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何必為此動怒,那些山野之人不像普通的山匪一樣好對付。我軍對他們不甚了解,一時陷入被動也是正常。...


    至於那些太守、縣令也不全是庸才。這不,屬下這裏就有一位縣令取得了大勝,殲滅了山越兩千餘人。”


    賈詡很少見到劉睿動怒,也知道他不是完全因為山越和蠻人叛亂生氣。他真正生氣的原因,是下麵的官員安生日子過久了,都失去了基本的警惕心。


    這麽大規模的叛亂,不可能一點消息都不走漏。若是這些郡縣的官員警惕心強,完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是哪裏的縣令,本侯要重重賞他!”


    好不容易聽到一次捷報,劉睿要把這名縣令豎做榜樣,給那些隻知道求援的官員們看看。


    “是永寧縣令賀齊,賀公苗。他以錢糧吸引山越人的注意力,趁著他們哄搶錢糧之時,突然率軍殺出,斬殺了宗帥洪明。”


    賈詡將手裏的戰報詳情,念給劉睿聽。


    “原來是他啊。”


    聽完賈詡所言,劉睿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英姿勃發的年輕人模樣。


    “聽主公的意思,是見過這個賀齊?”


    賈詡好奇的問道。


    “當初本侯在巡視揚州的時候見過他一麵,是個很不錯的年輕人。不但文武雙全,而且為人很踏實,是個實幹型的人才。”


    當初劉睿在巡視揚州的時候,賀齊剛剛被舉孝廉,擔任會稽太守王朗的郡吏。後來王朗著重給他介紹了一下賀齊,所以劉睿對此有印象。


    “看來主公對這個賀齊的評價很高啊,若是此人有才,主公不妨重用於他。”


    賈詡覺得這個賀齊可以重用。


    “嗯,賀齊是會稽人,對那些山越很是了解。正巧丹陽太守周康卸任,既然如此,那本侯就升他為丹陽太守,平寇將軍,命他率軍征討山越。”


    丹陽郡的山越鬧得很凶,所以劉睿直接升賀齊為丹陽太守。


    山越不像武陵蠻,他們的叛亂看似規模宏大,實際上作亂的範圍很小,當地的太守完全有能力剿滅他們。


    “主公,既然這次我軍治下暴露出不少問題,不如趁著這次機會,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


    董昭在一旁建議道。


    “公仁說的有理,如今各路諸侯都在交戰,無暇他顧,我們這好趁此機會解決內部的隱患。蠻人和山越之患自古有之,現在他們主動跳出來,總比我們費力去找他們強。”


    戲忠也覺得現在是一個解決內患的好機會,萬一等到將來與其他諸侯交戰時,後方發生問題,必會拖累己方的腳步。


    “沒錯,趁著這些蠻人、山越還未壯大起來,直接將他們扼殺在搖籃中,以絕後患。”


    賈詡和戲忠是一個意思。


    “照各位的意思,本侯要大肆興兵征討這些蠻寇?”


    劉睿問道。


    “主公,屬下以為蠻人、山越皆是癬疥之疾,無需大規模用兵。隻要針對他們的弱點,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將其攻破。”


    就在此時,一名雙眉發白的年輕人,向著劉睿發出了自己的意見。


    劉睿以目視之視之,原來是將軍從是馬靜的胞弟,馬良,馬季常。


    “季常似乎腹有良策?”


    “啟稟主公,以前馬家和武陵蠻人打過不少的交道。這些蠻人生性淳樸,平時居於深山老林,以打獵為生,輕易不會下山。


    唯有每年的秋冬之際,才會下山來到漢人對城池中。以動物皮毛和山中藥材交換食物、鹽巴等生活必需品。


    在荊州誌的記載中,每次蠻人作亂,都是因為他們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威脅,所以才會攻打城池,劫掠漢民。


    屬下已經命人暗中打探過了,此次蠻人叛亂的原因是山寨中發生疫病,死傷無數,為求生存的蠻王向金太守求救。


    但是金太守似乎看不起那些蠻人,於是拒絕了蠻王沙裏洪的請求。沙裏洪為保族人性命,這才冒險下山,發動叛亂。


    屬下以為,隻要解決了蠻人的生存問題,將他們遷入城中加以教化。和普通的漢人百姓一視同仁,不但可以解決此次動亂,還能為荊州增添人口。


    蠻人民風彪悍,擅長山林作戰。主公還可以從中挑選精銳,建立一支擅長山地作戰的步兵。”


    馬良久居荊州,對荊州各族都有很深的了解。他覺得蠻人和山越不同,不能一味佂剿,應該適當安撫。


    “主公,季常之言有理,此番蠻人作亂實屬無奈。若是金太守能夠重視蠻王的要求,伸出援手,說不定就不會發生此次的事件了。


    屬下以為,隻需派出一支精銳先打敗蠻人挫其銳氣。然後再派一舌辯之士麵見蠻王,對他陳述利害,就能用最小的代價解決此次的蠻人之亂。


    等到收服這些蠻人之後,再應征他們族中的勇士,用來對付同樣擅長山地作戰的山越人。這樣一來,山越之患也可以迎刃而解了。”


    習禎也站出來支持馬良。


    荊州經曆數年戰火,好不容易安享和平,正值大力發展之際。作為荊州人,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家鄉,再度發生戰亂。


    “若是蠻人真如季常所說,那麽的確有收服己用的可能。至於建立山地軍的建議,更是如神來之筆。將來征戰天下,要在各種環境下作戰,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聽到馬良的建議,戲忠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


    “既然如此,不知季常敢不敢往武陵走一趟,勸說蠻王加入我軍麾下。”


    劉睿也覺得馬良的建議可行,於是目光灼灼的看向他。


    “有何不敢!屬下願以性命保證,定能勸服蠻王,加入我軍。”


    馬良對自己很是自信,直接立下了軍令狀。


    劉睿很是欣賞馬良的勇氣,當即說道:“好,若是季常能夠平息蠻人之亂,本侯就封你為襄陽令。”


    襄陽令雖然官職不大,但是除了無法指揮軍隊,襄陽之事皆由他做主。成為了襄陽令更是可以隨時出入將軍府,此等重要的位置,非劉睿的心腹不能擔任。


    “多謝主公。”


    馬良直接向劉睿道謝,似乎這襄陽令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主公,既然舌辯之士已經有了,那由何人率領軍隊前往武陵呢?”


    戲忠上前問道。


    “就以魏延為主將,黃蓋為副將,馬良為軍師,率軍一萬前往武陵平亂。”


    劉睿略一思考,便敲定了主將和副將的人選。


    魏延有勇有謀,武藝出眾,但是因為資曆原因,一直未曾擔任過一軍主將。現在正好給他機會,加以曆練,將來必能獨當一麵。


    至於黃蓋,他本身就是零陵人,熟悉此間地理。再加上他征戰沙場多年,經驗豐富,作為副將可以幫助魏延快速成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餘無夢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餘無夢生並收藏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