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百廢待興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 作者:老麻花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農工商,四民分工協作才能治理好國家。民婦誌以經商,成安侯若有商物的要求,民婦定在能力範圍內,助您事成。”
“二奶奶為何如此固執於商事?”
“讓物通到求者手中,使得其用,歸物之價值於士、於農、於工……”
徐思雨說了一大堆商人對社會的作用糊弄平遲,實際就是吃過一塹,不想混於官場太多,少一事,是一事了。
這幾句說話,還是收到了效果。
至少,平遲心中信了一件事,徐思雨真是當家的。
而她和林憶青從商的意誌堅定,好像真不是容易勸動的。
事務煩雜的平遲放棄了繼續說服的想法,隻把大明戶部庫藏的分錄遞給徐思雨讓她幫忙參詳添置,算是同意了他們之間他買她賣的形式。
徐思雨總算是保住了她自由經商的可能。
……
要說大明國還是有些國運的。
徐思雨一直擔心的禮朝反撲,因為王朝的四處生亂,自顧不暇。
這個冬天,大明國安順又平穩的恢複著生機……
禮京城。
西北叛亂、西南叛亂、北方草原的漠族部落南下的消息,已經從各個邊境傳進城中,激起一片驚慌失措。
皇帝宋常鈺更是擔心得食不能寢,夜不能寐。
他心裏明白,這三處,最要命的就是漠人南下。
當年,大禮立國之初,皇祖父和孟鳴曾經帶領五萬人馬,在草原上縱橫馳騁,打的北方草原各個部落數十萬人龜縮在草原深處不敢出來。
這麽多年來,漠族人雖然時常犯邊,但也不過是小股部落的襲擾。
皇祖父封了跟隨他多年的副將季氏為鎮北王,駐守北方咽喉燕平府,為了穩妥,還分了孟家的強兵給鎮北軍。
但現在,漠人還是闖進這燕平府以南,這肯定意味著現任鎮北王季淩霄失守了。
過了燕平府,若漠族人再繼續南下,幾乎沒有關隘可以阻擋。
真要是朝著京城奔襲的話,這千百裏路,恐怕不到一個月就能殺到京城,而京城的駐兵根本不是對手。
如此,就算宋常鈺恨透了西南新立的大明國,他也顧不過來了。
他隻能急調大禮的軍隊進北守城。
……
神威軍兩營帶著輜重出發往北的消息傳給了臨江王府,臨江王府順手又傳進了西南。
得到消息的平家三兄弟知道西南暫時安穩了,就更放心大膽的積糧築城。
當然,他們更看出了大禮軍需的短缺。
神威軍出了一半兵力還帶輜重去援北,他們隻能靠自己的儲備糧草,保家衛國。
讓兵動,而不管死活。
宋氏真是好樣的!
平家兄弟對宋氏的鄙夷又重一層,但不管怎麽樣,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算賬。
漠北人得趕出燕平府的冀山關,他們會等大禮將漠人抵住了,再行征伐。
有這樣的安穩,廣安侯下令大明境下西南商路全麵恢複。
林憶青帶著徐家的商隊將自家的商路延展到邊境,與南邊的交趾、安南、真臘等國交界的地方,把擠壓了半年的生意又發展起來了。
廣安侯隨商隊再去勸降廣順守軍。
大明的日益昌盛和繼續支邊之策,終於,說服了廣順守軍歸附。
整個西南六路,完完整整的屬於大明了。
明軍也突破了十萬人。
兵馬增多,需要增補大量的兵器。單純的熔舊鑄新已不能滿足明軍的需要。
廣安侯開始尋找鑄兵器需要的鐵礦。
而西南的鐵礦曾是大禮機密,少有人知曉。
過去周家掌握著西南的礦場,雖然礦場的地圖被周家帶走了,但所有人都認為林慧妍母子手裏有鐵礦的信息。
廣安侯派了人反複追問無果之後,硬把職責推到了徐思雨身上,讓她帶人一起找。
當然,他的威逼伴隨著承諾,找到的礦山,可由徐思雨私人承買,許她采煉,其中產品二分抽收入官、其餘八分中賣入官之製。
想到鐵礦能帶來的巨大財富,徐思雨勉強幹得積極。
徐思雨想,周定淮處理得再幹淨,總有蛛絲馬跡的留在了周家,她帶著林慧妍和周楓回到周家的院落裏,讓他們反複回憶,仔細搜索了周家遺留的文書,可惜,沒什麽結果。
徐思雨沒有放棄,她不相信,光是一個族地,值得周定淮留守在這裏。
這附近絕對有鐵礦山。
像鐵礦這樣的管製資源,一定建設在隱蔽的山林地區,甚至還會有掩飾工程,實在是沒法了,徐思雨與林憶青按照大明輿圖,以常嘉府為中心,分散往外,讓人采了山上石塊回來。
書房中,徐思雨用偷偷買了的金屬探測儀,反複測試石塊,最終,從三十多個山頭中定位了東南向的蟠龍山。
蟠龍山在常嘉府邊上。
從城門出發,駕車經兩個時辰的官道之後,再走一個半時辰蜿蜒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其山腳。
廣安侯派了幾個識礦的匠人跟著尋找。
山路有一陣子沒人走動了,落英掩蓋,看不出痕跡。
眾人還是有些懷疑。
等扒開遮擋的白茅草,見到了完整的護牆和堡壘,才來了信心,應該沒找錯地方。
官兵進行地毯式搜山,終於在一片繁密的桃花林後發現了炸毀掩埋的礦洞。
找到礦洞時,那礦洞之下,全是屍骨,有的還沒有腐敗幹淨,看得出來是近來的死者。
徐思雨特別難過,這都是采煉的人才啊,在這場政權交替中,他們沒有選擇的,直接被埋葬。
更讓人煩的是,這樣的礦洞帶著屍毒和細菌,不能直接開采,徐思雨隻能讓人再次掩埋標注,依山走向重新定點開洞。
圍著山腳建了工坊和工人小院,還是沒有充足的人手。
廣安侯需要她盡快出鐵,徐思雨隻好用兩分利招募了挖煤的三溪鄉人遷了一半人到蟠龍山,又抄了一本拚夕夕買的《鐵礦井開采工程》交給他們,讓他們依葫蘆畫瓢兒的摸索著開井了。
……
鹽鐵生意在手,徐思雨儼然成了大明皇商,一時間風頭無二。
但樹大總容易招風。
有人羨慕徐家的發達,有人是嫉恨。
“二奶奶為何如此固執於商事?”
“讓物通到求者手中,使得其用,歸物之價值於士、於農、於工……”
徐思雨說了一大堆商人對社會的作用糊弄平遲,實際就是吃過一塹,不想混於官場太多,少一事,是一事了。
這幾句說話,還是收到了效果。
至少,平遲心中信了一件事,徐思雨真是當家的。
而她和林憶青從商的意誌堅定,好像真不是容易勸動的。
事務煩雜的平遲放棄了繼續說服的想法,隻把大明戶部庫藏的分錄遞給徐思雨讓她幫忙參詳添置,算是同意了他們之間他買她賣的形式。
徐思雨總算是保住了她自由經商的可能。
……
要說大明國還是有些國運的。
徐思雨一直擔心的禮朝反撲,因為王朝的四處生亂,自顧不暇。
這個冬天,大明國安順又平穩的恢複著生機……
禮京城。
西北叛亂、西南叛亂、北方草原的漠族部落南下的消息,已經從各個邊境傳進城中,激起一片驚慌失措。
皇帝宋常鈺更是擔心得食不能寢,夜不能寐。
他心裏明白,這三處,最要命的就是漠人南下。
當年,大禮立國之初,皇祖父和孟鳴曾經帶領五萬人馬,在草原上縱橫馳騁,打的北方草原各個部落數十萬人龜縮在草原深處不敢出來。
這麽多年來,漠族人雖然時常犯邊,但也不過是小股部落的襲擾。
皇祖父封了跟隨他多年的副將季氏為鎮北王,駐守北方咽喉燕平府,為了穩妥,還分了孟家的強兵給鎮北軍。
但現在,漠人還是闖進這燕平府以南,這肯定意味著現任鎮北王季淩霄失守了。
過了燕平府,若漠族人再繼續南下,幾乎沒有關隘可以阻擋。
真要是朝著京城奔襲的話,這千百裏路,恐怕不到一個月就能殺到京城,而京城的駐兵根本不是對手。
如此,就算宋常鈺恨透了西南新立的大明國,他也顧不過來了。
他隻能急調大禮的軍隊進北守城。
……
神威軍兩營帶著輜重出發往北的消息傳給了臨江王府,臨江王府順手又傳進了西南。
得到消息的平家三兄弟知道西南暫時安穩了,就更放心大膽的積糧築城。
當然,他們更看出了大禮軍需的短缺。
神威軍出了一半兵力還帶輜重去援北,他們隻能靠自己的儲備糧草,保家衛國。
讓兵動,而不管死活。
宋氏真是好樣的!
平家兄弟對宋氏的鄙夷又重一層,但不管怎麽樣,他們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算賬。
漠北人得趕出燕平府的冀山關,他們會等大禮將漠人抵住了,再行征伐。
有這樣的安穩,廣安侯下令大明境下西南商路全麵恢複。
林憶青帶著徐家的商隊將自家的商路延展到邊境,與南邊的交趾、安南、真臘等國交界的地方,把擠壓了半年的生意又發展起來了。
廣安侯隨商隊再去勸降廣順守軍。
大明的日益昌盛和繼續支邊之策,終於,說服了廣順守軍歸附。
整個西南六路,完完整整的屬於大明了。
明軍也突破了十萬人。
兵馬增多,需要增補大量的兵器。單純的熔舊鑄新已不能滿足明軍的需要。
廣安侯開始尋找鑄兵器需要的鐵礦。
而西南的鐵礦曾是大禮機密,少有人知曉。
過去周家掌握著西南的礦場,雖然礦場的地圖被周家帶走了,但所有人都認為林慧妍母子手裏有鐵礦的信息。
廣安侯派了人反複追問無果之後,硬把職責推到了徐思雨身上,讓她帶人一起找。
當然,他的威逼伴隨著承諾,找到的礦山,可由徐思雨私人承買,許她采煉,其中產品二分抽收入官、其餘八分中賣入官之製。
想到鐵礦能帶來的巨大財富,徐思雨勉強幹得積極。
徐思雨想,周定淮處理得再幹淨,總有蛛絲馬跡的留在了周家,她帶著林慧妍和周楓回到周家的院落裏,讓他們反複回憶,仔細搜索了周家遺留的文書,可惜,沒什麽結果。
徐思雨沒有放棄,她不相信,光是一個族地,值得周定淮留守在這裏。
這附近絕對有鐵礦山。
像鐵礦這樣的管製資源,一定建設在隱蔽的山林地區,甚至還會有掩飾工程,實在是沒法了,徐思雨與林憶青按照大明輿圖,以常嘉府為中心,分散往外,讓人采了山上石塊回來。
書房中,徐思雨用偷偷買了的金屬探測儀,反複測試石塊,最終,從三十多個山頭中定位了東南向的蟠龍山。
蟠龍山在常嘉府邊上。
從城門出發,駕車經兩個時辰的官道之後,再走一個半時辰蜿蜒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其山腳。
廣安侯派了幾個識礦的匠人跟著尋找。
山路有一陣子沒人走動了,落英掩蓋,看不出痕跡。
眾人還是有些懷疑。
等扒開遮擋的白茅草,見到了完整的護牆和堡壘,才來了信心,應該沒找錯地方。
官兵進行地毯式搜山,終於在一片繁密的桃花林後發現了炸毀掩埋的礦洞。
找到礦洞時,那礦洞之下,全是屍骨,有的還沒有腐敗幹淨,看得出來是近來的死者。
徐思雨特別難過,這都是采煉的人才啊,在這場政權交替中,他們沒有選擇的,直接被埋葬。
更讓人煩的是,這樣的礦洞帶著屍毒和細菌,不能直接開采,徐思雨隻能讓人再次掩埋標注,依山走向重新定點開洞。
圍著山腳建了工坊和工人小院,還是沒有充足的人手。
廣安侯需要她盡快出鐵,徐思雨隻好用兩分利招募了挖煤的三溪鄉人遷了一半人到蟠龍山,又抄了一本拚夕夕買的《鐵礦井開采工程》交給他們,讓他們依葫蘆畫瓢兒的摸索著開井了。
……
鹽鐵生意在手,徐思雨儼然成了大明皇商,一時間風頭無二。
但樹大總容易招風。
有人羨慕徐家的發達,有人是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