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元代瓷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裏,元代瓷器是被忽視的。五十年代以來,由於地下、地上的元瓷不斷被發現,才逐漸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其實元代製瓷工藝在我國陶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元代的鈞窯、磁州窯、霍窯、龍泉窯、德化窯等主要窯場,仍然繼續燒造傳統品種。


    “所以,現在一提到元代瓷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青花、釉裏紅等品種,卻很少有人知道,元代景德鎮創燒的另一著名瓷器,也就是卵白釉!”陳陽手裏拿著瓷碗,一字一句向耿老說道。


    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權,喜愛白色,在皇帝的宮廷生活中也常常以白袍服、白儀仗帷幕、白旌旗、等白色裝飾代表最高的權威。卵白釉瓷器是以白色、青白色為色彩基調的瓷器,因此受到重視的程度應該超過其他瓷器品種。而卵白釉瓷器,根據明清瓷器鑒定書中描述,大多造型以盤、碗、高足碗最為多見,裝飾技法以印花為主,刻劃花為輔。盤、碗之內壁往往橫印纏枝花卉或雲龍、雲鳳、雲鶴、花鳥、纏枝蓮托八吉祥等,有的器物在花紋間模印官府銘文或吉祥文字,其中最為多見的是“樞府”銘,因此,有時人們又將卵白釉瓷稱作“樞府瓷”,因此不難看出在元代,卵白瓷等級最高、質量最精美的卵白釉瓷器,它是元代宮廷禦用器,代表了宮廷氣質。


    “其中,除了樞府之外,還有太禧、東衛、昌江、南水、福祿、福壽、白王、天順年造等銘款。”陳陽拿著手中的瓷碗,向耿老展示說道:“瓷碗在碗心花卉中,不難看出曾印有太禧二字。”


    “《元史》卷八十七(百官誌)記載:太禧宗禋院……,掌神殿朔歲時忌諱日辰 享禮典。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總製之。”陳陽將碗翻轉了一下,“所以,瓷碗中太禧二字,代表元代專掌宮廷祭祀的機構太禧宗禋院。”


    耿老在旁邊聽完點點頭,表示陳陽說的沒錯,隨即輕聲說道,“沒錯,根據元史記載,文宗天曆元年,罷會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又作泰禧院)。次年,改是名。秩從一品,掌神禦殿朔望歲時諱忌日辰禋享禮典。”


    隨後陳陽臉上輕輕一笑,“既然確定了這是元代的物件,那我們就需要看看卵白釉瓷器特點了。”


    “根據度.....咳咳”陳陽捂嘴咳嗽了兩聲,真想給自己一個嘴巴子,本來想說,根據度娘上古書的記載,這tm1994年,哪裏來的度娘,怎麽說說自己就給忘記了!


    “我師傅杜明德曾經說過,曹昭《格古要論》古饒器中記載:禦土窯者,體薄而潤,最好。有素折腰樣毛口者,體雖厚,色白且潤,尤佳,其價低於定。元朝燒小足印花者,內有樞府字者高。新燒者,足大素者,欠潤。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矣。”


    看手中的瓷碗,胎體潔白致密,釉層較厚,溫潤如玉。樞府瓷和青白瓷同樣為白胎,但相對說,比青白瓷為厚。樞府瓷釉,變青白色為卵白色,也就是說顏色更偏白,而近似鵝蛋色。敞口、深腹、矮圈足,碗中印有太禧二字,底胎色白、釉色青白瑩澈,內外滿釉,完全符合曹昭在書中所述,為典型樞府窯器型。


    陳陽話音落下,還沒等耿老說話,隻聽柴老板鼻子裏哼了一聲,“耿老,這小子滿嘴都是我們沒聽過的詞,您可不要被這小子蒙騙了,什麽曹昭、什麽《格古要論》的,誰能記那麽清楚?”


    “我看他就是在胡編亂造!”


    所有人都齊刷刷看了柴老板一眼,雖然其他人也都不知道陳陽說的是什麽,但就算陳陽在笨,也不至於在耿老麵前胡說八道,隻能說明人家口中說的,指定是有出處的。另外,你沒看到耿老如此認真的模樣麽,這時候站出來質疑陳陽,你不是等於打耿老的臉麽?


    物件看不明白,怎麽連人情世故都不明白呢?


    徐老板在旁邊也瞪了柴老板一眼,柴老板回瞪了回去,意思是,陳陽說的這些,你聽說過麽?大家都幹了半輩子了,都沒聽說過,他一個小年輕能知道?


    “曹昭,元末明初人,江蘇鬆江人,”沒等別人說話,耿老一邊看著瓷碗,一邊開口說了起來,“曹昭所著的《格古要論》,是明代存世最早的一部論述文物概述、名玩優劣、作偽手法和真偽鑒別的文物鑒賞專著。這麽說吧,自曹昭以後,曆時幾百年,卵白釉五色花戧金瓷始終沒有出現在世人的目光之中。”


    “當然,這都是我們這些學院派看的,像某些隻知道賺錢的古董商,根本沒必要看。你們呀,大部分都是口傳心授,那好東西,比我們這些做辦公室的老家夥,見過的還要多呐!”


    “小陳呀,你繼續說。”耿老笑著朝陳陽說道,“辨別樞府瓷不難,辨別卵白釉也不難,你是怎麽看出這是五色花戧金瓷的呢?”


    耿老說完,所有人都臉上帶著笑意看向柴老板,甚至有人臉上都已經憋不住笑了,讓你瞎說話,耿老都沒反駁,你敢反駁,這不是沒事找事麽!


    陳陽嘿嘿一笑,到了耿老考自己的時候,“戧金技法,元人陶宗儀《輟耕錄》載:“槍金銀法,嘉興斜塘楊匯髹工槍(去聲)金槍銀法。凡器用什物,先用黑漆為地,以針刻畫或山水樹石,或花竹翎毛,或亭台屋宇,或人物故事,一一完整,然後用新羅漆。若槍金,則調雌黃。若槍銀,則調韶粉。日曬後,角挑挑嵌所刻縫隙,以金簿或銀簿,依銀匠所用紙糊籠罩,置金銀簿在內,遂旋細切取,鋪已施漆上,新綿楷拭牢實,但著漆者自然粘住,其餘金銀都在綿上。於熨鬥中燒灰,甘鍋內熔鍛,渾不走失。此法為戧金,也成沉金,或者槍金。”


    意思就是說,戧金技巧在於製成的漆器上以針刀刻紋飾槽線,內填金漆或金箔、金粉,令漆器上的花紋呈金色。


    這種是戧金技術


    戧金細節,能看出這是在木頭上刻畫出線槽。


    耿老點點頭,表示陳陽的基礎非常紮實,甚至已經超出了常人,但是......


    “小陳呀,既然你知道什麽是戧金,那我就要問問你了。”耿老將瓷碗拿起來,指著上麵脫落釉彩和貼金片的位置,向陳陽問道,“我仔細觀摩了這件元代五色花大碗,在一些因年久剝落的細部釉彩之下,及磨損的金片之下,均呈現了完美的卵白釉表麵,無論釉上及釉下均無任何人工開槽跡象。”


    “按照你剛才說的戧金技法,這可是不符合的,你怎麽解釋?”


    “耿老,您考我!”陳陽指著瓷碗,笑著看向耿老,“這麽明顯您老能看不出來麽!”


    說起這一點,就要說到另一道古老的技法,即瀝粉工藝。


    瀝粉工藝其又可稱立粉,簡單點解釋,就是讓線條立起來,這也是為什麽五彩戧金碗,能給人一種立體感的主要原因。瀝粉這種工藝多用於建築、壁畫或繪畫之中,用以描繪服飾、儀仗、兵器等,可以取得立體和光亮的效果。瀝粉的方法,在古代是用硝製過的豬膀胱套接一定口徑的銅管,內裝糊狀膠鉛粉,使用時壓擠出粉線或粉點,在平麵上形成隆起的立體效果。線的粗細可隨所用銅管口徑大小而變化。而後在隆起的表麵上用金,計有泥金、貼金等等。


    其實我們看到立體感的位置,是這樣的


    據此可知,通過此種方法,治瓷工匠可以將用作裝飾的釉料如裱花一樣,連續均勻的描繪在瓷器表麵,最後的效果,就類似現在生日蛋糕上的奶油裱花一樣。


    元 卵白釉暗刻五彩戧金碗細節,貼金脫落的位置和瀝粉脫落地方


    “耿老,雖然這瓷碗上沒有針刀刻紋飾槽線,但所有線條都用瀝粉工藝表現了出來,最後在瀝粉線條內適當的進行貼金,這不就相當於用瀝粉工藝代替了用針刀刻紋飾槽線,最後在相應的位置進行貼金技術,整體不就是戧金技術的改革麽?”


    在後世的時候,有很多人對元代五彩戧金技術提出了質疑,他們的理由也非常簡單,就是在一些因年久剝落的五彩戧金瓷釉彩之下,及磨損的金片之下,均呈現了完美的卵白釉表麵,無論釉上及釉下均無任何人工開槽跡象,甚至有很多人去博物館參觀,還對展品脫釉部分拍攝了放大照片。


    明確指出的,瓷器釉麵根本就沒有針刀刻紋飾槽線,就算有些五彩戧金瓷器在脫釉的地方,看上去有刻線的感覺,但人家說了,因彩釉本身與器物表麵同屬玻璃質地,在燒結時緊密融合在一起,因此某些紋飾破損脫落處,帶去了一部分器表釉層,在視覺上仿佛紋飾下有槽線,實際上這種現象是粘連造成的,並不是特意刻畫出來的。


    所以按照戧金技術來說,沒有明顯人工開槽跡象,並不能算作戧金技術,專家們就是在亂搞,瞎起名字!


    這麽看,就是用瀝粉工藝勾勒出線條,之後進行貼金,一個位置金片脫落,一片沒有脫落,一對比就明白了


    當有人拿著這篇報道來找陳陽詢問的時候,陳陽看完都笑了,這幫人好像是傻子,你猜猜人家元代工匠,為什麽要利用瀝粉工藝?


    那是單單因為看起來有立體感麽,不就是用瀝粉工藝代替了人工開槽麽,幾百年前的工匠,好不容易想到了一個不用人工開槽的辦法,結果幾百年之後,被你們又給否決了,按照你們的意思,必須有人工開槽痕跡唄!那工藝還進步個屁呀!


    “陳老板,我有一個疑問,能詢問一下麽?”一位沈城的古董商,在旁邊舉手問道。


    “這位老板,您請問!”陳陽客氣的點點頭,表示他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


    “按照剛才您剛才說的,這瓷碗采用瀝粉工藝勾勒線條,之後在線條內部進行貼金。”這位老板說到這裏,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我覺得有些不太可能。”


    “如果說這種技術在木雕或者建築上,我絲毫不懷疑。但瓷器麽,瓷器因釉料本身屬性較為特殊,稍有堆疊便會垂流,如果按照陳老板所說,用瀝粉工藝在瓷器表麵做這種堆疊線條,那如何保證彩釉描繪後不變形,燒造時不垂流,是一個難題。”


    “這就相當在玻璃上用蛋糕奶油做線條,之後將玻璃立起來,它指定垂流呀!”


    “很簡單。”陳陽站起來伸手將瓷碗放到盒子裏,示意將盒子推到這位老板麵前,“如果你一上手這件瓷器,你就知道原因了。”


    “此碗是飾以彩釉紋飾之下的器物表麵,均塗有一層透明物質,此物質讓又麵的卵白釉器表光潤如玉,而襯墊有此類似透明物質的地方,器表皆有磨砂質感,並可見明顯的塗抹痕跡,依此我們可以做一個大膽假設:即器物表麵凡準備以彩釉裝飾的地方,預先經過塗抹一類膠質物於器表,然後再在這層膠質之上以今天裱花方法填繪紋飾,而後入窯燒成,針對不同釉料的活潑程度與性質,很可能存在多次入窯燒製的過程。”


    說道這裏,陳陽將雙臂放在桌麵上,掃了在場所有人一眼,“我隻能說,我們用今天的工藝來實現這種技藝,易如反掌;但是在元代,其工藝難度幾乎不可想象,弄不好會出現多次反複入窯的情況,又或許元代用了什麽特殊的辦法。”


    “總之,在元代,那些匠人能做到如此程度,我很佩服這些匠人的智慧和精神!”


    耿老聽完仰頭嗬嗬笑了一下,用手點點陳陽,“小夥子,未來可期呀!”說完之後,耿老帶著讚賞目光看向陳陽,“小陳,我現在很想知道,你到底帶來了什麽好物件呢?”


    陳陽聽到耿老這麽問,抬頭看了一眼宋青雲,宋青雲臉上的笑容很燦爛,腰杆挺的筆直,眉飛色舞的樣子。陳陽暗笑了一下,順手拿起自己麵前的號牌,“行了,正好我也餓了,看完我的趕緊散會吃飯!”


    “修內司海棠瓶!”


    陳陽沒等禮儀小姐把物件拿上來呢,自己直接開口說了出來,所有人聽完,紛紛坐直了身體,齊刷刷看向陳陽的方向。


    官窯呀!會是真的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一隻麻袋,古董全靠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生水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生水起並收藏開局一隻麻袋,古董全靠撿最新章節