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中區上亞厘畢道有一座相當宏偉氣派的建築,所都知道,那裏的主人是從萬裏之遙的一個叫英吉利的小島上來的鬼佬,也就是在香港一手遮天的港督,現任的港督是個叫彌敦的家夥。說起來這個彌敦已經比從前的港督好了許多,他很喜歡修路,也願意看到香港的經濟繁榮起來,也有人不喜歡他的舉措,例如他把大批的妓寨遷到了西營盤和石塘咀,固然造就了所謂“塘西***”,然而經營這麽大一片紅燈區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畢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
彌敦總督這幾天一直相當的煩悶,遵照本土的指示,革命黨的軍火讓他扣下了,不過他本人並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他當然並不是支持中國的革命,但他對於清政府也並沒有什麽好感。孫中山的名字他是聽說過的,據說這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決不會輕易言敗,隻要有機會他還是要東山再起的,兩廣是大英帝國的重要盟友法蘭西的勢力範圍,就這麽亂下去終究還是要損害英法利益。在他看來,眼下的局勢要求必須當機立斷,最好是要麽支持革命黨,要麽支持清廷,眼下的這種騎牆政策應該不會有什麽好結果。另外,倫敦的那些老爺們隻會盯著長江流域的利益,他們可以默許親德的張文英自由行動,又何必對相對親英的孫中山如此苛刻呢?
彌敦總督今天要會見一個中國女人。彌敦到香港也有些年頭了,他知道在中國人中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事實上眼下地大英帝國女人地地位也高不到哪兒去。不過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她在同盟會有相當的地位。當然。這並不重要,讓彌敦總督不得不見她的理由是她是張文英地使者。
“總督閣下,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拐彎抹角。我來就是要要回被貴政府扣下的同盟會的軍火。”來的人正是秋瑾。現在再去買軍火是來不及的,而且港英政府的工作沒有作通,軍火運過來隻怕還是要被扣下地。
彌敦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不過這也怪不得他。軍火他是扣下了,可是接下來怎麽做倫敦方麵卻沒有指示,事實上前些天王士珍也來找過他的。他也同樣沒有辦法答複,王士珍走的時候臉上沒什麽變化,但是心理也該相當不滿吧。兩邊不到岸,兩頭不討好,這樣的政策也不知是那個蠢貨想出來的。
“您不要激動嘛。貴國不是正在進行內戰嘛,我國總也要嚴守中立,等到內戰結束了,軍火自然奉還。”彌敦的話自己聽了都嫌別扭。戰爭結束了,誰還會稀罕這麽一點兒軍火。
秋瑾聽得氣不打一處來。英國佬與清政府勾勾搭搭不是一天兩天了,若不是礙於對德國的顧及,隻怕關係還要更緊密些。明著他們對清政府的幫助不多,暗地裏不也在向滿清出售軍火嗎。還有日本人地插手,英國應該也逃不了關係吧。現在在這兒高談什麽局外中立,真不愧是做婊子立牌坊。
<a href="http:///"></a>
會見眼看著不歡而散,彌敦總督也沒什麽辦法,本土的指令他要執行。
這時候,一個侍者拿著電報進來了,那是本土來的新命令,軍火不必再扣押了。
格蘭特爵士回到了上海,在大英帝國看來,此次外交相當的成功,先,即便革命黨取得了最後地勝利,大英帝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也不會受到損失,其次,戰火會遠離利益最大地長江,眼下的利益也不會受損,最後,英國對於張文英割據的默許,換來了張文英對於大英帝國給予清政府部分支持的默許,說的更清楚些,等於就是德國人默許了。英國的權益沒有蒙受損失,革命黨與清政府蚌相爭,英國人還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何樂而不為。
有了本土的指示,彌敦也樂得做個好人。
秋瑾拿著解除扣押的批示走出了港督府,英國人會有所刁難在預料之中,不過這似乎還是順利了一點兒,管他呢,重要的是軍火總算到手了,接下來就要看同盟會自己的了。
在碼頭的一個不大的貨倉裏,同盟會員終於見到了那批軍火,步槍,手槍,甚至還有兩門三十七毫米的小炮,當然,還有彈藥,大家都很興奮,孫中山先生也親自趕來了,有的同誌喜極而泣,終於有武器了。有了武器,大家就可以和滿清好好幹一場。
王士珍也得到了消息——同盟會的保密工作還是一樣的糟糕。他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盡管他也知道這是徒勞的,這裏是香港,他這個清政府的大官說了不算。他還命人盡快把消息傳回廣州,叫岑春煊早做準備。
“看著吧,到了國內看老子怎麽收拾你們這幫亂黨!”王士珍咬牙切齒的說道。
大家都在忙碌著,誰也沒有留意香港以外生了什麽。
後天一早又有一批同盟會員乘船到香港了,加上這批人,起義的隊伍就有千餘人了,這些都是最忠於同盟會的骨幹,無論是孫中山還是秋瑾都對起義的成功充滿了信心。
廣州的岑春煊開始調動新軍準備南下了,不過他心裏很不踏實,他有聽說,新軍裏也有同盟會的人,隻是他不知道是誰。新軍的確是不可靠的,可他現在能抽調的也就隻有新軍了。
血淋淋的大廝殺似乎馬上就要在嶺南的大地上開始了。
就在所有人心裏那根弦崩到最緊的時候,港英政府的軍隊突然包圍了存放軍火的那個小倉庫,港督彌敦有又一次宣布扣押這批軍火。
彌敦也是奉命行事,出爾反爾的正是倫敦的那幫老爺們,這當然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江蘇那邊出了大事,多米諾骨牌正在坍塌,就連那些反應最遲鈍的人也該看得出來,滿清政府的天就要塌下來了……
彌敦總督這幾天一直相當的煩悶,遵照本土的指示,革命黨的軍火讓他扣下了,不過他本人並不認為這是個好主意。他當然並不是支持中國的革命,但他對於清政府也並沒有什麽好感。孫中山的名字他是聽說過的,據說這是一個意誌堅定的人,決不會輕易言敗,隻要有機會他還是要東山再起的,兩廣是大英帝國的重要盟友法蘭西的勢力範圍,就這麽亂下去終究還是要損害英法利益。在他看來,眼下的局勢要求必須當機立斷,最好是要麽支持革命黨,要麽支持清廷,眼下的這種騎牆政策應該不會有什麽好結果。另外,倫敦的那些老爺們隻會盯著長江流域的利益,他們可以默許親德的張文英自由行動,又何必對相對親英的孫中山如此苛刻呢?
彌敦總督今天要會見一個中國女人。彌敦到香港也有些年頭了,他知道在中國人中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事實上眼下地大英帝國女人地地位也高不到哪兒去。不過這個女人可不簡單,她在同盟會有相當的地位。當然。這並不重要,讓彌敦總督不得不見她的理由是她是張文英地使者。
“總督閣下,我這個人一向不喜歡拐彎抹角。我來就是要要回被貴政府扣下的同盟會的軍火。”來的人正是秋瑾。現在再去買軍火是來不及的,而且港英政府的工作沒有作通,軍火運過來隻怕還是要被扣下地。
彌敦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不過這也怪不得他。軍火他是扣下了,可是接下來怎麽做倫敦方麵卻沒有指示,事實上前些天王士珍也來找過他的。他也同樣沒有辦法答複,王士珍走的時候臉上沒什麽變化,但是心理也該相當不滿吧。兩邊不到岸,兩頭不討好,這樣的政策也不知是那個蠢貨想出來的。
“您不要激動嘛。貴國不是正在進行內戰嘛,我國總也要嚴守中立,等到內戰結束了,軍火自然奉還。”彌敦的話自己聽了都嫌別扭。戰爭結束了,誰還會稀罕這麽一點兒軍火。
秋瑾聽得氣不打一處來。英國佬與清政府勾勾搭搭不是一天兩天了,若不是礙於對德國的顧及,隻怕關係還要更緊密些。明著他們對清政府的幫助不多,暗地裏不也在向滿清出售軍火嗎。還有日本人地插手,英國應該也逃不了關係吧。現在在這兒高談什麽局外中立,真不愧是做婊子立牌坊。
<a href="http:///"></a>
會見眼看著不歡而散,彌敦總督也沒什麽辦法,本土的指令他要執行。
這時候,一個侍者拿著電報進來了,那是本土來的新命令,軍火不必再扣押了。
格蘭特爵士回到了上海,在大英帝國看來,此次外交相當的成功,先,即便革命黨取得了最後地勝利,大英帝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也不會受到損失,其次,戰火會遠離利益最大地長江,眼下的利益也不會受損,最後,英國對於張文英割據的默許,換來了張文英對於大英帝國給予清政府部分支持的默許,說的更清楚些,等於就是德國人默許了。英國的權益沒有蒙受損失,革命黨與清政府蚌相爭,英國人還可以坐收漁人之利,何樂而不為。
有了本土的指示,彌敦也樂得做個好人。
秋瑾拿著解除扣押的批示走出了港督府,英國人會有所刁難在預料之中,不過這似乎還是順利了一點兒,管他呢,重要的是軍火總算到手了,接下來就要看同盟會自己的了。
在碼頭的一個不大的貨倉裏,同盟會員終於見到了那批軍火,步槍,手槍,甚至還有兩門三十七毫米的小炮,當然,還有彈藥,大家都很興奮,孫中山先生也親自趕來了,有的同誌喜極而泣,終於有武器了。有了武器,大家就可以和滿清好好幹一場。
王士珍也得到了消息——同盟會的保密工作還是一樣的糟糕。他還在做著最後的努力,盡管他也知道這是徒勞的,這裏是香港,他這個清政府的大官說了不算。他還命人盡快把消息傳回廣州,叫岑春煊早做準備。
“看著吧,到了國內看老子怎麽收拾你們這幫亂黨!”王士珍咬牙切齒的說道。
大家都在忙碌著,誰也沒有留意香港以外生了什麽。
後天一早又有一批同盟會員乘船到香港了,加上這批人,起義的隊伍就有千餘人了,這些都是最忠於同盟會的骨幹,無論是孫中山還是秋瑾都對起義的成功充滿了信心。
廣州的岑春煊開始調動新軍準備南下了,不過他心裏很不踏實,他有聽說,新軍裏也有同盟會的人,隻是他不知道是誰。新軍的確是不可靠的,可他現在能抽調的也就隻有新軍了。
血淋淋的大廝殺似乎馬上就要在嶺南的大地上開始了。
就在所有人心裏那根弦崩到最緊的時候,港英政府的軍隊突然包圍了存放軍火的那個小倉庫,港督彌敦有又一次宣布扣押這批軍火。
彌敦也是奉命行事,出爾反爾的正是倫敦的那幫老爺們,這當然不會是沒有原因的。
江蘇那邊出了大事,多米諾骨牌正在坍塌,就連那些反應最遲鈍的人也該看得出來,滿清政府的天就要塌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