我們無關。”
“你以為,你現在不投靠沈大人,以後就能夠投靠了嗎?”
“真是愚不可及,沈如海連中三元,娶妻鎮國公獨女,就連他女兒都是皇上親封的鄉君。”
“要不是他們得罪了人,你我能夠見到他的麵嗎?就連給他提鞋都不配。我們孫家在普雙縣蟄伏這麽多年,是為了什麽?”
“是為了重建孫家昔日的榮光,而現在,就是我們孫家發家最好的時機。”
李國海決定觀望,他倒要看看,沈如海到底有何能耐?
反正他既沒有得罪沈如海,也沒有別的私心,無論沈如海贏,還是趙有德贏,他都穩如坐靠山。
他李國海,誰的隊都不站。
有了糧食的加持,有了沈明珠施粥,災情得到了一些緩解。
雖然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由於人員眾多,幾千個人同時上工,各司其職,又有饅頭稀飯吃,眾人都非常有幹勁。
人多力量大,隻用了十天時間,縣衙就被修建好了。
前麵的衙門修建好了,就連縣衙後院,沈明珠她們住的地方都修好了。
修好衙門,沈明珠又讓這批工人,前去修建她新買的宅子。
沈明珠買了好幾套,縣衙後院那條街上的房子。
她讓人把那些房子全部拆除,重新建立一座四進的院子。
沈明珠一家暫時搬進了縣衙後院居住,外麵一切依舊。
隻用了十多天的時間,沈明珠的名字就響徹了整個普雙縣。
那些以為沒有希望的老百姓,都對沈明珠感激涕零。
“明珠鄉君真是大善人啊!她才那麽小的年級,就把她自己封地上的糧食,給了我們。”
“是啊!明珠鄉君真是活菩薩呀!要不是明珠鄉君,我們一家都要餓死了。”
以前街道上的乞丐,現在都有事情做了。
沈明珠提供食物,讓這些人在她新買的大山和莊子上開荒。
那些沒有住宿,沒有食物的乞丐,現在都被沈明珠收攏,讓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感恩沈明珠的聲音越來越多,沈明珠的山上現在熱鬧非凡。
人們幹勁十足,現在就盼著下雨了,下雨就可以重新種莊稼了。
因為,沈知縣新頒發了一道通知,那就是,願意回到原戶籍的居民,等到第一場雨後,可以在衙門領取玉米種子耕種。
當然,這些種子不是免費發放給大家的,而是明珠鄉君借給老百姓的,老百姓種出糧食以後,第二年秋收以後,或者三年分期還給明珠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