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不用那麽麻煩
四合院:係統到底融合了幾個世界 作者:小白閑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丁慧的保證,安排好了李紅豆之後,李學武才安心地離開學校。
接下來是要辦一些正事兒了,回來好些天了,全都是在處理家裏的事情,全然沒有顧上去管公司裏的事情。
轉天一大早,李學武就對鄭陽說:“咱們先去汽車廠看看吧!”
“好的老板!”
開上車子,兩人直奔東城的汽車廠。
現在的紅星汽車廠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規模了,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倍有餘,也不單單是生產轎車,還有吉普、皮卡,客車,以及各種載重不同的卡車。
全廠也有近萬名工人,年產汽車數十萬輛,除了國內,大部分都是銷售到歐美國家,每年可以帶回來上百億的外匯收入。
廠裏的研發部門,也致力於開發新型的汽車技術和產品。這使得紅星汽車廠成為了國內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而且如今的汽車廠廠長已不再是程紹誌了。由於年齡過大,程紹誌無法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壓力,幾年前便已光榮退休。
現今,他在家中每日讀書看報、養魚遛鳥,享受著悠閑自在的退休生活。
接替他職位的是李學武唯一的徒弟孫文亮。
經過多年的曆練,孫文亮已然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人物。有他引領著汽車廠前行,李學武倍感安心。
兩人抵達工廠時,恰逢工人上班之際,人山人海的景象令李學武不禁回憶起往昔在軋鋼廠的歲月。那時,他們也是如此充滿活力與幹勁,轉眼之間,二三十年的時光就匆匆的過去了。
李學武過來並沒有事先告知孫文亮,於是就自顧自地在廠區內漫步,觀察工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
車間裏,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他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設備,將零件組裝成一輛輛嶄新的汽車。
沒過多久,便見到孫文亮領著一群人急匆匆地跑來。“師傅,您來了怎麽也不提前說一聲,我好去接您啊!”孫文亮喘著粗氣跑到李學武跟前說道。
李學武笑了笑,“怎麽你還要給我搞個歡迎儀式啊?”
孫文亮趕忙回道:“哈哈哈,那還不是應該的嘛!”
李學武擺了擺手,“不至於,到自己家來,還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做什麽!”說著他拍了拍孫文亮的肚子,“你這最近又長胖了不少啊,是該減減肥了!”
孫文亮一聽這話,趕緊把自己的肚子一收,不好意思地笑道:“師傅,我也想減啊,可是現在喝口涼水都長肉,真是沒辦法了!”
李學武笑著搖了搖頭,“行了,既然你們過來了咱們就一起轉轉,現在的產量怎麽樣?”
“非常好,每個月最少也能保證五到六萬輛車出廠,最近又談成了幾個國家的銷售渠道,下個月新增加的生產線安裝調試好了以後,產量還能再提升一部分!”孫文亮一邊引著李學武往裏走一邊介紹著。
李學武點了點頭:“恩,不光要抓產量,也要抓質量,咱們紅星汽車代表的可是我們國家的臉麵,出去以後一定要確保皮實耐用、故障率低才行!”
“這方麵您不用擔心,我們對產品質量一直都是嚴格把關的,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質量檢測體係。每一輛車下線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測試和檢驗,確保交到客戶手中的都是精品。”孫文亮信心滿滿地回答道。
“嗯,很好,你的工作我還是放心的,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工人們的待遇。隻有讓他們生活得更好,工作起來才會更有動力,更有凝聚力。所以你們一定要關注工人們的生活狀況,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李學武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孫文亮點了點頭,表示一定牢記在心。
隨後,他便帶著李學武等人在車間裏轉了一圈。一路上,李學武仔細觀察了生產線上的各個環節,不時與工人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
轉完一圈後,李學武並沒有發現什麽問題,於是一行人便返回了辦公樓。
將其他人打發走後,隻留下了幾個工廠的主要領導,一同坐在孫文亮的辦公室內。
孫文亮率先開口詢問道:“師傅,您這次回京打算停留多久呢?”
李學武回答說:“恐怕會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剛剛回國便立即去拜見了老人家,並向他提及希望將公司總部遷至京城的想法。老人家對這個提議表示非常認同。因此,接下來我計劃開始著手選址事宜,你們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孫文亮連忙說道:“師傅,何必再費心思挑選其他地方呢?直接在我們汽車廠的土地上建設不就好了嘛!為了擴大規模,市政府已經批準了大量周邊地塊供我們使用。如果總部設立在此處,我們之間距離較近,可以隨時見麵,辦事也更為便利!”
李學武點頭回應道:“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不過,這片區域的環境汙染問題稍微有些嚴重,一件白襯衣穿上一天到晚上就變成黑襯衣了,要是在這建總部,那不是得天天吃灰啊!”
孫文亮也笑了起來:“說的也是,不過沒辦法,誰讓咱們守著鋼廠呢,天天這煙囪冒個不停!讓那些西裝革履的白領們在咱們這個地方上班確實是委屈人家了,不行就往裏走,找個好地方!”
“不行就選朝陽門那塊吧,我聽說朝陽門那塊市裏正規劃著要拆遷呢,要是能定在那的話,不光到工廠,離家也近,你說呢?”李學文在旁邊開口提議道。
“老大,你從哪聽到的消息啊?”李學武好奇地看著自己大哥,要是那邊真的拆遷,把總部的地址定在那裏也不錯,這可是京城的二環啊,要是趕到二三十年以後,光地皮就是一個天價了。
李學文回答道:“咱們廠裏就有不少人住在朝陽門那邊,聽他們說已經有人去家裏做過統計了。那個春燕娘家不也是在那一塊兒嗎?她們家沒有人去統計嗎?”
“我不知道啊,回來了還沒有顧上去她家那邊轉轉呢!”
“哦,那你可以到市裏打聽一下,平時我也沒有太關注這方麵的事!”李學文建議道。
他覺得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麽選擇在朝陽門建立總部將是一個明智之舉。
“不用去,費那個勁兒呢,我現在打個電話問問!”孫文亮站起身來,向自己的辦公桌走去。
接下來是要辦一些正事兒了,回來好些天了,全都是在處理家裏的事情,全然沒有顧上去管公司裏的事情。
轉天一大早,李學武就對鄭陽說:“咱們先去汽車廠看看吧!”
“好的老板!”
開上車子,兩人直奔東城的汽車廠。
現在的紅星汽車廠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規模了,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了三倍有餘,也不單單是生產轎車,還有吉普、皮卡,客車,以及各種載重不同的卡車。
全廠也有近萬名工人,年產汽車數十萬輛,除了國內,大部分都是銷售到歐美國家,每年可以帶回來上百億的外匯收入。
廠裏的研發部門,也致力於開發新型的汽車技術和產品。這使得紅星汽車廠成為了國內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在國際上也有了一席之地。
而且如今的汽車廠廠長已不再是程紹誌了。由於年齡過大,程紹誌無法再承擔繁重的工作壓力,幾年前便已光榮退休。
現今,他在家中每日讀書看報、養魚遛鳥,享受著悠閑自在的退休生活。
接替他職位的是李學武唯一的徒弟孫文亮。
經過多年的曆練,孫文亮已然成長為能獨當一麵的人物。有他引領著汽車廠前行,李學武倍感安心。
兩人抵達工廠時,恰逢工人上班之際,人山人海的景象令李學武不禁回憶起往昔在軋鋼廠的歲月。那時,他們也是如此充滿活力與幹勁,轉眼之間,二三十年的時光就匆匆的過去了。
李學武過來並沒有事先告知孫文亮,於是就自顧自地在廠區內漫步,觀察工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
車間裏,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工作著。他們熟練地操作著機器設備,將零件組裝成一輛輛嶄新的汽車。
沒過多久,便見到孫文亮領著一群人急匆匆地跑來。“師傅,您來了怎麽也不提前說一聲,我好去接您啊!”孫文亮喘著粗氣跑到李學武跟前說道。
李學武笑了笑,“怎麽你還要給我搞個歡迎儀式啊?”
孫文亮趕忙回道:“哈哈哈,那還不是應該的嘛!”
李學武擺了擺手,“不至於,到自己家來,還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做什麽!”說著他拍了拍孫文亮的肚子,“你這最近又長胖了不少啊,是該減減肥了!”
孫文亮一聽這話,趕緊把自己的肚子一收,不好意思地笑道:“師傅,我也想減啊,可是現在喝口涼水都長肉,真是沒辦法了!”
李學武笑著搖了搖頭,“行了,既然你們過來了咱們就一起轉轉,現在的產量怎麽樣?”
“非常好,每個月最少也能保證五到六萬輛車出廠,最近又談成了幾個國家的銷售渠道,下個月新增加的生產線安裝調試好了以後,產量還能再提升一部分!”孫文亮一邊引著李學武往裏走一邊介紹著。
李學武點了點頭:“恩,不光要抓產量,也要抓質量,咱們紅星汽車代表的可是我們國家的臉麵,出去以後一定要確保皮實耐用、故障率低才行!”
“這方麵您不用擔心,我們對產品質量一直都是嚴格把關的,已經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質量檢測體係。每一輛車下線前都會經過嚴格的測試和檢驗,確保交到客戶手中的都是精品。”孫文亮信心滿滿地回答道。
“嗯,很好,你的工作我還是放心的,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工人們的待遇。隻有讓他們生活得更好,工作起來才會更有動力,更有凝聚力。所以你們一定要關注工人們的生活狀況,及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李學武語重心長地囑咐道。
孫文亮點了點頭,表示一定牢記在心。
隨後,他便帶著李學武等人在車間裏轉了一圈。一路上,李學武仔細觀察了生產線上的各個環節,不時與工人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工作情況。
轉完一圈後,李學武並沒有發現什麽問題,於是一行人便返回了辦公樓。
將其他人打發走後,隻留下了幾個工廠的主要領導,一同坐在孫文亮的辦公室內。
孫文亮率先開口詢問道:“師傅,您這次回京打算停留多久呢?”
李學武回答說:“恐怕會很長一段時間了。我剛剛回國便立即去拜見了老人家,並向他提及希望將公司總部遷至京城的想法。老人家對這個提議表示非常認同。因此,接下來我計劃開始著手選址事宜,你們有什麽好的建議嗎?”
孫文亮連忙說道:“師傅,何必再費心思挑選其他地方呢?直接在我們汽車廠的土地上建設不就好了嘛!為了擴大規模,市政府已經批準了大量周邊地塊供我們使用。如果總部設立在此處,我們之間距離較近,可以隨時見麵,辦事也更為便利!”
李學武點頭回應道:“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建議,不過,這片區域的環境汙染問題稍微有些嚴重,一件白襯衣穿上一天到晚上就變成黑襯衣了,要是在這建總部,那不是得天天吃灰啊!”
孫文亮也笑了起來:“說的也是,不過沒辦法,誰讓咱們守著鋼廠呢,天天這煙囪冒個不停!讓那些西裝革履的白領們在咱們這個地方上班確實是委屈人家了,不行就往裏走,找個好地方!”
“不行就選朝陽門那塊吧,我聽說朝陽門那塊市裏正規劃著要拆遷呢,要是能定在那的話,不光到工廠,離家也近,你說呢?”李學文在旁邊開口提議道。
“老大,你從哪聽到的消息啊?”李學武好奇地看著自己大哥,要是那邊真的拆遷,把總部的地址定在那裏也不錯,這可是京城的二環啊,要是趕到二三十年以後,光地皮就是一個天價了。
李學文回答道:“咱們廠裏就有不少人住在朝陽門那邊,聽他們說已經有人去家裏做過統計了。那個春燕娘家不也是在那一塊兒嗎?她們家沒有人去統計嗎?”
“我不知道啊,回來了還沒有顧上去她家那邊轉轉呢!”
“哦,那你可以到市裏打聽一下,平時我也沒有太關注這方麵的事!”李學文建議道。
他覺得如果這個消息屬實,那麽選擇在朝陽門建立總部將是一個明智之舉。
“不用去,費那個勁兒呢,我現在打個電話問問!”孫文亮站起身來,向自己的辦公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