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然也是喜歡格格的,”康熙是一個帝王,還是一個典型的帝王,他也疼愛格格,不然張庶妃、董庶妃,也不會因為誕下了二格格就有所寬待。
皇宮裏,底下的奴才們都是看人下菜碟,上有所好,下必從之。
康熙若是不疼愛格格,那麽大格格、二格格就不能反過來庇佑生身母親。
正是因為他的疼愛,愛屋及烏,於是誕下格格的生身母親張庶妃、和董庶妃才能因大格格、二格格而得了幾分顏麵。
但與之相反的,皇帝更看重阿哥。因為阿哥是用來繼承家業的,而格格,則幾乎都要送出去聯姻,日後難得能見一回。
那麽,對於傳承基業的阿哥,康熙就必然要更看重幾分。
康熙也坦白,他直白地與她說:“沁柔,阿哥格格不一樣,阿哥是可以建功立業的,日後也能常伴我們身邊,格格們,……”帝王頓了頓,“滿蒙聯姻是國策,格格們,朕即便再是疼愛,她們日後也是要遠嫁蒙古的,不能承歡膝下,還要時時刻刻惦記著。”
“我們有格格也不要緊,但格格是需要父母兄弟撐腰的,她才能在婆家過得好,大清的強盛,是格格們在婆家過得好的底氣,但反過來,格格們,嬌生慣養著,也是要為大清的強盛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們受天下所養,自然也該為天下所奉獻一生。”康熙不是不疼愛女兒,但他疼愛女兒的方式就是,好好嬌生慣養著。
同時,格格們也都必須要為聯姻作準備。
康熙難得耐心,教導她!
沁柔早就明白這樣的道理,然而她還是覺得心驚!
女子就猶如一隻鳥兒,小時候由父族豢養;等長大了,年齡合適了,父族就為她挑一個父族需要安撫的、得力的幹將,然後風風光光地把她抬出去。
抬到看不見山水、看不見熟人的地方,讓她乖順,為皇室作貢獻。哪怕是死了,天高皇帝遠,可能父族還未收到消息,她人已經香消玉殞了。
而父族收到了消息,還要百般權衡、千般衡量、萬般蹉跎,然後再去決定要不要為她討回公道。
命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裏。以前一條線牽著格格,養在父族、養在皇室;然後這條線又被交到了夫族手中,是人質,是商品,是可取舍的寵物。
但唯獨不是一個人,不是她自己。
沁柔沒有反駁他,她知道,皇室的格格,都是一般一樣的結局,隻要大清有需要,隻要皇帝下定了決心,不肯也得肯,個個都一樣。
就算是現在求了,來日裏若是遇上需要公主出降才能表現和睦的事兒,皇帝也一樣可以出爾反爾。
君無戲言,可以是一句真話。他真起來,可以因為一句話而滅你九族,至死不改。
也可以是一句假得不能再假的假話。隨時隨地出爾反爾,然而你也不能去追究他的責任。
沁柔不知聽進去了幾分,但其實她就是太清楚,因為清楚,所以什麽未雨綢繆、要一個帝王承諾什麽的,她都從未有過。
能改變帝王承諾的,從來就不是嬪妃的一句話,而是權勢。所以人終其一生,所在追求的,也都是權勢。
“奴才明白。”沁柔有些虛弱地笑了笑,所以她才不想要孩子,這是個男人玩弄權勢的世界,阿哥來,爭權奪利、榮華富貴、三妻四妾、爾虞我詐,大千精彩的世界裏,自有無數的雲波詭譎等著他們,他們可以定生死、定江山、自在如意。
格格來了,就隻有死生隨意,總歸是半點不由人。
“還是阿哥好。”有那樣精彩的世界,能夠靠自己活著。
“阿哥們,是可以為母親掙得誥命和榮耀的。”皇帝告訴她,所以世人更加偏愛阿哥,皇帝也不例外。
皇阿哥們會是他的皇位繼承人,公主們卻不是,皇阿哥們會有太傅大儒仔細教導,學習治國、治軍、治朝理政之道。
公主們也會有師傅教導著,然而教導的是皇家儀態,是閨閣本分,是琴棋書畫,是掌家理事。
他們與阿哥,是處於完全不同的兩片天空。
而後宮裏,能正經地做妃嬪們依靠的,細數近幾代,唯有皇子。不乏嬪妃因兒子有功,被抬為高位。
然而因公主有功,母妃被抬封為高位的妃嬪,寥寥無幾,所以偶爾出那麽一兩個,就能人盡皆知。
都說公主不能立尺寸之功,但說到底,其實,曆史也好、皇帝也好,他們給公主立功的機會來嗎?它們又承認公主立的功業嗎?
所有的偏愛,從性別確定這一刻起,就已經望塵莫及。性格、品德、寵愛,許多都要被遠遠甩下。
很多時候,偏見已經根深蒂固,無從改變。
沁柔不妄想改變別人,她隻想自己不被同化。
不然的話,那太恐怖了。
沁柔嘀咕:“就算要掙榮耀,他也是為自個兒掙呀。”
她需要養孩子來為她掙得榮耀,她懶得費這份心。
況且,人一旦背了這樣的期許,動機不純,她有那功夫嗎?
能活活,不能活就死,她也不需要阿哥來為她掙得誥命和榮耀。人活一條命,人死一屍身。
反正都是要死,以庶妃、還是以妃位下葬,也沒什麽區別,都是一樣要迎來死亡。
就算把她挫骨揚灰都沒關係,她不在意。還是那句話,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隻要死得痛快,死得不受罪就好了。
有些時候,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
所以別說為了母親掙得誥命榮耀,他是要為自己掙,畢竟他的前程也就擺在這兒了。
“奴才一直沒消息,奴才擔心皇上會失望。”沁柔懂得哄人,她柔聲惶恐開口,總要哄著康熙,康熙寵愛著她,她日子過得還不錯,光明麵上無人敢與她為難這一點,就為她免了百分之八十的麻煩了。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麻煩,隱藏在暗地裏,一般不會給她帶來更大的麻煩。而且暗地裏的麻煩,麻煩也不會很大。
主要她生活作息也規律。每日裏除了去坤寧宮給皇後請安,還有來乾清宮伴架,別的地兒基本不去。
“沒有是兩個人的錯,怎麽能讓一個人全部承擔呢?是不是。”康熙說了一句。
皇宮裏,底下的奴才們都是看人下菜碟,上有所好,下必從之。
康熙若是不疼愛格格,那麽大格格、二格格就不能反過來庇佑生身母親。
正是因為他的疼愛,愛屋及烏,於是誕下格格的生身母親張庶妃、和董庶妃才能因大格格、二格格而得了幾分顏麵。
但與之相反的,皇帝更看重阿哥。因為阿哥是用來繼承家業的,而格格,則幾乎都要送出去聯姻,日後難得能見一回。
那麽,對於傳承基業的阿哥,康熙就必然要更看重幾分。
康熙也坦白,他直白地與她說:“沁柔,阿哥格格不一樣,阿哥是可以建功立業的,日後也能常伴我們身邊,格格們,……”帝王頓了頓,“滿蒙聯姻是國策,格格們,朕即便再是疼愛,她們日後也是要遠嫁蒙古的,不能承歡膝下,還要時時刻刻惦記著。”
“我們有格格也不要緊,但格格是需要父母兄弟撐腰的,她才能在婆家過得好,大清的強盛,是格格們在婆家過得好的底氣,但反過來,格格們,嬌生慣養著,也是要為大清的強盛作出自己的貢獻。他們受天下所養,自然也該為天下所奉獻一生。”康熙不是不疼愛女兒,但他疼愛女兒的方式就是,好好嬌生慣養著。
同時,格格們也都必須要為聯姻作準備。
康熙難得耐心,教導她!
沁柔早就明白這樣的道理,然而她還是覺得心驚!
女子就猶如一隻鳥兒,小時候由父族豢養;等長大了,年齡合適了,父族就為她挑一個父族需要安撫的、得力的幹將,然後風風光光地把她抬出去。
抬到看不見山水、看不見熟人的地方,讓她乖順,為皇室作貢獻。哪怕是死了,天高皇帝遠,可能父族還未收到消息,她人已經香消玉殞了。
而父族收到了消息,還要百般權衡、千般衡量、萬般蹉跎,然後再去決定要不要為她討回公道。
命從來不掌握在自己手裏。以前一條線牽著格格,養在父族、養在皇室;然後這條線又被交到了夫族手中,是人質,是商品,是可取舍的寵物。
但唯獨不是一個人,不是她自己。
沁柔沒有反駁他,她知道,皇室的格格,都是一般一樣的結局,隻要大清有需要,隻要皇帝下定了決心,不肯也得肯,個個都一樣。
就算是現在求了,來日裏若是遇上需要公主出降才能表現和睦的事兒,皇帝也一樣可以出爾反爾。
君無戲言,可以是一句真話。他真起來,可以因為一句話而滅你九族,至死不改。
也可以是一句假得不能再假的假話。隨時隨地出爾反爾,然而你也不能去追究他的責任。
沁柔不知聽進去了幾分,但其實她就是太清楚,因為清楚,所以什麽未雨綢繆、要一個帝王承諾什麽的,她都從未有過。
能改變帝王承諾的,從來就不是嬪妃的一句話,而是權勢。所以人終其一生,所在追求的,也都是權勢。
“奴才明白。”沁柔有些虛弱地笑了笑,所以她才不想要孩子,這是個男人玩弄權勢的世界,阿哥來,爭權奪利、榮華富貴、三妻四妾、爾虞我詐,大千精彩的世界裏,自有無數的雲波詭譎等著他們,他們可以定生死、定江山、自在如意。
格格來了,就隻有死生隨意,總歸是半點不由人。
“還是阿哥好。”有那樣精彩的世界,能夠靠自己活著。
“阿哥們,是可以為母親掙得誥命和榮耀的。”皇帝告訴她,所以世人更加偏愛阿哥,皇帝也不例外。
皇阿哥們會是他的皇位繼承人,公主們卻不是,皇阿哥們會有太傅大儒仔細教導,學習治國、治軍、治朝理政之道。
公主們也會有師傅教導著,然而教導的是皇家儀態,是閨閣本分,是琴棋書畫,是掌家理事。
他們與阿哥,是處於完全不同的兩片天空。
而後宮裏,能正經地做妃嬪們依靠的,細數近幾代,唯有皇子。不乏嬪妃因兒子有功,被抬為高位。
然而因公主有功,母妃被抬封為高位的妃嬪,寥寥無幾,所以偶爾出那麽一兩個,就能人盡皆知。
都說公主不能立尺寸之功,但說到底,其實,曆史也好、皇帝也好,他們給公主立功的機會來嗎?它們又承認公主立的功業嗎?
所有的偏愛,從性別確定這一刻起,就已經望塵莫及。性格、品德、寵愛,許多都要被遠遠甩下。
很多時候,偏見已經根深蒂固,無從改變。
沁柔不妄想改變別人,她隻想自己不被同化。
不然的話,那太恐怖了。
沁柔嘀咕:“就算要掙榮耀,他也是為自個兒掙呀。”
她需要養孩子來為她掙得榮耀,她懶得費這份心。
況且,人一旦背了這樣的期許,動機不純,她有那功夫嗎?
能活活,不能活就死,她也不需要阿哥來為她掙得誥命和榮耀。人活一條命,人死一屍身。
反正都是要死,以庶妃、還是以妃位下葬,也沒什麽區別,都是一樣要迎來死亡。
就算把她挫骨揚灰都沒關係,她不在意。還是那句話,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隻要死得痛快,死得不受罪就好了。
有些時候,死亡反而是一種解脫。
所以別說為了母親掙得誥命榮耀,他是要為自己掙,畢竟他的前程也就擺在這兒了。
“奴才一直沒消息,奴才擔心皇上會失望。”沁柔懂得哄人,她柔聲惶恐開口,總要哄著康熙,康熙寵愛著她,她日子過得還不錯,光明麵上無人敢與她為難這一點,就為她免了百分之八十的麻煩了。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麻煩,隱藏在暗地裏,一般不會給她帶來更大的麻煩。而且暗地裏的麻煩,麻煩也不會很大。
主要她生活作息也規律。每日裏除了去坤寧宮給皇後請安,還有來乾清宮伴架,別的地兒基本不去。
“沒有是兩個人的錯,怎麽能讓一個人全部承擔呢?是不是。”康熙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