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回村
重回85帶著孩子上山下海混飯吃 作者:夢回香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方如今的局勢情況如何,對於莫三江來說猶如狗咬龜,讓人完全無從下手。
他決定還是等等王院長那邊,看看對方如何安排操作,暫時先把目前自己待處理的事情,完成後再想法子。
此次難得回來一次,無論怎樣,都要回村探望一下原身的母親王大媽,以及莫村長等諸位長輩親人。
莫三江認真地收拾著已經購買好的禮物,這些禮物是回到深市之後才購置的。
今次回來得太過匆忙,他沒來得及在香江準備禮物。隻能拿著在深市臨時購買的物品頂上,然後準備回村去探望母親和莫村長等人。
其實如今的深市,盡管看起來仍然很是落後,然而實際上各類東西應有盡有,隻要拿出錢來便能買到。
肥仔得知莫三江要回村,興致勃勃地要跟著去玩耍。他也帶了不少禮物,由王哥負責攜帶。
嗯,相比之下,他的禮物多數都是香江貨,這些是從明哥管理的水貨倉庫中拿取的,大多是所謂的香江舶來品。
看起來,他比莫三江更會討好人了。
話說,這家夥狡猾,自己去拿貨,居然不提提莫三江,王家倉庫就有很多香江貨可供挑選……
莫三江親自開車載著肥仔和負責保護他的王哥,莫大成則開著另一部車,跟車的有大威嬸的大兒子和王家老表。
家寶還要上學,劉阿姨不讚成孩子隨意請假,因為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到時多的是時間回村裏玩。
莫大妹三姐妹同理,不過她們幾個比家寶還多了個期末考試,更是複習緊張,走不開。
莫三江下車的時候,私下塞了一百元給王家老表:“表哥,麻煩幫我交給姥姥。”
老人家年紀大了,其實作為親人應該是要多點去探望。
但是莫三江畢竟是外來的靈魂,無論以前還是現在,心靈深處都對姥姥沒有感情,隻是看在有血緣關係,盡一點力而已。
當然,王大媽同樣,出嫁幾十年了,很實際,對於娘家也隻是麵子情。
她聽到小兒子回來了,跑出來剛好看到兒子在一旁,塞錢給侄子說是轉交給老母親,她也沒有一絲表示,說她也有東西交給老母親。
也許在後世人眼中,這是很不孝順,沒有良心的人。
隻是在現在,卻是很多農村婦女的現實。她們信奉: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
不止王大媽她自己同意這說法,就是王家村的姥姥,以前也是這樣待她這個親生女兒的。
王家老表騎著單車走後,王大媽拉著莫三江,左看右看,笑眯眯地說:“三兒回來了,瘦了,一會媽給你殺個雞補補。”
唉,又是這樣——
還是殺雞補……
莫三江把給王大媽買的禮物找出來,交給母親:“媽,這是我買給你的,吃完覺得好吃的話,告訴我,我下次又買回來。”
他買給王大媽的多是一些吃的,還有兩套衣服。
“唉,媽衣服多的是,你買那麽多做什麽?”王大媽嗔怪道。
一入手她就知道衣服不便宜了。
這兒子現在能幹了,她幫補不了什麽,怎麽還好意思讓他那麽多東西呢?
但是小兒子主動給她買的,她很是高興。
王大媽樂嗬嗬地看著那些餅幹,罐頭道:“家裏現在什麽都有得吃,有得喝,你就喜歡浪費錢。”
錢?
錢莫三江肯定就不會給了,因為他母親,在他家殺雞有份工資,還有村裏如今分紅到手的錢,按照莫二河所說,母親都全部補貼給了莫大海一家。
母親是很偏心。
不過,母親的錢是她自己的,她願意給誰就給誰。
王大媽現在跟莫大海同住,給他就給他吧,一點點錢,莫三江不放在眼內呢。
他現在不理又不管,但是要他再給母親零用錢,不就是變樣補貼給了莫大海?
這他可不幹。
隻有等王大花真的老了,再認真孝順吧。
現下農村人多是這樣,所謂的孝順兒,都是等老人家真的幹不動了,再養老人,供老人三餐一宿的。
隻要老人還能幹,一般都不用兒子供養,不然別人會說老人不憐惜孩子,在吸孩子的血。
整個莫家村估計除了莫小剛父母,也沒有幾家老人還好手好腳的(表示還能幹的意思),就要兒子拿錢拿物的。
嶺南有句俗語:老豆養仔,仔養子。
老人的一切都以子孫為重。
“難得一次回來,給你買一點點東西還嫌多啊?”
莫三江指指,在幫莫大成搬潲水的莫村長等人:“我給大家都買有禮物,衣服隻給媽買了而已。”
買衣服給王大媽無事,那個顏色和款式的衣服,莫大海他們拿不走。
王大媽聽到大家都有禮物,這下不會嫌兒子浪費了,很是認同:“那是要的,你難得回來一次,肯定要帶點手信(禮物)。”
肥仔看見兩母子說得差不多了,拿著他的禮物過來:“三哥,這是阿姆嗎?”
莫三江點頭,介紹:“媽,這是我的同學,叫肥仔就可以了。他今次跟著我過來,到咱們村裏玩。”
王大媽拍了一下兒子:“你這話說得,叫什麽肥仔?沒禮貌。你看,這孩子多有福氣啊,白白胖胖的,長得真好看!”
莫三江無語,肥仔肥得眼睛都成一條縫了,老媽還能看出他長得好看?
肥仔笑嗬嗬地喊人:“阿姆,我也姓王,咱們五百年前可是一家的呢。不過現在你喊我肥仔就可以了,一個稱呼而已,大家都這樣喊。”
“好,姓王好啊,你這孩子長得真好。”王大媽很是歡喜,她最喜歡男孩子了。
如今莫大海的新老婆,即將要臨盤,不過大家私下都議論紛紛,說孕婦肚子圓圓,皮膚好好,顯然是懷了個女兒。
唉,又一次失望。
不過,那兩個莫大海的繼子,已經不花一分,就遷了戶口過來了。
王大媽也算是個安慰,起碼老大日後去了,也有人幫忙挑幡洗米。
她努力對大兒媳一家好,也是想以後,他們能對沒有血緣的老大好,讓老大日後有個保障。
可憐天下父母心。
他決定還是等等王院長那邊,看看對方如何安排操作,暫時先把目前自己待處理的事情,完成後再想法子。
此次難得回來一次,無論怎樣,都要回村探望一下原身的母親王大媽,以及莫村長等諸位長輩親人。
莫三江認真地收拾著已經購買好的禮物,這些禮物是回到深市之後才購置的。
今次回來得太過匆忙,他沒來得及在香江準備禮物。隻能拿著在深市臨時購買的物品頂上,然後準備回村去探望母親和莫村長等人。
其實如今的深市,盡管看起來仍然很是落後,然而實際上各類東西應有盡有,隻要拿出錢來便能買到。
肥仔得知莫三江要回村,興致勃勃地要跟著去玩耍。他也帶了不少禮物,由王哥負責攜帶。
嗯,相比之下,他的禮物多數都是香江貨,這些是從明哥管理的水貨倉庫中拿取的,大多是所謂的香江舶來品。
看起來,他比莫三江更會討好人了。
話說,這家夥狡猾,自己去拿貨,居然不提提莫三江,王家倉庫就有很多香江貨可供挑選……
莫三江親自開車載著肥仔和負責保護他的王哥,莫大成則開著另一部車,跟車的有大威嬸的大兒子和王家老表。
家寶還要上學,劉阿姨不讚成孩子隨意請假,因為馬上就要放暑假了,到時多的是時間回村裏玩。
莫大妹三姐妹同理,不過她們幾個比家寶還多了個期末考試,更是複習緊張,走不開。
莫三江下車的時候,私下塞了一百元給王家老表:“表哥,麻煩幫我交給姥姥。”
老人家年紀大了,其實作為親人應該是要多點去探望。
但是莫三江畢竟是外來的靈魂,無論以前還是現在,心靈深處都對姥姥沒有感情,隻是看在有血緣關係,盡一點力而已。
當然,王大媽同樣,出嫁幾十年了,很實際,對於娘家也隻是麵子情。
她聽到小兒子回來了,跑出來剛好看到兒子在一旁,塞錢給侄子說是轉交給老母親,她也沒有一絲表示,說她也有東西交給老母親。
也許在後世人眼中,這是很不孝順,沒有良心的人。
隻是在現在,卻是很多農村婦女的現實。她們信奉: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
不止王大媽她自己同意這說法,就是王家村的姥姥,以前也是這樣待她這個親生女兒的。
王家老表騎著單車走後,王大媽拉著莫三江,左看右看,笑眯眯地說:“三兒回來了,瘦了,一會媽給你殺個雞補補。”
唉,又是這樣——
還是殺雞補……
莫三江把給王大媽買的禮物找出來,交給母親:“媽,這是我買給你的,吃完覺得好吃的話,告訴我,我下次又買回來。”
他買給王大媽的多是一些吃的,還有兩套衣服。
“唉,媽衣服多的是,你買那麽多做什麽?”王大媽嗔怪道。
一入手她就知道衣服不便宜了。
這兒子現在能幹了,她幫補不了什麽,怎麽還好意思讓他那麽多東西呢?
但是小兒子主動給她買的,她很是高興。
王大媽樂嗬嗬地看著那些餅幹,罐頭道:“家裏現在什麽都有得吃,有得喝,你就喜歡浪費錢。”
錢?
錢莫三江肯定就不會給了,因為他母親,在他家殺雞有份工資,還有村裏如今分紅到手的錢,按照莫二河所說,母親都全部補貼給了莫大海一家。
母親是很偏心。
不過,母親的錢是她自己的,她願意給誰就給誰。
王大媽現在跟莫大海同住,給他就給他吧,一點點錢,莫三江不放在眼內呢。
他現在不理又不管,但是要他再給母親零用錢,不就是變樣補貼給了莫大海?
這他可不幹。
隻有等王大花真的老了,再認真孝順吧。
現下農村人多是這樣,所謂的孝順兒,都是等老人家真的幹不動了,再養老人,供老人三餐一宿的。
隻要老人還能幹,一般都不用兒子供養,不然別人會說老人不憐惜孩子,在吸孩子的血。
整個莫家村估計除了莫小剛父母,也沒有幾家老人還好手好腳的(表示還能幹的意思),就要兒子拿錢拿物的。
嶺南有句俗語:老豆養仔,仔養子。
老人的一切都以子孫為重。
“難得一次回來,給你買一點點東西還嫌多啊?”
莫三江指指,在幫莫大成搬潲水的莫村長等人:“我給大家都買有禮物,衣服隻給媽買了而已。”
買衣服給王大媽無事,那個顏色和款式的衣服,莫大海他們拿不走。
王大媽聽到大家都有禮物,這下不會嫌兒子浪費了,很是認同:“那是要的,你難得回來一次,肯定要帶點手信(禮物)。”
肥仔看見兩母子說得差不多了,拿著他的禮物過來:“三哥,這是阿姆嗎?”
莫三江點頭,介紹:“媽,這是我的同學,叫肥仔就可以了。他今次跟著我過來,到咱們村裏玩。”
王大媽拍了一下兒子:“你這話說得,叫什麽肥仔?沒禮貌。你看,這孩子多有福氣啊,白白胖胖的,長得真好看!”
莫三江無語,肥仔肥得眼睛都成一條縫了,老媽還能看出他長得好看?
肥仔笑嗬嗬地喊人:“阿姆,我也姓王,咱們五百年前可是一家的呢。不過現在你喊我肥仔就可以了,一個稱呼而已,大家都這樣喊。”
“好,姓王好啊,你這孩子長得真好。”王大媽很是歡喜,她最喜歡男孩子了。
如今莫大海的新老婆,即將要臨盤,不過大家私下都議論紛紛,說孕婦肚子圓圓,皮膚好好,顯然是懷了個女兒。
唉,又一次失望。
不過,那兩個莫大海的繼子,已經不花一分,就遷了戶口過來了。
王大媽也算是個安慰,起碼老大日後去了,也有人幫忙挑幡洗米。
她努力對大兒媳一家好,也是想以後,他們能對沒有血緣的老大好,讓老大日後有個保障。
可憐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