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後一直深知,麵前的帝王從來不是心軟念舊之人,早在當初蕭家支持敬文太子的那一刻伊始,蕭氏一族便成了隆武帝的眼中釘。
蕭氏祖先當年以前朝末帝的頭顱換來華州蕭氏的名噪一時,正因如此, 曆代蕭家族人即便隻是教書育人,仍享有盛譽。
到了隆武帝朝,蕭家一躍而起成了皇親國戚,這看似十分尊貴的身份,也給蕭家帶來了禍端。
蕭老爺子在世時早已料到今天這一局麵,便叮囑家中子孫,低調行事,韜光養晦。
蕭皇後也不例外,她身為蕭家小姐,凡事以蕭家為先,哪怕她成為了中宮皇後,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她是蕭家人,就注定與隆武帝走不到一塊,甚至,他們之間跟著深如天塹的血海深仇。
親姐姐的死,成為了蕭皇後心底永遠的憾恨。她痛恨榮泰長公主的背叛,更怨恨隆武帝的有口無心。
“陛下, 你還記得嗎?”
蕭皇後輕笑一聲,“阿姊當初給我送來這套衣服,是想祝我一生安穩的。”
正氣在頭上的隆武帝沒想到,這身月白裙與去世的敬文太子妃蕭明宓有關。
蕭明宓的風華絕代,曾經和晉王妃尤紉蘭並駕齊驅,時稱雙姝,不過蕭明宓容貌氣質更勝一籌, 兼之太子妃的身份尊貴,蕭明宓自然而然成為了公認的盛京第一美人。
當時不少人豔羨敬文太子周景淳與太子妃蕭明宓的恩愛有加,就連隆武帝也很嫉妒周景淳如此好運,娶到的妻子這般優秀出色。
楊靜湘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了,隻是不能和蕭明宓一比罷了。大抵也是如此,登基後的隆武帝與瑞賢皇後縱然是舉案齊眉,心中終究是有了疙瘩,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 ,乃至貌合神離。
昭文太子之死成為了壓死楊靜湘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靜湘已不願繼續當著有名無實的皇後,兒子是她的寄托,如今兒子夭亡,丈夫無能,她該何去何從?
楊靜湘在深宮中舉目無親,楊家在前朝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等楊靜湘成為皇後時,楊家人員稀少,空有架子了。若楊靜湘再一走,恐怕楊家沒落之勢無可避免。
蕭皇後是例外,她與楊靜湘交好,彼此無話不談,就似乎她們二人不是妻妾,而是親姐妹。楊靜湘信不過隆武帝,也信不過那些嬪妃,唯獨待蕭皇後,是一百個放心。
楊靜湘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專門叫來蕭皇後,問了問她是否願意接過她的位置,當上皇後?
蕭皇後,也就是蕭明宛搞不懂楊靜湘的話有何深意,隻是默默地注視著她。
“靜湘,你不必這樣。”蕭明宛對皇後之位興致缺缺 。打從敬文太子妃蕭明宓死去後,她便歇了心思,隻想平靜度日,照顧好她的一雙兒女。
見蕭明宛不肯接過皇後之位,楊靜湘當下側過身來,附耳在蕭明宛的耳邊, 說出了那番至今回想起來仍心驚肉跳的言論。
蕭明宛抗議不得,又隻得在楊靜湘的托付下,將皇後鳳印收下了。
楊靜湘隻拜托蕭明宛,有朝一日,她幫一把楊家,能留一條命就留,不能的話,盡力就好。
蕭皇後自此在楊靜湘的舉薦下,當了大雍皇後,兒子周佑楷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太子。
每每一想起舊事,蕭皇後總要抬頭望天,以此寄托哀思。
此時此刻 ,蕭皇後看似平淡的神情下, 內心深處流淌著一股名為仇恨的情緒。
“陛下,靜湘的忌日要到了。”
蕭皇後是第一次在隆武帝的麵前主動說起了瑞賢皇後,她態度誠懇道,“為了靜湘姐姐,您就好好歇息吧。 凡事有楷兒在,不必掛懷。”
周佑楷是太子, 有監國理政的權力,隆武帝病重在床,無法料理朝政,自然而然,這份重擔就該交付於周佑楷了。
“您不必以為,我今日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楷兒。”
蕭皇後直視隆武帝那雙憤怒的眼睛,笑意盈盈,卻冰寒徹骨,“你想對安安做什麽,你我心知肚明。”
隆武帝這般恩待周佑宸,平常人看來是皇恩浩蕩,然而在蕭皇後眼裏,那是可惡至極的圈套。
“安安七歲時不慎跌落太液池裏,其中隱情,你我都一清二楚。安安這麽多年陪著你當著慈父孝女,我總要替她鳴不平的。”蕭皇後收斂了那副笑容,隻是半笑不笑地盯著隆武帝,隱有風雨欲來的氣勢,無端讓人發抖。
躺在床上不能說話的隆武帝後背上已是冷汗涔涔,他未曾料到,一貫溫柔大方的皇後發怒起來,是如此恐怖。
蕭皇後出身名門,不愛破口大罵,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說話輕聲細語,就連批評訓斥,同樣也是克製體麵。
初次遇見這般不留情麵的蕭皇後,隆武帝不知為何心底隱隱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他做了什麽,他最清楚,而蕭皇後也一樣,絕無網開一麵的可能性。
“安安為了你那見不得光的小心思 ,平白當了這麽久的擋箭牌,周景湛,你於心何忍?”
蕭皇後頓時沉下了臉 ,語氣滿是失望。
即便這個孩子和他談不上真正的骨肉至親,可他為什麽理所當然地算計著安安的一切?
一旦有個閃失,安安小命休矣。
蕭皇後將目光移向她這位名義上的夫君,實際上的仇人。隆武帝今年已過不惑之年,細細一數他的帝王生涯,籠統也就十四年而已。若無意外,他這個皇帝會繼續當下去。
周佑潤迫不及待地要他的性命,蕭皇後同樣留不得他。他一日安在,便是對東宮對周佑宸的威脅。
有些事,做兒女的不方便幹,她這個為人母的,就得化煩解憂,以絕後患。
“姐姐明明不用死的,你還是讓她死了。”
蕭皇後猛地站起身來 ,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隆武帝已然不再鎮定的神情,輕飄飄地繼續說道,“留著姐姐,你還能有個好名聲,為什麽,為什麽呢?”
當了恭王側妃,蕭明宛沒有料想過會和自己的親姐姐勢如水火的那一天。
蕭明宓那張憔悴無力的麵容仿佛曆曆在目,她握緊她的雙手,告訴她,一定要多加珍重自身 ,往後,全靠她了。
她無力改變敬文太子去世的事實,也無法挽回親姐姐的一條命。
不僅如此,隆武帝借著她的兒女,進而達成他的計劃時,她能做的,也是盡量護住她的孩子,然後,想方設法對付隆武帝。
蕭家隻是書香門第,無權無勢,蕭老爺子一走,一落千丈。她深知隆武帝容不下她,也放心不來蕭家,今後必會過河拆橋。
那麽,先下手為強,亙古不變的道理。
“太子,太子妃,蕭家,安安,靜湘,你心腸也是真的狠。”蕭皇後一瞬不瞬地看著隆武帝,吐出的話語一句比一句殘忍,“不過幸好,你也自作自受了。”
被親兒子下毒掏空身體,因果輪回,報應不爽。他當年的所作所為,蒼天有眼,怎會饒了他?
“你的好孫子,我會好好看著的。”接著話鋒一轉,蕭皇後提到了那個人。
隆武帝這個時候終於是勃然變色了,恨不得立刻跳起來,與蕭皇後爭執了。偏生他是中毒太深 ,心有餘力不足。唯有用眼睛表達自己的心情,隻是那場麵, 怎麽看怎麽滑稽。
蕭皇後不以為怵,從容不迫。
“敢做就要敢當,你讓安安當著這個公主 ,不就是為了他嗎?”有時候蕭皇後真的很好奇,難道就因為當年蕭家與敬文太子的舊事, 就要對她的兒女趕盡殺絕嗎?
說穿了,蕭家支持敬文太子,也無非是正統二字。蕭家祖先開城門迎接大雍太祖皇帝的軍隊入城,也是前朝氣數已盡,大勢已去,蕭家為了天下黎民,選擇了擇木而棲。
之後蕭家祖先自刎,全了這場君臣之誼,力保了華州蕭氏的鼎盛輝煌。
蕭家人世世代代深諳中庸之道,對敬文太子的所謂支持,還不如早年幫敬文太子奪權的大臣出力得多。
蕭家文人多,武將少,當然,即便有,隆武帝也不許再出現一個驚才絕豔的蕭家人了。
蕭皇後道,“你的孫子還挺聰明的,有著如此命格 ,難怪,你要立他為儲君了。”
隆武帝心思藏得很深,蕭皇後能揣測到,也僅僅是通過一些事情判斷得出的結果。
“謙兒的母親,是你故意的吧?”
蕭皇後撫養過周益謙。周益謙父母雙亡,降恩被留在宮裏,當時是蕭皇後全權負責周益謙的飲食起居。
周益謙早熟老成,又出奇的冷脾氣,在宮內外無太多親朋好友,蕭皇後母子女三人是例外,算是為數不多善待周益謙的人。
也是如此,周益謙待蕭皇後有幾分母子情 ,視如親母。
周益謙身上發生了什麽,沒有人比蕭皇後更了解了。
“紉蘭不肯當你的妃子,選擇了自盡,那個孩子,也是你以為的愧疚補償。”
蕭皇後語出驚人,將隆武帝刻意隱瞞的真相娓娓道來。
蕭氏祖先當年以前朝末帝的頭顱換來華州蕭氏的名噪一時,正因如此, 曆代蕭家族人即便隻是教書育人,仍享有盛譽。
到了隆武帝朝,蕭家一躍而起成了皇親國戚,這看似十分尊貴的身份,也給蕭家帶來了禍端。
蕭老爺子在世時早已料到今天這一局麵,便叮囑家中子孫,低調行事,韜光養晦。
蕭皇後也不例外,她身為蕭家小姐,凡事以蕭家為先,哪怕她成為了中宮皇後,這一點也不會改變 。她是蕭家人,就注定與隆武帝走不到一塊,甚至,他們之間跟著深如天塹的血海深仇。
親姐姐的死,成為了蕭皇後心底永遠的憾恨。她痛恨榮泰長公主的背叛,更怨恨隆武帝的有口無心。
“陛下, 你還記得嗎?”
蕭皇後輕笑一聲,“阿姊當初給我送來這套衣服,是想祝我一生安穩的。”
正氣在頭上的隆武帝沒想到,這身月白裙與去世的敬文太子妃蕭明宓有關。
蕭明宓的風華絕代,曾經和晉王妃尤紉蘭並駕齊驅,時稱雙姝,不過蕭明宓容貌氣質更勝一籌, 兼之太子妃的身份尊貴,蕭明宓自然而然成為了公認的盛京第一美人。
當時不少人豔羨敬文太子周景淳與太子妃蕭明宓的恩愛有加,就連隆武帝也很嫉妒周景淳如此好運,娶到的妻子這般優秀出色。
楊靜湘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了,隻是不能和蕭明宓一比罷了。大抵也是如此,登基後的隆武帝與瑞賢皇後縱然是舉案齊眉,心中終究是有了疙瘩,不知不覺中漸行漸遠 ,乃至貌合神離。
昭文太子之死成為了壓死楊靜湘的最後一根稻草。
楊靜湘已不願繼續當著有名無實的皇後,兒子是她的寄托,如今兒子夭亡,丈夫無能,她該何去何從?
楊靜湘在深宮中舉目無親,楊家在前朝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等楊靜湘成為皇後時,楊家人員稀少,空有架子了。若楊靜湘再一走,恐怕楊家沒落之勢無可避免。
蕭皇後是例外,她與楊靜湘交好,彼此無話不談,就似乎她們二人不是妻妾,而是親姐妹。楊靜湘信不過隆武帝,也信不過那些嬪妃,唯獨待蕭皇後,是一百個放心。
楊靜湘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專門叫來蕭皇後,問了問她是否願意接過她的位置,當上皇後?
蕭皇後,也就是蕭明宛搞不懂楊靜湘的話有何深意,隻是默默地注視著她。
“靜湘,你不必這樣。”蕭明宛對皇後之位興致缺缺 。打從敬文太子妃蕭明宓死去後,她便歇了心思,隻想平靜度日,照顧好她的一雙兒女。
見蕭明宛不肯接過皇後之位,楊靜湘當下側過身來,附耳在蕭明宛的耳邊, 說出了那番至今回想起來仍心驚肉跳的言論。
蕭明宛抗議不得,又隻得在楊靜湘的托付下,將皇後鳳印收下了。
楊靜湘隻拜托蕭明宛,有朝一日,她幫一把楊家,能留一條命就留,不能的話,盡力就好。
蕭皇後自此在楊靜湘的舉薦下,當了大雍皇後,兒子周佑楷順理成章地被立為皇太子。
每每一想起舊事,蕭皇後總要抬頭望天,以此寄托哀思。
此時此刻 ,蕭皇後看似平淡的神情下, 內心深處流淌著一股名為仇恨的情緒。
“陛下,靜湘的忌日要到了。”
蕭皇後是第一次在隆武帝的麵前主動說起了瑞賢皇後,她態度誠懇道,“為了靜湘姐姐,您就好好歇息吧。 凡事有楷兒在,不必掛懷。”
周佑楷是太子, 有監國理政的權力,隆武帝病重在床,無法料理朝政,自然而然,這份重擔就該交付於周佑楷了。
“您不必以為,我今日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楷兒。”
蕭皇後直視隆武帝那雙憤怒的眼睛,笑意盈盈,卻冰寒徹骨,“你想對安安做什麽,你我心知肚明。”
隆武帝這般恩待周佑宸,平常人看來是皇恩浩蕩,然而在蕭皇後眼裏,那是可惡至極的圈套。
“安安七歲時不慎跌落太液池裏,其中隱情,你我都一清二楚。安安這麽多年陪著你當著慈父孝女,我總要替她鳴不平的。”蕭皇後收斂了那副笑容,隻是半笑不笑地盯著隆武帝,隱有風雨欲來的氣勢,無端讓人發抖。
躺在床上不能說話的隆武帝後背上已是冷汗涔涔,他未曾料到,一貫溫柔大方的皇後發怒起來,是如此恐怖。
蕭皇後出身名門,不愛破口大罵,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說話輕聲細語,就連批評訓斥,同樣也是克製體麵。
初次遇見這般不留情麵的蕭皇後,隆武帝不知為何心底隱隱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他做了什麽,他最清楚,而蕭皇後也一樣,絕無網開一麵的可能性。
“安安為了你那見不得光的小心思 ,平白當了這麽久的擋箭牌,周景湛,你於心何忍?”
蕭皇後頓時沉下了臉 ,語氣滿是失望。
即便這個孩子和他談不上真正的骨肉至親,可他為什麽理所當然地算計著安安的一切?
一旦有個閃失,安安小命休矣。
蕭皇後將目光移向她這位名義上的夫君,實際上的仇人。隆武帝今年已過不惑之年,細細一數他的帝王生涯,籠統也就十四年而已。若無意外,他這個皇帝會繼續當下去。
周佑潤迫不及待地要他的性命,蕭皇後同樣留不得他。他一日安在,便是對東宮對周佑宸的威脅。
有些事,做兒女的不方便幹,她這個為人母的,就得化煩解憂,以絕後患。
“姐姐明明不用死的,你還是讓她死了。”
蕭皇後猛地站起身來 ,居高臨下地打量著隆武帝已然不再鎮定的神情,輕飄飄地繼續說道,“留著姐姐,你還能有個好名聲,為什麽,為什麽呢?”
當了恭王側妃,蕭明宛沒有料想過會和自己的親姐姐勢如水火的那一天。
蕭明宓那張憔悴無力的麵容仿佛曆曆在目,她握緊她的雙手,告訴她,一定要多加珍重自身 ,往後,全靠她了。
她無力改變敬文太子去世的事實,也無法挽回親姐姐的一條命。
不僅如此,隆武帝借著她的兒女,進而達成他的計劃時,她能做的,也是盡量護住她的孩子,然後,想方設法對付隆武帝。
蕭家隻是書香門第,無權無勢,蕭老爺子一走,一落千丈。她深知隆武帝容不下她,也放心不來蕭家,今後必會過河拆橋。
那麽,先下手為強,亙古不變的道理。
“太子,太子妃,蕭家,安安,靜湘,你心腸也是真的狠。”蕭皇後一瞬不瞬地看著隆武帝,吐出的話語一句比一句殘忍,“不過幸好,你也自作自受了。”
被親兒子下毒掏空身體,因果輪回,報應不爽。他當年的所作所為,蒼天有眼,怎會饒了他?
“你的好孫子,我會好好看著的。”接著話鋒一轉,蕭皇後提到了那個人。
隆武帝這個時候終於是勃然變色了,恨不得立刻跳起來,與蕭皇後爭執了。偏生他是中毒太深 ,心有餘力不足。唯有用眼睛表達自己的心情,隻是那場麵, 怎麽看怎麽滑稽。
蕭皇後不以為怵,從容不迫。
“敢做就要敢當,你讓安安當著這個公主 ,不就是為了他嗎?”有時候蕭皇後真的很好奇,難道就因為當年蕭家與敬文太子的舊事, 就要對她的兒女趕盡殺絕嗎?
說穿了,蕭家支持敬文太子,也無非是正統二字。蕭家祖先開城門迎接大雍太祖皇帝的軍隊入城,也是前朝氣數已盡,大勢已去,蕭家為了天下黎民,選擇了擇木而棲。
之後蕭家祖先自刎,全了這場君臣之誼,力保了華州蕭氏的鼎盛輝煌。
蕭家人世世代代深諳中庸之道,對敬文太子的所謂支持,還不如早年幫敬文太子奪權的大臣出力得多。
蕭家文人多,武將少,當然,即便有,隆武帝也不許再出現一個驚才絕豔的蕭家人了。
蕭皇後道,“你的孫子還挺聰明的,有著如此命格 ,難怪,你要立他為儲君了。”
隆武帝心思藏得很深,蕭皇後能揣測到,也僅僅是通過一些事情判斷得出的結果。
“謙兒的母親,是你故意的吧?”
蕭皇後撫養過周益謙。周益謙父母雙亡,降恩被留在宮裏,當時是蕭皇後全權負責周益謙的飲食起居。
周益謙早熟老成,又出奇的冷脾氣,在宮內外無太多親朋好友,蕭皇後母子女三人是例外,算是為數不多善待周益謙的人。
也是如此,周益謙待蕭皇後有幾分母子情 ,視如親母。
周益謙身上發生了什麽,沒有人比蕭皇後更了解了。
“紉蘭不肯當你的妃子,選擇了自盡,那個孩子,也是你以為的愧疚補償。”
蕭皇後語出驚人,將隆武帝刻意隱瞞的真相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