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找個同行來搶飯吃
官術:拯救女市長後,我步步高升 作者:東北小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陳棟邦震驚和不解的眼神,張恪清也沒賣關子,痛快的說道:“陳書記,您知道咱們鄭城的福康公司最大的訂單是來自哪兒吧?”
“漂亮國的水果手機,這是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極高。”
“因為我們這裏的空港實驗區有歐洲航線,可以幫助他們的產品更快的出口歐洲市場,且這裏的人工單價很低,水果公司也可以壓低代工單價,賺取更多的利潤。”
“而目前智能手機已經在快速取代傳統的功能機,國內的手機廠商也在轉型,甚至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的廠商。”
“那麽類似於福康公司這樣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實際上市場規模是在擴大的,尤其是手機代工廠。”
“頂尖的代工廠不隻是幫助生產,還會幫助進行產品設計,品牌方要做的就是宣傳和銷售。”
“鵬城那邊的手機廠商非常多,那裏曾經有著全國最多的山寨機企業,不過隨著智能手機出現,又有了一家叫做大米的公司,將那些企業淘汰了。”
“但是大浪淘沙之下,還是有一些手機企業挺住了,並且正在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但他們很多都沒有生產工廠。”
“如果我們這時候能拉來一家手機代工廠,落戶鄭城,那麽福康公司的熟練工,完全可以跳槽去新的企業,收入更高、壓力更小。”
“當福康公司不再是無可替代,他們的那些員工也可以安置之後,還怎麽繼續囂張,怎麽敢繼續壓榨員工?”
陳棟邦試探著問道:“你有目標了?你怎麽確定對方給的工價會更高?而且你怎麽就確定那些員工不想加班?”
“說句不客氣的話,很多人窮怕了,他們不怕吃苦,願意掙這個加班費,很多人還要養家。”
就算是有同行過來了,怎麽會讓福康公司妥協?那些福康公司的員工就願意跳槽?
張恪清笑著說道:“陳書記,我記得我們每年的最低工資標準都要上調,而每家企業的最低工資不能低於政府指導的工資標準,包括月收入和時薪。”
“隻要讓這家新的電子代工企業將底薪調高,就足夠給與福康公司警告了。”
“確實會有一些打工人願意加班,多掙錢,可如果聽說隔壁工廠底薪高,同樣有加班費,你說他們會怎麽選?”
“我們也許無法徹底改變他們高強度加班的情況,但至少可以讓那些打工的人得到更多的收入,可以有底氣選擇不是每天加班,每個月都加班。”
“新的廠子如果允許按周選擇加班,吸引力就一定比福康公司更大,福康公司也就隻能被迫的跟上,隻要有了開始,後續就能慢慢的改變。”
“那時候大家少加班,也能跟現在掙得一樣多,可以更輕鬆,壓力沒那麽大。如果真的缺錢,也可以選擇賣力的加班,扛不住的時候也可以休息放鬆一下。”
“還有住宿條件,吃飯的條件,這些都可以提升,讓工人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這些並不是張恪清在吹,而是前世那些沿海的工廠都是如此。
那時候打工人的工資都在提升,逼迫那些工廠的老板拿出更多的利潤分給工人。
對工廠老板來說,無非就是少掙點,可如果招不來人,那就掙不到錢,甚至訂單完不成還可能賠錢。
陳棟邦的眼睛也越來越亮,張恪清這個想法是他之前沒想到的。
不限製加班,但可以讓員工更加靈活的選擇加班時間,提高基礎薪酬,從而保證員工少加班,掙得也不會比現在少。
那麽吃虧的自然就是企業,福康公司自然會衡量這麽做的利弊,到時候再加上一些政府的導向,不愁福康公司不妥協。
福康公司真要是搬走,也有其他企業可以替代,那麽福康公司還敢搬嗎?
搬遷企業的設備,要花一大筆錢,廠房等可搬不走,工人也不會願意跟著走。
甚至真這麽做了,對福康公司的口碑也有極大的負麵影響。
“恪清同誌,你是有目標了對吧?是哪家企業,實力怎麽樣,能雇傭多少人?要是規模太小,可無法逼迫福康公司妥協。”陳棟邦追問道。
張恪清搖搖頭:“陳書記,實話講我還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我知道那些代工的企業確實想擴張,而我們國內一些手機廠商也想大步走出去。”
“更何況除了我們國內的手機廠商,還有四星公司等老牌的手機廠商也在歐洲那邊有市場,也會看中我們這裏便利的交通條件。”
“再說除了手機,這些代工廠還可以代工其他電子產品。”
“如果您不反對,那我來親自負責這個項目的招商引資,地點就放在經開區、空港實驗區或者先進製造業開發區,給足對方優惠政策。”
“甚至是之前福康公司沒享受到的優惠政策,也要給新的企業,從而讓新的企業同意增加員工的收入待遇,同意員工更加自主的選擇是否加班。”
陳棟邦猶豫了:“你這是用政府的投入,換取那些企業員工更好的待遇?”
稅收什麽的給予優惠,他當然不反對,大企業招商過來都是如此,尤其是製造業,前期的投入太高。
但這些政府也不用掏錢,無非是頭幾年掙不到稅收,之後才能掙錢,但張恪清的說法,可是要政府再多給一筆投入。
張恪清勸說道:“陳書記,政府本來不也是為了百姓服務的嗎?”
“所有優惠政策我保證不超過標準,隻不過這次要讓一些優惠條件疊加。”
“如果是選擇空港實驗區,那進行的會更順利,空港實驗區現在正好有錢,在基礎投入方麵可以給予更大的便利。”
陳棟邦反問道:“恪清同誌,你想過這次給新的企業開了口子,之後的招商引資工作怎麽做?”
難道之後每一次招商引資,都要給與這麽大的優惠條件嗎?
看到張恪清不知道怎麽回答,陳棟邦想了想忽然說道:“我記得洪本勝同誌當了六年多的副市長,也該加點擔子了。”
張恪清愣住了,洪本勝都五十八了,還怎麽加擔子?
陳棟邦忽然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漂亮國的水果手機,這是目前智能手機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極高。”
“因為我們這裏的空港實驗區有歐洲航線,可以幫助他們的產品更快的出口歐洲市場,且這裏的人工單價很低,水果公司也可以壓低代工單價,賺取更多的利潤。”
“而目前智能手機已經在快速取代傳統的功能機,國內的手機廠商也在轉型,甚至未來可能出現更多的廠商。”
“那麽類似於福康公司這樣的電子產品代工廠,實際上市場規模是在擴大的,尤其是手機代工廠。”
“頂尖的代工廠不隻是幫助生產,還會幫助進行產品設計,品牌方要做的就是宣傳和銷售。”
“鵬城那邊的手機廠商非常多,那裏曾經有著全國最多的山寨機企業,不過隨著智能手機出現,又有了一家叫做大米的公司,將那些企業淘汰了。”
“但是大浪淘沙之下,還是有一些手機企業挺住了,並且正在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但他們很多都沒有生產工廠。”
“如果我們這時候能拉來一家手機代工廠,落戶鄭城,那麽福康公司的熟練工,完全可以跳槽去新的企業,收入更高、壓力更小。”
“當福康公司不再是無可替代,他們的那些員工也可以安置之後,還怎麽繼續囂張,怎麽敢繼續壓榨員工?”
陳棟邦試探著問道:“你有目標了?你怎麽確定對方給的工價會更高?而且你怎麽就確定那些員工不想加班?”
“說句不客氣的話,很多人窮怕了,他們不怕吃苦,願意掙這個加班費,很多人還要養家。”
就算是有同行過來了,怎麽會讓福康公司妥協?那些福康公司的員工就願意跳槽?
張恪清笑著說道:“陳書記,我記得我們每年的最低工資標準都要上調,而每家企業的最低工資不能低於政府指導的工資標準,包括月收入和時薪。”
“隻要讓這家新的電子代工企業將底薪調高,就足夠給與福康公司警告了。”
“確實會有一些打工人願意加班,多掙錢,可如果聽說隔壁工廠底薪高,同樣有加班費,你說他們會怎麽選?”
“我們也許無法徹底改變他們高強度加班的情況,但至少可以讓那些打工的人得到更多的收入,可以有底氣選擇不是每天加班,每個月都加班。”
“新的廠子如果允許按周選擇加班,吸引力就一定比福康公司更大,福康公司也就隻能被迫的跟上,隻要有了開始,後續就能慢慢的改變。”
“那時候大家少加班,也能跟現在掙得一樣多,可以更輕鬆,壓力沒那麽大。如果真的缺錢,也可以選擇賣力的加班,扛不住的時候也可以休息放鬆一下。”
“還有住宿條件,吃飯的條件,這些都可以提升,讓工人可以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這些並不是張恪清在吹,而是前世那些沿海的工廠都是如此。
那時候打工人的工資都在提升,逼迫那些工廠的老板拿出更多的利潤分給工人。
對工廠老板來說,無非就是少掙點,可如果招不來人,那就掙不到錢,甚至訂單完不成還可能賠錢。
陳棟邦的眼睛也越來越亮,張恪清這個想法是他之前沒想到的。
不限製加班,但可以讓員工更加靈活的選擇加班時間,提高基礎薪酬,從而保證員工少加班,掙得也不會比現在少。
那麽吃虧的自然就是企業,福康公司自然會衡量這麽做的利弊,到時候再加上一些政府的導向,不愁福康公司不妥協。
福康公司真要是搬走,也有其他企業可以替代,那麽福康公司還敢搬嗎?
搬遷企業的設備,要花一大筆錢,廠房等可搬不走,工人也不會願意跟著走。
甚至真這麽做了,對福康公司的口碑也有極大的負麵影響。
“恪清同誌,你是有目標了對吧?是哪家企業,實力怎麽樣,能雇傭多少人?要是規模太小,可無法逼迫福康公司妥協。”陳棟邦追問道。
張恪清搖搖頭:“陳書記,實話講我還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我知道那些代工的企業確實想擴張,而我們國內一些手機廠商也想大步走出去。”
“更何況除了我們國內的手機廠商,還有四星公司等老牌的手機廠商也在歐洲那邊有市場,也會看中我們這裏便利的交通條件。”
“再說除了手機,這些代工廠還可以代工其他電子產品。”
“如果您不反對,那我來親自負責這個項目的招商引資,地點就放在經開區、空港實驗區或者先進製造業開發區,給足對方優惠政策。”
“甚至是之前福康公司沒享受到的優惠政策,也要給新的企業,從而讓新的企業同意增加員工的收入待遇,同意員工更加自主的選擇是否加班。”
陳棟邦猶豫了:“你這是用政府的投入,換取那些企業員工更好的待遇?”
稅收什麽的給予優惠,他當然不反對,大企業招商過來都是如此,尤其是製造業,前期的投入太高。
但這些政府也不用掏錢,無非是頭幾年掙不到稅收,之後才能掙錢,但張恪清的說法,可是要政府再多給一筆投入。
張恪清勸說道:“陳書記,政府本來不也是為了百姓服務的嗎?”
“所有優惠政策我保證不超過標準,隻不過這次要讓一些優惠條件疊加。”
“如果是選擇空港實驗區,那進行的會更順利,空港實驗區現在正好有錢,在基礎投入方麵可以給予更大的便利。”
陳棟邦反問道:“恪清同誌,你想過這次給新的企業開了口子,之後的招商引資工作怎麽做?”
難道之後每一次招商引資,都要給與這麽大的優惠條件嗎?
看到張恪清不知道怎麽回答,陳棟邦想了想忽然說道:“我記得洪本勝同誌當了六年多的副市長,也該加點擔子了。”
張恪清愣住了,洪本勝都五十八了,還怎麽加擔子?
陳棟邦忽然說這話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