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搬到鎮上
穿成小姑奶奶,靠拚夕夕富甲一方 作者:老麻花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思雨一直都是說一不二的性格,除了徐王氏,她本來就沒把徐家人多放在眼裏。
他們要是孝敬徐王氏,她就當他們是親人。
不想搭邊,正好,她可以帶著親親娘單獨過好日子。
……
出發去鎮上之前,徐王氏讓徐懷山背著她去拜訪了三叔公、七叔公,她托了三叔公和七叔公好好幫襯徐懷山,又把徐家分家的文書交到了村長那兒,老徐家正式的宣告散了。
自始至終,徐王氏都沒有提子孫贍養的問題,徐懷山、徐懷澤也裝聾作啞的不做承諾,還有一個消失的徐懷川,一時間,兩位叔公也不知該誇徐王氏大度,還是怨她沒教好子孫。
倒是對徐思雨的擔當,讓兩位叔公很是讚賞,隻是可惜了她不是兒郎。
徐思雨要帶著徐王氏搬到鎮上去住,長輩們沒有高興的,小輩們也悶悶不樂的。
徐念月甚至怨上了她娘,家裏日子越過越好,她娘是哪根筋不對了,非得把小姑和奶氣走。
這下好了,家裏又丟人了。
這次最丟人的她娘,現在誰見了她娘不說是毒婦,就想著把婆婆氣死、把小姑子趕出門,早日當家做主,才好管教將進門的媳婦兒。
她娘不敢出門,躲在家裏了,可這些閑話,都傳到靠山村去了。
羅家來了人,意思沒好說退親,但說了這親不著急成。
平時從不管閑事的杜夫子,也跟著小弟上門家訪,跟她爹說,她娘的作為要是傳到縣裏,小弟就不用再求學進考了。
讀書人,名聲比命還重要。
這話,小姑以前就說過。
徐念月看看爹娘的屋,又看看奶奶和小姑的屋,徑直往東走,找上收拾行李的徐思雨:“小姑,讓我跟你們去鎮上吧,我在家也是討我娘嫌的。我跟去鎮上,可以幫忙照顧奶,還可以做家務。”
徐思雨瞧了一會兒徐念月,想了想,帶著也行。
老太太確實是離不開人,她也不喜歡做家務。
“你跟你爹說一聲,他同意就成。”
聽說徐思雨同意徐念月跟著去照顧徐王氏,徐懷山覺得行。
這樣,他家還是有人在養老的,他的心也安一些。
第二天一早,徐思雨找於掌櫃借的車到了。
徐王氏收拾了三個包袱和一個箱子,抱著她餘下的嫁妝跟著徐思雨離開了這個住了大半輩子的家。
老太太的心情不怎麽好,徐思雨瞧得出來。
倒是第一次坐馬車,又要搬新家的徐念月興奮得不行。
她現在好喜歡她小姑啊,她小姑硬氣、有本事,她爹都得聽小姑的。
她都快忘了,以前那個老欺負她的小姑是什麽樣子了。
徐懷山、徐成杞,還有徐懷澤一家,都跟著車,陪送著。
徐思濃也帶著兒子、兒媳在鎮口候著,看看有沒有要她幫忙的地方。
到地,打開小院的門,裏麵規規整整的,人和東西搬進去了,就沒什麽好收拾的了。
徐王氏被安排住在正房,徐念月既說是來照顧她的,就住在耳房裏。
徐思雨選了東廂房單獨住,她還是得守住她的小秘密。
這麽好的一間青磚小院,聽說是徐思雨做糕點賺下的,徐家人看著都欣喜。
趙淑琴又起了心思。
“小妹,這西廂房還空著哩,要不我搬過來照顧娘。”
“三嫂,娘有我,有念月,怕是辛苦不了你。以前一道籬笆隔著,也不算遠,三嫂好像一次都沒跨過籬笆,來照顧娘。這村下鎮上,隔遠了,就不麻煩你了。”
像徐念月不知道情況,就說要來照顧的才是真照顧。
趙淑琴被徐思雨說得臉紅一陣、白一陣。
老徐家媳婦兒不孝順,除了說何香梅,也沒少編排她和蘇麗。
今兒,她非得跟著車來送,就是想顯得她不是那麽不孝,是老太太跟著女兒住更好。
徐思雨這次是對大嫂的不滿,實際上,更早的時候,她就知道三哥、三嫂更靠不住。
徐懷澤做事都是算了賬的,而三嫂從夫,學到了不少。
當徐家對他們有利益時,他們可以共生;可當利益被淘盡後,他們隻會在你身邊假裝關心可又置身事外。
反正徐思雨對幾個哥哥、嫂子都沒留下什麽好感。
怎麽相待,最主要還是看徐王氏的態度,但就她個人,遇上討罵的,絕對不給麵子。
徐懷澤是看得出徐思雨對他家的不喜,以上工為名,急急忙忙的拉著一家人走了。
分家後,他琢磨了很久,明明分家前徐思雨對他和大哥、二哥一樣好言好語的,怎麽分了家就變了?
徐懷澤覺得他沒有做錯什麽啊?
徐懷澤不會懂,在親情上,不作為和算計著作為,都是徐思雨所不齒的。
徐思濃是第二家離開的,楊家離得不遠,以後她有空就可以過來。
徐懷山和徐成杞是最後離開的,離開前檢查了院子的門牆窗,還告訴徐思雨,以後有成杞給她送柴火,讓她不用花錢買。
這點徐思雨同意了。
徐念月送父兄離開,同時去香滿樓提徐思雨定的飯菜。
等人都走了,關上門,她的這個小家,真是清淨得好舒服。
徐思雨在正房的門口放了把躺椅,扶著徐王氏躺下,變魔法似的,掏出一個蘋果,切了半,刮泥給徐王氏吃著。
一口一香甜,末伏天都多了些清涼的美好。
……
新山村沒了徐王氏和徐思雨,好像真少了點消遣,大槐樹下,碎嘴的人沒幾個了。
可不是他們不想消遣了,而是他們有了更煩的心事和更重的農活兒。
夏種之後,天就沒有落過雨,經曆過旱年的人都在擔心。
夏錢是交了,可秋糧還等著地裏的收成,這不落雨,稻穀可怎麽活?
每家每戶的勞力都在打水澆灌,累得不行的時候,就望著天盼落雨。
李柳兒提著壇子給地裏忙活的那人送綠豆湯,路過別家地頭就聽著有人議論,“思雨走了……不落雨……”
等她把夫君徐懷孝拉到陰涼處,才問:“我聽人再說這天不下雨跟思雨有關係?”
他們要是孝敬徐王氏,她就當他們是親人。
不想搭邊,正好,她可以帶著親親娘單獨過好日子。
……
出發去鎮上之前,徐王氏讓徐懷山背著她去拜訪了三叔公、七叔公,她托了三叔公和七叔公好好幫襯徐懷山,又把徐家分家的文書交到了村長那兒,老徐家正式的宣告散了。
自始至終,徐王氏都沒有提子孫贍養的問題,徐懷山、徐懷澤也裝聾作啞的不做承諾,還有一個消失的徐懷川,一時間,兩位叔公也不知該誇徐王氏大度,還是怨她沒教好子孫。
倒是對徐思雨的擔當,讓兩位叔公很是讚賞,隻是可惜了她不是兒郎。
徐思雨要帶著徐王氏搬到鎮上去住,長輩們沒有高興的,小輩們也悶悶不樂的。
徐念月甚至怨上了她娘,家裏日子越過越好,她娘是哪根筋不對了,非得把小姑和奶氣走。
這下好了,家裏又丟人了。
這次最丟人的她娘,現在誰見了她娘不說是毒婦,就想著把婆婆氣死、把小姑子趕出門,早日當家做主,才好管教將進門的媳婦兒。
她娘不敢出門,躲在家裏了,可這些閑話,都傳到靠山村去了。
羅家來了人,意思沒好說退親,但說了這親不著急成。
平時從不管閑事的杜夫子,也跟著小弟上門家訪,跟她爹說,她娘的作為要是傳到縣裏,小弟就不用再求學進考了。
讀書人,名聲比命還重要。
這話,小姑以前就說過。
徐念月看看爹娘的屋,又看看奶奶和小姑的屋,徑直往東走,找上收拾行李的徐思雨:“小姑,讓我跟你們去鎮上吧,我在家也是討我娘嫌的。我跟去鎮上,可以幫忙照顧奶,還可以做家務。”
徐思雨瞧了一會兒徐念月,想了想,帶著也行。
老太太確實是離不開人,她也不喜歡做家務。
“你跟你爹說一聲,他同意就成。”
聽說徐思雨同意徐念月跟著去照顧徐王氏,徐懷山覺得行。
這樣,他家還是有人在養老的,他的心也安一些。
第二天一早,徐思雨找於掌櫃借的車到了。
徐王氏收拾了三個包袱和一個箱子,抱著她餘下的嫁妝跟著徐思雨離開了這個住了大半輩子的家。
老太太的心情不怎麽好,徐思雨瞧得出來。
倒是第一次坐馬車,又要搬新家的徐念月興奮得不行。
她現在好喜歡她小姑啊,她小姑硬氣、有本事,她爹都得聽小姑的。
她都快忘了,以前那個老欺負她的小姑是什麽樣子了。
徐懷山、徐成杞,還有徐懷澤一家,都跟著車,陪送著。
徐思濃也帶著兒子、兒媳在鎮口候著,看看有沒有要她幫忙的地方。
到地,打開小院的門,裏麵規規整整的,人和東西搬進去了,就沒什麽好收拾的了。
徐王氏被安排住在正房,徐念月既說是來照顧她的,就住在耳房裏。
徐思雨選了東廂房單獨住,她還是得守住她的小秘密。
這麽好的一間青磚小院,聽說是徐思雨做糕點賺下的,徐家人看著都欣喜。
趙淑琴又起了心思。
“小妹,這西廂房還空著哩,要不我搬過來照顧娘。”
“三嫂,娘有我,有念月,怕是辛苦不了你。以前一道籬笆隔著,也不算遠,三嫂好像一次都沒跨過籬笆,來照顧娘。這村下鎮上,隔遠了,就不麻煩你了。”
像徐念月不知道情況,就說要來照顧的才是真照顧。
趙淑琴被徐思雨說得臉紅一陣、白一陣。
老徐家媳婦兒不孝順,除了說何香梅,也沒少編排她和蘇麗。
今兒,她非得跟著車來送,就是想顯得她不是那麽不孝,是老太太跟著女兒住更好。
徐思雨這次是對大嫂的不滿,實際上,更早的時候,她就知道三哥、三嫂更靠不住。
徐懷澤做事都是算了賬的,而三嫂從夫,學到了不少。
當徐家對他們有利益時,他們可以共生;可當利益被淘盡後,他們隻會在你身邊假裝關心可又置身事外。
反正徐思雨對幾個哥哥、嫂子都沒留下什麽好感。
怎麽相待,最主要還是看徐王氏的態度,但就她個人,遇上討罵的,絕對不給麵子。
徐懷澤是看得出徐思雨對他家的不喜,以上工為名,急急忙忙的拉著一家人走了。
分家後,他琢磨了很久,明明分家前徐思雨對他和大哥、二哥一樣好言好語的,怎麽分了家就變了?
徐懷澤覺得他沒有做錯什麽啊?
徐懷澤不會懂,在親情上,不作為和算計著作為,都是徐思雨所不齒的。
徐思濃是第二家離開的,楊家離得不遠,以後她有空就可以過來。
徐懷山和徐成杞是最後離開的,離開前檢查了院子的門牆窗,還告訴徐思雨,以後有成杞給她送柴火,讓她不用花錢買。
這點徐思雨同意了。
徐念月送父兄離開,同時去香滿樓提徐思雨定的飯菜。
等人都走了,關上門,她的這個小家,真是清淨得好舒服。
徐思雨在正房的門口放了把躺椅,扶著徐王氏躺下,變魔法似的,掏出一個蘋果,切了半,刮泥給徐王氏吃著。
一口一香甜,末伏天都多了些清涼的美好。
……
新山村沒了徐王氏和徐思雨,好像真少了點消遣,大槐樹下,碎嘴的人沒幾個了。
可不是他們不想消遣了,而是他們有了更煩的心事和更重的農活兒。
夏種之後,天就沒有落過雨,經曆過旱年的人都在擔心。
夏錢是交了,可秋糧還等著地裏的收成,這不落雨,稻穀可怎麽活?
每家每戶的勞力都在打水澆灌,累得不行的時候,就望著天盼落雨。
李柳兒提著壇子給地裏忙活的那人送綠豆湯,路過別家地頭就聽著有人議論,“思雨走了……不落雨……”
等她把夫君徐懷孝拉到陰涼處,才問:“我聽人再說這天不下雨跟思雨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