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的抉擇》後半段,北伐軍逼近武*昌,劇情也進入了第一部的**。.org這段劇情著重描寫了葉T獨立團血戰賀*勝橋戰役。
畫麵中,炮聲轟鳴,子彈肆意飛濺,爆炸掀起的衝擊波,將染血的泥土,做工事的沙包,犧牲戰友的屍體拋向空中,拋向電視機前的觀眾。
“噠噠噠!”陣地前,吳佩孚軍隊利用險要地形架設了幾挺馬克沁機槍,封死了北伐軍前進的道路。不過這一切困難與挫折並沒有嚇退英雄的北伐軍戰士。
“革命萬歲!”
“北伐萬歲!”
戰士們扛著青天白日旗,嘶吼著嗓子,赤紅雙眼,怒視前方,舍生忘死發動衝鋒,死了一批,又有第二批戰士接過前輩的旗幟繼續前行。雖然他們還是那麽年輕,雖然他們的軍事素養還不高,雖然他們的裝備不如北洋軍先進,但他們卻能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對麵的北洋軍士兵也聳然動容。
北洋軍的士兵心中非常不解,他們無法理解信仰的力量。
“**員都站出來!”
“GMD的同誌跟我一起衝鋒!”
軍號聲,喊殺聲,刺刀出鞘聲,此起彼伏。終於,對麵的北洋軍承受不住那連綿不絕的攻擊壓力,放棄陣地開始逃跑。他們都是老兵油子,當兵隻是混口飯吃而已,以前軍閥混戰開兩槍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可眼下的戰爭,完全顛覆了他們的想象。他們可沒打算把命交給吳大帥,還是逃跑要緊。
戰場上,歡呼聲連成一片。戰士們抱在一起歡慶來之不易的勝利。此時,無論是GMD員還是**員,無論思想是左派還是右派,大家忘記了彼此的衝突,忘記了彼此的立場,毫無芥蒂的抱在一起,在這一刻,他們都是同誌,都是為了改變中國命運而共同奮鬥的革命同誌。
<a href="http:///"></a>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北伐革命成功在望,各方勢力開始粉墨登場,準備搶奪革命的勝利果實。蔣介石也展現了他的梟雄本色,覆雨翻雲間,掌握了最大的政治實力,爭得了北伐革命的最大果實。得到資本力量支持的蔣介石,將屠刀砍向了昔日的同盟**身上。
一片血雨腥風!
“為什麽,為什麽?”原本並肩作戰的兩黨同誌,轉瞬間成了生死仇敵,有些死在屠刀下的**員至死也無法理解眼前的這一切。
突如其來的大突變,給國共兩黨黨員造成了巨大衝擊。在白色恐怖下,**員們,有的選擇了背叛,有的選擇了**,也有的選擇潛伏以待來日,還有的選擇慷慨就義用鮮血喚醒沉睡的民眾起來繼續革命;而GMD員,很多人也無法理解為什麽昨天還是同誌今天就變成了仇敵,他們的思想產生了混亂,信念有了動搖。他們有的需要在GMD內部的左右派中站隊,有的甚至在白色恐怖下選擇了**,還有的則幹脆放棄心中理想,投身到了名利場中,開始享受革命勝利的果實。
嚴匡飾演的周en來眼含熱淚,低沉著嗓音,鼓勵幸存的**員:“同誌們,我們決不能被敵人的大屠殺嚇到!我們要掩埋好同誌的屍體,擦幹身上的血跡,繼續戰鬥!”
……七月十五日晚,之江體校宿舍樓裏,曾辰光的寢室已經被宿舍樓裏的同學填滿了,大家都在等待今天《命運的抉擇》大結局。
寢室裏這種人擠人的盛況,也就是《越獄》播出的時候才出現過。曾辰光自己對這一切感觸頗深。這部劇剛開始播出時,也就是中等程度的熱度。大家追看這部劇,更多的是看在梅花公司的麵子上。他有不少同學因為這是一部主旋律的獻禮片,那是堅決不看的,即使這是梅花劇也不給麵子。但這部劇隻是播出了一兩天,他們就食言了。之後,曾辰光的宿舍每天晚上也就變得越來越擁擠。
調查公司的收視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變化,《命運》的收視數據節節上升,昨天已經突破了4億人次,這真是一個瘋狂的數字,其熱度直追《越獄》。
為什麽這部劇有如此魔力?除了音樂、畫麵、節奏等梅花劇固有的高品質外,曾辰光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部劇的氣質非常迷人。
當中的人物,無論是革命偉人還是平凡官兵,他們似乎各個都是那麽精力充沛,鬥誌昂揚。他們都在主義和信仰的指引下,向著目標奮勇拚殺,他們為了創造一個新中國的崇高理想,能夠慷慨赴死,無怨無悔。而這些,正是他們這些內心有些空洞的新世紀學生所缺失的,他們似乎從這部劇中找到了一點力量,找到了一點方向。
電視機中,《命運的抉擇》已進入尾聲。
此時的電視畫麵中,蔣介石正與宋美齡在一座花園散步,時不時與身邊美眷低聲交談,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與宋美齡感情進展順利,兩人結婚在即。權力愛情,江山美人,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這是蔣介石人生的輝煌時刻。
突然,一個侍從官慌慌張張的跑進了花園,蔣介石眉頭一皺,他不喜歡別人打擾他與宋美齡相處的時光。
侍從官沒去留意蔣介石的不悅,他在蔣介石耳畔低聲說道:“委員長,**在南*昌暴動!”
蔣介石的神情瞬間凝固!
畫麵一變,鏡頭轉到了正在發生中的南*昌起義。這是一組空中俯視的航拍鏡頭,鏡頭沿著南*昌城區的大士院街緩緩推進,到處是帶著紅領巾的革命軍人在攻打,在喊殺,在衝鋒。仿佛整座南*昌城都在戰火中搖動著,翻滾著,顫栗著。
慢慢的,慢慢的,周圍開始安靜下來,槍聲炮聲喊殺聲漸漸稀疏,整個南*昌城都開始安靜下來。
南*昌起義取得了圓滿的勝利!
鏡頭也在推進到舊藩台衙門時停住了。周en來、朱D等南*昌起義的領導人們站在舊藩台衙門的大門前,周圍陸陸續續的圍上了參加起義的官兵們。
畫麵鏡頭給了周en來一個臉上特寫,他眼望四周的革命同誌,滿懷著創造曆史的激動與自豪。
“今天,公元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就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以為周en來要來一段南*昌起義的演講時,人物的說話聲忽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咕隆咕隆”的背影音效,這是火山爆發前,岩漿翻滾的聲音,無需革命領袖多說,這聲火山岩漿的音效聲就是南*昌起義意義的最好解釋。
於此同時,鏡頭又慢慢拉遠,最後定格在舊藩台衙門前上方。畫麵正中的革命領袖,背後舊藩台衙門的背景,周圍是起義勝利的革命軍官兵,他們胸前係著的紅領巾在晚風中獵獵飄揚。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定不陌生,這就是教科書當中那副著名的南*昌起義的油畫,“噔噔~噔!”
主題音樂響起,就在中國的前途命運迎來新一輪風暴的前夜,第一部劇終。
“啊!這就沒了?”宿舍裏的同學們大大不滿,正看到**處呢,它竟然第一部結束了。
“這個黑心腸的梅花傳媒,又來吊觀眾的胃口!”
“是啊,鬼知道他們第二部要什麽時候才能拍完呢!”
馬上有人出來製止大家的牢騷:“別吵,別吵!看電視屏幕,有第二部的一些預告。”
的確,大結局的片尾已經換成了第二部的片頭,這讓心癢難搔的觀眾可以一窺第二部紅色風暴的部分情境。
同樣的主題音樂,畫麵中變成了紅色背景,紅五星,八角樓,步槍,農民,被批鬥的地主,八角帽,井岡山,扁擔,毛筆,紅纓槍等物事,中間則是主席站在一座山崗上凝視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中國的前途命運。
這一段視頻結束後,接著又播放了8分鍾左右的花絮,主要是對《命運》主創的一些采訪。
嚴匡:“周總*理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挑戰非常大,我生怕自己表現不好會毀了總*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我也不知道大家對我的表演是不是滿意,隻能說我盡力了,非常感謝章黎導演的悉心教導,也感謝秦天柱導演對我的鼓勵。”
章黎:“第二部肯定會更加過癮,在矛盾衝突上,不僅有國共之間的矛盾,還有GMD之間的左右之爭,**之間的城市派與農村派之爭。總之,第二部肯定會更加的火花四濺,激情澎湃!”
煙火師:“公司要求我們這部劇在戰爭的效果上,要有點突破。我們把突破點放在了爆炸的力量感上。觀眾們可以看到,這部劇在戰爭場麵上,特意體現了爆炸衝擊波的威力。這與國內一般放幾個火球的戰爭效果相比,無疑是有了巨大的進步。”
音樂總監陸教授:“這部劇的背景音樂,是我們幾個京城音樂院校的交響樂教授和梅花音樂的創作人密切合作的結果。一開始大家都還沒摸到什麽頭緒,直到梅花公司的何家明作出了這部劇的主題音樂後,大家意見才開始統一。管樂和大提琴是這部劇背景音樂的主奏樂器,就是為了體現這部劇內容的厚重大氣,從最後出來的效果來看,這個思路是對的。第二部的音樂風格,我們會沿用這個創作思路。”
吳修波:“對,對!後麵兩部我的戲份非常重,但我會盡量讓自己放鬆的。我自己的演繹,肯定與古越老師和譚國強老師的演繹有點區別。我希望我飾演的主席能夠大家帶來點新鮮感,同時也不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張辰光:“蔣介石這個角色並不好把握,尤其是第一部中,他從一個對自己前途蒙昧無知的上海灘投機者,成長為一個滿懷理想的革命領袖,最後又蛻變成一個渴望權力的梟雄。這當中成長變化的過程,演繹起來有不小的難度。我在拍戲期間,一有空就去讀相關的文獻記載,力求準確的詮釋蔣介石這個人物。不得不說,《命運》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我這還是第一次自己對自己演繹的戲劇看得著了迷的,哈哈哈!”
……《命運》第一部大結局,總收視人數突破5億人次,這個成績僅次於秦天柱的《越獄》。一部正宗的主旋律電視劇,收視人數竟然突破了5個億,這不得不讓國內的電視劇製作商開始重新打量這個劇種的錢途。
秦天柱對這個成績非常興奮,《命運》的成功,是公司力量的成功。這說明他的梅花傳媒即使擺脫對他的依賴,也照樣是行業領頭羊的實力。明年,公司電視劇產量會有一個爆發,當中許多都是編劇部門的原創作品,經過《命運》的實踐,他也能對這批作品放下心來了。
於此對比,朝廷台的《長征》前幾天就已經結束,大結局時的收視成績隻有8000萬人次。《命運》收視節節上升,《長征》卻是穩步下滑。秦天柱對此也是感到有些抱歉,這部《長征》其實質量也還可以,他記得這部劇曆史上錄得平均10%左右的收視率,是朝廷台當年的熱門大劇。怪隻怪它生不逢時,同樣的檔期,同樣的類型,與《命運》對碰,隻能以悲劇收場。
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以熱情洋溢的筆鋒,對《命運》的成功做出高度評價。
“《命運的抉擇》為主旋律劇建立新標杆!”
畫麵中,炮聲轟鳴,子彈肆意飛濺,爆炸掀起的衝擊波,將染血的泥土,做工事的沙包,犧牲戰友的屍體拋向空中,拋向電視機前的觀眾。
“噠噠噠!”陣地前,吳佩孚軍隊利用險要地形架設了幾挺馬克沁機槍,封死了北伐軍前進的道路。不過這一切困難與挫折並沒有嚇退英雄的北伐軍戰士。
“革命萬歲!”
“北伐萬歲!”
戰士們扛著青天白日旗,嘶吼著嗓子,赤紅雙眼,怒視前方,舍生忘死發動衝鋒,死了一批,又有第二批戰士接過前輩的旗幟繼續前行。雖然他們還是那麽年輕,雖然他們的軍事素養還不高,雖然他們的裝備不如北洋軍先進,但他們卻能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即使是對麵的北洋軍士兵也聳然動容。
北洋軍的士兵心中非常不解,他們無法理解信仰的力量。
“**員都站出來!”
“GMD的同誌跟我一起衝鋒!”
軍號聲,喊殺聲,刺刀出鞘聲,此起彼伏。終於,對麵的北洋軍承受不住那連綿不絕的攻擊壓力,放棄陣地開始逃跑。他們都是老兵油子,當兵隻是混口飯吃而已,以前軍閥混戰開兩槍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可眼下的戰爭,完全顛覆了他們的想象。他們可沒打算把命交給吳大帥,還是逃跑要緊。
戰場上,歡呼聲連成一片。戰士們抱在一起歡慶來之不易的勝利。此時,無論是GMD員還是**員,無論思想是左派還是右派,大家忘記了彼此的衝突,忘記了彼此的立場,毫無芥蒂的抱在一起,在這一刻,他們都是同誌,都是為了改變中國命運而共同奮鬥的革命同誌。
<a href="http:///"></a>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北伐革命成功在望,各方勢力開始粉墨登場,準備搶奪革命的勝利果實。蔣介石也展現了他的梟雄本色,覆雨翻雲間,掌握了最大的政治實力,爭得了北伐革命的最大果實。得到資本力量支持的蔣介石,將屠刀砍向了昔日的同盟**身上。
一片血雨腥風!
“為什麽,為什麽?”原本並肩作戰的兩黨同誌,轉瞬間成了生死仇敵,有些死在屠刀下的**員至死也無法理解眼前的這一切。
突如其來的大突變,給國共兩黨黨員造成了巨大衝擊。在白色恐怖下,**員們,有的選擇了背叛,有的選擇了**,也有的選擇潛伏以待來日,還有的選擇慷慨就義用鮮血喚醒沉睡的民眾起來繼續革命;而GMD員,很多人也無法理解為什麽昨天還是同誌今天就變成了仇敵,他們的思想產生了混亂,信念有了動搖。他們有的需要在GMD內部的左右派中站隊,有的甚至在白色恐怖下選擇了**,還有的則幹脆放棄心中理想,投身到了名利場中,開始享受革命勝利的果實。
嚴匡飾演的周en來眼含熱淚,低沉著嗓音,鼓勵幸存的**員:“同誌們,我們決不能被敵人的大屠殺嚇到!我們要掩埋好同誌的屍體,擦幹身上的血跡,繼續戰鬥!”
……七月十五日晚,之江體校宿舍樓裏,曾辰光的寢室已經被宿舍樓裏的同學填滿了,大家都在等待今天《命運的抉擇》大結局。
寢室裏這種人擠人的盛況,也就是《越獄》播出的時候才出現過。曾辰光自己對這一切感觸頗深。這部劇剛開始播出時,也就是中等程度的熱度。大家追看這部劇,更多的是看在梅花公司的麵子上。他有不少同學因為這是一部主旋律的獻禮片,那是堅決不看的,即使這是梅花劇也不給麵子。但這部劇隻是播出了一兩天,他們就食言了。之後,曾辰光的宿舍每天晚上也就變得越來越擁擠。
調查公司的收視數據也印證了這種變化,《命運》的收視數據節節上升,昨天已經突破了4億人次,這真是一個瘋狂的數字,其熱度直追《越獄》。
為什麽這部劇有如此魔力?除了音樂、畫麵、節奏等梅花劇固有的高品質外,曾辰光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部劇的氣質非常迷人。
當中的人物,無論是革命偉人還是平凡官兵,他們似乎各個都是那麽精力充沛,鬥誌昂揚。他們都在主義和信仰的指引下,向著目標奮勇拚殺,他們為了創造一個新中國的崇高理想,能夠慷慨赴死,無怨無悔。而這些,正是他們這些內心有些空洞的新世紀學生所缺失的,他們似乎從這部劇中找到了一點力量,找到了一點方向。
電視機中,《命運的抉擇》已進入尾聲。
此時的電視畫麵中,蔣介石正與宋美齡在一座花園散步,時不時與身邊美眷低聲交談,發出陣陣爽朗的笑聲。與宋美齡感情進展順利,兩人結婚在即。權力愛情,江山美人,一切盡在他的掌握之中,這是蔣介石人生的輝煌時刻。
突然,一個侍從官慌慌張張的跑進了花園,蔣介石眉頭一皺,他不喜歡別人打擾他與宋美齡相處的時光。
侍從官沒去留意蔣介石的不悅,他在蔣介石耳畔低聲說道:“委員長,**在南*昌暴動!”
蔣介石的神情瞬間凝固!
畫麵一變,鏡頭轉到了正在發生中的南*昌起義。這是一組空中俯視的航拍鏡頭,鏡頭沿著南*昌城區的大士院街緩緩推進,到處是帶著紅領巾的革命軍人在攻打,在喊殺,在衝鋒。仿佛整座南*昌城都在戰火中搖動著,翻滾著,顫栗著。
慢慢的,慢慢的,周圍開始安靜下來,槍聲炮聲喊殺聲漸漸稀疏,整個南*昌城都開始安靜下來。
南*昌起義取得了圓滿的勝利!
鏡頭也在推進到舊藩台衙門時停住了。周en來、朱D等南*昌起義的領導人們站在舊藩台衙門的大門前,周圍陸陸續續的圍上了參加起義的官兵們。
畫麵鏡頭給了周en來一個臉上特寫,他眼望四周的革命同誌,滿懷著創造曆史的激動與自豪。
“今天,公元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
就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以為周en來要來一段南*昌起義的演講時,人物的說話聲忽然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咕隆咕隆”的背影音效,這是火山爆發前,岩漿翻滾的聲音,無需革命領袖多說,這聲火山岩漿的音效聲就是南*昌起義意義的最好解釋。
於此同時,鏡頭又慢慢拉遠,最後定格在舊藩台衙門前上方。畫麵正中的革命領袖,背後舊藩台衙門的背景,周圍是起義勝利的革命軍官兵,他們胸前係著的紅領巾在晚風中獵獵飄揚。許多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定不陌生,這就是教科書當中那副著名的南*昌起義的油畫,“噔噔~噔!”
主題音樂響起,就在中國的前途命運迎來新一輪風暴的前夜,第一部劇終。
“啊!這就沒了?”宿舍裏的同學們大大不滿,正看到**處呢,它竟然第一部結束了。
“這個黑心腸的梅花傳媒,又來吊觀眾的胃口!”
“是啊,鬼知道他們第二部要什麽時候才能拍完呢!”
馬上有人出來製止大家的牢騷:“別吵,別吵!看電視屏幕,有第二部的一些預告。”
的確,大結局的片尾已經換成了第二部的片頭,這讓心癢難搔的觀眾可以一窺第二部紅色風暴的部分情境。
同樣的主題音樂,畫麵中變成了紅色背景,紅五星,八角樓,步槍,農民,被批鬥的地主,八角帽,井岡山,扁擔,毛筆,紅纓槍等物事,中間則是主席站在一座山崗上凝視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中國的前途命運。
這一段視頻結束後,接著又播放了8分鍾左右的花絮,主要是對《命運》主創的一些采訪。
嚴匡:“周總*理這個角色,對我來說挑戰非常大,我生怕自己表現不好會毀了總*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我也不知道大家對我的表演是不是滿意,隻能說我盡力了,非常感謝章黎導演的悉心教導,也感謝秦天柱導演對我的鼓勵。”
章黎:“第二部肯定會更加過癮,在矛盾衝突上,不僅有國共之間的矛盾,還有GMD之間的左右之爭,**之間的城市派與農村派之爭。總之,第二部肯定會更加的火花四濺,激情澎湃!”
煙火師:“公司要求我們這部劇在戰爭的效果上,要有點突破。我們把突破點放在了爆炸的力量感上。觀眾們可以看到,這部劇在戰爭場麵上,特意體現了爆炸衝擊波的威力。這與國內一般放幾個火球的戰爭效果相比,無疑是有了巨大的進步。”
音樂總監陸教授:“這部劇的背景音樂,是我們幾個京城音樂院校的交響樂教授和梅花音樂的創作人密切合作的結果。一開始大家都還沒摸到什麽頭緒,直到梅花公司的何家明作出了這部劇的主題音樂後,大家意見才開始統一。管樂和大提琴是這部劇背景音樂的主奏樂器,就是為了體現這部劇內容的厚重大氣,從最後出來的效果來看,這個思路是對的。第二部的音樂風格,我們會沿用這個創作思路。”
吳修波:“對,對!後麵兩部我的戲份非常重,但我會盡量讓自己放鬆的。我自己的演繹,肯定與古越老師和譚國強老師的演繹有點區別。我希望我飾演的主席能夠大家帶來點新鮮感,同時也不會引起大家的反感。”
張辰光:“蔣介石這個角色並不好把握,尤其是第一部中,他從一個對自己前途蒙昧無知的上海灘投機者,成長為一個滿懷理想的革命領袖,最後又蛻變成一個渴望權力的梟雄。這當中成長變化的過程,演繹起來有不小的難度。我在拍戲期間,一有空就去讀相關的文獻記載,力求準確的詮釋蔣介石這個人物。不得不說,《命運》真的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我這還是第一次自己對自己演繹的戲劇看得著了迷的,哈哈哈!”
……《命運》第一部大結局,總收視人數突破5億人次,這個成績僅次於秦天柱的《越獄》。一部正宗的主旋律電視劇,收視人數竟然突破了5個億,這不得不讓國內的電視劇製作商開始重新打量這個劇種的錢途。
秦天柱對這個成績非常興奮,《命運》的成功,是公司力量的成功。這說明他的梅花傳媒即使擺脫對他的依賴,也照樣是行業領頭羊的實力。明年,公司電視劇產量會有一個爆發,當中許多都是編劇部門的原創作品,經過《命運》的實踐,他也能對這批作品放下心來了。
於此對比,朝廷台的《長征》前幾天就已經結束,大結局時的收視成績隻有8000萬人次。《命運》收視節節上升,《長征》卻是穩步下滑。秦天柱對此也是感到有些抱歉,這部《長征》其實質量也還可以,他記得這部劇曆史上錄得平均10%左右的收視率,是朝廷台當年的熱門大劇。怪隻怪它生不逢時,同樣的檔期,同樣的類型,與《命運》對碰,隻能以悲劇收場。
第二天的《人民*日報》以熱情洋溢的筆鋒,對《命運》的成功做出高度評價。
“《命運的抉擇》為主旋律劇建立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