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照安出獄升官一條龍。
從右僉都禦史升為左僉都禦史。左貴,帶個左,妥妥升官。至於原先的左僉都禦史則被調去了其他部門,借口都是現成的,都察院工作失職。
於照安起複,開始了轟轟烈烈一邊拍老皇帝馬屁,一邊打壓異己的工作,誓要搶奪江圖寵臣的地位。但他的手段比江圖高多了,畢竟家學淵源,底蘊深厚,頗有背景。
不像江圖,草根出身,讀書不多,這些年全忙著搞歪門邪道,正經陽謀就沒學到家。
高下立判。
於照安在老皇帝跟前,漸漸得了重用,終於有了點話語權。雖說還不能同江圖分庭抗禮,卻已經讓江圖生出了強烈的不安感,已經將其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讀書人一旦不要臉,真是難打啊!”江圖發出如此感慨。
八月,東州教匪亂民逐漸平息,都沒有出動朝廷大軍,地方守備力量加上周邊的駐軍,就解決了這次民亂。可見,教匪的軍事組織能力極弱,但是蠱惑村夫愚婦的能力是極為強大,遲早還會死灰複燃。
陳觀樓關注著東州的民亂,朝廷的邸報,他想盡辦法找來看,還通過關係從刑部打聽消息。沒別的想法,隻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
查遍所有資料,都沒有看到張道合的名字,他一度懷疑自己猜錯了。
直到聽說此次平亂,跑脫了教匪聖女和大頭領,他又隱隱生出了一絲篤定。
九月,金州相鄰的平州,邊軍都頭郭大春因不滿上官貪墨餉銀,鞭笞士卒,抹去自己的功勞,憤而殺官,帶領一幫士卒衝出軍營,打劫鄉間,裹挾百姓,殺官造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戰火便席卷整個平州。
安靜了兩年的金州反賊大明王死灰複燃,突然從群山中殺出,一口氣打下三座城池。此次一改之前殺官殺吏殺大戶的作風,一邊開倉放糧,一邊籠絡官吏大戶為自己所用。就算官吏大戶不從,他也沒有隨意殺人,反而送上銀兩,禮送出境。至於他們的財貨,自然是全部充公。
以三縣地盤為根基,一邊擴軍練軍,一邊經營地盤。
這一回,大明王明顯吸取了第一次造反的經驗,聽取了高人的指點,不做流寇,要做坐寇,經營自己的地盤,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絕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亂來,把人都殺光了,誰來替他經營,誰替他收稅收糧。
沒有稅收,不想盤剝小民,就隻能一路殺大戶。這麽殺下去,等於是將大戶以及讀書人推到了朝廷那邊,甚至連一些小有資產的富農市井小民都不認可他,認為他是殺人魔,不得民心。
誰掌握話語權,誰就掌握民心。
話語權都在讀書人手中,都在地主老爺手中,在士紳手中。
不過,大明王也不是一味寬容對待官吏大戶,凡是名聲不好的,統統就地正法,給百姓出氣,以此邀買民心。
這番做派,果然比第一次造反更能凝聚人心。隊伍終於有了自己的綱領,有了基本的行政衙門構架,等到明年收稅,有了錢糧,就能擴大地盤,一步步穩紮穩打,遲早將整個金州,甚至將隔壁州府統統吃下。前提是,能擋住朝廷前兩波攻勢。
平州金州反賊起,烽火燃燒,消息傳到京城,引起朝廷嘩然。
大明王死灰複燃,能預料。
郭大春是什麽玩意,這個人從哪裏鑽出來的?竟然是邊軍都頭。朝廷的兵將,為什麽要殺官造反,這裏麵究竟出了什麽問題。必須好好問問兵部。
兵部:……
關我屁事!
餉銀給了,雖然不足數,但確實是給了。去年,趁著金州反賊被滅,從老皇帝那裏薅了一筆銀錢,不但解決了金州平賊大軍的賞銀,隔壁平州也跟著沾光,來了一次換裝。
就說說,兵部有什麽責任?
郭大春造反,分明是地方官府貪墨過重,邊軍將領將旗下士卒視作家奴造成的。這是經年頑疾,非兵部的責任,而是打老祖宗起,邊軍製度就出了問題。
兵部推卸責任,戶部則指責兵部貪墨軍餉,吏部指責兵部選將製度存在漏洞,應該讓吏部摻和一腳,就能避免千千萬萬個郭大春。工部則指責兵部拖了後腿,耽誤老皇帝修宮殿和園子,禮部彈劾兵部亂彈琴,不懂教化。
總而言之,郭大春造反,必須由兵部背負起責任。
至於大明王,那個,這個,還得看平江侯。平江侯能剿滅大明王一次,自然能剿滅第二次,順帶將郭大春也給剿了。
老皇帝一點都不慌,還在按部就班的修道求長生。
他穿著一件道袍,攤開胸脯,手持拂塵,花白的胡須垂到胸口,光著腳在太極宮內走來走去。別說,還真有一股子仙風道骨的味道,前提是忽略他眼中的陰狠。
“區區大明王,還有那個……”老皇帝記憶有點混亂。
“郭大春。”邱德福小聲提醒了一句。
老皇帝冷哼一聲,“就這兩個人,朕能殺他們一次,就能殺他們第二次。”
邱德福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提醒,“戶部又在鬧錢慌。”
“荒唐!秋稅剛入庫,戶部怎麽又沒錢了,錢都去哪裏了?”
老皇帝大怒。
打仗打的就是錢。
郭大春和大明王,很難剿嗎?
其實不難。都是不成氣候的小反賊。
前提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隻要給足餉銀,官兵嗷嗷叫,旦夕間就能滅了這幫賊子。
可是,剿賊最難的事情就是給足餉銀。真要給足了餉銀,郭大春也不會殺官造反。
乾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這可不是開玩笑。
以大乾的底蘊,軍中那麽多好男兒,給足糧草餉銀,官兵的戰鬥力十倍提升。別說一個大明王,就是再來十個大明王也不在話下。
可是難就難在沒錢啊!
老皇帝內帑有錢,隻是以他吝嗇貪財的脾性,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不肯掏出銀子。
“陛下,朝臣們還等著恭聽聖訓!”邱德福不得不小聲提醒。這麽大的事情,朝臣們都等著老皇帝拿主意。
朝臣們倒是給出了解決方案,一事不煩二主,還是讓平江侯統帥大軍去剿賊,關鍵是錢糧怎麽解決?
從右僉都禦史升為左僉都禦史。左貴,帶個左,妥妥升官。至於原先的左僉都禦史則被調去了其他部門,借口都是現成的,都察院工作失職。
於照安起複,開始了轟轟烈烈一邊拍老皇帝馬屁,一邊打壓異己的工作,誓要搶奪江圖寵臣的地位。但他的手段比江圖高多了,畢竟家學淵源,底蘊深厚,頗有背景。
不像江圖,草根出身,讀書不多,這些年全忙著搞歪門邪道,正經陽謀就沒學到家。
高下立判。
於照安在老皇帝跟前,漸漸得了重用,終於有了點話語權。雖說還不能同江圖分庭抗禮,卻已經讓江圖生出了強烈的不安感,已經將其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
“讀書人一旦不要臉,真是難打啊!”江圖發出如此感慨。
八月,東州教匪亂民逐漸平息,都沒有出動朝廷大軍,地方守備力量加上周邊的駐軍,就解決了這次民亂。可見,教匪的軍事組織能力極弱,但是蠱惑村夫愚婦的能力是極為強大,遲早還會死灰複燃。
陳觀樓關注著東州的民亂,朝廷的邸報,他想盡辦法找來看,還通過關係從刑部打聽消息。沒別的想法,隻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
查遍所有資料,都沒有看到張道合的名字,他一度懷疑自己猜錯了。
直到聽說此次平亂,跑脫了教匪聖女和大頭領,他又隱隱生出了一絲篤定。
九月,金州相鄰的平州,邊軍都頭郭大春因不滿上官貪墨餉銀,鞭笞士卒,抹去自己的功勞,憤而殺官,帶領一幫士卒衝出軍營,打劫鄉間,裹挾百姓,殺官造反!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戰火便席卷整個平州。
安靜了兩年的金州反賊大明王死灰複燃,突然從群山中殺出,一口氣打下三座城池。此次一改之前殺官殺吏殺大戶的作風,一邊開倉放糧,一邊籠絡官吏大戶為自己所用。就算官吏大戶不從,他也沒有隨意殺人,反而送上銀兩,禮送出境。至於他們的財貨,自然是全部充公。
以三縣地盤為根基,一邊擴軍練軍,一邊經營地盤。
這一回,大明王明顯吸取了第一次造反的經驗,聽取了高人的指點,不做流寇,要做坐寇,經營自己的地盤,做到進可攻退可守。絕不能再像之前那樣亂來,把人都殺光了,誰來替他經營,誰替他收稅收糧。
沒有稅收,不想盤剝小民,就隻能一路殺大戶。這麽殺下去,等於是將大戶以及讀書人推到了朝廷那邊,甚至連一些小有資產的富農市井小民都不認可他,認為他是殺人魔,不得民心。
誰掌握話語權,誰就掌握民心。
話語權都在讀書人手中,都在地主老爺手中,在士紳手中。
不過,大明王也不是一味寬容對待官吏大戶,凡是名聲不好的,統統就地正法,給百姓出氣,以此邀買民心。
這番做派,果然比第一次造反更能凝聚人心。隊伍終於有了自己的綱領,有了基本的行政衙門構架,等到明年收稅,有了錢糧,就能擴大地盤,一步步穩紮穩打,遲早將整個金州,甚至將隔壁州府統統吃下。前提是,能擋住朝廷前兩波攻勢。
平州金州反賊起,烽火燃燒,消息傳到京城,引起朝廷嘩然。
大明王死灰複燃,能預料。
郭大春是什麽玩意,這個人從哪裏鑽出來的?竟然是邊軍都頭。朝廷的兵將,為什麽要殺官造反,這裏麵究竟出了什麽問題。必須好好問問兵部。
兵部:……
關我屁事!
餉銀給了,雖然不足數,但確實是給了。去年,趁著金州反賊被滅,從老皇帝那裏薅了一筆銀錢,不但解決了金州平賊大軍的賞銀,隔壁平州也跟著沾光,來了一次換裝。
就說說,兵部有什麽責任?
郭大春造反,分明是地方官府貪墨過重,邊軍將領將旗下士卒視作家奴造成的。這是經年頑疾,非兵部的責任,而是打老祖宗起,邊軍製度就出了問題。
兵部推卸責任,戶部則指責兵部貪墨軍餉,吏部指責兵部選將製度存在漏洞,應該讓吏部摻和一腳,就能避免千千萬萬個郭大春。工部則指責兵部拖了後腿,耽誤老皇帝修宮殿和園子,禮部彈劾兵部亂彈琴,不懂教化。
總而言之,郭大春造反,必須由兵部背負起責任。
至於大明王,那個,這個,還得看平江侯。平江侯能剿滅大明王一次,自然能剿滅第二次,順帶將郭大春也給剿了。
老皇帝一點都不慌,還在按部就班的修道求長生。
他穿著一件道袍,攤開胸脯,手持拂塵,花白的胡須垂到胸口,光著腳在太極宮內走來走去。別說,還真有一股子仙風道骨的味道,前提是忽略他眼中的陰狠。
“區區大明王,還有那個……”老皇帝記憶有點混亂。
“郭大春。”邱德福小聲提醒了一句。
老皇帝冷哼一聲,“就這兩個人,朕能殺他們一次,就能殺他們第二次。”
邱德福遲疑了一下,小心翼翼提醒,“戶部又在鬧錢慌。”
“荒唐!秋稅剛入庫,戶部怎麽又沒錢了,錢都去哪裏了?”
老皇帝大怒。
打仗打的就是錢。
郭大春和大明王,很難剿嗎?
其實不難。都是不成氣候的小反賊。
前提是,兵強馬壯,糧草充足。隻要給足餉銀,官兵嗷嗷叫,旦夕間就能滅了這幫賊子。
可是,剿賊最難的事情就是給足餉銀。真要給足了餉銀,郭大春也不會殺官造反。
乾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這可不是開玩笑。
以大乾的底蘊,軍中那麽多好男兒,給足糧草餉銀,官兵的戰鬥力十倍提升。別說一個大明王,就是再來十個大明王也不在話下。
可是難就難在沒錢啊!
老皇帝內帑有錢,隻是以他吝嗇貪財的脾性,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不肯掏出銀子。
“陛下,朝臣們還等著恭聽聖訓!”邱德福不得不小聲提醒。這麽大的事情,朝臣們都等著老皇帝拿主意。
朝臣們倒是給出了解決方案,一事不煩二主,還是讓平江侯統帥大軍去剿賊,關鍵是錢糧怎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