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破局之道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 作者:三餘無夢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睿聽完周瑜的訴說低頭陷入沉思,要知道周瑜文武雙全,更是大楚第一水戰大師。他對魏軍的防線做出如此評價,那就說明楚軍想要攻破魏軍防線,隻能拿人命堆。...
畢竟楚軍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一換二,甚至一換三,都沒有問題。隻不過這樣的勝利,並不是所有人想要看到的。
其他謀士也和劉睿一樣,紛紛低頭陷入沉思。
“主公,既然正麵魏軍嚴防死守難以突破,不如我軍舍去此處,另尋他處登陸可好?”
龐統站出來,向劉睿建議道。
“士元,此舉雖然是一個方法,但是黃河水道不同長江,適合大軍登陸的灘塗並不多。我軍無法在冀州登陸,那就必須繞到青州出海口或是雍州蒲阪津。
先不說費時費力,這兩處的灘塗比冀州這處更要險峻,大軍想要登陸,其困難程度不亞於此處。”
徐庶早年曾遊曆四方,所以對黃河的環境還算了解。他覺得從其他地方登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軍有海軍,不如以精銳部隊,走海路繞過冀州,登陸幽州。然後匯合馬超將軍的部隊,攻陷範陽南下。”
龐統覺得想要破局,還是要依靠水軍。
“此計還是不妥,司馬懿在徐州已經吃過一次虧了,定會有所防備。而且海軍和馬超將軍的騎兵部隊,並不擅長攻城,哪怕雙方兵馬匯合想要攻下範陽也很艱難。”
周瑜也站出來反對龐統的計策,用海軍的話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效果。
“如此一來,難道就沒有別的好方法了嗎?”
一連被否定,氣憤的龐統質問在場眾人。
“士元,打仗不是兒戲,還需要從長計議。”
諸葛亮上前拉住好友,勸他要保持冷靜。
“士元,莫要急躁,總會是有辦法的,今日大家都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眼看眾人一時間沒有什麽好計策,於是劉睿收拾心情,讓眾人散去。
“屬下告退。”
眼看劉睿下了命令,一眾謀士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齊齊離開。
接下來的幾日,劉睿派出小船,沿途搜尋其他可以登陸的地點。但是派出去幾隊人馬,都沒有帶回好消息。
而且北岸沿途還有不少魏軍烽火台,隻要看到有楚軍小船靠近,烽火台上的魏軍士卒便放箭驅逐,平添了幾分傷亡。
聽完匯報的劉睿滿心憂愁,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白天則是望著黃河水一陣發呆。
這一天,劉睿親自乘船沿途巡視。來到一處時,忽然發現兩岸樹木茂盛,感到有些驚奇,於是問向左右:“這裏是何處?”
“回主公,這是太行山脈,看此山大小,當是橫跨了並、冀、兗三州。”
賈詡觀察了片刻後,告知劉睿答案。
“太行山?”
劉睿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接著問道:“魏延和張燕之間的戰鬥,進行的怎麽樣了?”
“回主公,兩軍對戰一年有餘,還是不分勝負。”
徐庶在一旁回道。
聽完徐庶的回答,劉睿這才想起,平時很少收到魏延並州兵團的戰報,於是接著問道:“魏延麾下有著無當飛軍,難道還是不敵張燕嗎?”
“主公,張燕號稱黑山賊,全盛時期麾下有百萬眾。雖然其中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十幾萬的軍隊還是有的。
後來張燕的黑山軍被曹操收編,剔除老弱病殘,也有精兵數萬。這次兩國大戰,曹操給了張燕很大的自主權,再加上曹昂在鄴城的支持。
於是張燕四處召集舊部,短時間內兵力就超過了十萬。而且黑山軍在太行山盤踞多年,熟悉地理,再加上他們和袁紹、曹操都交過手,士卒戰力也不可小覷。”
徐庶向劉睿解釋道。
“因為在山中傳遞消息不便,所以平時魏將軍很長時間才能傳出一次戰報。根據最新的戰報,魏將軍他們在山中打的很艱苦。
雙方兵力差不多,將領也差不多,就是在地理上我軍不如張燕熟悉,所以推進的很是緩慢。再加上張燕的能力不俗,魏延將軍一時難以打破僵局。”
賈詡知道魏延的進展不順利,也知道山地作戰不容易,於是為他在劉睿麵前美言幾句。
“那麽太行八徑中,魏延奪得幾處了?”
劉睿再次問道。
“這個,據目前所知,隻有太行徑和軹關徑在我軍手中。”
賈詡想了想魏延的進度,然後告知劉睿。
“走,立刻回城。”
聽完劉睿話,劉睿感覺到破局之道似乎就在這太行八徑之中。
很快,劉睿幾人便乘船返回了白馬。一到房間,劉睿就迫不及待的找出地圖仔細查看了起來。
“主公,您可是想到了破解魏軍防線的方法?”
見劉睿聚精會神的查看太行山的地形,賈詡小心的問道。
“是有一些想法,不過還不完善。”
劉睿沒有隱瞞,直言自己似乎是有了一些頭緒。
“還請主公示下,好讓屬下幾人參詳一下。”
聽到劉睿有了破局之道,賈詡和徐庶對視一眼,難掩心中激動。
“先不急,速速將公瑾、士元他們找來,咱們在一起參詳一下。”
劉睿還在整理思緒,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準備召集眾人一起。
“是,主公。”
徐庶聞言,立刻跑出房間,去通知幾人。
得到召喚的幾人,很快便在劉睿房中聚齊。他們見劉睿一直在觀察地圖,於是耐心的在一旁等候,生怕打擾到劉睿。
畢竟楚軍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一換二,甚至一換三,都沒有問題。隻不過這樣的勝利,並不是所有人想要看到的。
其他謀士也和劉睿一樣,紛紛低頭陷入沉思。
“主公,既然正麵魏軍嚴防死守難以突破,不如我軍舍去此處,另尋他處登陸可好?”
龐統站出來,向劉睿建議道。
“士元,此舉雖然是一個方法,但是黃河水道不同長江,適合大軍登陸的灘塗並不多。我軍無法在冀州登陸,那就必須繞到青州出海口或是雍州蒲阪津。
先不說費時費力,這兩處的灘塗比冀州這處更要險峻,大軍想要登陸,其困難程度不亞於此處。”
徐庶早年曾遊曆四方,所以對黃河的環境還算了解。他覺得從其他地方登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軍有海軍,不如以精銳部隊,走海路繞過冀州,登陸幽州。然後匯合馬超將軍的部隊,攻陷範陽南下。”
龐統覺得想要破局,還是要依靠水軍。
“此計還是不妥,司馬懿在徐州已經吃過一次虧了,定會有所防備。而且海軍和馬超將軍的騎兵部隊,並不擅長攻城,哪怕雙方兵馬匯合想要攻下範陽也很艱難。”
周瑜也站出來反對龐統的計策,用海軍的話費時費力,還不一定有效果。
“如此一來,難道就沒有別的好方法了嗎?”
一連被否定,氣憤的龐統質問在場眾人。
“士元,打仗不是兒戲,還需要從長計議。”
諸葛亮上前拉住好友,勸他要保持冷靜。
“士元,莫要急躁,總會是有辦法的,今日大家都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眼看眾人一時間沒有什麽好計策,於是劉睿收拾心情,讓眾人散去。
“屬下告退。”
眼看劉睿下了命令,一眾謀士也不好再說什麽,隻能齊齊離開。
接下來的幾日,劉睿派出小船,沿途搜尋其他可以登陸的地點。但是派出去幾隊人馬,都沒有帶回好消息。
而且北岸沿途還有不少魏軍烽火台,隻要看到有楚軍小船靠近,烽火台上的魏軍士卒便放箭驅逐,平添了幾分傷亡。
聽完匯報的劉睿滿心憂愁,整夜整夜的睡不著覺,白天則是望著黃河水一陣發呆。
這一天,劉睿親自乘船沿途巡視。來到一處時,忽然發現兩岸樹木茂盛,感到有些驚奇,於是問向左右:“這裏是何處?”
“回主公,這是太行山脈,看此山大小,當是橫跨了並、冀、兗三州。”
賈詡觀察了片刻後,告知劉睿答案。
“太行山?”
劉睿眼中閃過一絲異色,接著問道:“魏延和張燕之間的戰鬥,進行的怎麽樣了?”
“回主公,兩軍對戰一年有餘,還是不分勝負。”
徐庶在一旁回道。
聽完徐庶的回答,劉睿這才想起,平時很少收到魏延並州兵團的戰報,於是接著問道:“魏延麾下有著無當飛軍,難道還是不敵張燕嗎?”
“主公,張燕號稱黑山賊,全盛時期麾下有百萬眾。雖然其中有誇大的成分,但是十幾萬的軍隊還是有的。
後來張燕的黑山軍被曹操收編,剔除老弱病殘,也有精兵數萬。這次兩國大戰,曹操給了張燕很大的自主權,再加上曹昂在鄴城的支持。
於是張燕四處召集舊部,短時間內兵力就超過了十萬。而且黑山軍在太行山盤踞多年,熟悉地理,再加上他們和袁紹、曹操都交過手,士卒戰力也不可小覷。”
徐庶向劉睿解釋道。
“因為在山中傳遞消息不便,所以平時魏將軍很長時間才能傳出一次戰報。根據最新的戰報,魏將軍他們在山中打的很艱苦。
雙方兵力差不多,將領也差不多,就是在地理上我軍不如張燕熟悉,所以推進的很是緩慢。再加上張燕的能力不俗,魏延將軍一時難以打破僵局。”
賈詡知道魏延的進展不順利,也知道山地作戰不容易,於是為他在劉睿麵前美言幾句。
“那麽太行八徑中,魏延奪得幾處了?”
劉睿再次問道。
“這個,據目前所知,隻有太行徑和軹關徑在我軍手中。”
賈詡想了想魏延的進度,然後告知劉睿。
“走,立刻回城。”
聽完劉睿話,劉睿感覺到破局之道似乎就在這太行八徑之中。
很快,劉睿幾人便乘船返回了白馬。一到房間,劉睿就迫不及待的找出地圖仔細查看了起來。
“主公,您可是想到了破解魏軍防線的方法?”
見劉睿聚精會神的查看太行山的地形,賈詡小心的問道。
“是有一些想法,不過還不完善。”
劉睿沒有隱瞞,直言自己似乎是有了一些頭緒。
“還請主公示下,好讓屬下幾人參詳一下。”
聽到劉睿有了破局之道,賈詡和徐庶對視一眼,難掩心中激動。
“先不急,速速將公瑾、士元他們找來,咱們在一起參詳一下。”
劉睿還在整理思緒,所以沒有第一時間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準備召集眾人一起。
“是,主公。”
徐庶聞言,立刻跑出房間,去通知幾人。
得到召喚的幾人,很快便在劉睿房中聚齊。他們見劉睿一直在觀察地圖,於是耐心的在一旁等候,生怕打擾到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