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月殿刺客案伴隨著晉王周益謙與禦林軍統領文雋的深入調查,真相浮出水麵,原是天戎族不滿大雍率軍打敗他們 ,存了心思要在宮宴上刺殺隆武帝,刺客與隆武帝有仇,又是大雍人,暗中聯係了與天戎族合作的權貴,混進隊伍,如此一來,天戎族再度走到大眾視線裏。
前方戰事告捷,隆武帝還沒有開心幾天,天戎族就給他準備了這麽大的厚禮,禮尚往來,隆武帝自也要回報一二,那些刺客在皇城司大牢裏沒有得了好,一個不落地被周益謙以酷刑處死。而被俘虜的天戎族貴族,無一例外被隆武帝下旨賜死,本來就沒有多大用處,留著是禍害,而且隆武帝記恨著天戎族下他顏麵,咋願意天戎族的俘虜吃好喝好?
天戎族俘虜與刺客雙雙人頭落地,那些投降的天戎族部隊重新編排安插入大雍軍隊裏,為大雍發光發熱,至於那些立功的前方將士們自有封賞,此次對天戎族用兵戰爭裏發揮神勇的一位將軍已被隆武帝下旨封為從三品雲麾將軍,可謂是春風得意,風頭無二。
此人是武進士出身,寒門背景,在軍中一步一步摸爬滾打,從一個小兵漸漸地奮鬥為將軍,其中花費的精力不言而喻,這一次他立了大功,俘虜了天戎族貴族數十人,又把天戎族糧草焚燒,當真是有勇有謀,隆武帝對這等有才誌士一向寬容大方,封賞也不吝嗇,大筆一揮便從五品遊擊將軍成為從三品將軍了,連升四級,真真是一步登天。除此之外,隆武帝賜下府邸,地段極好,看得出來,隆武帝對此次戰事的勝利多麽欣喜,也很欣賞立功將士。
眾人不免心思一動,這個年少有為的小將軍尚未婚配,有機會的話是否考慮一下結為姻親。
被眾人虎視眈眈的那位將軍什麽感想暫時不提,被隆武帝下旨禁足的榮王周佑潤今日正式解除禁足。
原先隆武帝因刺客案對周佑潤心存芥蒂,不想段德妃是個有本事的,跑到隆武帝跟前唱作俱佳的以退為進,倒是成功勾起隆武帝待周佑潤的一些愧疚之情,另外周佑潤也很上道,竟紮針刺痛手指,用血書寫佛經,誠意十足,也讓隆武帝動容不已 。
於是,隆武帝又取消了禁足令,榮王周佑潤重新站到朝堂裏,隻不過,隆武帝下旨叫汪閣老暫管的政務一時半會回不到榮王周佑潤的手中,周佑潤也不想得罪汪閣老,又是多事之秋,一時之間倒是樂得清靜,安安分分地當起尊貴皇子。
刺客案真相大白,但周佑潤的嫌疑也不小,特別是在那些失去親人的官員眼裏,周佑潤勾結天戎族罪該萬死,但凡不是隆武帝偏袒,周佑潤高低得被降爵處置。
以往周佑潤的好名聲在天戎族刺客的橫空出世,逐漸有了瑕疵,那些有色眼光,周佑潤心知肚明,麵上一派溫和。
等散了朝,周佑潤沒有與心腹官員寒暄,而是尋了時機去找太子周佑楷。
周佑楷是隆武帝的長子,雖說在周佑楷的前麵也有一個兄弟,但這個孩子沒有活到成年便幼年夭折,隆武帝心痛之餘追封為昭文太子。而昭文太子的母親便是隆武帝的發妻瑞賢皇後楊氏,瑞賢皇後已在隆武二年病逝,隆武五年,隆武帝方下旨冊立當初的貴妃蕭氏為皇後,也就是當今的蕭皇後,然後才有現在的太子周佑楷。
蕭皇後周佑楷能被立為皇後太子,也無非是占了長子的名分,加之蕭皇後的娘家蕭氏一族清流世家,對隆武帝而言最沒有威脅,於是舍棄娘家強勢如方貴妃之流,將蕭氏立為皇後。
蓋因如此,這個皇後和太子當著並不是十分穩當,郭賢妃段德妃強勢出現,又有榮王周佑潤虎視眈眈,周佑楷的儲君之位是否一直坐穩,眾人心思各異。
彼時周佑楷正與東宮屬官少師閔文棟閑談,談論的是西燕攝政王付簡之前來大雍一事。這件事也不是秘密了,近日恰逢隆武帝萬壽節將至,各國使臣前來朝賀進貢,最特殊的便是西燕攝政王付簡之了。
付簡之盛名在外,又是西燕說一不二的權臣,凡此種種,大雍不會等閑視之,鴻臚寺忙得不可開交,來大雍的外賓不止西燕一家,若出了差錯,丟臉的一定是大雍。
身為儲君,周佑楷於情於理都會過問一句。
當周佑潤過來時,周佑楷剛和閔文棟談完政務,不料周佑潤到場,閔文棟沒有叨擾,先行告退。
周佑楷板正著臉,語氣疏離,“不知四弟有何指教?”皇家親情本就較之常人淡薄了些,尤其是周佑楷周佑潤明爭暗鬥多年了,也懶得做兄友弟恭的架勢,麵子上過得去就罷了。
周佑楷冷淡,周佑潤則對著周佑楷揚眉一笑,“大哥剛剛是忙著迎接攝政王到大雍的事務吧?”
“正是。”言簡意賅,周佑楷麵色平靜。
對此,周佑潤卻輕歎道,“大哥,攝政王在西燕舉足輕重,父皇萬壽節他肯賞臉來,禮尚往來,大雍自得好好招待一番攝政王。”
不知為何,周佑潤說起攝政王這三個字時,蘊藉悠長,恍若蘊含著千般意義。付簡之固然是重中之重,周佑潤這副謹慎態度,倒是顯得反常了。
“哦?四弟有何指示?”
周佑楷不動聲色地探著周佑潤的口風。
周佑潤搖了搖頭,“四弟我做不了父皇的主,不過兩國邦交,姻親最貴,當年我朝的長公主曾到西燕當王妃,僅此一看,西燕與大雍便是兄弟友邦。”
和親?
周佑楷心裏一緊,付簡之不會為了和談前來大雍,可若是為了西燕皇帝求娶公主,想來也是該由付簡之出麵的。
眾所周知,隆武帝共有四個公主,大公主和順公主已出嫁為人妻,育有子女,二公主安順公主也已定親,三公主懿英公主周佑宸與四公主德順公主待字閨中,四公主年歲較小,暫時不考慮,算來算去,竟是懿英公主周佑宸最為合適。
如此一想,周佑楷心裏一跳,麵色鎮定道,“想當年,朝華長公主和親西燕當了恭王妃,日子也苦,留下一個幼子便撒手人寰,一轉眼那麽多年過去了,那個孩子也都繼承恭王一爵,成了大人,聽說恭王也會來大雍訪親,想起長公主,孤心中甚為思念啊。”
朝華長公主論輩分是周佑楷的姑母了,對比在大雍養尊處優的定儀大長公主,這位長公主命不是很好,當年一紙詔書下來,朝華長公主不得不故土遠離,和親西燕。值得慶幸的是,西燕恭王待朝華長公主真心嗬護,也不是入宮當妃嬪,逃過一劫,在恭王府裏過著尊貴王妃生活,雖然比不上大雍時的千嬌百寵,卻也幸福平淡。
但朝華長公主因憂思過重,在生下恭王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現在的恭王是朝華長公主的兒子,對母親十分尊敬濡慕,他來大雍,目的也是為了看看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提及恭王與朝華長公主,周佑潤臉色也恰到好處地流露出一絲感傷,“姑母若在人世,想必也與定儀姑母一樣了吧。”
定儀大長公主無疑是幸福的,幼年時是皇帝最疼愛的公主,及笄時嫁的也是數一數二的世家子弟,其後恩愛白頭, 子孫滿堂。
“大哥四哥都在這兒啊。”
周佑楷周佑潤客套寒暄打官腔,說著心口不一的話,不等他們回過神來,周佑宸已到了跟前。
周佑宸今年十四歲,豆蔻年華,清麗無雙,當年的蕭皇後是盛京有名的美女,周佑楷兄妹繼承了父母的美貌,尤其是周佑宸,女大十八變,愈發像蕭皇後了。周佑楷容貌肖似隆武帝,周佑宸更像母親蕭皇後,想想也頗為有趣了。
今天周佑宸依舊一身紅衣,炮角繡著蝴蝶,金銀絲線微微勾勒,栩栩如生,如烈火焰蝶,蓬勃展翅,生機盎然。
眾人皆知,當今懿英公主最喜著紅衣,如初升朝陽,美豔絕倫,光彩奪目。眉不點而黛,唇不點而朱,遠山秋水,眼若點漆,麵白如玉,許是天朗氣清,日暉照映,本就無雙的美貌更添了幾分虛光之神秘。
周佑潤側首打量著周佑宸,眉頭微不可見地皺著,這般出眾的樣貌,又有著如此盛寵,恐是心腹大患。
“原來是三妹。”周佑潤好似這時候才看見周佑宸一般,笑著打招呼,“三妹可是來找大哥的?”
周佑楷周佑宸兄妹感情一直不錯,沒有周佑宸的幫忙,僅憑周佑楷一人對抗咄咄逼人的周佑潤,那是力不從心。
對周佑潤,周佑宸表現得十分和善,“四哥不也是來找大哥的嗎?”
私底下再怎麽勢如水火,明麵上大家仍是兄弟姐妹的架勢。
周佑潤聞言一笑,“我們剛剛在聊朝華長公主,朝華長公主的兒子恭王也要來大雍慶賀父皇萬壽節了。”
朝華長公主的來曆,周佑宸一清二楚,周佑潤提及此人目的何在,周佑宸也理解,於是說道,“姑母當年大義和親,為大雍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如今恭王來訪,自要熱情款待。”
前方戰事告捷,隆武帝還沒有開心幾天,天戎族就給他準備了這麽大的厚禮,禮尚往來,隆武帝自也要回報一二,那些刺客在皇城司大牢裏沒有得了好,一個不落地被周益謙以酷刑處死。而被俘虜的天戎族貴族,無一例外被隆武帝下旨賜死,本來就沒有多大用處,留著是禍害,而且隆武帝記恨著天戎族下他顏麵,咋願意天戎族的俘虜吃好喝好?
天戎族俘虜與刺客雙雙人頭落地,那些投降的天戎族部隊重新編排安插入大雍軍隊裏,為大雍發光發熱,至於那些立功的前方將士們自有封賞,此次對天戎族用兵戰爭裏發揮神勇的一位將軍已被隆武帝下旨封為從三品雲麾將軍,可謂是春風得意,風頭無二。
此人是武進士出身,寒門背景,在軍中一步一步摸爬滾打,從一個小兵漸漸地奮鬥為將軍,其中花費的精力不言而喻,這一次他立了大功,俘虜了天戎族貴族數十人,又把天戎族糧草焚燒,當真是有勇有謀,隆武帝對這等有才誌士一向寬容大方,封賞也不吝嗇,大筆一揮便從五品遊擊將軍成為從三品將軍了,連升四級,真真是一步登天。除此之外,隆武帝賜下府邸,地段極好,看得出來,隆武帝對此次戰事的勝利多麽欣喜,也很欣賞立功將士。
眾人不免心思一動,這個年少有為的小將軍尚未婚配,有機會的話是否考慮一下結為姻親。
被眾人虎視眈眈的那位將軍什麽感想暫時不提,被隆武帝下旨禁足的榮王周佑潤今日正式解除禁足。
原先隆武帝因刺客案對周佑潤心存芥蒂,不想段德妃是個有本事的,跑到隆武帝跟前唱作俱佳的以退為進,倒是成功勾起隆武帝待周佑潤的一些愧疚之情,另外周佑潤也很上道,竟紮針刺痛手指,用血書寫佛經,誠意十足,也讓隆武帝動容不已 。
於是,隆武帝又取消了禁足令,榮王周佑潤重新站到朝堂裏,隻不過,隆武帝下旨叫汪閣老暫管的政務一時半會回不到榮王周佑潤的手中,周佑潤也不想得罪汪閣老,又是多事之秋,一時之間倒是樂得清靜,安安分分地當起尊貴皇子。
刺客案真相大白,但周佑潤的嫌疑也不小,特別是在那些失去親人的官員眼裏,周佑潤勾結天戎族罪該萬死,但凡不是隆武帝偏袒,周佑潤高低得被降爵處置。
以往周佑潤的好名聲在天戎族刺客的橫空出世,逐漸有了瑕疵,那些有色眼光,周佑潤心知肚明,麵上一派溫和。
等散了朝,周佑潤沒有與心腹官員寒暄,而是尋了時機去找太子周佑楷。
周佑楷是隆武帝的長子,雖說在周佑楷的前麵也有一個兄弟,但這個孩子沒有活到成年便幼年夭折,隆武帝心痛之餘追封為昭文太子。而昭文太子的母親便是隆武帝的發妻瑞賢皇後楊氏,瑞賢皇後已在隆武二年病逝,隆武五年,隆武帝方下旨冊立當初的貴妃蕭氏為皇後,也就是當今的蕭皇後,然後才有現在的太子周佑楷。
蕭皇後周佑楷能被立為皇後太子,也無非是占了長子的名分,加之蕭皇後的娘家蕭氏一族清流世家,對隆武帝而言最沒有威脅,於是舍棄娘家強勢如方貴妃之流,將蕭氏立為皇後。
蓋因如此,這個皇後和太子當著並不是十分穩當,郭賢妃段德妃強勢出現,又有榮王周佑潤虎視眈眈,周佑楷的儲君之位是否一直坐穩,眾人心思各異。
彼時周佑楷正與東宮屬官少師閔文棟閑談,談論的是西燕攝政王付簡之前來大雍一事。這件事也不是秘密了,近日恰逢隆武帝萬壽節將至,各國使臣前來朝賀進貢,最特殊的便是西燕攝政王付簡之了。
付簡之盛名在外,又是西燕說一不二的權臣,凡此種種,大雍不會等閑視之,鴻臚寺忙得不可開交,來大雍的外賓不止西燕一家,若出了差錯,丟臉的一定是大雍。
身為儲君,周佑楷於情於理都會過問一句。
當周佑潤過來時,周佑楷剛和閔文棟談完政務,不料周佑潤到場,閔文棟沒有叨擾,先行告退。
周佑楷板正著臉,語氣疏離,“不知四弟有何指教?”皇家親情本就較之常人淡薄了些,尤其是周佑楷周佑潤明爭暗鬥多年了,也懶得做兄友弟恭的架勢,麵子上過得去就罷了。
周佑楷冷淡,周佑潤則對著周佑楷揚眉一笑,“大哥剛剛是忙著迎接攝政王到大雍的事務吧?”
“正是。”言簡意賅,周佑楷麵色平靜。
對此,周佑潤卻輕歎道,“大哥,攝政王在西燕舉足輕重,父皇萬壽節他肯賞臉來,禮尚往來,大雍自得好好招待一番攝政王。”
不知為何,周佑潤說起攝政王這三個字時,蘊藉悠長,恍若蘊含著千般意義。付簡之固然是重中之重,周佑潤這副謹慎態度,倒是顯得反常了。
“哦?四弟有何指示?”
周佑楷不動聲色地探著周佑潤的口風。
周佑潤搖了搖頭,“四弟我做不了父皇的主,不過兩國邦交,姻親最貴,當年我朝的長公主曾到西燕當王妃,僅此一看,西燕與大雍便是兄弟友邦。”
和親?
周佑楷心裏一緊,付簡之不會為了和談前來大雍,可若是為了西燕皇帝求娶公主,想來也是該由付簡之出麵的。
眾所周知,隆武帝共有四個公主,大公主和順公主已出嫁為人妻,育有子女,二公主安順公主也已定親,三公主懿英公主周佑宸與四公主德順公主待字閨中,四公主年歲較小,暫時不考慮,算來算去,竟是懿英公主周佑宸最為合適。
如此一想,周佑楷心裏一跳,麵色鎮定道,“想當年,朝華長公主和親西燕當了恭王妃,日子也苦,留下一個幼子便撒手人寰,一轉眼那麽多年過去了,那個孩子也都繼承恭王一爵,成了大人,聽說恭王也會來大雍訪親,想起長公主,孤心中甚為思念啊。”
朝華長公主論輩分是周佑楷的姑母了,對比在大雍養尊處優的定儀大長公主,這位長公主命不是很好,當年一紙詔書下來,朝華長公主不得不故土遠離,和親西燕。值得慶幸的是,西燕恭王待朝華長公主真心嗬護,也不是入宮當妃嬪,逃過一劫,在恭王府裏過著尊貴王妃生活,雖然比不上大雍時的千嬌百寵,卻也幸福平淡。
但朝華長公主因憂思過重,在生下恭王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現在的恭王是朝華長公主的兒子,對母親十分尊敬濡慕,他來大雍,目的也是為了看看母親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提及恭王與朝華長公主,周佑潤臉色也恰到好處地流露出一絲感傷,“姑母若在人世,想必也與定儀姑母一樣了吧。”
定儀大長公主無疑是幸福的,幼年時是皇帝最疼愛的公主,及笄時嫁的也是數一數二的世家子弟,其後恩愛白頭, 子孫滿堂。
“大哥四哥都在這兒啊。”
周佑楷周佑潤客套寒暄打官腔,說著心口不一的話,不等他們回過神來,周佑宸已到了跟前。
周佑宸今年十四歲,豆蔻年華,清麗無雙,當年的蕭皇後是盛京有名的美女,周佑楷兄妹繼承了父母的美貌,尤其是周佑宸,女大十八變,愈發像蕭皇後了。周佑楷容貌肖似隆武帝,周佑宸更像母親蕭皇後,想想也頗為有趣了。
今天周佑宸依舊一身紅衣,炮角繡著蝴蝶,金銀絲線微微勾勒,栩栩如生,如烈火焰蝶,蓬勃展翅,生機盎然。
眾人皆知,當今懿英公主最喜著紅衣,如初升朝陽,美豔絕倫,光彩奪目。眉不點而黛,唇不點而朱,遠山秋水,眼若點漆,麵白如玉,許是天朗氣清,日暉照映,本就無雙的美貌更添了幾分虛光之神秘。
周佑潤側首打量著周佑宸,眉頭微不可見地皺著,這般出眾的樣貌,又有著如此盛寵,恐是心腹大患。
“原來是三妹。”周佑潤好似這時候才看見周佑宸一般,笑著打招呼,“三妹可是來找大哥的?”
周佑楷周佑宸兄妹感情一直不錯,沒有周佑宸的幫忙,僅憑周佑楷一人對抗咄咄逼人的周佑潤,那是力不從心。
對周佑潤,周佑宸表現得十分和善,“四哥不也是來找大哥的嗎?”
私底下再怎麽勢如水火,明麵上大家仍是兄弟姐妹的架勢。
周佑潤聞言一笑,“我們剛剛在聊朝華長公主,朝華長公主的兒子恭王也要來大雍慶賀父皇萬壽節了。”
朝華長公主的來曆,周佑宸一清二楚,周佑潤提及此人目的何在,周佑宸也理解,於是說道,“姑母當年大義和親,為大雍換來了幾十年的和平,如今恭王來訪,自要熱情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