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研討會
重回九零做手術,全體醫生沸騰了 作者:紅米飯南瓜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因為同屬油田的二級單位,現在發生這麽大的事故,李國勇守在小監護室,確保傷員的救治安全,肖晨光可以理解。
但楚天宇也一直沒走,他就有點奇怪了。
省一院手足外科的主任,平常日理萬機,手術不斷,今天怎麽會這麽閑,在這白等好幾個小時。
難不成是因為這台手術,駁了麵子,想找回場子?
想到這,肖晨光搖搖頭。
楚天宇都已經坐到省城醫院科主任的位置上了,哪會小肚雞腸,自降身份做這麽無聊的事兒。
畢竟像沈易偉那樣愛甩鍋的省城主任,實屬少見。
“小肖啊,我身邊這位楚教授,從上次他就想跟你好好聊聊,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趁著現在方便,你們認識一下?”
李國勇在中間做起了掮客。
在他的想法中,自身實力強,不止醫術好這一方麵,人脈資源也是實力的體現。
他曾經的同學,骨科出身,前幾年被南邊一家剛成立的醫院挖走。
說實話,手術中規中矩,沒什麽特色。
但他個人卻有一個特點。
善交際,好溝通。
很多學術派骨科大佬,他都有聯係,遇到一些超級難的骨科手術,直接電話搖人,飛刀不斷。
硬生生把他們醫院骨科專業,打造成了當地最牛逼的特色科室。
慕名而去的病人,更是絡繹不絕。
他也從剛開始的骨科醫生,一年做到科主任,三年升至管外科的副院長。
晉升如家常便飯一樣,讓人唏噓不已。
“楚教授,幸會,上次王主任的事兒,多虧了你上台。”
肖晨光主動伸出手,臉上帶著笑容。
別管楚天宇之前在台上的態度有多差,他能來幫忙手術,在最後階段接替他,完成王金剛的離斷傷縫合,對肖晨光而言,就該表示感謝。
“肖主任過獎了。”
麵對這位年輕主任的褒獎,楚天宇莫名有種激動。
他連忙伸出雙手去握,這個舉動把一旁的李國勇看的有點懵。
“其實,我想知道您後來的神經縫合,用了什麽手法,才讓病人恢複這麽快的。”
楚天宇講了這個困擾他挺久的問題。
甚至心裏有點後悔。
他為什麽剛才要選擇從手術間出來,而不是直接輔助肖晨光把手術做完。
也許是自尊心作祟的緣故,以至於最後沒看到肖晨光做神經縫合術。
“其實很簡單,你隻需要……”
肖晨光基本將台上教劉華的那一套措施,又給楚天宇講了一遍。
不得不說,楚天宇作為省城手足外的領軍人物。
悟性和臨床經驗都是劉華所不能比的。
肖晨光基本上把原理一講,楚天宇很快就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原來是這樣,難怪病人的手活動的這麽好。”
楚天宇恍然大悟。
同時心裏更加後悔了。
早知道這樣,當初他為什麽要離開手術間,就算上不了手,留下觀台學習都能掌握不少知識。
“肖主任,我還有個問題……”
楚天宇不斷請教,肖晨光知無不答。
辦公室很快成了他們探討學術的地方。
看著楚天宇虛心學習的畫麵,一旁的李國勇驚了。
原本那個傲視群雄的楚天宇哪去了?
陌生,簡直太陌生了……
又探討了將近一個小時,楚天宇越請教越心驚。
肖晨光的知識,如浩瀚星辰一望無際,讓人受益匪淺。
特別是一些手術的開展和前瞻性的措施,在他看來,都有跨時代的意義,這讓楚天宇覺得,眼前這個年輕的主任,仿佛站在未來,在看過去的他們。
雖然這種想法很可笑,也不現實,但就實打實的在楚天宇心裏,埋下種子,生根發芽。
“肖主任,周末有一場省級的學術研討會,在省二院舉辦,會有帝都的教授下來做手術,到時候你有空嗎,要不一起去看看?”
時間已經不早,楚天宇不敢再打擾肖晨光的工作。
但心中又忍不住的想跟他多交流一番。
於是發出邀請,一起去參加學術會議,到時候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
“哦,這件事兒,二院的徐主任已經邀請過我了。”
“微創外科的徐國強?”
“對。”
“!!!”
楚天宇一驚。
他沒想到,肖晨光跟徐國強還有這樣的交集。
作為後起之秀,徐國強開展的微創手術,已經在省城打出了名堂。
特別是他這次成立的微創外科,更是給全省的微創事業,點明了方向。
到時候省城的各家醫院外科主任,都會過去觀台,他們就想親眼看看,微創手術的未來,到底能走到何處。
約好一起去開會,在送走楚教授,辦公室隻剩下李國勇。
他們又一塊進到小監護看了下病人,很平穩。
有龔亮和劉曉曉守著,肖晨光很省心。
“小肖。”李國勇突然開口。
“怎麽了?”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懂你了。”
走在路上,李國勇突然有些感慨。
他從第一眼見到肖晨光,發現小肖是個不錯的外科醫生後,直到現在,後者的成長速度快到驚人。
讓肖晨光擔任急診主任,是李國勇的無奈之舉,當時他還很擔心小肖應付不來。
結果。
急診發展的風生水起,儼然有了營城第一急診的水平。
甚至現在看來,估計用不了多久,在省城都會有一席之地。
“李院長說笑了,無論普外科還是急診的發展,都離不了您的支持。”
肖晨光淡淡一笑,適當客套了一下。
“還是你管理有方,我能做的不多。”
聽到誇讚,李國勇心裏很舒坦。
當領導的,還是喜歡聽恭維,特別像小肖這種人才,更加受用。
肖晨光見狀,很自然的轉移話題。
“李院長,今天的事兒你看見了,隨著急診科的發展,今後咱接的重症病人會越來越多,醫院小監護室的床位確實有點少,有時候確實會出現周轉不開的問題。”
“小肖,你說的沒錯。”
“特別是經過這件事兒,我發現監護室在醫院今後的救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剛剛一群人擠在小監護室的畫麵,李國勇深有感觸。
因此對於肖晨光之前的提議,李國勇頗為重視。
他繼續說道:“急診病房的事兒,已經在規劃中,eicu的建立,需要通過當地衛生局和石油管理局的審批。”
“因為涉及到資金專項的事兒,按正常流程,今年提的計劃,最早明年才能落實。”
“這件事兒我會親自跑,到時候有消息,我第一時間通知你。”
治病救人,李國勇確實不如肖晨光,但對於醫院建設的事兒,裏麵牽扯到的一些問題和規矩,李國勇還是很門清的。
隨著院長親自做出保證,距離打造營城急救中心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幾天無事,明天就到了參加研討會的日子,肖晨光卻提前一天趕到了省城。
因為委托長城醫療做的直線切割吻合器,已經研製成功。
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在秦勇的小辦公室裏,幾人默不作聲,氣氛顯得有些沉重。
但楚天宇也一直沒走,他就有點奇怪了。
省一院手足外科的主任,平常日理萬機,手術不斷,今天怎麽會這麽閑,在這白等好幾個小時。
難不成是因為這台手術,駁了麵子,想找回場子?
想到這,肖晨光搖搖頭。
楚天宇都已經坐到省城醫院科主任的位置上了,哪會小肚雞腸,自降身份做這麽無聊的事兒。
畢竟像沈易偉那樣愛甩鍋的省城主任,實屬少見。
“小肖啊,我身邊這位楚教授,從上次他就想跟你好好聊聊,卻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趁著現在方便,你們認識一下?”
李國勇在中間做起了掮客。
在他的想法中,自身實力強,不止醫術好這一方麵,人脈資源也是實力的體現。
他曾經的同學,骨科出身,前幾年被南邊一家剛成立的醫院挖走。
說實話,手術中規中矩,沒什麽特色。
但他個人卻有一個特點。
善交際,好溝通。
很多學術派骨科大佬,他都有聯係,遇到一些超級難的骨科手術,直接電話搖人,飛刀不斷。
硬生生把他們醫院骨科專業,打造成了當地最牛逼的特色科室。
慕名而去的病人,更是絡繹不絕。
他也從剛開始的骨科醫生,一年做到科主任,三年升至管外科的副院長。
晉升如家常便飯一樣,讓人唏噓不已。
“楚教授,幸會,上次王主任的事兒,多虧了你上台。”
肖晨光主動伸出手,臉上帶著笑容。
別管楚天宇之前在台上的態度有多差,他能來幫忙手術,在最後階段接替他,完成王金剛的離斷傷縫合,對肖晨光而言,就該表示感謝。
“肖主任過獎了。”
麵對這位年輕主任的褒獎,楚天宇莫名有種激動。
他連忙伸出雙手去握,這個舉動把一旁的李國勇看的有點懵。
“其實,我想知道您後來的神經縫合,用了什麽手法,才讓病人恢複這麽快的。”
楚天宇講了這個困擾他挺久的問題。
甚至心裏有點後悔。
他為什麽剛才要選擇從手術間出來,而不是直接輔助肖晨光把手術做完。
也許是自尊心作祟的緣故,以至於最後沒看到肖晨光做神經縫合術。
“其實很簡單,你隻需要……”
肖晨光基本將台上教劉華的那一套措施,又給楚天宇講了一遍。
不得不說,楚天宇作為省城手足外的領軍人物。
悟性和臨床經驗都是劉華所不能比的。
肖晨光基本上把原理一講,楚天宇很快就能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原來是這樣,難怪病人的手活動的這麽好。”
楚天宇恍然大悟。
同時心裏更加後悔了。
早知道這樣,當初他為什麽要離開手術間,就算上不了手,留下觀台學習都能掌握不少知識。
“肖主任,我還有個問題……”
楚天宇不斷請教,肖晨光知無不答。
辦公室很快成了他們探討學術的地方。
看著楚天宇虛心學習的畫麵,一旁的李國勇驚了。
原本那個傲視群雄的楚天宇哪去了?
陌生,簡直太陌生了……
又探討了將近一個小時,楚天宇越請教越心驚。
肖晨光的知識,如浩瀚星辰一望無際,讓人受益匪淺。
特別是一些手術的開展和前瞻性的措施,在他看來,都有跨時代的意義,這讓楚天宇覺得,眼前這個年輕的主任,仿佛站在未來,在看過去的他們。
雖然這種想法很可笑,也不現實,但就實打實的在楚天宇心裏,埋下種子,生根發芽。
“肖主任,周末有一場省級的學術研討會,在省二院舉辦,會有帝都的教授下來做手術,到時候你有空嗎,要不一起去看看?”
時間已經不早,楚天宇不敢再打擾肖晨光的工作。
但心中又忍不住的想跟他多交流一番。
於是發出邀請,一起去參加學術會議,到時候就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學習。
“哦,這件事兒,二院的徐主任已經邀請過我了。”
“微創外科的徐國強?”
“對。”
“!!!”
楚天宇一驚。
他沒想到,肖晨光跟徐國強還有這樣的交集。
作為後起之秀,徐國強開展的微創手術,已經在省城打出了名堂。
特別是他這次成立的微創外科,更是給全省的微創事業,點明了方向。
到時候省城的各家醫院外科主任,都會過去觀台,他們就想親眼看看,微創手術的未來,到底能走到何處。
約好一起去開會,在送走楚教授,辦公室隻剩下李國勇。
他們又一塊進到小監護看了下病人,很平穩。
有龔亮和劉曉曉守著,肖晨光很省心。
“小肖。”李國勇突然開口。
“怎麽了?”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懂你了。”
走在路上,李國勇突然有些感慨。
他從第一眼見到肖晨光,發現小肖是個不錯的外科醫生後,直到現在,後者的成長速度快到驚人。
讓肖晨光擔任急診主任,是李國勇的無奈之舉,當時他還很擔心小肖應付不來。
結果。
急診發展的風生水起,儼然有了營城第一急診的水平。
甚至現在看來,估計用不了多久,在省城都會有一席之地。
“李院長說笑了,無論普外科還是急診的發展,都離不了您的支持。”
肖晨光淡淡一笑,適當客套了一下。
“還是你管理有方,我能做的不多。”
聽到誇讚,李國勇心裏很舒坦。
當領導的,還是喜歡聽恭維,特別像小肖這種人才,更加受用。
肖晨光見狀,很自然的轉移話題。
“李院長,今天的事兒你看見了,隨著急診科的發展,今後咱接的重症病人會越來越多,醫院小監護室的床位確實有點少,有時候確實會出現周轉不開的問題。”
“小肖,你說的沒錯。”
“特別是經過這件事兒,我發現監護室在醫院今後的救治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會越來越重要。”
剛剛一群人擠在小監護室的畫麵,李國勇深有感觸。
因此對於肖晨光之前的提議,李國勇頗為重視。
他繼續說道:“急診病房的事兒,已經在規劃中,eicu的建立,需要通過當地衛生局和石油管理局的審批。”
“因為涉及到資金專項的事兒,按正常流程,今年提的計劃,最早明年才能落實。”
“這件事兒我會親自跑,到時候有消息,我第一時間通知你。”
治病救人,李國勇確實不如肖晨光,但對於醫院建設的事兒,裏麵牽扯到的一些問題和規矩,李國勇還是很門清的。
隨著院長親自做出保證,距離打造營城急救中心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幾天無事,明天就到了參加研討會的日子,肖晨光卻提前一天趕到了省城。
因為委托長城醫療做的直線切割吻合器,已經研製成功。
原本這應該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但在秦勇的小辦公室裏,幾人默不作聲,氣氛顯得有些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