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真的是傳說中的損益連弩,孔明你從哪裏得到的圖紙?”...


    聽到諸葛亮親口承認,劉睿趕忙看向手裏的弩機。


    “啟稟主公,亮也是偶然在一本古籍中看到了此弩的介紹。隻是歲月久遠,導致古籍多處破損,於是屬下根據書中的記載,以及自己的想法,描繪出了圖紙。


    隻是不知道此弩是否能夠順利使用,於是這才來到匠造府,請馬大匠幫忙製作。”


    諸葛亮為劉睿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


    劉睿愛不釋手的把玩著手裏的弩機,想到曆史上正是由諸葛亮,發明了大名鼎鼎的諸葛連弩。


    此連弩一弩十箭,弩箭由特殊的工藝製成。射程大約隻有五六十步,但是勝在箭矢連貫,可以掀起一陣密不透風的箭雨。


    若是用的好了,此弩在狹小的區域,或是組成密集的連弩方陣,其威力不可小覷。


    “德衡,剛才你們實驗的怎麽樣了,這連弩是否可以量產?”


    “回主公,剛才的實驗不是很理想。此弩不但射程較短,而且隻能一次發射五六支弩箭,還比較容易卡住裏麵的機簧,遠遠達不到軍用的標準。”


    馬鈞搖了搖頭,覺得現在的連弩使用起來弊大於利,所以不建議量產。


    聽到馬鈞如此說,年輕的諸葛亮有些垂頭喪氣。他自詡才華過人,但是加入荊州軍後,發現裏麵的大才實在是太多了。


    遠的不說,就拿上次他跟在戲忠身邊攻打汝南,就讓他學到了很多東西。而劉睿麾下除了戲忠,還有賈詡和荀攸可以獨當一麵。


    至於其他的董昭、鍾繇、毛玠等人,也都是百裏挑一的賢才。


    除去這些前輩,同輩中的龐統、徐庶、周瑜等人,論才智也都不輸給他,這讓性格高傲的諸葛亮很有挫敗感。


    好不容易在一本古籍中,發現了連弩的資料。想著結合自己的想法,創造出一件厲害的武器,沒想到卻達不到軍用的要求。


    “德衡,本侯覺得此弩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若是加以改造之後,是否可以克服這些缺點?”


    劉睿深信連弩的威力,他覺得隻要肯下功夫,一定可以收獲成果。


    “若是主公有命,屬下可以試著改進一下。”


    聽到劉睿對連弩有興趣,馬鈞自然要努力嚐試一下。


    “主公覺得此弩改進之後,能夠為我軍所用?”


    本來聽到馬鈞的評價,諸葛亮都有點想放棄了。但是見劉睿對此弩感興趣,於是重新打起了精神。


    “沒錯,爭霸天下不隻是要看諸侯的兵力多寡,還有治下地盤的戰爭潛力。除了這些,兵甲軍械的作用也不小。


    試想一下,如果我軍能夠擁有一弩十箭的連弩。隻需數千人持有此弩,在一瞬間就能射出上萬支箭。


    戰陣之上,敵軍見到如此威勢,必會心驚膽戰,畏戰不前。不隻是如此,如果我軍持有連弩的數目夠多,那麽麵對敵軍大規模的騎兵衝鋒,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劉睿覺得隻要點亮了科技樹,就能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強力的武器。之前的霹靂車如此,那麽現在的連弩亦是如此。


    “主公真是一語中的啊。”


    馬鈞沒有上過戰場,想象不到那樣的場麵,但是諸葛亮不同,在劉睿的話語下,他已經在腦海中聯想出如此恐怖的畫麵了。


    “德衡,現在沒有什麽重要的任務,你就和孔明合作,全力攻克連弩這一武器,想想我軍中的霹靂車。


    當初根據子揚的圖紙,所製造出的霹靂車有多粗糙?但是經過匠造府的改進之後呢?不但增強了射程,還減少了重量,現在已經成為我軍不可或缺的武器。


    正是因為有了匠造府的努力,我軍攻城之時,大大減少了傷亡。毫不誇張的說,你們就是士卒們的再生父母。


    所以本侯相信你們的能力,若是製造出威力強勁的連弩,必能為我軍帶來更多的勝利。有什麽要求盡管提,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劉睿深知科技的重要性,所以對匠造府,以及裏麵的各種工匠很是重視。


    “屬下明白了,一定會為我軍製造出強力的武器。”


    以前的馬鈞隻是一個普通的鄉下少年,最多就是為村民打造一些省力的農具。但是自從加入劉睿的麾下後,他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增長了很多見識。


    而且劉睿不像別的諸侯一樣,視那些工匠為賤業,反而很是重視,禮遇有加。馬鈞如今就是抱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態度,隻要劉睿發話,他拚死也會完成任務。


    “孔明,如今我軍不會發生大規模的戰事,所以將軍府的事務不算繁重。你就安心留在這裏,和德衡一起完成連弩的改進工作。


    隻要研發完成,你和德衡就是我軍的大功臣。”


    劉睿看著諸葛亮,語重心長的說道。


    雖然諸葛亮能力出眾,但是現在劉睿麾下的能人也不少,單獨拎出來和他人相比不算出眾。不過諸葛亮所學駁雜,勝在全麵,能夠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方麵。


    這也是為什麽曆史上,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原因了。因為他什麽都懂,所以要事事操心,但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長此以往,難怪諸葛亮會早逝了。


    而如今軍事方麵有戲忠、賈詡、荀攸、周瑜、龐統等人為劉睿出謀劃策,內政方麵又有董昭、毛玠、劉曄、魯肅、張昭等人為助力,用到諸葛亮的地方不是很多。


    既然如此,不如把諸葛亮放在匠造府。和馬鈞一起發揮想象力,創造力,為大軍研發一些新式武器。


    “請主公放心,屬下一定配合馬大匠,為我軍研發出損益連弩。”


    諸葛亮向劉睿保證道。


    “好,有你們這些賢才相助,大漢何愁不興啊。”


    看著朝氣蓬勃的諸葛亮,劉睿欣慰的說道。接著他又想起什麽,問向馬鈞。


    “對了德衡,之前本侯讓你辦的事怎麽樣了?”


    “主公請隨我來。”


    馬鈞想起之前的任務,於是放下手裏的弩機,帶著劉睿去往別的院子裏。


    原來之前,劉睿處理政務時發現竹簡笨重,而布帛又過於奢貴,書寫不便。於是讓馬鈞改進左伯紙,還有印刷術,如今看來,已經頗有成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餘無夢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餘無夢生並收藏三國,在下姓劉,皇家的那個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