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與張文英很談得來。對於國家的未來他們有著憬,對於張文英在上海的善舉他也是相當讚許的,雖然他與其他同盟會員一樣,對於將安清幫如此著急的徹底連根拔起很有些不以為然,甚至認為這樣作並不是最明智的,畢竟現在整體局勢還很混亂,多一個勢力來安撫上海還是必要的。孫中山最為欣賞的便要數以工代賑了,在他看來,以目前的財力靠單純的救濟無異於杯水車薪,現在這樣不僅救活了千萬無家可歸的難民,更重要的是維護了他們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為將來的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對於張文英如何想到這樣的方法,孫中山也同樣很感興趣。
“你們也都知道,我是做過官的,當初在北京的軍機處時,其實也並沒有許多的正經事要做,更多的時候是在互相扯皮,有時候也能聽到一些旁人不了解的消息,我就曾聽過這麽兩件事。”
以工代賑這種事其實在中國很早就有了,不過比之於普通的賑濟在操作上要複雜得多,而且在古代出了興修水利,也並沒有太多可作為以工代賑的大型公共工程,曆代都很少會這麽做,張文英這麽說也並不代表他是從朝廷那裏學來的,隻是不知道他聽來的會是怎麽回事。
“有個京官奉旨出京辦差,負責替太後采辦東西,從南洋經海路運抵天津,在走6路運抵北京。連貨款帶運費總計是不到六萬兩銀子,要是算上海關和厘捐則要八萬。不過既然是替太後采辦的忙著海關和厘捐自然是省下了。然而再給戶部報賬的時候卻飽了足足十五萬兩,也就是說有過九萬兩銀子落入了貪官地口袋。這要換在平時,隻怕禦史們早就遞折子了。不過這次也就是在京官中稍稍傳了一下,沒人聲張,更沒有人上告。”說著,張文英看向那些同盟會員,問道:“不知諸君可明白這是為什麽?”
其中一個幾乎是脫口而出:“清廷這麽**,自然是官官相護了。”
“隻怕沒有這麽簡單吧。我聽說滿清朝廷內部派係林立。自己一派固然官官相護,其他人卻未必會這麽做。”張文英順著聲音看過去,沒想到卻是那汪兆銘,作為同盟會年輕一輩中地翹楚心思尚算細密,卻也是不能太過小瞧。那汪兆銘原本也是想說官官相護,可有覺得普通了點兒,張文英想說的絕不是這個。
孫中山看著汪兆銘,讚許的點了點頭。他也同意這個說法,不過他也同樣隻是覺得問題沒有這麽簡單,卻也同樣不明白其中地原因。
“那個京官得了九萬餘兩銀子,他要是全都一口吞了那可就惹下大麻煩了。不過他還算是聰明,拿出其中五萬餘量分給手下和相關官吏。上下打點,這樣人人嘴裏都有甜頭,這就叫人人有份,永不落空。那些能知道此事的都拿了他的銀子,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他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會走漏出去,而且這樣一來各方勢力都被照顧到了,大家都要照顧自己派係的人,也就在不會有人來找他的麻煩。”
張文英掃視了一眼這些同盟會員,他們都陷入了沉思,平心而論,這樣地技倆他們大約也是可以想出來的,他們疑惑的則是張文英從中到底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還有另一件事,有一個縣糟了災,照例朝廷自然是免了他們的錢糧,還抽調了物資來賑災,其實那裏一連幾年都有災害,不過是災情輕重罷了,朝廷自然也是每次都視情況賑災的。正好趕上有一年災情並不算嚴重,而朝廷也正在用兵,國庫空虛,雖然免了該地的錢糧,不過卻沒有及時的賑災。按朝廷地說法,當地的百姓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素來不服王法,這一次更是不體諒朝廷的難處,更有奸人蠱惑,結果釀成了暴動,還牽連到附近州縣,為鎮壓暴動,又花費了不少錢糧。”張文英頓了一下,轉身問道,“所謂不體諒朝廷的難處這也不過是朝廷自己地片麵之辭,不知若是換了總理是否會體諒?”
孫中山略一沉吟,說道:“這應該看具體的情況吧。”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
誰也沒想到,張文英說得卻完全不同:“如果換了使我,絕對不會體諒,而朝廷所說地蠱惑百姓的所謂奸人之中隻怕便會有我一份。”
孫中山有些驚訝的看著張文英,沒想到他會這麽激進。
張文英繼續娓娓道來:“在咱們中國,升鬥小民的願望是最容易滿足的,太太平平,衣食溫飽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朝廷連這些東西都做不到,又有誰會去體諒他們呢?當然這不是重要的,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那個地方總是遭災?”
同盟會裏有兩把刷子的著實不少,可這話還是把他們問住了,孫中山也覺得迷惑,張文英莫不是要把這些歸結為天命吧,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讀書人還是很相信天命的。
<a href="http:///"></a>
“在咱們中國,最頻繁的災害應該也就是旱災和澇災了,如果水利工程有保證,那麽即便有大災也不會造成多大損失。遭災之後,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不過清政府最多也就是賑濟了事,這樣一來,今年遭災,明年還會遭災,如此年複一年,錢看上去的確是花了不少,可事情終究也是沒有辦好,老百姓的日子還是沒有絲毫的好轉,還是隻能靠賑濟活命。講句老實話,這樣的日子就算是繼續賑濟我也不願意過下去,何況現在是連賑濟也停了。朝廷打仗自然重要,但是老百姓也是要活下去的,其實如果早早的便把事情解決了,這個時候怎麽會缺乏錢糧呢,說不定因為國家富足這仗原本就是不必打的。”
張文英的一番話讓同盟會員們看了眼界,不過他們也還是不大清楚張文英搞以工代賑的用意。
孫中山四十歲了,為革命奔走呼號也過十年了。現在革命成功似乎就在眼前,他對於張文英的了解還並不算深入,卻已經相當欣賞這個才二十七歲的年輕人,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對於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不會過分的刨根問底的……
“你們也都知道,我是做過官的,當初在北京的軍機處時,其實也並沒有許多的正經事要做,更多的時候是在互相扯皮,有時候也能聽到一些旁人不了解的消息,我就曾聽過這麽兩件事。”
以工代賑這種事其實在中國很早就有了,不過比之於普通的賑濟在操作上要複雜得多,而且在古代出了興修水利,也並沒有太多可作為以工代賑的大型公共工程,曆代都很少會這麽做,張文英這麽說也並不代表他是從朝廷那裏學來的,隻是不知道他聽來的會是怎麽回事。
“有個京官奉旨出京辦差,負責替太後采辦東西,從南洋經海路運抵天津,在走6路運抵北京。連貨款帶運費總計是不到六萬兩銀子,要是算上海關和厘捐則要八萬。不過既然是替太後采辦的忙著海關和厘捐自然是省下了。然而再給戶部報賬的時候卻飽了足足十五萬兩,也就是說有過九萬兩銀子落入了貪官地口袋。這要換在平時,隻怕禦史們早就遞折子了。不過這次也就是在京官中稍稍傳了一下,沒人聲張,更沒有人上告。”說著,張文英看向那些同盟會員,問道:“不知諸君可明白這是為什麽?”
其中一個幾乎是脫口而出:“清廷這麽**,自然是官官相護了。”
“隻怕沒有這麽簡單吧。我聽說滿清朝廷內部派係林立。自己一派固然官官相護,其他人卻未必會這麽做。”張文英順著聲音看過去,沒想到卻是那汪兆銘,作為同盟會年輕一輩中地翹楚心思尚算細密,卻也是不能太過小瞧。那汪兆銘原本也是想說官官相護,可有覺得普通了點兒,張文英想說的絕不是這個。
孫中山看著汪兆銘,讚許的點了點頭。他也同意這個說法,不過他也同樣隻是覺得問題沒有這麽簡單,卻也同樣不明白其中地原因。
“那個京官得了九萬餘兩銀子,他要是全都一口吞了那可就惹下大麻煩了。不過他還算是聰明,拿出其中五萬餘量分給手下和相關官吏。上下打點,這樣人人嘴裏都有甜頭,這就叫人人有份,永不落空。那些能知道此事的都拿了他的銀子,也就不好再說什麽了,他的消息自然也就不會走漏出去,而且這樣一來各方勢力都被照顧到了,大家都要照顧自己派係的人,也就在不會有人來找他的麻煩。”
張文英掃視了一眼這些同盟會員,他們都陷入了沉思,平心而論,這樣地技倆他們大約也是可以想出來的,他們疑惑的則是張文英從中到底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還有另一件事,有一個縣糟了災,照例朝廷自然是免了他們的錢糧,還抽調了物資來賑災,其實那裏一連幾年都有災害,不過是災情輕重罷了,朝廷自然也是每次都視情況賑災的。正好趕上有一年災情並不算嚴重,而朝廷也正在用兵,國庫空虛,雖然免了該地的錢糧,不過卻沒有及時的賑災。按朝廷地說法,當地的百姓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素來不服王法,這一次更是不體諒朝廷的難處,更有奸人蠱惑,結果釀成了暴動,還牽連到附近州縣,為鎮壓暴動,又花費了不少錢糧。”張文英頓了一下,轉身問道,“所謂不體諒朝廷的難處這也不過是朝廷自己地片麵之辭,不知若是換了總理是否會體諒?”
孫中山略一沉吟,說道:“這應該看具體的情況吧。”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
誰也沒想到,張文英說得卻完全不同:“如果換了使我,絕對不會體諒,而朝廷所說地蠱惑百姓的所謂奸人之中隻怕便會有我一份。”
孫中山有些驚訝的看著張文英,沒想到他會這麽激進。
張文英繼續娓娓道來:“在咱們中國,升鬥小民的願望是最容易滿足的,太太平平,衣食溫飽他們也就心滿意足了,朝廷連這些東西都做不到,又有誰會去體諒他們呢?當然這不是重要的,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那個地方總是遭災?”
同盟會裏有兩把刷子的著實不少,可這話還是把他們問住了,孫中山也覺得迷惑,張文英莫不是要把這些歸結為天命吧,要知道這個時候的讀書人還是很相信天命的。
<a href="http:///"></a>
“在咱們中國,最頻繁的災害應該也就是旱災和澇災了,如果水利工程有保證,那麽即便有大災也不會造成多大損失。遭災之後,正所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不過清政府最多也就是賑濟了事,這樣一來,今年遭災,明年還會遭災,如此年複一年,錢看上去的確是花了不少,可事情終究也是沒有辦好,老百姓的日子還是沒有絲毫的好轉,還是隻能靠賑濟活命。講句老實話,這樣的日子就算是繼續賑濟我也不願意過下去,何況現在是連賑濟也停了。朝廷打仗自然重要,但是老百姓也是要活下去的,其實如果早早的便把事情解決了,這個時候怎麽會缺乏錢糧呢,說不定因為國家富足這仗原本就是不必打的。”
張文英的一番話讓同盟會員們看了眼界,不過他們也還是不大清楚張文英搞以工代賑的用意。
孫中山四十歲了,為革命奔走呼號也過十年了。現在革命成功似乎就在眼前,他對於張文英的了解還並不算深入,卻已經相當欣賞這個才二十七歲的年輕人,他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他就是這樣一個人,對於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不會過分的刨根問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