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建成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 作者:老麻花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騾車是工坊財產,徐成杞和徐成傑都學會了駕車以後,送柴、送貨都可以用它。
一日送柴後,徐成杞就拉著徐王氏和徐思雨回村瞧瞧工坊進度,地方沒好好看,但被村裏婦人圍著打聽,徐思雨是不是賺了大錢?
以前,她們不怎麽信徐思雨在做生意,可確實人家在鎮上買了房,這還回村開工坊。
名義上是徐懷山的,可傑娃子一聲聲“小姑說”“小姑說”,還有月丫頭的本事是在鎮上學的,哎呦都識字算數了,她們又不傻,還能不知道是徐家小姑奶奶帶著徐家人在致富了。
工坊還沒建好,但聽說徐家所有的小媳婦,連村長家的孫媳婦都去老徐家對工活了。
他們這些外姓是登了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排上工,看到徐王氏回來了,就想要個說法。
好久沒有人跟老太太嚼嘴了,徐思雨溜開,把槐樹下的空地留給她發揮。
徐思雨回到老徐家,眼前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個護著肚子的媳婦兒,守著兩個媳婦兒做針線;另外還有兩個的跟著徐念月在烤爐邊看她刷烤鴨。
李柳兒見著徐思雨,挺著肚子就過來拉住人,“思雨,回來啦?這些都是侄兒媳婦們。”
這麽多嗎?
徐思雨怎麽沒什麽印象?她隻認得成杞媳婦兒羅采萱,成傑媳婦兒趙安寧,還有成霖媳婦兒餘錦娘。
雖然知道小姑奶奶不像傳聞中的可怕,但拿針的小媳婦兒還是手抖了一下,刺進手指,幸得她反應快,馬上含進嘴裏,才沒有汙了被麵。
李柳兒恰時舒緩氣氛,“侄兒們都在工坊那邊搭建,她們大著肚子了也做不了什麽,就多來跟月丫學學,等娃落地了,就能來做了。”
除了親嫂子,徐念月第一批就選了三叔祖家的成字輩長媳和七叔公家與小姑關係不錯的堂嬸子李柳兒。
“小姑?”徐念月把鴨放進烤爐了,擦擦手趕了過來,她有些緊張,生怕徐思雨覺得她做得不好。
“嗯,念月啊。大家都有閨名吧。以後在工坊以名相稱,親是親、工是工,明白嗎?”
親戚是要照顧的,但用人唯親,就容易招麻煩。
徐思雨也不是故意要給這些小輩下馬威,但是先說不亂。
“嫂子,月丫頭是小輩,你可得幫我看住她,家裏的活兒最終都是要賣出去,大家才能有收益。可不能讓人拿情說事,壞了大家的營生。”
“嗨,你放心。這兒輩分最大的就是我,我李柳兒給你打包票,來幹活的都必須聽月師傅了,誰敢攪事兒,我跟她沒完。”
李柳兒人品信得過,也沒多心曲解她的意思。
手挽手,又一個一個詳細介紹認識,僵掉的場麵慢慢緩和下來了。
工坊建成後,到月底隻七天,就做出三床被子,三十件背心,還賣三十隻烤鴨……
“營收九兩,鴨毛收七十文,布匹六百四十文,曬洗工費七十文,縫製工費六百文,售出提成九百文,盈利六兩七錢二分。”徐念月到鎮上與徐思雨對第一個月的賬,基本上都是對的。
“烤鴨的柴火和佐料,這些要算進成本,不能是家裏出的,就不算了。”
“知道了。那就每隻扣五文?最後是六兩五錢七分。”徐念月記下了,也代表他娘和他哥是能領到工錢的。
對完所有,徐思雨點點頭。
行吧,家庭作坊,反正這些錢都是大房的,算太細了就是自尋煩惱。
徐思雨更關心分配問題,便問:“你打算怎麽分?”
“爹說,得給小姑分兩成。”徐念月先記了一兩三錢出來,“然後餘錢要把小姑墊的還了。修房花了二十兩,挖井八兩,騾車六兩,家裏欠小姑三十四兩。手裏整數也就五兩了,先還五兩?”
“行。”
也就是大哥家,想著的永遠是先還她的錢。
這次徐成傑和她媳婦兒還陪著徐念月來的鎮上,因為上交三房公中後,他還入四百五十文,這是以前做工一個月的兩倍,他高興得要來謝謝小姑姑。
徐成傑讓媳婦兒遞出一個壇子,“姑,這是安寧特意做的炸丸子,你跟奶嚐嚐。”
徐思雨看著壇子,就想說我的天,這獅子頭大小的丸子,十幾二十個,這是要撐死他們兩個老的?
小輩的心意當然要接受,再加上徐思雨挺喜歡徐成傑的,大約是憨憨的氣質,將他爹遺傳給他的算計心眼中和了不少。
反正,這是她在三房中最喜歡的孩子。
徐思雨笑嘻嘻的跟孩子們道謝,然後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此時,若有一麵鏡子對照,徐思雨會發現她的嘴臉,像極了二十一世紀社會上的領導。
依照這月的速度,不超過兩月,徐思雨的投資都會收回來。
而新山村一部分人,會得到穩定且持續的收入。
在徐思雨的心裏,這比直接倒賣,帶來的幸福感多多了。
徐思雨開始收集這個時代的讀物,想了解更多工藝和大禮朝商業的信息。
奈何,雲陽鎮小,實用的書籍極少,徐思雨一時間想到了林憶青,不過他好久都沒有來雲陽鎮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什麽?
徐思雨不想老占一個人的便宜,她再想了一圈,決定找杜夫子碰碰運氣。
兩年未至,杜夫子的山房又凋敝了許多。
夏日敞開的廳室裏,傳出村娃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偶爾停歇,然後再複起。
徐思雨悄悄的坐在廳室的後側,聽一堂之乎者也。
午休時分到了,徐成梓硬著頭皮來給徐思雨打招呼,被忙著找杜夫子的徐思雨打發到一邊時,真是鬆了好大一口氣。
杜夫子的飯食是學子家準備的,一日一家提籃,多是粥、饅頭、薄餅,配一個菜。
徐思雨看他今日的飯食一點兒葷腥都沒有,默默“買”了一盒紅油豬頭肉,再借廚房換了個碗給他盛出來。
“哈哈,也就你們家成梓會帶些鴨肉、雞蛋給老夫解饞,沒想到你也知道老夫缺肉。”
一日送柴後,徐成杞就拉著徐王氏和徐思雨回村瞧瞧工坊進度,地方沒好好看,但被村裏婦人圍著打聽,徐思雨是不是賺了大錢?
以前,她們不怎麽信徐思雨在做生意,可確實人家在鎮上買了房,這還回村開工坊。
名義上是徐懷山的,可傑娃子一聲聲“小姑說”“小姑說”,還有月丫頭的本事是在鎮上學的,哎呦都識字算數了,她們又不傻,還能不知道是徐家小姑奶奶帶著徐家人在致富了。
工坊還沒建好,但聽說徐家所有的小媳婦,連村長家的孫媳婦都去老徐家對工活了。
他們這些外姓是登了名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排上工,看到徐王氏回來了,就想要個說法。
好久沒有人跟老太太嚼嘴了,徐思雨溜開,把槐樹下的空地留給她發揮。
徐思雨回到老徐家,眼前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四個護著肚子的媳婦兒,守著兩個媳婦兒做針線;另外還有兩個的跟著徐念月在烤爐邊看她刷烤鴨。
李柳兒見著徐思雨,挺著肚子就過來拉住人,“思雨,回來啦?這些都是侄兒媳婦們。”
這麽多嗎?
徐思雨怎麽沒什麽印象?她隻認得成杞媳婦兒羅采萱,成傑媳婦兒趙安寧,還有成霖媳婦兒餘錦娘。
雖然知道小姑奶奶不像傳聞中的可怕,但拿針的小媳婦兒還是手抖了一下,刺進手指,幸得她反應快,馬上含進嘴裏,才沒有汙了被麵。
李柳兒恰時舒緩氣氛,“侄兒們都在工坊那邊搭建,她們大著肚子了也做不了什麽,就多來跟月丫學學,等娃落地了,就能來做了。”
除了親嫂子,徐念月第一批就選了三叔祖家的成字輩長媳和七叔公家與小姑關係不錯的堂嬸子李柳兒。
“小姑?”徐念月把鴨放進烤爐了,擦擦手趕了過來,她有些緊張,生怕徐思雨覺得她做得不好。
“嗯,念月啊。大家都有閨名吧。以後在工坊以名相稱,親是親、工是工,明白嗎?”
親戚是要照顧的,但用人唯親,就容易招麻煩。
徐思雨也不是故意要給這些小輩下馬威,但是先說不亂。
“嫂子,月丫頭是小輩,你可得幫我看住她,家裏的活兒最終都是要賣出去,大家才能有收益。可不能讓人拿情說事,壞了大家的營生。”
“嗨,你放心。這兒輩分最大的就是我,我李柳兒給你打包票,來幹活的都必須聽月師傅了,誰敢攪事兒,我跟她沒完。”
李柳兒人品信得過,也沒多心曲解她的意思。
手挽手,又一個一個詳細介紹認識,僵掉的場麵慢慢緩和下來了。
工坊建成後,到月底隻七天,就做出三床被子,三十件背心,還賣三十隻烤鴨……
“營收九兩,鴨毛收七十文,布匹六百四十文,曬洗工費七十文,縫製工費六百文,售出提成九百文,盈利六兩七錢二分。”徐念月到鎮上與徐思雨對第一個月的賬,基本上都是對的。
“烤鴨的柴火和佐料,這些要算進成本,不能是家裏出的,就不算了。”
“知道了。那就每隻扣五文?最後是六兩五錢七分。”徐念月記下了,也代表他娘和他哥是能領到工錢的。
對完所有,徐思雨點點頭。
行吧,家庭作坊,反正這些錢都是大房的,算太細了就是自尋煩惱。
徐思雨更關心分配問題,便問:“你打算怎麽分?”
“爹說,得給小姑分兩成。”徐念月先記了一兩三錢出來,“然後餘錢要把小姑墊的還了。修房花了二十兩,挖井八兩,騾車六兩,家裏欠小姑三十四兩。手裏整數也就五兩了,先還五兩?”
“行。”
也就是大哥家,想著的永遠是先還她的錢。
這次徐成傑和她媳婦兒還陪著徐念月來的鎮上,因為上交三房公中後,他還入四百五十文,這是以前做工一個月的兩倍,他高興得要來謝謝小姑姑。
徐成傑讓媳婦兒遞出一個壇子,“姑,這是安寧特意做的炸丸子,你跟奶嚐嚐。”
徐思雨看著壇子,就想說我的天,這獅子頭大小的丸子,十幾二十個,這是要撐死他們兩個老的?
小輩的心意當然要接受,再加上徐思雨挺喜歡徐成傑的,大約是憨憨的氣質,將他爹遺傳給他的算計心眼中和了不少。
反正,這是她在三房中最喜歡的孩子。
徐思雨笑嘻嘻的跟孩子們道謝,然後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此時,若有一麵鏡子對照,徐思雨會發現她的嘴臉,像極了二十一世紀社會上的領導。
依照這月的速度,不超過兩月,徐思雨的投資都會收回來。
而新山村一部分人,會得到穩定且持續的收入。
在徐思雨的心裏,這比直接倒賣,帶來的幸福感多多了。
徐思雨開始收集這個時代的讀物,想了解更多工藝和大禮朝商業的信息。
奈何,雲陽鎮小,實用的書籍極少,徐思雨一時間想到了林憶青,不過他好久都沒有來雲陽鎮了,也不知道他在忙什麽?
徐思雨不想老占一個人的便宜,她再想了一圈,決定找杜夫子碰碰運氣。
兩年未至,杜夫子的山房又凋敝了許多。
夏日敞開的廳室裏,傳出村娃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偶爾停歇,然後再複起。
徐思雨悄悄的坐在廳室的後側,聽一堂之乎者也。
午休時分到了,徐成梓硬著頭皮來給徐思雨打招呼,被忙著找杜夫子的徐思雨打發到一邊時,真是鬆了好大一口氣。
杜夫子的飯食是學子家準備的,一日一家提籃,多是粥、饅頭、薄餅,配一個菜。
徐思雨看他今日的飯食一點兒葷腥都沒有,默默“買”了一盒紅油豬頭肉,再借廚房換了個碗給他盛出來。
“哈哈,也就你們家成梓會帶些鴨肉、雞蛋給老夫解饞,沒想到你也知道老夫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